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发(作者:雪铁龙新世嘉2015款)
人物FIGURE永人堂新传——乐清人蒋章元与他的鼻宝胰宝文/沈绍真改革开放40年来,温州民营经济领域出现了众多传奇式人物,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其实在文化科技医疗领域,温州同样也是英才辈出,本文蒋章元便是一位这样的传奇人物。性鼻炎等鼻腔病的中医药外治方面研究更早。若干年前广州举行的学术报告会上的一个片断,足以让人感叹。2010年5月30日,“首届全国中医外治法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华泰宾馆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研讨会邀请10位专家宣读论文,当天下午,在宣读最后一篇论文前,大会主持人、广东中医院院长吕玉波意外地说:接下来请蒋章元先生宣读论文,他不是医疗卫生界人士,是位记者,但他在中药外治过敏性鼻炎上,取得了具有突破意义的新成果。他提议全体起立,为蒋章元的发言鼓掌!
吕院长的这一提议,不仅因为他对蒋章元研究成果的推崇,还因为蒋的与会过蒋章元在剔除残次中药,制作鼻宝程也颇有传奇色彩。那是年初,身为记者的蒋章元在上海偶然得知,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要召开“首届全国中医外治法学术研讨会”。因近年来他一直从事中药外治过敏性鼻炎的研究,并取得很好疗效。他希望能有进一步与国内专家同行交流探讨的机会,于是便向会务组发去一函,询问可否与会。三天后,蒋章元接到会务组来电,向他了解具体情况。蒋章元介绍说:他承古创新,研制了一种叫“鼻宝”的外治药物,只需外抹,同时按摩相关穴位,便可达到治疗效果。近年来的案例表明,他的一篇论文与一次起立鼓掌糖尿病(中国古称消渴)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这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但知道我国有个“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其下设有“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的人,恐怕就不会很多了。2010年,国家《药典》颁发了11首消渴病方。2012年4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编的《专家文集》(第九辑)刊出一36篇论文,该论文内容是对其中10首消渴病方的用药倾向进行了评析。该论文作者并非高校教授或某大医院专家,而是已年过半百的媒体人蒋章元。他之所以敢对国家《药典》的病方评头论足,是因为他已多年从事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研制了独家药方“胰宝”,临床实践表明其疗效显著(蒋章元当年即被吸收为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会员)。其实,除了糖尿病,蒋章元在过敏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鼻宝及同类药物咽宝经得起临床实践检验的……约一周后,广东省中医院的治未病中心主任陈秀华女士与另一位耳鼻喉科专家来到上海。蒋章元联系了用鼻宝治愈的六七位在沪患者,向专家当面介绍。陈秀华主任听取介绍,并向与会人士了解情况后,对蒋章元说,你应当写一篇论文。四天后,会务组正式邀请蒋章元与会。蒋章元在研讨会上宣读了论文《中药外治过敏性鼻炎证治感悟》,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极大兴趣。蒋章元当晚赋诗明志:久患顽疾岂无凭,病是严师说邪正。良药自古出草泽,方惠五洲济苍生。子和母,鼻炎与血糖蒋章元是温州乐清人,他原先是浙江日报驻沪首席记者,曾任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办公室主任、浙江省网络新闻协会秘书长。而这之前,他是温州日报驻乐清报道组负责人、记者站站长。1996年,他调到浙江日报并出任浙报驻沪首席记者。鼻宝问世,缘自病起。鼻宝由来:蒋章元20多岁时就患有过敏性鼻炎,发作时清涕直流,并伴鼻塞,夜里张嘴才能睡觉。最让他尴尬的一次经历是,2003年非典时他乘火车去杭州,因受车厢里消毒药水刺激,突然止不住地大打喷嚏,弄得周围的人侧目而视,纷纷避让。防疫人员过来测了体温,听了解释,才没被隔离……被派驻上海后,有了最好的医疗资源,他决心治好旧疾。曾到上海华山医院求治,医生给开了药,拿着那张500多元的处方,他犹豫了:花这钱值吗?过敏性鼻炎是医学界公认的难题,现代医学只能缓解不能根治,看来医生也没什么良策,治来治去,还是不愈,他干脆不配药就离开了。回家的路上,在无可奈何之下,他突然想起,自己祖上几代都是中医,祖父蒋焕槐在家乡开设永人堂,曾是远近闻名的老中医。兴许老祖宗会有治鼻炎的妙方。他马上行动,不日便回到乐清黄华老家,翻箱倒柜,四处找寻,果然发现了一首“鼻宝”原型汤剂处方。他即按方配药煎服,这过程中,他也体会到汤剂的麻烦,煎服中药不能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他想可否进行外用治疗方式改造,若成功便可推广惠及他人。