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阁汽车价格2022款-别克赛欧改装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北京现代elantra领动)

DOI编码:10.13646/.42-1395/u.2021.03.041

我国船舶碳排放监管现状及监管体系构建研究

李雯,孙晓伟,李海波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

摘 要:本文在分析我国船舶碳排放监管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系统构建适用于国内船舶运输的全国船舶碳排放监管

体系的框架和关键内容,包括覆盖船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监管制度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组织保障体系。

关键词:船舶碳排放;监管体系

中图分类号:[U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3-0122-04

我国作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承受着巨排放监测和燃油消耗数据采集计划,统计年度CO排放

大的国际减排压力。20201212日,国家主席习

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承诺“到

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

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

重将达到25%左右”。全球即将步入碳中和时代,各

国都要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国彰显

大国担当,承担了艰巨的减排任务,为完成减排承诺,

各行各业均需全力推进减排工作。

航运业承担着全球80%贸易的运输任务,航运碳

减排已成为全球航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欧盟推进的船

舶二氧化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MRV)法案及IMO

推行的船舶燃油消耗数据收集系统(DCS)均已进入实

质性实施阶段。我国90%以上的外贸货物需通过海上

运输完成,航运业碳减排的进程,不仅关乎国际公约的

履约责任,且直接影响全国CO

2

减排目标的实现。相比

国际航运碳排放已有国际公约、法案的约束,国内船舶

运输(包括沿海船舶运输和内河船舶运输)碳排放监管

相对空缺,现有的监管手段尚未形成体系。

1我国船舶碳排放监管现状

1.1国际航运碳排放监管履约情况

为协助船东和公司同时满足欧盟法规和IMO的相

关要求,提高我国国际航运碳排放监管的履约能力,中

国船级社(CCS)开展了我国水上运输碳排放核查关键

技术研究与示范等课题研究,发布了《船舶二氧化碳

排放监测、报告和验证实施指南》。该指南为建议性

指导性文件,可指导船东或公司按欧盟MRV法规以及

MARPOL公约附则VI修正案要求编制和实施船舶CO

2

122

·

CWT202103

中国水运

2

报告和燃油消耗报告,并为计划审批和报告验证提供指

导。中国船级社作为船旗国授权组织,为适用MARPOL

附则VI修正案的船舶提供《船舶燃油消耗数据收集计

划》审批和《船舶燃油消耗报告》验证服务。CCS

2017315日正式发布实施了《水运企业船舶碳排

放核查技术规范》,该规范适用于CCS对水运企业船

舶的碳排放进行的外部核查。CCS还研发了船舶CO

2

放监测、评估和报告通用管理系统,便于船方采集单船

航次数据,评估数据质量,统计和报送航次和年度报告,

便于船公司对船队航次数据的采集、管理,提高报送数

据质量和管理效率。为保证监测和报告的数据真实、合

理,减少和避免不实陈述的发生,CCS对现有船舶能效

管理系统进行整体升级,增加了MRV监控、报告和核

查功能。

欧盟MRV法规及IMO船舶燃油消耗数据收集和报

告规定正式生效以来,我国航运公司履约的重要记事如

下:

