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7日发(作者:大切诺基图片)
2021-2022年焦作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
制度的扩展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无论如何我们不可否认彼得一世为俄罗斯打开了一扇‘面向款洲的窗户’……经历了
彼得一世改革的俄国开始告别愚昧与落后迈进近代化的门槛。”这说明彼得一世改革
A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C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
.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D
.度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2.一位俄国地主曾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
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
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
.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的控制
C
.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的共同点是( )
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
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彼得一世改革学习西方,进行达到阔斧的欧化改革,但他不可能改变的是
A
.国家的经济状况
B
.沙皇的专制统治
C
.军队的战斗力
D
.落后的生活方式
5
.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指出:
“
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
……
沙皇政府在全世
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
了。
”“
觉醒
”
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A
.制度腐朽
出比较有误的一项是
B
.军备落后
C
.经济凋弊
D
.吏治腐败
6.某学校九(3)同学进行了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专题复习,作出如下比较表,请指
B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
.农奴得到与地主相等的份地
3.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
A
B
C
D
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
前者任务是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后者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
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法律文献
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都改变了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
A
.A
B
.B
C
.C
D
.D
7.《中国人与日本人》中写道:“中国人是树立路标的民族,而日本人是循着路标前进的
民族”。以下哪一项不是19世纪日本“循着路标”推行的改革举措( )
A
.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
C
.发展近代工业
请问北方军队战争失利的原因有
①准备不足
②军队人数少
③缺乏优秀将领
④指挥严重失误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9.下表是 1878 年、1893 年日本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引起这些变化的直
接原因是( )
B
.引进西方技术
D
.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8.在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北方军队虽然士气高昂,作战勇猛,在战争初期却一再失利,
1878年
1893年
资本主义经济
约20%
约35%~40%
地主经济
约18%
约17%
个体经济
约60%
约45%
A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C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革。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 )
A
.中下级武士破产
B
.城市平民的暴动
C
.民族危机的加剧
D
.倒幕运动的胜利
11.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D
.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制度
12.有人说这部文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它是“一个适当和必要的
战时措施”;其次,它有地区的限制,没有宣布解放全部地区的奴隶;最后,它只给了黑
人人身自由,缺少给予他们其他权利的具体保护措施。这部文件是
A
.《人权宣言》
B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
.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D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10.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
C
.《宅地法》
D
.《独立宣言》
13.《新全球史》中写到:“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
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
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
C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
.沙皇专制统治结束
D
.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
14.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
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这就注定这场改革( )
A
.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C
.废除了农奴制
B
.没有任何成效
D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5.下图是1947年美国人画的一幅漫画。“?”处对应的正确选项是( )
A
.杜鲁门主义
C
.两极格局
实
施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
.废除封建制度
C
.增加朝廷财力
B
.马歇尔计划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6
.
19
世纪
60
年代,日本“废封建,置郡县,统一兵力、财力于朝廷”,据此判断日本
B
.发展资本主义
D
.加强中央集权
17.经历了这次改革的俄罗斯,“开始告别东方,走向西方;告别中古,走向近代;告别
愚昧与落后,迈进现代化的门槛。”“这次改革”的领导者是
A
.玻利瓦尔
B
.彼得一世
C
.亚历山大二世
D
.明治天皇
18.《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
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
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
A
.消除了种族歧视
B
.维护了国家统一
C
.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
.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19.1721年,俄国彼得一世规定:工场主有权向贵族领主购买农奴充当本场的劳动力,凡
领主拥有的地下矿藏,加以隐瞒,迟迟不开采者,处以死刑。该规定
A
.促进了俄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C
.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
B
.废除了农奴制
D
.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0.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南美人民,打败西班牙殖民者,取得
阐突独立战争的胜利,他们因此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受什么历
史事件的影响而爆发的?( )
A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D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21.“这些曾经在乡村拥有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的所有者,一旦沦为居住泥棚、仅有几只
瓦锅的佃户,其对英国殖民者的恐惧、不满和仇恨再也无法控,因而一些爱国封建王公成
了大起义的领导者”材料描述的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拉美独立运动
C
.印度民族大起义
D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赎金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农民在法律上获得解
放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自然经济的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以上说明农奴制改革
A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B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C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23
.
19
世纪末,日本东京有众多工厂,铁路穿过这一城市,街上有邮政、电讯营业厅。这
是明治维新实行哪一改革措施的结果
A
.废藩置县
B
.殖产兴业
C
.地税改革
D
.文明开化
24.根据1877—1878年的统计,在俄国49省的9150万俄亩私人土地中,有7300万俄亩
以上的土地是属于贵族的。改革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相反,农民的土地被地主
割去了五分之一以上,致使农民不得不以高价租种地主土地。由此可见( )
A
.彼得一世改革的不彻底性
C
.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B
.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农民没有获得任何好处
25.电影《乱世佳人》以十九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南方种植园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
嘉丽及其家人、朋友在战争乱世中生活的变故.这时美国出现的“乱世”是指( )
A
.独立战争
C
.南北战争
B
.工业革命
D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彼得一世……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迈进近代化的门
槛”,这是说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故
A
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涉及农
奴制进一步强化的问题,俄国
1861
年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俄国二月革命废除了
沙皇专制制度,故
BC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A
。
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材料,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中
废除农奴制,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
C
符合题意;农奴获得解放后,还要受到地
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还处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之下,
A
排除。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
路不是引起农民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而是俄国
1861
年改革的影响,
B
排除;农奴得到与
地主相等的份地表述与史实不符,
D
排除。故选择
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俄国
1861
年
改革的相关史实。
3.B
解析:
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俄国奴隶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共同
点: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
,
发展资本主义都处在
19
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成为
历史发展的潮流,本国落后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改革的性质都是自上
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的结果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改革都不彻底,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所以,①②④项是两次改革的共同点,
B
符合题意;③项不是两
次运动的共同点,俄国废除的是农奴制度,日本废除的是封建专制制度,需排除含③的
ACD
三项。故选
B
。
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悉俄国奴隶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过程和影响,找出两次改革
的共同点。可用排除法,“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不是两次改革的共同点,俄国农奴制
改革废除的是农奴制度,日本废除的是封建专制制度,③项需排除。
4
.
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学习西方,进行达到阔斧的欧化改革”是为了富国强兵,
加强沙皇的统治。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战斗力增强,生活方式西化,故
ACD
都改变但
不符合题意。他会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故
B
符合题意。故选
B
。
5.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
“
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
结合所
学可知,觉醒是意识到制度的腐朽。故选
A
。
6
.
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颁布了《独立宣
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
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民主体制;而美国南北战争,在林肯的领导下维护了国家
的统一,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黑人奴隶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由
此分析可知ABC的表述均符合史实,D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D。
7.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日本大化改新发生在7
世纪,与题干的“19世纪”不符。A符合题意;19世纪日本进行了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
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和努力发展教育都属于明治维新的内容。BCD是19世纪日本
“循着路标”推行的改革举措,不符合题意。故选A。
8.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林肯宣布南部联盟各州为叛乱州,号召人们参
军。原计划只征募几万人,报名的却超过十万人。由于准备不足和缺乏优秀将领,北方军
队虽然士高昂,作战勇敢,在战争初期却一再失利。所以,①③两项都是北方军队战争失
利的原因,
C
项符合题意;②项说法错误,北方军队人数多,需排除含②的
ABD
三项。故
选
C
。
9.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更多推荐
俄国,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美国,日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