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欧拉闪电猫售价)

加速汽车产业变革 华为愿做行业变革新引

站在国家\"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要时间节点,科技创新正赋能各行

各业,也正因此,全面实现智能电动汽车的大范围普及成为车企之间

的重要角力,国产品牌在核心技术上有\"换道超车\'的可能。

202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展规划(2023

-2035年)》指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

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

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

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

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

应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全新的高端才智汽车品牌AITO

伴随双碳战略进展机遇,碳中和进展将制造出新的商业机会,刺激

技术再创新。曾在集成电路领域上演的\"摩尔定律\'正在新能源产业重

现,新能源革新迫在眉睫,5G、AI、大数据的技术加入让智能汽车成

为继手机后成为更强大的移动终端,也成为全行业新的技术挑战。

2023-2023年,汽车产业正加速向智能电动汽车进展。智能电动汽

车时代将比想象中来得更快,也将更深刻地影响每个人的生活。面对

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所趋,车企们纷纷调整战略布局,加大

1

研发投入,制定了明确的转型方案并逐步付诸行动。

依据中汽协最新披露的数据,新能源汽车表现抢眼,保持高速增长,

渗透率不断提升。今年前11个月累计产量突破300万辆。估计全年

销量有望达到340万辆,同比增长1.6倍。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入爆

发式增长新阶段,已由过去的以政策驱动为主转向了市场驱动。中国

经济持续增长同样促进了消费升级,互联网原生\"Z一代\'成为新的购

买主力,对电动化、智能化、共性化的产品认可度极高,可比作出行

产品使用习惯的转变与手机操作系统的迭代升级。

国家供应侧改革,也加速汽车行业变革,全球各大车企均加大新能

源汽车产品布局,估计2030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超过燃油车,新能

源车的进展也将促进汽车智能化与服务化进展,成为将来汽车差异化

竞争力的锚点,这将大大激发新能源智能汽车市场的结构性裂变。

华为AR-HUD

行业重塑 跨界融合的新趋势

12月23日,首个主打高端智能化的全新才智汽车品牌AITO将正

式推出第一款产品问界M5。这是首款搭载全新HarmonyOS智能座舱

的车型,同时也是华为多项智能技术与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的

集大成产品。华为在智能网联汽车的进展并非一蹴而就,其全产业的

科技创新技术迭代将持续为汽车产业供应源源不断的能量。

抓住历史机遇,方能赢得将来。科技企业对环境变化的嗅觉足够灵

敏,也更能在新环境下释放创新动能。当下,用户的关注点正逐步从

2

汽车的机械属性,转移到智能化和电动化相关属性。将来一辆好的智

能电动汽车,不仅需要在研发端通过数字平台使能,实现快速开发、

降本增效,在用户侧也需要面对软件快速迭代与整车平安、可信的多

重挑战,车企\"造好\'车、造\"好车\'的内涵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将来网

联汽车也因此将拥有更浩大的增量市场规模。

科技赋能汽车产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以华为等ICT技术优势明显

的科技企业正依靠技术优势赋能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变革。汽车行业

正在与人工智能、数字能源、云服务等技术深度融合,成为智能世界

进展的新引擎。30多年ICT领域深耕,造就了华为深厚的技术底蕴,

2023年,华为内部就已进行电动车相关技术的预研,在包括三电(电

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及零部件已领先实现成熟量产技术落地,

成为不少车企的核心供应商。

华为将其三十多年的电力电子技术积累和七年的研发量产阅历带

到了汽车上,使动力域全栈产品实现了规模化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车

型开头搭载华为DriveONE动力域解决方案。以全球首发的华为

DriveONE多合一电驱动系统为例,集成了电机掌握器MCU、电机、

减速器、直流变换器DCDC、车载充电机OBC、配电单元PDU、电池

掌握单元BCU七大部件,实现了机械部件和功率部件的深度融合,

带来小体积、强动力、高效率、强续航的独特价值。与业界水冷电机

相比,相同功率和扭矩下,电机体积可削减20%,重量削减15%,多

合一的解决方案使得车企可布置高达60L的大容量前备箱。通过领先

的智能油冷技术,在连续超车、高速巡航等恶劣工况下,确保电机稳

3

