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1日发(作者:长安suv全部车型报价)
第一章 整车部分技术参数
第一节 概述
1995年12月,长丰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引进日本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的PA-JERO汽车生产专利技术和部分关键部件,对公司原产品猎豹牌轻型越野车生产线时行技术改造,生产出高性能、高质量的新一代猎豹系列轻型越野汽车。技术质量达到日本三菱汽车公司PAJERO车型号的原设计水平,并行到期三菱形汽车公司的质量认可。该车型号一直是国际上4*4驱动轻型越野车型号的骄子,代表着国际上同类车型号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
为提出来高产品的竞争力,发展多层次的系列产品,长丰汽车站制造有阴责任公司在原来生产的CJY6421D的基础上,适应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最新开发投产的主产品有CFA2030A、CFA2030B、CJY6470E、CFA6470G等系列轻型越野汽车站。上述产品的排放已达到期欧洲标准,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猎豹牌CJY6421D轻型越野汽车是湖南长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汽车先进技术,历经3年时间开发制造的。该车自1995年生产以来,质量不断完善,达到了国际20世纪90年代先进水平,已形成年产3万辆生产能力。
CJY6470E型号系列轻型客车(越野车)是在CJY6421D轻型客车/越野车4G64S4化油器发动机的基础上换装4G64S4MPI闭环控制多点电喷发动机和三元催化剂转化器而成的变型产品,其排放满足国家汽车排放要标准GB1476-1999的要求,并达到国家将实施的欧洲号排放标准(96/69/EC)的要求,是CJY6421D车的换代产品。与CJY6421D一样,CJY6470E型系列轻型客车(越野车)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乘座舒适性,适应于我国各种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可广泛用于军队指挥员的用车,公、检、法、司等腰三角形国家机关的公用车石油、地质堪探部门的工用车,也可作为各企事业单位的商务用车和公务用车,还可用作为个人、家庭的休闲用车。CFA6470G具有更好的经济性,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CFA2030A、CFA2030B系列越野车,是在引进并利用三菱具有20世纪90代末水平的PAJERO V63000GLS越野车技术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道路进行优化改进而成。该车采用6G72S4MPI闭环控制多点电喷发机,并安装有三元催化转换器,因而不仅动力强劲,同时其排放满足欧洲号标准的要求。该车融合了智能型易操作的全自动超阶级级四轮驱动技术,装备有电子式ABS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和电动天窗、CD机装置,使该车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是目前我国生产的档次最高轻型越野汽车之一。即将开的产品有家用型的CFA2020-mini(迷你型)和CFA2020-io轻型越野汽车,与现有产品一起形成了较为齐全的猎豹汽车型谱,可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不同用户的需求。
第二节 技术规格
一、整车技术参数
1.猎豹环保系列CJY6470E(4×4)和CFA6470G(4×2)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1)
表1—1 猎豹CJY6470E(4×4)和CFA6470G(4×2)主要技术参数
发动机型号
4G64 S4 MPI
2.35
92(5500r/min)186(3000r/min)发动机型号
4G64 S4 MPI
排量/L
最大功率/kW
最大转矩/N·m
限定条件下百公里油耗/L
最高车速/(km·h-1)
长(含护拦)/mm 4 755
宽/mm
1 695
高(空载)/mm
轴距/mm
前轮距/mm
1 955
2 725
1 420
1 435
750
1 280
210
40.5
26.5
23.5
1 874
7
等速百公里油耗(80 km/h)/L
<11
12.5
130
后轮距//mm
尺最低稳定车速/(km·h-1) 前悬架/mm
3
寸直接挡最低稳定车速/(km·h-1)
14
后悬架/mm
参最大爬坡/% 60(CJY6470E)最小离地间隙/mm
数40(CFA6470G)起步连续挡加速时间(0→35
100km/h)/s
直接挡加速时间(20→60
100km/h)/s
最小转弯半径/m
离去角/(?)
纵向通过角/(?)
整备质量/kg
座位数/个
接近角/(?)
