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7日发(作者:大众探影2021款报价及图片)
2022-2023
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
考试总分:
145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5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
125
分
)
1.
埃及是一本厚重却有趣的历史书:这本书包含了璀璨文明、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神秘宝藏、自
然探索
……
走进古埃及的世界,你了解的
“
璀璨文明
”
应是(
)
A.
楔形文字
B.
巍然屹立的金字塔
C.
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D.
提倡改革的法家思想
2.
联合国将每年的
9
月
15
日定为
“
国际民主日
”
。追溯人类民主发展历程,人类历史上最早以
“
民主
”
理
念管理国家地方是(
)
A.
古巴比伦王国
B.
雅典
C.
英国
D.
美国
3.
《十二铜表法》规定:
“
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
8.33%
)
”
;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
“
有
30
天的法定宽限期
”
。这些条款(
)
A.
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
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C.
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
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4.
古代希腊的一部文学名著,再现了古希腊的社会图景,成为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这部
文学作品为
A.
《荷马史诗》
B.
《神曲》
C.
《一千零一夜》
D.
《史记》
5.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充当使者的是( )
A.
苏美尔人
B.
马其顿人
C.
犹太人
D.
阿拉伯人
6.
《全球通史》记载:
“
西欧到
14
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
……
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
300
家,
年生产呢绒十万匹;
1343
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
之一。
”
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
A.
租地农场成为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B.
工场手工业发达
C.
城市居民主要由手工业者和富裕农民组成
D.
手工工场由分散走向集中
7.
有学者认为,
“
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使真正的世界性联系成为可能。世界走向一
体,正是从这时开始的。
”
美洲大陆被发现就是在这一时期,发现者是(
)
A.
哥伦布
B.
麦哲伦
C.
迪亚士
D.
达
?
伽马
8.
一位
18
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写道:
“
英国的贸易是一个建立在非洲基础之上,由美洲商业加海军力
量组成的宏伟的上层建筑。
”
在
17
﹣
18
世纪的英国贸易体系中,非洲的地位是( )
A.
生产棉花、蔗糖等原材料
B.
生产火器、机械制品等商品
C.
为美洲种植园提供劳动力
D.
发展海军力量,进行海外扩张
9.
美国独立战争时,反英报纸《波士顿公报》的印数一度达到
2000
份,相对于当地的人口总数来
说,这是个巨大的数字。艾赛亚
·
托马斯曾在马萨诸塞州出版的报纸上呼吁工人投身到国家独立的事
业中去。有评论说:
“
假如没有报纸,美国革命根本不会发生。
”
以上现象说明(
)
A.
报纸发行量在战争中达到了最大
B.
报纸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宣传工具
C.
舆论宣传是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
D.
英国丧失了对舆论的控制权
10. “
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
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
。材料中的
“
这一事件
”
是指(
)
A.
制宪会议制定《人权宣言》
B.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
拿破仑发动
“
雾月政变
”
D.
召开三级会议
11. “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
……
的时候了。
”
这一
言论出自(
)
A.
《人权宣言》
B.
《
1787
年宪法》
C.
《大宪章》
D.
《共产党宣言》
12.
西方列强的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下列人物中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被誉为
南美
“
解放者
”
的是(
)
A.
章西女王
B.
玻利瓦尔
C.
甘地
D.
纳赛尔
13.
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线是(
)
A.
莱克星顿的枪声
B.
涂油子弹事件
C.
光荣革命
D.
雾月政变
14. 1861
年俄国改革前,工业资本家财产随时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
A.
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
农奴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
俄国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D.
俄国的农奴地位有所提高
15.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在美国历史上,我比任何其他总统都更像总统,只是也许除了戴大帽子的
林肯。我承认,林肯很强硬。让特朗普都自愧不如的林肯总统曾经(
)
A.
领导北美各州建立独立国家
B.
推行新政,渡过
“
大萧条
”
C.
领导美国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D.
坚持斗争,反对国家分裂
16.
公历取代农历;日本天皇带头吃起牛肉,官员穿上了西服;男人们把头发修剪成西式的短发。这
是明治维新的哪一举措?( )
A.
文明开化
B.
置产兴业
C.
富国强兵
D.
废藩置县
17.
下列图示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表。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
(
)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
A.
农业的发展
B.
城市化进程
C.
战胜封建主义
D.
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18.
下列带动机器运转的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电力
——
水力
——
蒸汽动力
B.
蒸气动力
——
水力
——
电力
C.
水力
——
电力
——
蒸汽动力
D.
水力
——
蒸汽动力
——
电力
19. 1914
年
8
月
4
日,德国政府声称:
“
战争会迅速结束
……”
,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
“
去巴黎吃早
饭
……”
的字句。请问
“
战争
”
是指(
)
A.
普法战争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海湾战争
20.
他一生穷困潦倒,活着的时候,一共只卖出过一幅画,但他在短暂一生中却留下了大量震撼人心
的艺术杰作,他是用心灵作画。他的作品《向日葵》画面艳丽而又和谐、优雅,每朵葵花好似燃烧
的火焰,花瓣和花叶则像跳跃的火苗。画家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他对生活的无
比热爱。这个人是(
)
A.
莫奈
B.
毕加索
C.
达
?
芬奇
D.
梵
?
高
21.
诺贝尔凭借自己的发明,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他逝世后的大部分财产用来奖励
“
对人类作出最大
贡献的人
”
。其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的发明是(
)
A.
