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福特suv车型报价图片-大众途观l2022款最新价格
2023年11月28日发(作者:陆地巡洋舰2020款)
关注老年生活 引领银发阅读
作者:
来源:《新阅读》2022年第07期
对谈嘉宾/周宏 王春勇 孔令燕 黄红杰
主持人/丁以绣
2022年4月24日,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银龄阅读分论坛上,举办了一场以“2021年向全
国老年人推荐的优秀出版物”为话题的圆桌论坛,论坛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编委会主任、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总编辑丁以绣主持,参与嘉宾有华龄出版社副社长周宏,《情绪管理
与健康》作者王春勇,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1937,延安对话》编辑孔令燕,广西教育
出版社《世道人心》策划编辑黄红杰。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了入选“2021年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的优秀出版物”出版社领
导代表、编辑代表和作者代表,请他们谈一谈关于银龄阅读的感想和感悟。既然是推荐书目,
我们就从图书入手,请他们谈一谈入选图书的一些基本情况。今年,华龄出版社《养老革命》
和《玩转智能手机——开启老年幸福生活》两本书入选了“2021年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的优秀出
版物”书单,请周社长简单介绍下两本图书。
周宏:华龄出版社是一家以服务老龄工作和老年人群体为主责主业的出版社。服务老龄工
作和老年人群体是我们两大主要职责,更是我们出版方向的两大重要定位。今年华龄出版社获
推荐的两种图书也正好体现了这两个职责和定位。
《养老革命》这个选题策划了很长时间,作者也准备了很长时间。“积极老龄观、健康老
龄化”是我国老龄工作一直以来的主导性观念理念。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这一老龄工作领域最高层次的纲领性文件。它的主线是要
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观念理念的建立,政府层面的倡
导、宣贯是必要的、重要的,但它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政策文件解读,有距离感。我们经过认真
的研究和思考,策划出版了《养老革命》,希望通过故事并且是真实的故事,以报告文学的形
式,让读者自己体悟、感受“个体变老”和“社会老化”的现实情景,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主
动并且内生地转变关于养老的思想观念,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早做准备。以一种润物细无声、潜
移默化的形式来倡导和宣传“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这一大政方针,服务老龄工作大局。
为了这本书,作者央视新闻调查主持人兼记者长江老师,用五年的时间,进行了大量深度
采访工作,积累了很多真实感人的素材。经过筛选、精炼,以朴实真挚的语言完成12篇带着
体感的报告。书稿完成后,我们邀请了部分老龄工作人员和典型读者进行试读,大家评价和反
映最多的就是感人、感动。书中“养老前置”“养老在中年”等对“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直
观性、文学化表述极大地拉近了大众与政策导向的心理距离。
《玩转智能手机——开启老年幸福生活》是一个以老年读者为对象的实用性选题,呼应的
是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
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对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工作作出安排部署。2020
年11月30日,全国老龄办印发《关于开展“智慧助老”行动的通知》,明确提出要编制老年人
智能技術运用指南,开发简明易懂的培训教材。《玩转智能手机——开启老年幸福生活》就是
受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协会委托组织编写的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培训教材。为了落实好机关
的要求,使这本书更具实用性,更能真正帮助到老年人,我们还是下了一番功夫。一是在内容
上讲究实用性,聚焦“高频事项、服务场景”、聚焦“急难愁盼”具体问题,对老年人使用智能手
机的困难进行了大量深入充分的调研,精选了最受老年人关注的七大场景、47个基本操作,
大大增强了图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在体例上采用问答形式,通过问题引导老年人实