定输出,绕组平均峰值温度降低 30℃,寿命可延长一倍。此外,华为

今年发布的AI闪充全栈高压解决方案也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

200km的卓越体验。

2023年,华为携手产业伙伴推动传统汽车向智能网联汽车转型。

华为聚焦计算、操作系统、网络、云等ICT技术,打造智能驾驶、智

能网联、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车云五大解决方案,与产业界伙

伴紧密合作,关心车企造好车,成为了华为的新使命。

融合,让华为看到了将来的机会,也为出行行业供应了全新选择。

一辆汽车的研发成本之高在传统汽车有明显体现,每年车辆更新与三

至五年的车型换代,让整车行业的迭代速率无法提升,也无法完全切

身实现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认知。ICT技术的加持让新能源与智能的结

合更像一台运行在道路上的超级移动终端,以软件与算法强介入,通

过更为智能的操控手段实现车辆的才智运行,这是当下汽车朝智能网

联方向进展的典型路径。

DriveONE多合一智能油冷系统

\"生态\'融合进展 打造智能化独特思路

从整车技术到软件算法,传统汽车工业制造正在发生转变。华为盼

望从底层制造规律进行革新,以软件定义汽车的智能网联化达到整车

的理念重塑。为努力构建汽车智能化的基础力量,如智能汽车数字平

台,包括三大计算平台、三大操作系统、高速车载网络和整车级基础

软件,降低车企和伙伴开发智能汽车的难度。

4

传统车企对于智能化的理解在智能座舱与车机的协作上或许没有

科技企业专注,而作为以软件与ICT技术为导向的华为更简单实现智

能座舱、车机系统等协作。\"生态\'则成为将来智能出行的关键词。生

态意味着开源与万物互联,也同时面临更多品牌、企业的加入,这与

大部分汽车品牌的自主进展思路相悖,但生态的建立的确有助于车辆

智能最大化。

华为始终坚持\"平台+生态\'的策略,把简单留给自己,把便利留给客

户。通过鸿蒙生态的开放性以及才智内核实现核心算力,达到集成开

发,多路使用,通过丰富的应用场景,为座舱与车机实现才智并行与

生态融合,不再存在孤岛式的驾驶体验,也成为华为在智能化上的独

特思路。

锚定科技赋能 携手共创产业将来

华为的愿景是盼望通过更多部件与解决方案,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

辆车。华为智能电动已定点40多家车企,与多家合作车企实现量产;

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已经锚定70多个合作伙伴;传感器领域

更是获得了数十家车企的认可,智能网联即将成为将来出行产品的标

准化形态。

将来,HarmonyOS智能座舱还将搭载极具前瞻性的AR-HUD(AR-抬

头显示),给用户极致、沉醉的导航和影音消遣体验。华为在光通信

领域深耕超过20年,持续12年排名全球领先,在光学显示芯片、自

由曲面镜、空间光学等方面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华为将把领先的光技

术应用于汽车,打造以AR-HUD为代表的智能车载光系列产品和解决

5

方案,提升智能汽车带来的视觉体验,有效提升驾驶平安,并带来沉

醉的影音消遣体验。\"数据+软件\'定义汽车也将驱动传统汽车向智能化

转型。 以\"数据+软件\'支持整车功能快速迭代,一方面持续给用户带

来越用越好、超预期的体验,另一方面通过不断迭代的新功能、新服

务关心车厂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引领产业从以产品为核心向以用户

为核心的经营模式转变。

5G、IoT、人工智能、边缘计算、低碳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快速进展、

融合与迭代,推动着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

加速变革,智能汽车在特定场景中的商业化路径也将日渐清楚。汽车

产业将以\"数据+软件\'为基础,通过OTA实现车辆功能和体验的升级,

完成远程问题修复、产品升级、体验提升等,为用户供应更敏捷、可

运营的服务模式,引领产业从以\"产品\'为核心向以\"用户\'为核心转变。

而在车内产生的大量数据也将成为将来的石油,智能网联汽车身处

\"人-车-路-云-网\' 构成的简单连接环境中,而数据能切实体现车辆的

运行状态、人员状态。通过华为车端到云端大数据平台、后端业务场

景及第三方数据处理者进行全链条的数据治理,可为出行带来平安与

才智的保障。

各种场景下新形态的驾驶交通工具也将不断消失,不同场景的交通

工具之间的接续性将变得更加无缝,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将消失在人们

出行中的每一个环节,人们的出行方式、人和交通工具及交通工具之

间的交互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出行即服务\'的体验将得到较大

提升。出行的根本需求逐步从拥有多个场景的交通工具,转移至基于

6

出行综合场景的一体化出行解决方案。将来,智能汽车将成为持续制

造价值的平台,汽车产业原有商业模式和价值安排格局将消失转变。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华为赋能智能汽车产业的努力不会停止。(文

/郑伟)

7

更多推荐

汽车,智能,技术,实现,成为,进展,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