性能参数
13
滑行距离(初速度为50km/h)670
/m
制动距离(初速度50km/h)/m
20
最大涉水深度/m
油箱容积/L
燃油类型
0.5 2 500
质最大允许质量/kg
量空载轴荷分配前桥/kg 862 92
后桥/kg
1 012 RON93以上无参数铅汽油
满载轴荷分配
车外最高加速噪声/dB(A)
80
满载驻坡度/%
车身防雨密封性/分
20
93
前桥/kg 1 000
后桥/kg 1 500
2、猎豹环保系列CFA2030(4× 4)主要技术参(见表1-2)
表1-2 猎豹CFA2030(4×4)主要技术参数
发动机型号 6G72S4MPI 发动机型号 6G72S4MPI
性排量/L 2.792 4685 尺长(含护拦)/ mm
能最大功率/kW 133(5500r/min)寸宽/ mm 1785
参最大转矩/N·m 255(4500
参高(空载)/mm 1880
数
数r/min)
等速百公里滑油耗/L <13 轴距/mm 2725
前轮距/mm 1465 限定条件下百公里油耗/L 13
分动器 Super Select 后轮距/mm 1480
4WD(超速选择4WD)
驱动形式 全时全能四轮驱动
前悬架/mm 680
后悬架/mm 1280
最小离地间隙/mm 225
最高车速/(km·h-1) 175(CFA2030)170(CFA2030)最低稳定车速/(km·h-1) 3
直接挡最低稳定车速/14
(km·h-1)
起步连续换挡加速时间
(0→100km/h)/s
35
接近角/(?) 40.5
最大爬坡度/% 70 离去角/(?) 25.5
纵向通过角/(?) 23.5
直接挡加速时间(20→60
100km/h)/s
质整备质量/kg 2030
量最小转弯半径/m 12
参座位数/个 7
数最大允许质量/kg 2700 滑行距离(初速度为670
50km/h)/m
制动距离(初速度为20
50km/h)/m
最大涉水深度/m 0.6
空载轴荷前桥/kg 980
分配
后桥/kg 1050
满载轴荷前桥/kg 1100
分配
油箱容积/L 92 后桥/kg 1600
燃油类型 RON93以上无铅汽油
车外最高加速噪声/Db(A) 80
满载驻坡度/% 20
车身防雨密封性/分 93
二、主要总成技术参数
1、猎豹环保系列CJY6470E(4×4)和CFA6470G(4×2)主要总成技术参数(见表达式1-3)
表1-3猎豹CJY6470E(4×4)和CFA6470G(4×2)主要总成技术参数
发型号 4G64S4MPI
动型式 直列四缸,水冷,闭环控制多点电喷发动机
机
排号/L 2.351
压缩比 9.5:1
额定功率/kW(r/min) 92(5500)
额定转矩/N·m(r/min) 186(3000)
离型式 单片干式,膜片弹簧,液压操纵
合踏板自由行程/mm 6~13
器
变型号 V5MT1
速型式 5前进挡,全同步器,.地板操纵式
器
各挡传动比 1挡:3.967 2挡:2.316 3挡:1.360
4挡:1.000 5挡:0.856 倒挡:3.578
传型式
动轴
前桥与前悬型式
管状开式滚针轴承万向节
双横臂,扭杆弹簧,独立悬架带横向稳定杆,液压桶式双动型减振器
3°±1°
前束/mm 3.5±3.5
主销后倾角
主销内倾角 14°52′
架 前桥主减速比 4.875
后型式
桥
分型式
动速比
器
半浮式半轴,双曲线齿轮单级减速,防滑差速器,整体冲压桥壳
两挡机械式
高挡:1.00 低挡:1.925
减速比 4.875
转型式 变传动比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
向速比 16.4~18.2
器
后型式
悬架
车型式
架
主断面尺寸/(mm×mm×mm)
车型式
身
纵置半椭圆钢板弹簧,带横向稳定杆,液压桶式双动型减振器
前窄后宽型边梁式矩形断面车架
110×60×3
非承载式全金属结构,五门厢式,全景曲面风窗玻璃
车轮辋规格 6JJ
轮轮胎规格 235/85R16LT,8层,Q级
与轮胎气压/kPa 前轮;274.4 后轮:294
轮胎
转型式
向直径/ mm
盘
制行车制动
动系驻车制动
系踏板自由行程/ mm
统
电气系统
型 式
蓄电池
三辐式
390
T型布置的3管路液压操纵,前盘后鼓式制动器,带真空助力器
机械式,手动,后桥轮边制动
3~8
单线:12V,负极搭铁
A类
额定容量(20h)/A·h 60
储备容量/min 94
起动电流/A 240
额定电压/V 12
最大外形尺寸/(mm×mm×mm)
319×178×250
前后冷暖空调
管带式
层叠式
空调系统
型式
冷凝器
蒸发器
压缩机 10PA15C斜盘式,排量:155.3Ml
制冷剂 R134a
2、猎豹环保系列CFA2030(4×4)主要总成技术参数(见表1-4)
表1-4猎豹CFA2030(4×4)主要总成技术参数
6G72 S4 MPI
发型号
动型式 V型6缸,水冷,顶置单凸轮轴,闭环控制多点电喷发动机
机
排量/L 2.792
压缩比 8.9:1
额定功率/Kw(r/min) 133(5500)
额定转矩/N·m(r/min) 255(4500)
离型式(CA2030B无) 单片干式,膜片弹簧,液压操纵
合踏板自由行程/mm 6~12
器
变型号
速器
型式
各挡传动比
CFA2030A CFA2030B
V5MT1(改) 4挡(全自动)
CFA2030A CFA2030B
5挡(手动) 4挡(全自动)