现具体操作,简单明了,力争做到让老年人一看就明白,一看就会用。二是在呈现上体现易用
性,简化信息,图文并茂,以图为主,辅以必要文字,力求“手把手、一对一”的教授效果。编
辑进行了测算,通过这种方式至少减轻了老年人80%的阅读负担。特别是为了提高图书的可用
性,更好地服务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培训教学工作,还拍摄了与图书章节内容一一配套的教学
短视频,通过扫码就可以直接观看。短视频根据试培训中老年人的反馈,多次调整教授语速、
操作间隔,并且把操作步骤较多的项目进行了拆分,基本将每条短视频的时长控制在3分钟以
内,力争实现让老年人自己看视频也跟得上、学得会的实际效果。三是在印装上突出适用性,
加大字号、疏朗排版,力争实现图书“易拿易翻、好看不累”的效果和质感。为了保护老年人的
视力,还特意为这本书挑选浅米色的护眼纯质纸,看起来很舒服。
主持人:其实,不仅对老年人,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不用多说。那么如
何做好情绪管理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呢?《情绪管理与健康》这本书有深入而独特的思考,我们
请作者介绍一下这本书。
王春勇:中医学认为,产生疾病的原因主要分为外感、内伤两部分。不良情绪是产生疾病
的主要原因,称为情志致病,在《黄帝内经》中讲“百病皆由气来生”。临床中发现太多的疾病
因情绪而起,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胰腺炎、肠梗阻,到一些常见的病,如胃炎、头
痛、眩晕、风湿、失眠等,都能找到不良情绪的影子。情绪失于管理,身体疾病丛生,我们从
2005年开始以“情绪管理与健康”作主题宣讲,2015年开始进行文字积累,2020年接受中国红
十字基金会和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资助,经过多位老师的协助整理校对,2021年由北京
大学医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书中精选了170个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理论和实践并举,告
诉大家情绪到底是如何产生疾病的?如何管理养好情绪,促进自己健康。
主持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出版界涌现了一批讴歌党的优秀出版物,
在“2021年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的优秀出版物”榜单中,有十几种不同题材和类型的歌颂建党100
周年的主题出版物,其中包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937,延安对话》、广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世道人心》。下面请《1937,延安对话》编辑孔令燕和《世道人心》的策划编辑黄红
杰分别介绍下两本书。
孔令燕:《1937,延安对话》是一部极具党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纪实作品,是美国学者毕
森1937年6月到访延安的见闻与记录。“七七事变”前夕,毕森在埃德加·斯诺的帮助下到达延
安,亲眼见证了当年中国社会和延安的现实,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袖,并拍
摄了大量照片。这些珍贵的史料,不仅呈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容貌风采、精神信念和理想
光芒,更是从一位西方学者客观和切实的角度,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初心、中国革命的正
义性和历史必然性,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而艰辛历程的有力补充和证明,是一本新发现的
“红星照耀中国”。
作为一名编辑,能遇到和发现这些尘封了84年的史料,是惊喜,更是一份使命和幸运。
2019年初,我在一篇投稿中读到了毕森的经历,其中提到他将1937年到访延安的见闻和采访
记在两个笔记本上,直觉这些笔记非常有价值。我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发现没有正式的中文版
本,于是立刻向社里申报了选题,在中国出版集团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
的辗转筹备,最终在建党100周年时出版,这也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必然。而且新书发布会那
天,正是毕森到达延安采访毛泽东84周年的日子。
黄红杰:《1937,延安对话》是一位美国学者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对特定对象的“记
者采访”,《世道人心》更像一位记者兼文化学者的“说书人讲古”。
2009年,《世道人心》作者受邀在《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开设读史专栏,每周一
