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7日发(作者:2020款赛欧3价位图片)

2021-2022年泰安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

制度的扩展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美国内战初,林肯只坚持“根据宪法原则”进行战争,而不提奴隶制存废之事。随着时

间的推移,共和党内的激进派强烈要求扩大战争目标,主张马上宣布废除奴隶制;不少地

方的群众也纷纷举行集会、游行,向政府递交请愿书,要求解放黑奴。于是,林肯政府审

时度势,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由此可见,该宣言的发表

A

.扭转了战争的被动局面

C

.顺应了国内进步力量的要求

B

.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D

.扩大了南北内战的规模

2.一位俄国地主曾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

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

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

.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的控制

C

.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A

.国家的经济状况

B

.沙皇的专制统治

C

.军队的战斗力

D

.落后的生活方式

4.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做出的“迅速和成功的反

应”是( )

A

.实行大化改新

C

.实行明治维新

B

.废除农奴制

D

.进行王朝统一战争

B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

.农奴得到与地主相等的份地

3.彼得一世改革学习西方,进行达到阔斧的欧化改革,但他不可能改变的是

5

.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指出:

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

……

沙皇政府在全世

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

了。

”“

觉醒

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A

.制度腐朽

B

.军备落后

C

.经济凋弊

D

.吏治腐败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

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

的381 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 620 000人……”材料反映了这次改革( )

A

.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C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D

.推翻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7.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他称

“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C

.摆脱国家民族危机

化”的主要措施是(

A

.废除贵族世袭制

B

.推翻幕府统治

B

.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

.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8.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欧

C

.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D

.文明开化

9.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世界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改革或革

命。某班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并得出结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

.史实:俄国废除农奴制结论: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

.史实:中国洋务运动结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史实:日本明治维新结论: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D

.史实:美国南北战争结论:实现了美国的独立

10.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

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

人奴隶面前。”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A

.林肯

B

.杰斐逊

C

.华盛顿

D

.罗斯福

11.《新全球史》中写到:“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

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

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

C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

.沙皇专制统治结束

D

.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

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为此,日本进行了哪次著名改革?

A

.大化改新

B

.彼得一世改革

C

.1861年改革

D

.明治维新

13.他的改革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这位改革的沙皇

A

.彼得一世

B

.亚历山大二世

C

.路易十六

D

.查理一世

14.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国两制”的经济格局,其中“两制”是指

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②南方封建经济

③北方奴隶经济

④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5.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南美洲北部、南部分别出现了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两支起

义军,1822年,圣马丁和玻利瓦尔会谈后,圣马丁主动引退,军队交由玻利瓦尔统一指

挥,最终彻底击溃了西班牙军队。可见,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胜利的原因是

A

.人民群众的支持

C

.资本主义的发展

B

.西班牙军队的软弱

D

.领导层的合作

16.有学者认为,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

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同应和学习。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现代化的国

家是:

A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英国

17

.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后,再次重申了美国《反联邦脱离法》的精神,这表明南北战争

中,林肯政府的首要任务是(

A

.实现国家独立

C

.维护国家统一

B

.消除种族歧视

D

.发展资本主义

18.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最后审定解放农奴的改革方案时说:“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

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下列叙述最能体现这句话意思的是

A

.改革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C

.改革会保留大题的封建残余

B

.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

.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9.某位著名总统说:如果我们把美国的奴隶制当成是上帝必定要降给我们的灾祸,这灾

祸已经到了上帝指定期限,他现在要免去这场灾祸了。结束“这场灾祸”的是

A

.独立战争

B

.南北战争

C

.克里米亚战争

D

.普法战争

20.归纳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与方框内所给提示内容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

A

.美国南北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B

.拉美独立运动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1.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及棉花等廉价工业原料,而南部奴隶主却

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这反映出当时

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严重匮乏

C

.工业生产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

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A

.彼得一世

B

.亚历山大二世

B

.英国殖民统治仍然阻碍着经济发展

D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

22.学会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关键词“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

C

.列宁

D

.斯大林

23.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南美人民,打败西班牙殖民者,取得

阐突独立战争的胜利,他们因此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受什么历

史事件的影响而爆发的?( )

A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D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24.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

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美国南北战争是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

B

.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C

.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照人奴隶宣言》

D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维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了林肯总统

25.某国驻印度总督本廷克说:“这种灾难,在商业史上无与伦比。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

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据此判断当时印度反抗的是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A

.英国

B

.法国

C

.西班牙

D

.葡萄牙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的“共和党内的激进派强烈要求扩大战争目标,主张马上宣布废除奴隶制;不少地方

的群众也纷纷举行集会、游行,向政府递交请愿书,要求解放黑奴”表明林肯政府审时度

势,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顺应了国内进步力量的要求,故

C

符合题意;扭转了

战争的被动局面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后的影响,排除

A

;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B

;扩大了南北内战的规模与史实不符,排除

D

。故选

C

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材料,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中

废除农奴制,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

C

符合题意;农奴获得解放后,还要受到地

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还处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之下,

A

排除。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

路不是引起农民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而是俄国

1861

年改革的影响,

B

排除;农奴得到与

地主相等的份地表述与史实不符,

D

排除。故选择

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俄国

1861

改革的相关史实。

3.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学习西方,进行达到阔斧的欧化改革”是为了富国强兵,

加强沙皇的统治。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战斗力增强,生活方式西化,故

ACD

都改变但

不符合题意。他会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故

B

符合题意。故选

B

4.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中“19世纪中期”“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日本做

出的“迅速和成功的反应”是明治维新,C符合题意;A是发生在646年,时间上不合题

意,排除;B是俄国农奴制改革,排除;D是德国和意大利统一的方式,排除。故选C。

5.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

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结合所

学可知,觉醒是意识到制度的腐朽。故选

A

6

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

1855

年,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俄国面临内忧外患。沙

皇亚历山大二世慑于人民革命的威力,于

1861

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开始了“自上

而下”的改革。农奴制的废除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使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从此俄

更多推荐

俄国,历史,改革,美国,解放,国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