飞机
B.
现代炸药
C.
汽车
D.
电动机
22. 19
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
“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与蓝色天空的
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
为此,德国挑起了(
)
A.
布匿战争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科索沃战争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23.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苏维埃政府的下列措施带有明显无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是(
)
A.
建立红军,反对协约国武装干涉
B.
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
C.
签订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
把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24.
如图这份历史文件见证了一战后( )
A.
欧洲的联合
B.
欧洲秩序的重建
C.
法西斯的侵略和扩张
D.
两极格局的建立
25.
小明在学习了《九国公约》的知识点后,写下了以下体会:
“
美国人春风得意、日本人垂头丧
气、中国人任人宰割
……”
签署这个条约的会议是
(
)
A.
巴黎和会
B.
雅尔塔会议
C.
开罗会议
D.
华盛顿会议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
5
分
)
26.(5
分
)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18
世纪早期,英国城市人数约占总人口的
20%
﹣
25%
,
1801
年为
33%
,而到
1851
年时,英国已有
580
多座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54%
,英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城市就
业机会增多,形成了一股吸引农村移民的强大拉力。随着技术革新在棉纺织领域的展开,轻工城市
率先异军突起。煤炭工业、冶金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一批能源和重工业城市。另外,交通运输业的
变革,亦给英国平添了一批新的交通枢纽城市。城市化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使英国由一个
封闭分散的农牧社会变为一个经济一体化的城市文明社会。
﹣﹣摘编自陆伟芳《简析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征》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涂
“A”
;违背了以上材料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
涂
“B”
;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涂
“C”
。
(
1
)从
18
世纪初到
18
世纪
50
年代英国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________
(
2
)农村移民流入城市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________
(
3
)英国的新兴城市类型有轻工城市、能源和重工城市以及交通枢纽城市等。
________
(
4
)电力的开发和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________
(
5
)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出现了一座座新兴城市,使英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________
三、
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
15
分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越权,为非法权利材料一
……
凡未
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
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二:美国的出现材料二
……
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
一条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材料三: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直接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材料三
……
为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
展开开辟了道路。其秉承的三权分立思想,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近现代政治体制,创造了第一个联邦
总统制共和国,使美国的经济发展踏上了快车道。
材料四:材料四
18
世纪的一个法国人回忆自己一生的经历:
“
我的国家那时候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
象,整个国家的人被分成了三个等级,前两个等级的人享有特权,我们这些人被分到了第三等级,
后来我们通过革命取得了自由
”
。
(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是近代英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产物?并指出这一事件的历
史意义。
(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
时间是什么时候?
(
3
)根据材料三概述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
4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
“
我们通过革命取得了自由
”
中的革命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在该
革命中,为反对专制和独裁,追求民主与法治而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
5
)综合上述材料,三个国家的人们共同的追求是什么。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
……
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
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
……
使俄国社会在
19
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
摘编自杰里
·
本特利、赫伯特
·
齐格勒《新全球史》
(
1
)材料一中
“
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
”
指的是俄国历史上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1868
年
4
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
“
五条誓文
”
,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
……
改革的动力
是西化
……
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
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
摘编自艾瑞克
·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1848—1875
)》
(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描述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中最有远
见的措施是什么?
(
3
)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一中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材料二:昨天,
1941
年
12
月
7
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
然和蓄谋的进攻。
……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
1941
年
12
月
7
日星期天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的进攻
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罗斯福
“
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
(
1
)写出英法俄三国组成的军事集团的名称。
(
2
)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
“
绞肉机
”
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转折性的战役名称。
(
3
)材料二中,罗斯福所说
“
遗臭万年的日子
”
这一历史事件的名称是什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2023
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历史人教版期末
试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5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
125
分
)
1.
【答案】
B
【考点】
金字塔和埃及文明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灿烂悠久,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
故选
B
。
2.
【答案】
B
【考点】
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
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
【解答】
据所学知,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则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雅
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国家最高决策机构是
公民大会,所有的成年男性公民都可参加。
故选
B
。
3.
【答案】
D
【考点】
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学和科学
【解析】
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
【解答】
根据材料内容
“
利息不得超过一分
”“
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
‘
有
30
天的法定宽限期
’”
可知,由于借款
主要以平民为主,这一条款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D
正确。
ABC
三项与题意不符。
故选
D
。
4.
【答案】
A
【考点】
古代的文学与戏剧
古代杰出的科学家
希腊罗马的文学雕塑和建筑艺术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
——
《伊利亚特》和
《奥德赛》的统称,是他根
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荷马
史诗》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
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成为研究早期
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A
项符
合题意;《神曲》是意大利的但丁的代表作,
B
排除;《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C
排
除;《史记》是中国史学巨著
,
D
排除。故选择
A.
5.
【答案】
D
【考点】
阿拉伯人的贡献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阿拉伯民族.
【解答】
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
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
和经济的发展.
故选
D
.
6.
【答案】
B
【考点】
文艺复兴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约在
14
世纪末,最早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手工工场。材料
“
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
工场
300
家,年生产呢绒十
万匹;
1343
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
”
说明这一
时期的西欧工场手工业发达
,故
B
符合题意;材料无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排除
A
;材料没有涉及城市居民的构成,也没有涉及
手工工场的规模变化,排除
CD
.故选
B
。
7.
【答案】
A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点。
更多推荐
材料,英国,城市,美国,历史,国家,发展,民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