期,十年不辍,积稿近400篇,具有明显特点。
一是话题广泛,多以新闻为由头。《新华每日电讯》为时政性媒体,副刊专栏文章以当下
新闻热点为切入点来破题,既符合媒体自身特色,又容易吸引读者,专栏文章转载率高,新媒
体很多篇迅速10万+,被读者“追更”“点题”。进入图书出版策划阶段,作者有意识地加强时政
主题特色,如《世道人心》终篇《瘟疫无法压垮中华民族,秘密就藏在这几个字中》写于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回顾中国古代瘟疫史、抗疫史后,文章引用毛主席《七律二首
送瘟神》后记,“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有了党的
正确领导,掌握科学武器,动员人民群众,就没什么瘟疫是不能战胜的,血吸虫如此,新冠肺
炎疫情也如此。这种写法,使《世道人心》既有时政的温度,又有历史的深度,还有政治的高
度,很受读者欢迎。
二是写法特色鲜明,具有强烈的临场感、代入感。作者职业为记者,惯常用语言搭建起一
幕幕栩栩如生的场景,调动读者想象力,翻开书卷,读者仿佛置身一个个影片厂。《世道人
心》被收入“回到中国历史现场”丛书,“回到现场”,这个名称准确体现了特色。
《世道人心》收录文章55篇,主打历史特别是“四史”教育,依历史分期分为启蒙、燎
原、御侮、解放、屹立五章,从虎门销烟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一路写到新时期。“讲好历史故
事,构建国人共识”,是本书的宗旨。
主持人:对一般的读者而言,“革命”是一个“大词”,不是一般的词语可以搭配使用的。华
龄出版社出版的《养老革命》,取名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关于“养老革命”的新提法,希望给读
者一种怎样的认知?
周宏:确实,对于“养老革命”这样一个标题,我们的编辑团队曾经也有过担心和动摇,作
者长江老师的想法是很大胆的,但最终获得了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决策层的支持。从哲学层面
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革命从它最全面的意义来说,是从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剧变性
的跃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占总人口的
18.7%。在过去10年里,我国已跨过了第一个快速人口老龄化时期,并且很快将迎来一个更快
速的人口老龄化期。2022年起,随着1962—1976年第二次出生高峰人口进入60岁,我国将迎
来第二个老龄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龄人口年均净增加将突破1000万。到“十四五”末
期,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人,占比将超过20%。完全可以说,我们正在经历从
“青年型社会”到“老龄化社会”的剧变。面对整个社会这样的剧变性跃进,我们并没有准备好,
尤其是我们的思想观念还没准备好,迫切地需要进行一场理念、观念的革命,转变养老的观
念、养老的方式。
从书的层面讲,作者以其犀利的“追问式”写作风格层层开掘、抽丝剥茧,立足生命教育,
提出全社会需要重新认识老年,从而引申出全社会都需进行一场深刻的养老生命教育和观念革
命的话题。作者在书中指出,老年人不能躺在退休养老的温床上“不思进取”,更应该努力提升
自己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这也是自己活出金色百年的必由之路。那么,“养老”该从何开始
呢?书中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养老革命》这本书更大比例是写给中年人看的,这既是养老
前置的落脚点,也是時代的提醒和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
从政策层面讲,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关键是要全社会统一认识、共同行
动,着重解决“未备先老”问题,以“有备而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在吸收国际先进理念
和改革创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逐步形成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思维。“积极”一
词不单是指积极地健康生活,也包括能持续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此外,积极还体现在
政府、社会和个人都应该有所作为,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老年人和老年生活,以积极的态
度、积极的政策、积极的行动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会。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社会对积极应对人
