2023年12月8日发(作者:国产宝马x5缺点)
恒大造车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万一成功了
展开全文
身为造车门外汉的恒大,投资汽车产业又迎来新动作。
不久前,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在广州召开,此次峰会规模和阵容乃世界汽车工业史上前所未有:不仅请来了广州市市长,全球206家顶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CEO也悉数到场,参与者达到了1100多人……
难得接受采访的许家印亲自为自家车代言,金句频出的他总结出恒大造车新路子:“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许家印表示,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预算为3年450亿,而恒大的第一款车——“恒驰1”也即将在2020年上半年正式亮相。
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现场全景
来源:恒大新能源
事实上,房企跨界造车不止是恒大,近一两年,包括万科、碧桂园在内的一批头部房企都开始涉足汽车研发与制造领域,大多聚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那么,这股新势力的加入,究竟是鲶鱼还是搅局者?对传统车企
和造车新势力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斗志昂扬的“恒大们”能造好车吗?
斗志昂扬的“恒大们”
这个双十一,狠心“剁手”的不只有芸芸大众的你我他,还有恒大这样的“壕”。11月12日,在广州召开的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许家印为了他的造车梦,又开启了一场“剁手”之旅。
会上,恒大新能源汽车与全球前60大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此同时,许家印高调地将恒大造车思路总结为:“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他说,恒大要在策略上开辟一条与全世界所有汽车企业都不同的路子,不是“弯道超车”,而是“换道超车”。
“买买买”,指的是恒大通过一系列收购,在电池、电机、动力总成、3.0底盘架构等关键环节拥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合合合”,就是把一些买不过来的技术和企业,以合作的方式为我所用。除了与世界前60大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还与全球5大汽车工程技术龙头战略合作,并且在造型设计领域与15位全球顶尖造型设计大师战略合作
“圈圈圈”,说的是恒大近3个月在工程技术、造型设计、零部件供应链进行的三次重要战略合作,形成了三个重量级的朋友圈
“大大大”,指恒大造车的大格局、大战略、大规模。无论是同步研发15款车,还是全球十大基地10-15年内规模要超过500万辆的年产能,恒大都开创世界汽车行业先河
“好好好”,是指恒大“将来造出来的车,首先是品质要好,再就是造型要好,还有就是价格要好
“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许家印的野心不小。为了实践“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的路子,据报道,今年以来,许家印亲自带领恒大汽车产业高管奔赴全球23个国家、47个城市,先后考察了58家全球汽车产业各领域龙头企业,为实现“汽车梦”拼命奔波于全球各地,经常一天跑两个甚至三个城市。 许家印一行与安通林高管合影 来源:恒大新能源
其实,除了被舆论聚焦的恒大,涉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地产商,据不完全统计已有9家,分别是恒大、宝能、华夏幸福、碧桂园、万达、雅居乐、万通地产、冠城大通和大名城。而在这些跨界房产商中国,大致有三种路线:
第一种以恒大、宝能、华夏幸福为代表,以整车生产与研发为核心的企业,这几家企业同时布局了全产业链的上下游业务,包括零部件制造、销售租赁、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和共享出行等业务;
第二种开发商选择重点关注新能源产业链(比如动力电池等),典型的企业包括万达、雅居乐、万通、大名城等;
第三种企业则更加侧重于汽车产业园区,比如碧桂园的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
在整车制造和研发两大核心环节,宝能和恒大率先入局。除了步
子迈得最大的恒大,宝能也早在2017年12月,便以66.3亿元收购观致汽车51%的股份,解决了整车制造这一核心环节。目前已在西安、广州、昆明、杭州、武汉五地规划了新能源汽车,并计划连续五年每年投资观致汽车100亿。 可见,房企在“跨界造车”的路上并不孤单,他们高歌猛进,急于在下一个万亿市场抢占属于自己的空间。
房地产市场天花板可触?
