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风行cm7)
Special Topic
专题
缘起芜湖的民族汽车梦
—《中国车企名录》之奇瑞
文/刘跃 设计/邱洪涛
1997年诞生的奇瑞,只用了5年时间,便实现了从‘蜗居’到坐拥年
销售额突破40亿元的中大型汽车企业的蜕变,甚至首开自主品牌汽车出口
的先河,成为众多自主品牌中颇具代表性的一员。
052
053
Special Topic
专题
《中国车企名录》之奇瑞
追根究底,奇瑞汽车起源于芜湖
人的造车梦。
从建国初期芜湖希望由传统轻工
业城市转型开始的第一台“江南牌”三
轮汽车,到1991年洪灾过后提振经济
而公布的“汽车城”计划,敢想敢干的
芜湖人很早便做出了各种尝试。
在1992—1993年间,光是芜湖一
家村办工厂一年的几百辆车,就是一个
多亿的产值,这让芜湖市政府下定决
心,要大干一场。
但在缺乏技术、人才,甚至连启
动资金都不足的背景下,芜湖人选择携
手一汽。起初,双方合作还算顺利,共
同成立了一汽扬子汽车底盘厂,但到
1995年前后,由于其技术、销量双双
落后,一汽退出。
与一汽的短暂合作让芜湖人明白造车还是要凭自己的真技术,要从零开始干!巧
合的是,当时的芜湖领导人在1995年考察欧洲汽车工业期间,得知英国的一条福特发
动机生产线正寻求出售,随即抓住这个机会把项目立了起来。当时,这个项目启动时
内部代号为“951工程”(即国家“九五”期间安徽头号工程),公开则称之为“安
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筹备处),对外始终保持低调。
项目是启动了,寻觅合适的人才成了随后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在芜湖这样在当
1
时算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想要找到人才更为不易,安徽人尹同跃成为了第一选
择。当时任一汽某车间主任的的尹同跃虽然年纪轻轻,却当选过一汽的“十大杰出青
年”,已经在单位小有名气。在芜湖市领导的诚意力邀下,尹同跃接受了邀请,离开
一汽奔赴芜湖。
其实,尹同跃能够同意邀约,一方面是被芜湖人的造车梦所打动,更重要的另一
方面是,他觉得自己努力造车却始终是贴别人的牌,与其为外国人“打工”,不如创
造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这也一直是尹同跃的梦想。当尹同跃抵达芜湖组建最初的领
2
054
导班子时,整个项目共有8个人,后来便以“八大金刚 ”之称列入奇瑞史册。
3
在随后的时间里,尹同跃面对的是
资金和人才两头空的窘境。手头只有30
万元的启动资金,尹同跃和他的团队只
得在破砖瓦厂里办公,在冬冷夏热的环
境里一边画图纸,一边继续寻找可用的
人才。
就这样,直到1997年,尹同跃已
经聚集起50多人的核心团队。他们许多
人都还记得尹同跃站在长满荒草的空地
上,兴奋地告诉他们哪里是发动机厂,
哪里是研发中心,哪里是整装厂 …… 虽
然这些还都是凭空画的“大饼”,但就
像尹同跃的民族品牌汽车梦一样,每个
选择投奔而来的人,对于此地最大的吸
引力就是能造自己的车。
时间倒回1996年,“951工程”购
得了英国福特公司的发动机产品技术和
一条生产线。与此同时,位于芜湖经济
开发区内80多万平方米的发动机厂房迅
速破土动工,以尽早让该发动机生产线
投入生产。
由于缺乏对生产线核心技术的知识,尹同跃的团队不得不依靠英国技术
人员的协助来完成生产线的组装调试工作。同时,英方要求中国工人全程不能
参与组装工程,这让奇瑞的工程师失去了学习生产线技术的最好机会。既然如
此,奇瑞也只能静静等候英国工程师完工,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英方人员也并
非可靠——每天消极怠工,几个月过去毫无进展。这让尹同跃大为恼火,于是
赶走了“洋专家”,决定自己干!
随后,尹同跃团队开始自己翻译图纸,彻夜研究计算,经过一年多的反复
组装试验,生产线终于在1998年12月安装调试完毕,这比此前预计的时间要提
前了半年左右。
1.1995年,詹夏来等芜湖市委领导在简陋的房屋中筹备项目
2.
当年的奇瑞“八大金刚”
3.