口老龄化的认识程度与其国家战略地位仍有较大差距,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全社会应进一步凝
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共识,树立积极老龄化观念,以积极的政策、积极的态度、积极
的行动应对人口老龄化。
我们也正是想通过“革命”这样一个大词来提请读者重视,提请读者从根本性的思想观念上
发生转变,真正树立积极老龄观,真正积极应对老龄化,进行一场思想上的“养老革命”。
主持人:王春勇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知名医生,《情绪管理与健康》这本书通过他的
170个临床一线故事,详细阐述了不良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据我们了解,银龄书院的薛晓萍老
师带领学员们分享了100多篇关于此书的观后感,可见其在老年读者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下
面请王医生谈一谈为何这本书受到老年朋友的关注和热爱。
孔令燕:《1937,延安对话》是一部极具党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纪实作品,是美国学者毕
森1937年6月到访延安的见闻与记录。“七七事变”前夕,毕森在埃德加·斯诺的帮助下到达延
安,亲眼见证了当年中国社会和延安的现实,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袖,并拍
摄了大量照片。这些珍贵的史料,不仅呈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容貌风采、精神信念和理想
光芒,更是从一位西方学者客观和切实的角度,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初心、中国革命的正
义性和历史必然性,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而艰辛历程的有力补充和证明,是一本新发现的
“红星照耀中国”。
作为一名编辑,能遇到和发现这些尘封了84年的史料,是惊喜,更是一份使命和幸运。
2019年初,我在一篇投稿中读到了毕森的经历,其中提到他将1937年到访延安的见闻和采访
记在两个笔记本上,直觉这些笔记非常有价值。我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发现没有正式的中文版
本,于是立刻向社里申报了选题,在中国出版集团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
的辗转筹备,最终在建党100周年时出版,这也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必然。而且新书发布会那
天,正是毕森到达延安采访毛泽东84周年的日子。
黄红杰:《1937,延安对话》是一位美国学者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对特定对象的“记
者采访”,《世道人心》更像一位记者兼文化学者的“说书人讲古”。
2009年,《世道人心》作者受邀在《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开设读史专栏,每周一
期,十年不辍,积稿近400篇,具有明显特点。
一是话题广泛,多以新闻为由头。《新华每日电讯》為时政性媒体,副刊专栏文章以当下
新闻热点为切入点来破题,既符合媒体自身特色,又容易吸引读者,专栏文章转载率高,新媒
体很多篇迅速10万+,被读者“追更”“点题”。进入图书出版策划阶段,作者有意识地加强时政
主题特色,如《世道人心》终篇《瘟疫无法压垮中华民族,秘密就藏在这几个字中》写于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回顾中国古代瘟疫史、抗疫史后,文章引用毛主席《七律二首
送瘟神》后记,“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有了党的
正确领导,掌握科学武器,动员人民群众,就没什么瘟疫是不能战胜的,血吸虫如此,新冠肺
炎疫情也如此。这种写法,使《世道人心》既有时政的温度,又有历史的深度,还有政治的高
度,很受读者欢迎。
二是写法特色鲜明,具有强烈的临场感、代入感。作者职业为记者,惯常用语言搭建起一
幕幕栩栩如生的场景,调动读者想象力,翻开书卷,读者仿佛置身一个个影片厂。《世道人
心》被收入“回到中国历史现场”丛书,“回到现场”,这个名称准确体现了特色。
《世道人心》收录文章55篇,主打历史特别是“四史”教育,依历史分期分为启蒙、燎
原、御侮、解放、屹立五章,从虎门销烟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一路写到新时期。“讲好历史故
事,构建国人共识”,是本书的宗旨。
主持人:对一般的读者而言,“革命”是一个“大词”,不是一般的词语可以搭配使用的。华
龄出版社出版的《养老革命》,取名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关于“养老革命”的新提法,希望给读
者一种怎样的认知?