为何房产巨头要纷纷做“斜杠精英”?或许这只是“卖房更难”下的无奈之举。
11月6日,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三季度上市房企存货研究报告显示,在三季度受监测的20家代表性房企中,存货去化周期为13.6个月,环比增长4.6%,同比增长8.7%,延续了去化周期上行趋势。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10月份29个重点城市供应、成交双双回落,市场正处于加速转冷的通道之中。数据显示,29个重点城市新增供应面积203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42%,同比下降26%。其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面积15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58%,同比下降51%。二三线城市新增供应面积环比下跌40%,同比下跌23%。
“金九银十”褪色,催生出“以价换量”,但效果并不明显。自从广州番禺某盘两天内每平方米直降6000元,打响了“降价抢客”第一枪之后,这种降价打折、以价换量的方式波及到绝大多数城市,甚至一些地方折扣已经超过了3成,被业内人士戏称为 “骨折价”。
比如天津某楼盘,该盘房子的原价是每平方10000元,现在已经降至每平方米6800元,降价幅度达到了32%。就是这样大的力度的促销,依然很难找到“客人”,成交量并没有因为降价而走高。
某楼盘降价促销
促销不成,房产商便开始把心思放在员工身上。“早在8月份就开启了’全员营销’的抢收计划,像我们不是销售岗的员工都开始了朋友圈卖房,而且还有硬性的KPI。”
一位恒大内部人士称,赶在“金九银十”之前,恒大已经开启了全员促销和楼盘打折活动,在8月20日至10月8日“全员营销”执行时间,恒大对所有在售项目金九银十住宅(含公寓及写字楼),均可享受9折优惠(受备案价影响的项目无此优惠);所有项目(含在售项目及10月8日前新开盘项目),可享受9.5折优惠。
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恒大的“全员营销”涵盖了其在全国27个地区的493个项目,除了住宅和商铺项目之外,恒大旅游集团也有12个项目在“全员营销”的名单内。
事实上,不止恒大如此,其他房地产商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融创天津公司启动员工自购及全员泛营销,冲击全年任务,坚决进行资源“换仓”计划,员工购买住宅产品的话,在今年年底前付款可享受8折,分期付款的话享受8.5折,一次性购房可以享受半年后更名一次。据界面新闻报道,其他几个区域也启动了员工自购和全员营销,部分条线员工背指标,有员工表示已经自购了公司的房子。
更有甚者,有网上爆料称,一家本土房企全员动员卖房子还有个奇葩的要求:“每个员工都要交500元押金”。这相当于生死状,如果不交,自动离职,卖出房子押金才退,完不成任务押金不退。
如此狂热之势,可以和此前各大银行全员推广ETC相媲美。各家银行从基层员工到业务部门老总,每天纷纷在朋友圈刷屏宣传自家优惠活动,还不忘提醒大家在申请时一定要填写自己的营销代码。
但,如此加大推盘力度冲业绩能扭转房地产市场的萎靡之势吗?在易居研究院研究员姚方看来,调控不放松下,市场降温态势难以扭转,商品住宅成交量恐难以大幅增长。预计四季度房企的存货同比增速大概率企稳,去化周期继续上行。
克而瑞研究中心报告也秉持类似观点:临近年终的供应量或将迎来一波增长,但考虑到政策层面的因素,难有大规模、实质性的松动,信贷层面依旧偏紧,持续低迷的行情进一步加剧市场观望情绪,成交量大幅提升的可能性并不大。
新能源车依旧是大佬的“心头好”
“汽车将成为超级终端,具备更大的想象空间” ,在房地产市场增量有限情况下,汽车市场是今后巨头玩家万万不容错过的。
既然萎靡之势暂难避免,切换赛道成了大多数头部房企的选择。
此前,王健林曾阐述“为何要从房地产转型”的原因,一是房地产是强周期性行业,行情参差不齐,在周期变化中会有很多企业死掉,大企业不可能完全摆脱周期魔咒;二是房地产现金流不长远。房子不是快消品,更新速度很慢,一个国家城市化率达到70%左右,房地产市场就会萎缩,企业数量就会减少。这是房地产行业的两大缺陷,倒逼着企业纷纷探索转型之路。
而从房企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可以看出,动作几乎全部集中在新能源车产业上。虽然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受补贴加速退坡影响短期承压,但是从各国政策以及需求端、基础设施供应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有很大的投资空间。
延伸阅读:
新能源车遭遇至暗时刻,投资人却说“最佳投资点到了 这也是为什么许家印要选择新能源汽车赛道而非传统燃油车,他给出三点原因:
其一,新能源车是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产业;
其二,产业市场巨大,前景广阔;
其三,在世界汽车历史上,新能源汽车是一场革命,有巨大的商机和机遇。
有相关专家认为,“若相关‘跨界’进行得顺利,将来还能起到反哺主业的作用”。
跨界房企究竟是鲶鱼还是搅局者?