2017718日,“中远葡萄牙”轮获得了中国

船级社上海分社签发的MRV监测计划符合证明,这是

中国船级社签发的首张MRV监测计划符合证明。

201710月,的“

1”“浙海2”两艘船舶获得了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同

时符合欧盟航运二氧化碳监测报告和验证法规(EU-

MRV)和国际海事组织船舶能效管理计划第二部分(IMO

SEEMPⅡ)的《监测计划》符合性确认书,这是中

国船级社颁发的首张同时符合EU-MRV法规和IMO

SEEMPⅡ的MRV证书。

2019111日,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人马座”轮获得了中国船级社颁发的排放

报告符合证明,这是中国船级社颁发的首张满足欧盟

MRV法规的排放报告符合证明。

1.2国内航运碳排放监管情况

船舶碳排放清单方面。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4个行

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中未包括航运

企业。CO

2

在我国并未认定为大气污染物,环保部发布

《非道路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

行)》也不适用于船舶碳排放清单编制。交通运输部组

织开展了以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为报告主体的水路运

输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研究,但目前尚未发布实

施。

船舶碳排放限额方面。我国发布了行业标准《营运

船舶CO

2

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JT/T 827-2012),从

船舶设计角度对营运船舶的CO

2

排放,提出了规定及验

证程序,建立了拟投入营运船舶的市场准入机制,对提

高营运船舶整体能效水平,促进水运行业节能减排具有

重要意义,但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目前仅内河标准船

型强制执行。

船舶碳排放等级评定方面。交通运输部已组织开展

了营运船舶能效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等级及评定方法研

究,课题已完成验收,相关标准尚未公开发布。

船舶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方面。目前行业尚

未有对内河船舶、沿海船舶碳排放的监测、报告、核查

要求,但在船舶能耗统计监测方面具有一定工作基础。

201811月,中国海事局印发了《船舶能耗数据收集

管理办法》,要求进出我国港口的400总吨及以上或者

主推进动力装置750千瓦及以上的船舶填报能耗数据。

船舶应当通过海事信息平台报告相关数据,海船按航次

填报船舶能耗数据,内河船按年度填报能耗数据。另统

计局系统要求航运企业依据《运输邮电业统计报表制度》

和《能源统计报表制度》填报能耗数据。水运行业的主

管部门交通运输部制定《交通运输能耗监测统计报表制

度》,要求重点监测水路货运企业按月度上报内河货运

船舶、海洋货运船舶运输及能耗调查表。

1.3我国船舶碳排放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船舶碳排放监管

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二氧化碳未列入法定大气污染物,

且无碳减排的专门法律。碳排放控制的相关立法多以提

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等

方式间接达到控制碳排放总量的目的。然而,《节约能

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相关法律关于降低二氧化碳

排放的内容较为宽泛,且略显陈旧。

监管工作系统性不强。我国已在船舶碳排放清单,

船舶碳排放限额,船舶碳排放等级评定,船舶碳排放监

测、报告、核查等方面具有一定工作和研究基础,但尚

未形成完善的船舶碳排放监管体系。监管时间范围上未

覆盖船舶入市、营运管理到退市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内

展的时代,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监管的信息化是更经济、

高效的方式。

船舶CO

2

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等。

2.2监管制度体系

从船舶全生命周期考虑,研究提出船舶碳排放监管

制度清单,见表1所示。

在船舶建造阶段,基于EEDI及我国行业标准《营

运船舶CO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JT/T 827-2012),

2

提出船舶CO排放准入制度。对船舶在进入正式运营阶

2

段前所必备的条件和需要达到的要求进行规范,从而实

现船舶源头进行CO排放监管。主要对象为新建船舶、

2

从国际市场购置的二手船舶、以光船租赁条件租赁的外

国籍船舶、国内市场其他用途转为营运的船舶等。

在船舶营运阶段,建立船舶CO排放监测、报告、

2

核查机制,提出监测计划要求、规定合规的监测方式、

提出报告指南及程序要求、明确核查机构及方式。通过

掌握船舶碳排放基础数据,促进航运碳减排措施有的放

矢,为可能采取的市场减排措施奠定数据基础;考虑船

舶碳排放MRV工作基础情况,适时推进航运业纳入全

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研究制定航运业纳入碳排放交易体

系的管理制度,明确航运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

报告要点、碳排放总量分配方案、碳定价机制、交易方

案、航运企业碳排放交易监督管理措施等;提出营运船

CO排放等级评定制度,规定等级评定机构、等级评

2

定依据、评定结果应用等。交通运输部已组织开展了营

运船舶能效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等级及评定方法研究,

课题已完成验收,虽相关标准暂未公开发布,但已具备

开展国内营运船舶CO排放等级评定工作的技术条件;