占地80多万平方米的发动机厂房迅速破土动工
055
Special Topic
专题
《中国车企名录》之奇瑞
开发。
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1999年12月18
日,首辆奇瑞轿车正式下线了,尹同跃以及
所有奇瑞人终于实现了日思夜想的自主轿车
梦。
随着一辆辆汽车驶下了生产线,另一个
棘手难题又浮出水面——由于尚未获得汽车
生产许可证,奇瑞轿车相当于没有准生证,
无法正式在市面销售。为了跨过这道门槛,
在国家经贸委地协调下,奇瑞与上汽集团坐
到了谈判桌前,探讨“联姻”的可能。
2001年1月,安徽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
司正式更名为上汽奇瑞,奇瑞也如愿拿到了
“7字头”轿车生产目录。
在此期间的1997年3月18日,安徽省和芜湖市政府决定由下属5家单位
共同投资、注册安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尹同跃和他的团队位列其中。此
后,尹同跃的团队依靠生产整车、零部件获得的利润步入生产正轨,并着手
下一个目标——打造自主轿车。
在将未来的自主生产轿车定名“奇瑞”后,尹同跃又将新车底盘设计
锁定了自己最为熟悉的捷达,至于车身则选择了与捷达属同平台车型的西雅
特TOLEDO。由于捷达与TOLEDO属姊妹车型,车身与底盘的匹配度有了保
障,车身模具则由台湾的一家模具制造商生产。据说,为了保证车身模具的
高质量标准,奇瑞当时还聘请一位已退休的一汽工程师到台湾全程监督模具
056
1
2
之后,奇瑞“风云”风风火火的上市了,
凭借可靠的技术、大气的外形和8.80万元的亲
民价格,迅速捕获捷达、桑塔纳和富康“老三
样”都没有涉足的低价位三厢轿车市场。2001
年全年,奇瑞轿车销售2.8万辆车,销售额达20
多亿元;2002年,奇瑞轿车销售5万辆,销售
额40多亿元,甚至在新车上市的首年就已经实
3
现出口国际市场的突破,这让新东家上汽集团
1.
奇瑞的首款轿车
车身选择以西雅
特TOLEDO为蓝
本打造
2.
奇瑞风云以低廉
的价格,一经上
市便迅速打开市
场,并于上市首
年实现整车出口
3.2003年,奇瑞推
出了自家首款中
高端商务轿车东
方之子
凭借圆润可爱
的外形、相对低
廉的售价,使其
成为当时年轻人
的理想座驾
也着实吓了一跳。
面对奇瑞的迅速崛起,上汽表达了增持股
份的意向。而奇瑞的态度很明确,对于增持股
份一事坚决反对。随着争执的不断升级,2003
年6月6日,上汽集团宣布正式退出奇瑞,并于
同年9月30日宣布已将原持有的奇瑞20%的股份
通过无偿划转方式转让回奇瑞的原股东方。
回归“单身”之后,奇瑞一口气推出了3
款新车型,分别是对奇瑞意义重大的QQ、向
中高端迈进的东方之子和定位略低于风云的旗
云,再次震撼了当年的汽车市场。
4
057
Special Topic
专题
《中国车企名录》之奇瑞
事实上,作为一家成立不久的新企业,奇瑞想要以自身研发能力做到如此快速
的跃进难度相当大。因此,奇瑞选择借助外力来实现这一目标。说是“外力”也并不
完全准确,当时几款新车型的研发工作很大一部分是由十多位原二汽的骨干工程师负
责,而这些人并没有直接加入奇瑞,而是选择与奇瑞合资成立佳景科技有限公司,保
持了相对的独立性。而这家公司至今依然作为奇瑞的合资企业,专门从事乘用车及其
相关零部件的设计开发工作。
为了配合产品规划,奇瑞在2002—2003年期间委托奥地利AVL公司设计了从0.8L
到4.2L的18款发动机,全部达到欧4排放标准。
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奇瑞在管理和技术装备上都向高水平看齐。2002年9月,
奇瑞成为中国首家通过ISO/TS16949国际标准的整车制造企业;10 月,经过近一年精
心准备的ERP项目正式上线。2003年12月,奇瑞汽车研究院发动机部件方向也已经建
立起一支多达200人的技术队伍。
2003年,是奇瑞高歌猛进的一年,奇瑞的几款新车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全年销
量达90367辆,在国内汽车市场一举站稳脚跟。
2005年,随着国产化的本田CR-V、丰田RAV4等车型进入中国市场,国内的SUV
热潮已经初现端倪。奇瑞看准这一时机,迅速推出了又一款当家车型——瑞虎,将产
品线拓展至SUV领域。
与此同时,奇瑞也开始进军商用车领域,并于2006年4月并购了一汽扬子汽车制
造有限公司86.55%的股权,并更名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随后,奇瑞迅
速展开了商用车的研发生产,并于2007年3月15日迅速推出了一款名为奇瑞开瑞的经
济型多功能轿厢车,由此开始推进商用车产品序列的研发。