他就把中药研成粉剂,先拿自己试验,一次猛然吸入,结果呛到肺部,咳嗽不止,面红耳赤,家人见了很是为他担忧……但他不放弃,粉剂不行改成膏剂。通过草药采集水洗、晾晒细切、分拣浸润、蒸煮、制膏等繁杂程序,经过两年间上百次试验……从粉剂到膏剂,从吸入到涂抹,并配合穴位按摩,2006年夏天,终于研制成功,他将这外用药取名“鼻宝”。他自己的过敏性鼻炎也自此痊愈。之后,又经过多次更新换代,目前定型的鼻宝是两个装有膏剂药物的白黄小瓶37蒋章元在给秦怡看病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2018.03 /人物FIGURE组合。通过在朋友圈中的宣传试用,借助于网络时代社交媒体的传播,鼻宝声名远扬,在北上广深,在江浙鲁皖,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许多患者慕名求治。在过敏性鼻炎之外,近年来他还进行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夹杂、鼻息肉、鼻甲肥大、鼻甲萎缩、鼾症等六大鼻腔疾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推出了系列鼻宝药品,得到了许多使用者的称赞。胰宝佳话:胰宝的问世,则源于蒋章元的母亲患了糖尿病。2009年,蒋章元在上海接到妹妹从乐清老家打来的报忧电话,说妈妈得糖尿病了,老是头晕、脑胀、浑身不适,到医院一查,发现空腹血糖高达10.4(正常值为6.1)!母亲已是79岁老人,蒋章元想到自己多年在外,未尽奉侍之责,便告诉妹妹先把妈妈病情稳定住,他来研究用中药给母亲治病!其时,蒋章元已钻研中医多年,他对糖尿病病理机制有所思考,经过一个多月钻研经典,深入思考,他拿出了自己的方子。蒋章元说,血糖升高是因为胰脏功能失调,胰腺的胰液分泌不足。他据此病理分析,研制糖尿病药物“醒胰丸”(也叫胰宝),意在唤醒胰脏功能。为在农村的母亲服用方便,他将多味中药研磨成粉,按每次服量做成5克的丸剂寄给妹妹。母亲服药五天后,蒋章元接到妹妹的电话说,妈妈吃了药后,感觉神清气爽了,空腹血糖降到了5.4。蒋章元为母亲治糖尿病的消息不胫而走,找他咨询的人也日益增多。有家学渊源是蒋章元成功的重要因素。查阅族谱,他家自高祖开始就在乐清行医,从高祖、曾祖、祖父、父亲,最后传到他,算起来已有五代人的百余年历史。他祖父蒋焕槐1927年就在乐清黄华开设中医药堂——永人堂。蒋章元的鼻宝就是在祖上汤剂基础上,突破创新,采取外治疗法取得成功的。他的中医之路,还得益于原籍乐清翁垟前辈南怀瑾先生指教。蒋章元与南老的关系比别人走得更近。早年,南怀瑾曾随蒋章元的祖父学医习武。晚年,南怀瑾隐居太湖边讲学,蒋章元曾多次拜谒,聆听教诲,1994年起还跟随他学习打坐养生。2004年,蒋章元向南老先生透露了要学中医的想法。蒋章元说,当时南对他讲了一番至今难忘的话,这番话决定了他在学医道路上的境界与格局!南老对他说:你要学中医,你是要当“医匠”还是做“医家”?蒋章元一时语塞,不解其意。南老继续说:你如果只是准备当“医匠”,给人家开开方子赚点钱任何成功,都不可能是随随便便就能获得的。其实,蒋章元的中医药研究开发之路走得并不轻松。382011年,南怀瑾(左)与蒋章元在太湖大学堂蒋章元素来敬重南老,便赶忙说:要是想当“医家”,那该怎么做?南老说:那你就要懂得《易经》,要知道中医学与易和道是同一个源头。易道一家,医道同源,更要把《黄帝内经》读深读透,理解其中精髓……自此之后,蒋章元每天凌晨即起,先是打坐几十分钟,然后研读中医典籍。每天早上两个小时,风雨不辍,出差在外也随身携带经典医书,如此坚持10年。通读《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四大中医典籍,又钻研了《金匮要略》《伤寒论》等历代医家名著,南老著的《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等,有的更是反复研读,常读常新,熟稔于心,求得融会贯通。一番苦读下来,使他对中医药有了更深认识。蒋章元说,这番苦读中,他不由得深为感叹:中医药真是太伟大、太神奇了!多年苦读,有中医药经典理论的高度与视角,使蒋章元的鼻宝、胰宝相继问世,并获得成功。2014年12月,“鼻宝”被列为温州市第8批次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鼻宝传统治疗术”被列为浙江省第五批传统医药“非遗”名录。蒋章元在中医药传承上之所以比别人走得更远,还因为他的人生目标与价值观,志存高远,不做“医匠”务成“医家”。为此他也付出更多。为有足够财力从事研究和药品开发,他卖掉了杭州的房产。2010年5月,他在广州的学术研讨会上宣读鼻炎外治法论文后,广州、深圳多家医院都曾有意与他合作开发鼻宝,但他不急于此,他更着意的是传承创新祖国中医药文化,挖掘中医药宝藏,研制开发出更多更好的中医药方剂。蒋章元高兴地说,国家已经出台政策,像他这样的自学成才者,将可通过考核破格获得执业资格,他的“欲奉良方济苍生”的梦想将可实现。“医匠”还是“医家”帛,我以为不值;如果是想当“医家”,那谈何容易!真正学好中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推荐
鼻宝,鼻炎,糖尿病,中药,过敏性,研究,专家,胰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