2

建设船舶CO排放监测平台建设,一方面对上报的船舶

2

能效及碳排放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形成船舶碳排放清

2我国船舶碳排放监管体系构建研究

船舶碳排放的特征不同于工业、生活排放源等,需

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贯穿船

舶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

型监管机制,不断提升船舶碳排放监管能力和水平。本

研究提出按照“组织保障体系+监管制度体系+技术支

撑体系”的思路构建我国船舶碳排放监管体系。监管体

系以健全的组织保障体系为基础,落实监管责任,核心

是覆盖船舶全生命周期、系统的船舶碳排放监管制度体

系,技术支撑体系是支撑船舶碳排放监管制度落实的技

术保障。

2.1组织保障体系

梳理国家、省级层面船舶碳排放监管的职权划分,

研究建立以事权主管部门为监管主体,航运企业为落实

主体,相关咨询机构提供技术支撑的组织保障。依据《大

气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及行

业管理规定对船舶能耗及排放工作事权的规定,交通运

输主管部门负责对营运船舶能耗及碳排放的监督管理,

国家海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监督管理全国船舶能耗及碳

排放数据汇总和信息管理工作,各级海事管理机构负责

本辖区船舶能耗及碳排放数据收集、报告管理和现场监

督检查工作。航运企业是船舶碳排放管理,采取碳减排

措施的具体落实主体。船舶碳排放监管体系的运行也离

不开相关技术支撑单位的专业服务,如航运公司碳排放

监测计划和排放报告的核查、船舶CO排放等级评定、

2

1 我国船舶碳排放监管制度建议清单

生命周期序号制度需求

建造1船舶CO

2船舶CO

3航运业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管理办法

营运

4船舶CO

5船舶CO

6船舶CO

退市7船舶CO

2

排放准入制度

2

排放监测、报告、核查

2

排放等级评定及管理

2

排放监测信息平台建设

2

排放达标情况检查

2

排放退出制度

124

·

CWT202103

中国水运

2 我国船舶碳排放监管标准规范及关键技术清单

生命周期序号标准规范及关键技术名称主要内容备注

建造1船舶CO排放市场准入限值标准设定不同类型船舶CO排放市场准入限值标准规范

22

2航运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规定统一的报告格式和内容标准规范

3航运企业船舶碳排放核查技术规范规范核查的流程及要点标准规范

航运企业碳排放总量分配方案、碳定价机制、交易

方案

规定船舶CO

2

排放等级的划分方法,划定各船舶

CO

2

排放等级的限值

明确可采信的监测技术手段,规定监测指标、监测

数据要求、监测平台功能、数据传输要求等

技术原理、适用范围、技术应用条件等排放在线监测技术关键技术

4航运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技术方案

营运

5船舶CO

关键技术

2

排放等级及评定方法

标准规范

6船舶CO

2

排放监测信息平台建设技术指南

标准规范

7船舶CO

2

退市8船舶CO

22

排放市场退出限值标准设定不同类型船舶CO排放市场退出限值标准规范

单数据库。另一方面,以重点区域、重点航段为主开展

船舶CO

2

排放在线监测,监测数据可与排放达标情况检

查工作相结合,加强船舶营运期的监管;船舶大气污染

物排放控制区制度落实情况监管,提出船舶CO

2

排放达

标情况检查制度,明确检查机关、检查依据、相关要求

及检查方式。

在船舶退市阶段,基于我国行业标准《营运船舶

CO

2

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JT/T 827-2012)及机动车

排放市场推出机制经验,提出船舶CO

2

排放退出制度,

明确管理机构、退市标准及程序等。

2.3技术支撑体系

为支撑船舶碳排放监管制度的落实,提出建议研究

制定的标准规范及需突破的关键技术清单,见表2所示。

压力大增,为加强对航运碳减排工作的监管,增强减排

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需加快建立我国船舶碳排放监

管体系。

参考文献:

[1],,.测、报、

可核查机制提升我国营运船舶能效管理水平[J].水运管理.

2015(11):26-28.

[2]丛岩,宋立国,潘新祥等.营运船舶主机能效和碳排放

等级评定方法[J].中国舰船研究.2019,14(1):114-119.

[3].

[D].2015.

3建议

建立稳健的船舶碳排放监管体系,可准确掌握船舶

活动CO

2

排放数据,把好市场准入、运营管理、市场退

出关,且可为实施排放标准、采取有针对性的减排技术

措施及市场措施等提供坚实的基础。航运碳排放监管的

国际形势已是步步紧逼,为兑现减排承诺,各行业减排

CWT202103

·

中国水运

125

f7x哈弗2021款图片及报价-官方二手车估价最准的软件


更多推荐

燃油车退市时间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