周宏:确实,对于“养老革命”这样一个标题,我们的编辑团队曾经也有过担心和动摇,作
者长江老师的想法是很大胆的,但最终获得了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决策层的支持。从哲学层面
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革命从它最全面的意义来说,是从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剧变性
的跃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占总人口的
18.7%。在过去10年里,我国已跨过了第一个快速人口老龄化时期,并且很快将迎来一个更快
速的人口老龄化期。2022年起,随着1962—1976年第二次出生高峰人口进入60岁,我国将迎
来第二个老龄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龄人口年均净增加将突破1000万。到“十四五”末
期,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人,占比将超过20%。完全可以说,我们正在经历从
“青年型社会”到“老龄化社会”的剧变。面对整个社会这样的剧变性跃进,我们并没有准备好,
尤其是我们的思想观念还没准备好,迫切地需要进行一场理念、观念的革命,转变养老的观
念、养老的方式。
从书的层面讲,作者以其犀利的“追问式”写作风格层层开掘、抽丝剥茧,立足生命教育,
提出全社会需要重新认识老年,从而引申出全社会都需进行一场深刻的养老生命教育和观念革
命的话题。作者在书中指出,老年人不能躺在退休养老的温床上“不思进取”,更应该努力提升
自己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这也是自己活出金色百年的必由之路。那么,“养老”该从何开始
呢?书中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养老革命》这本书更大比例是写给中年人看的,这既是养老
前置的落脚点,也是时代的提醒和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
从政策层面讲,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关键是要全社会统一认识、共同行
动,着重解决“未备先老”问题,以“有备而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在吸收国际先进理念
和改革创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逐步形成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思维。“积极”一
词不单是指积极地健康生活,也包括能持续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此外,积极还体现在
政府、社会和个人都应该有所作为,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老年人和老年生活,以积极的态
度、积极的政策、积极的行动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会。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社会对积极应对人
口老龄化的认识程度与其国家战略地位仍有较大差距,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全社会应进一步凝
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共识,树立积极老龄化观念,以积极的政策、积极的态度、积极
的行动应对人口老龄化。
我们也正是想通过“革命”这样一个大词来提请读者重视,提请读者从根本性的思想观念上
发生转变,真正树立积极老龄观,真正积极应对老龄化,进行一场思想上的“养老革命”。
主持人:王春勇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知名医生,《情绪管理与健康》这本书通过他的
170个临床一线故事,详细阐述了不良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据我们了解,银龄书院的薛晓萍老
师带领学员们分享了100多篇关于此书的观后感,可见其在老年读者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下
面请王医生谈一谈为何这本书受到老年朋友的关注和热爱。
孔令燕:《1937,延安对话》是一部极具党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纪实作品,是美国学者毕
森1937年6月到访延安的见闻与记录。“七七事变”前夕,毕森在埃德加·斯诺的帮助下到达延
安,亲眼见证了当年中国社会和延安的现实,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袖,并拍
摄了大量照片。这些珍贵的史料,不仅呈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容貌风采、精神信念和理想
光芒,更是从一位西方学者客观和切实的角度,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初心、中国革命的正
义性和历史必然性,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而艰辛历程的有力补充和证明,是一本新发现的
“红星照耀中国”。
作为一名编辑,能遇到和发现这些尘封了84年的史料,是惊喜,更是一份使命和幸运。
2019年初,我在一篇投稿中读到了毕森的经历,其中提到他将1937年到访延安的见闻和采访
记在两个笔记本上,直觉这些笔记非常有价值。我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发现没有正式的中文版
本,于是立刻向社里申报了选题,在中国出版集团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
的辗转筹备,最终在建党100周年时出版,这也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必然。而且新书发布会那
天,正是毕森到达延安采访毛泽东84周年的日子。
黄红杰:《1937,延安对话》是一位美国学者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对特定对象的“记
者采访”,《世道人心》更像一位记者兼文化学者的“说书人讲古”。
2009年,《世道人心》作者受邀在《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开设读史专栏,每周一
期,十年不辍,积稿近400篇,具有明显特点。
一是话题广泛,多以新闻为由头。《新华每日电讯》为时政性媒体,副刊专栏文章以当下
新闻热点为切入点来破题,既符合媒体自身特色,又容易吸引读者,专栏文章转载率高,新媒
体很多篇迅速10万+,被读者“追更”“点题”。进入图书出版策划阶段,作者有意识地加强时政
主题特色,如《世道人心》终篇《瘟疫无法压垮中华民族,秘密就藏在这几个字中》写于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回顾中国古代瘟疫史、抗疫史后,文章引用毛主席《七律二首
送瘟神》后记,“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有了党的
正确领导,掌握科学武器,动员人民群众,就没什么瘟疫是不能战胜的,血吸虫如此,新冠肺
炎疫情也如此。这种写法,使《世道人心》既有时政的温度,又有历史的深度,还有政治的高
度,很受读者欢迎。
二是写法特色鲜明,具有强烈的临场感、代入感。作者职业为记者,惯常用语言搭建起一
幕幕栩栩如生的场景,调动读者想象力,翻开书卷,读者仿佛置身一个个影片厂。《世道人
心》被收入“回到中国历史现场”丛书,“回到现场”,这个名称准确体现了特色。
《世道人心》收录文章55篇,主打历史特别是“四史”教育,依历史分期分为启蒙、燎
原、御侮、解放、屹立五章,从虎门销烟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一路写到新时期。“讲好历史故
事,构建国人共识”,是本书的宗旨。
主持人:对一般的读者而言,“革命”是一个“大词”,不是一般的词语可以搭配使用的。华
龄出版社出版的《养老革命》,取名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关于“养老革命”的新提法,希望给读
者一种怎样的认知?
