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4日发(作者:奥迪tt敞篷二手车)
中国保险行业车险竞争力报告2023年一季度一、总体分析(一)行业情况
表12023年一季度行业保费及利润
1.保费收入情况图1车险行业季度保费收入及增速2023年一季度车险行业保费收入2112.08亿元,同比2022年一季度增长121.61亿元,增幅为6.11%,环比2022年四季度减少134.19亿元,增幅为-5.97%。报告认为,本期车险保费同比去年同期增长的原因有:首先,随着经济活动的恢复,疫情期间存量市场被抑制的保险需求回升。疫情期间受疫情管控政策的影响,车辆使用频率大幅下降,部分客户特别是营业车辆的商业车险购买需求
缩减,随着疫情结束出行恢复,用车保障需求随之回升,保费规模同比疫情期间上涨。其次,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高件均保费拉动增量市场。2023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58.6万辆,同比增长26.2%,市场占有率达26.10%。据中银保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新能源汽车件均保费比非新能源汽车平均高21%,新能源汽车凭借高件均保费成为拉动增量市场的原因之一。图22023年一季度保费收入市场份额
表22023年一季度保费收入人保财险和平安财险保费市场份额为32.16%和23.69%,合计保费收入1179.58亿元,占据车险市场的55.85%。中小型公司和双寡头保费规模同比增速分别为7.67%和6.40%高于行业增速6.11%,保费市场份额都增加0.15个百分点。第二梯队公司保费增速为5.18%低于行业增速,释放0.30%的市场份额。在行业保费扩张的情况下,有30家公司保费增速跑赢市场,20家公司增速小于市场,14家公司保费负增长。国任财险保费增速高达47.26%,一季度保费规模为14.89亿元赶超紫金财险排名上升一位,保费规模前10名的主体公司排名未变。2.利润情况
图32023年一季度利润情况表32023年一季度承保利润2023年一季度车险行业承保利润为49.08亿元,同比2022年一季度增加1.74亿元,增幅为3.69%。其中,双寡头中人保财险本期利润同比增加6.69亿元,增幅为26.80%;平安财险本期利润同比减少9.73亿元,降幅达到39.28%。第二梯
队公司2023年一季度实现25.58亿盈利,中小型公司持续亏损。报告认为,本期承保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的原因有:新能源汽车专属条款出台后保费充足度提高。另外,商用车风控减量服务也对行业盈利产生积极作用。一直以来商用车保险业务因其赔付率高,被认定为下沉市场“劣质”业务,但近年来随着车联网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依托于ADAS、DMS等车联网技术的商用车风险减量服务得以实施,从根源上减少了商用车风险暴露概率,使得联网车辆的业务品质有所改善。3.经营成本图4行业综合赔付率趋势
图5行业综合费用率趋势图6行业综合成本率趋势行业综合赔付率在去年12月底达到2022年以来的最低位68.77%,后连续增长至2023年3月底的70.00%,相反行业综合费用率从在去年12月底达到最高位28.47%,后连续降至
2023年3月底的27.60%。受二者综合影响,行业综合成本率攀升,2023年3月底成本率达到97.60%。表42023年一季度经营成本本期内,双寡头公司综合赔付率高出行业平均水平0.15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70个百分点,其中人保财险两个指标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综合成本率大幅度低
于行业平均水平;平安财险赔付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费用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第二梯队绝大多数公司费用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赔付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大地财险、太平财险、华安财险综合费用率高于30%,综合成本率大于100%。中小型公司整体赔付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0.23个百分点,但业务获取成本高,综合费用率高出双寡头公司10.31个百分点、亦高出第二梯队公司5.98个百分点,综合成本率达到105.98%,尽管其保费规模扩张,但依旧经营亏损。(二)竞争力指数排名表5全国性公司竞争力指数排名
表6区域、地方性公司竞争力指数排名
1.行业竞争力趋势表7车险行业竞争力得分趋势自东方和讯发布《中国保险行业车险竞争力报告》以来,车险行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本期77.70分为历史最低分,环比上期下降1.21分,保费增速和费用率维度的变化是影响本期分数下滑的重要因素。2.公司竞争力变化情况在64家观测公司中,超过一半以上公司得分环比下降,特别是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大型公司得分下降,其中人保财险
下降1.29分,平安财险下降2.33分,太保财险下降0.78分,国寿财险下降0.68分。表8本期得分上升公司
得分上升的主要是小微型公司,受综合成本率降至100%以下影响,保费规模得分上升,但由于其市场规模小,对行业整体综合得分影响甚微。表9本期得分下降公司
在得分下降的公司中,大型公司主要受利润下滑影响,利润得分下降,而小微型公司主要受综合成本率大于100%影响,保费规模得分下降,从而影响综合得分。二、报告观点(一)内卷加剧,全行业盈利能力下降,即将达到改革临界状态。报告认为,行业当前的指标好转,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及疫情后经济反弹,随之带来的经济活动熵值增加,承保车辆风险暴露概率上升,将给理赔带来压力。二十年未变的传统车险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数字科技的有效应用将从成本效率倒逼车险经营转型升级。(二)思维固化,车险团队经营能力有限,客户运营水平有待加强。长期以来,各承保公司针对以普货车为代表的车险业务下沉市场,在ABCDE分级标签限定下,以防范客户风险逆选择的名义,对消费者采取承保歧视策略,甚至出现限保、拒保情
况,进而催生了车辆统筹产业,增加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报告认为,做好下沉市场是新的业务增长点,也是考验车险团队经营能力的试金石,借助科技力量,有望将下沉市场做成规模效益双优的业务。(三)改进方向。1.车辆统筹产业应纳入国家金融监管范畴,对其实施依法合规管理。长期以来车辆统筹产业作为一种类保险业务并未真正纳入金融监管,全国数千家车辆统筹公司注册运营之后一直处于保险监管盲区。此次国家金融管理总局成立,有机会将其纳入依法合规管理,避免系统性风险发生。2.品牌车险业务应允许先行先试,推动MGA模式落地。一方面使消费者尽早获得使用车辆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保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打破传统保险公司车险产品同质化的内卷僵局。3.车联网安全生产责任险业务应鼓励推广。对于涉车类的责任险、财产险等创新产品应有效打破产品监管界限,以期满足消费者用车新生态下的综合保险需求,为“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中国模式奠定保险基础。
更多推荐
行业,车险,保费,公司,综合,市场,车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