尽管推出的车型不少,但真正令市场叫好叫座的产品多局限于廉价车型,缺少精
品车型是奇瑞面临的重大挑战。
对此,奇瑞在第100万辆车下线仪式上给出了答案。全新推出的车型命名为A3,
流畅优美的外形一经亮相便俘获无数眼球。万众期待之下,奇瑞A3最终在2008年9月
26日正式上市,新车型由内而外给人耳目一新的惊喜感,使其一扫此前A5系列的平
庸,而实实在在的销量也能证明奇瑞这一步棋确实走对了。
058
备受鼓舞的奇瑞借势宣布了下一阶段的宏伟蓝图——将旗下车型分为
四大品牌推出,即奇瑞、瑞麒、威麟和开瑞,四者分别定位不同领域。
在随后的几年里,奇瑞推出了众多车型,而另一方面,震惊业界的还
有2011年成立的奇瑞量子乘用车合资项目。这个奇瑞与以色列集团按照
50
:
50合资成立的车企最终被命名为观致汽车,不仅独立运营,还拥有极
为国际化的核心管理团队,观致品牌的诞生也给当时国内汽车市场带来了
巨大冲击。
2012年11月18日,奇瑞和英国捷豹路虎汽车宣布“奇瑞捷豹路虎汽
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09亿元人民币,奇瑞与捷豹路虎
双方各占股比50%,工厂选址江苏常熟,耗资百亿建设。2015年2月,首
款车型路虎揽胜极光上市,同年,第二款车型路虎发现神行上市。
059
Special Topic
专题
《中国车企名录》之奇瑞
回到奇瑞本身,经过多年发展,奇瑞发现多品牌战略
已没有当初预想的成绩,反而需要面对运营成本高、车型
内部竞争等一系列问题,“回归一个奇瑞”已不可避免。
2013年4月,奇瑞停止多品牌战略后,又发布了全新标志
以及全新发展战略,以全新面貌重回公众视野。
同时,奇瑞全新的“iAuto”汽车核心技术平台也一
同发布,未来的奇瑞汽车将着重打造精品车型。在这一全
新平台下的首款车型最初是以M16概念车的姿态亮相,最
终量产后,大家看到了设计惊艳的艾瑞泽7。随后,艾瑞
泽5以及艾瑞泽GX相继推出,让市场感受到了全新战略下
的“动感奇瑞”。与艾瑞泽一样,瑞虎也由单一车型转变
为系列名称,从2016年9月瑞虎7上市开始,瑞虎家族成
为包含瑞虎3、瑞虎3x、瑞虎5x、瑞虎7、瑞虎8在内的庞
大家族。
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5G元年,不可否认,5G的大
规模商用将对智能汽车、车联网、无人驾驶等技术带来深
远影响,而奇瑞也第一时间投入其中。2019年8月,奇瑞
汽车与中兴通讯在安徽芜湖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
共同研究基于5G的车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园区等业务
领域的应用场景,并基于5G网络建设、5G的创新应用场
景、方案研究及相关标准、课题的申报等方面进行深度合
作,加快5G新应用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共同打造5G行
业应用示范。
06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
目前,除了观致和奇瑞捷
豹路虎,奇瑞后期还发布了年
轻化品牌“凯翼”和高端品牌
“星途”,而奇瑞自身也已进
入战略的第二阶段,即坚持自
主创新,正向开发,以消费者
体验为核心。其中包含3个重
要的2.0,即“技术2.0、品质
2.0、国际化2.0”。
尹同跃给出的解读是:在技术2.0方面,通过捷豹路虎合资,带动传统技术的
升级,结合智能化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新能源技术,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体验,满足
新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需要;在品质2.0方面,通过产品体验升级、动力组合升级和
平台化升级,产品品质将全面比肩合资品牌;海外市场实现从“走进去”到“走上
去”,着重打造品牌形象,走出一条由技术输出到品牌输出的道路。
奇瑞自诞生之日起已经走过了23个春秋,一路走来有成功也有挫折。但就像
尹同跃所说:“奇瑞人从来就不缺乏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的精神,从来就不缺乏拼
刺刀的勇气”,奇瑞以技术白手起家的拼搏精神依然顽强。在即将到来的汽车智能
化、电动化时代,奇瑞将带给我们何种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部分资料及图片来源于网络
061
更多推荐
汽车,芜湖,车型,技术,生产线,市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