无论是恒大还是宝能,它们入局之时,难免会遭遇很多质疑。有
房地产企业跨界造车可能成功并反哺主业,但是市场真的欢迎吗?
人说,房企是借汽车项目开路,实则为低价拿地。根据自媒体“电动汽车观察家”统计,截止2019年8月底,恒大汽车拿到736万平方米土地,其中约338万平方米属于住宅或商业用地,占总拿地面积的一半左右。这些土地的价格很低廉。
有人说,尚且最专业的投资机构都无法保证投资的企业一定好,
谁能保证对汽车毫无研发经验的房产公司买到的都是好公司、好技术?
还有人比喻说,若以为拼凑最好的供应商则一定会造出最好的车,就像只给子女最好的生活条件,一定会培养出一位简单粗爆的现代公民。
对此,汽车有智慧主编、评论员王得源认为,汽车本就是综合性产业,本就具有开放性特征,任何市场主体以任何方式进入,只要在法律法规范围内,都是被允许的,没有必要给予过度解读。
王得源告诉AI报道,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是资金与技术。
作为重资产行业,新能源汽车在充电站、线下体验店、车型研发等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眼下就面临账面资金困难,拿投资人的钱并非易事。相比较,房产巨头则有着充足的“弹药”继续前行,在具体投入上,恒大新能源汽车表示将会在未来的三年时间里,累计投入450亿元资金,并按照200亿、150亿和100亿逐年投入。
“房企经过多年的经营,类似于恒大、万科、碧桂园这样的企业,已经积累出充裕的资金,即使是后续造车所需成本仍然很高,但这些知名企业也有融资的渠道。”
至于技术,王得源认为,虽然汽车的研发和制造是非常专业的事情,但知名车企的优势在于人才聚集能力,只要这些车企有足够的管理模式,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研发能力的提高也并非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希望“恒大们”成功,但别太早
其实,在中国拥挤的新造车赛道上,多一家恒大不是一件多么惊天动地的事。
纵观世界汽车工业版图,无论欧美还是日本,都在合纵连横,走向一体化。在这个过程中,“消失”一两个品牌,一两个企业对汽车工业、对消费者并不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当年美国从上百家汽车公司,最终走向“三大”就是很好的例子,并没有削弱其在全球汽车工
业中的影响力。相反,残酷的竞争环境、勇敢的创新活力、准确的时代变革预判,成就了世界汽车新的“图腾”特斯拉。
接触另一家造车新势力的何军(化名)告诉AI报道,对于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同样如此,从2014年前后的风起云涌,到现在的如梦初醒。不少新势力越来越力不从心,甚至走到了生死线边缘。此时,恒大失败了,也不过是芸芸造车新势力中的一个,带来的损失也不过是买买买花掉的钱而已。
“恒大造车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万一成功了”,何军说,万一成功了,那对汽车工业和世界版图的影响就不一样了。在他看来,恒大在其“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中,并没有发现明显的产业变革思考和用户思维在里面。所谓的战略更多是“表面文章”。
“靠钱能可以把表面文章做的很漂亮,也可以很快见到工厂,甚至可以缩短时间,但汽车工业上百年的工业积累、特斯拉数十年的科技研发,如果都是钱能解决的,那中国汽车早就成功了。”
不过,他还是希望恒大能够成功,但不希望过早成功,因为那会让刚刚走上独立研发的自主品牌又重新产生幻想。
关于房企造车,要实现成功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王得源对AI报道表示,其实最大的问题在于房企管理者对于造车的态度。因为造车是高成本、利润周期长的产业,在多数企业加入造车格局的时候,他们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了。“造车是需要沉下心的产业,不是蹭热度,更不是借此炒作,甚至是转移房地产产业危机的途径,房企能不能摆脱功利性造车,是目前他们最大的考验。”
王得源强调,造车过程中,是否有开放性格局也尤为重要。“建房,基本上国内供应商即可满足,所建房屋消费基本上也是以中国人为主,但汽车不一样,汽车是世界性产业,必须要有全球眼界,无论是供应商,还是消费者,必须要着眼于全球市场,才能实现共赢。”
再者,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王得源称,“包括房企在内,所有进入造车领域的资本都应该注意的一点,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从拿地到资质、从上游供应商到下游经销商,从销售渠道到售后服务,这是一套完整的系统,房企是不是做好准备应对,目前还是有待观察。”
更多推荐
汽车,新能源,造车,市场,企业,全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