周宏:确实,对于“养老革命”这样一个标题,我们的编辑团队曾经也有过担心和动摇,作
者长江老师的想法是很大胆的,但最终获得了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决策层的支持。从哲学层面
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革命从它最全面的意义来说,是从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剧变性
的跃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顯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占总人口的
18.7%。在过去10年里,我国已跨过了第一个快速人口老龄化时期,并且很快将迎来一个更快
速的人口老龄化期。2022年起,随着1962—1976年第二次出生高峰人口进入60岁,我国将迎
来第二个老龄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龄人口年均净增加将突破1000万。到“十四五”末
期,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人,占比将超过20%。完全可以说,我们正在经历从
“青年型社会”到“老龄化社会”的剧变。面对整个社会这样的剧变性跃进,我们并没有准备好,
尤其是我们的思想观念还没准备好,迫切地需要进行一场理念、观念的革命,转变养老的观
念、养老的方式。
从书的层面讲,作者以其犀利的“追问式”写作风格层层开掘、抽丝剥茧,立足生命教育,
提出全社会需要重新认识老年,从而引申出全社会都需进行一场深刻的养老生命教育和观念革
命的话题。作者在书中指出,老年人不能躺在退休养老的温床上“不思进取”,更应该努力提升
自己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这也是自己活出金色百年的必由之路。那么,“养老”该从何开始
呢?书中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养老革命》这本书更大比例是写给中年人看的,这既是养老
前置的落脚点,也是时代的提醒和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
从政策层面讲,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关键是要全社会统一认识、共同行
动,着重解决“未备先老”问题,以“有备而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在吸收国际先进理念
和改革创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逐步形成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思维。“积极”一
词不单是指积极地健康生活,也包括能持续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此外,积极还体现在
政府、社会和个人都应该有所作为,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老年人和老年生活,以积极的态
度、积极的政策、积极的行动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会。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社会对积极应对人
口老龄化的认识程度与其国家战略地位仍有较大差距,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全社会应进一步凝
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共识,树立积极老龄化观念,以积极的政策、积极的态度、积极
的行动应对人口老龄化。
我们也正是想通过“革命”这样一个大词来提请读者重视,提请读者从根本性的思想观念上
发生转变,真正树立积极老龄观,真正积极应对老龄化,进行一场思想上的“养老革命”。
主持人:王春勇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知名医生,《情绪管理与健康》这本书通过他的
170个临床一线故事,详细阐述了不良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据我们了解,银龄书院的薛晓萍老
师带领学员们分享了100多篇关于此书的观后感,可见其在老年读者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下
面请王医生谈一谈为何这本书受到老年朋友的关注和热爱。
标致汽车报价及图片-北汽suv报价及图片
更多推荐
虎门新冠疫情最新消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