CFA2030A 1挡:3.918 2挡:2.261 3挡:1.395
4挡:1.000 5挡:0.829 倒挡:3.925
CFA2030B 1挡:2.803 2挡:1.531 3挡:1.080
4挡:0.754 倒挡:2.393
传型式
动轴
前桥与前悬架
型式
管状开式滚针轴承万向节
双横臂,扭杆弹簧,独立悬架带横向稳定杆,液压桶式双动型减振器
3°±1°
内侧车轮:32°40′(上偏差:+0°;下偏差:-3°)
外侧车轮:29°45′
半浮式半轴,双曲线齿轮单级减速,防滑差速器,整体冲压桥壳
两挡机械式
高挡:1.00 低挡:1.900-
前束/mm 3.5±3.5
主销后倾角
转向角
主销内倾角 14°52′
后型式
桥
分型式
动速比
器
减速比 CFA2030A:4.636 CFA2030B:4.875
转型式 变传动比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
向速比 16.4~18.0
器
后型式
悬架
车型式
不对称半椭圆钢板弹簧整体桥悬架,带横向稳定杆,液压桶式双动型减振器
前窄后宽型边梁式矩形断面车架
架 主断面尺寸(mm×mm×mm)
车型式
身
110×60×3
非承载式全金属结构,五门厢式,全景曲面风窗玻璃
车轮辋规格 铝型15×7JJ
轮轮胎规格 31×10.5R15,6,S级
与轮辋气压/kPa 前轮;196 后轮:275
轮胎
转型式
向直径/ mm
盘
制行车制动
动系驻车制动
统
踏板自由行程/ mm
电气系统
型式
蓄电池
四辐式,带安全气囊
390
T型布置的3管路液压操纵,前盘后鼓式制动器,带真空助力器,带感载比例阀和ABS
机械式,手动,后桥轮边制动
3~8
单线,12V,负极搭铁
A类
额定容量(20h)/A·h 60
储备容量/min 94
启动电流/A 240
额定电压/V 12
最大外形尺寸(mm×mm×mm)
319×178×250
前后冷暖空调
管带式
层叠式
空调系统
形式
冷凝器
蒸发器
三、用油规格
车辆用油规格见表1-5
压缩机 10PA15C斜盘式,排量:155.3mL
制冷剂 R134a
表1-5车辆用油规格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项目
制动液
离合器油
发动机冷却液
前差速器油
后差速器油
动力转向油
变速器油
油料
制动液DOT3或DOT4
制动液DOT3或DOT4
用量
视需要
视需要
发动机润滑油 SE或更高级10W-30 4.3L
高质量乙二醇冷却液 10L
准双曲面齿轮80W/90(DL-4以上) 1.2L
三菱纯牌齿轮油 2.6L
自动变速器油DEXRONAK或DEXPON 1.0L
1000g
准双曲面齿轮油80W/90(DL-4以上) 2.2L
燃 油 93号以上无铅汽油 92L
制冷剂(空调) R134a
11 分动器油 准双曲面齿轮油80W/90(DL-4以上) 2.3L
四、密封剂和胶粘剂
密封剂和胶粘见表1-6。
1-6密封剂和胶粘剂
用途
1、发动机附件用密封剂
(1)摇臂罩的凸轮轴轴承之间(仅4G64DOHC(顶置双凸轮轴)和6G72发动机)
(2)半圆形密封垫的摇臂罩之间,以及半圆形密封垫和气盖之间;机油压力开头
(3)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开头,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热敏阀、热敏开头、管接头、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表组件(大尺寸)
(4)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表(仅小尺寸,MD091056)
(5)油底壳
(6)水泵,恒温器体(仅4G64发动机)2、玻璃和密封条之间的密封
(1)硬质玻璃和密封条之间;车身凸缘和密封条之间
(2)安全玻璃和密封条之间
3、用带状密封胶粘剂
车身用防水薄膜;翼子板;挡泥板;防溅罩;后综合灯
4、车室装潢用胶粘剂
(1)胶粘聚氯乙烯垫片
(2)把车门密封条胶粘到车身上
(3)护圈或密封垫和金属密封件之间的密封(4)上覆盖和其他车室装潢材料的胶粘;用燃油箱胶粘到垫板上
5、车身密封剂
薄钢板、淌水槽、地板、车身侧嵌板、车尾行李箱、前嵌板接头之类的密封;后拦板铰链的密封
6、底盘密封剂
(1)凸缘面和螺纹部分的密封;燃油表组件密封垫
(2)凸缘面、螺纹部分、密封垫和防尘罩的建议使用物牌号
3M ATD零件编号8660或同等品种
3M ATD零件编号8660或同等品种
3M螺母锁定用,零件编号4171或同等品种
3M ATD零件编号8660或同等品种
MTTSUBISHI GENUINE零件编号MD970389或同等品种
MTTSUBISHI
GENUINE零件编号MD970389或同等品种
3M ATD零件编号8513或同等品种
3M ATD零件编号8509或同等品种
3M ATD零件编号8509或同等品种
3M ATD零件编号8625或同等品种
3M零件编号EC-1368或同等品种
3M ATD零件编号8001或3M ATD零件编号8011或同等品种
3M ATD零件编号8513或同等品种
3M零件编号EC-1368或3M ATD零件编号8080或同等品种
3M ATD零件编号8512或3M ATD零件编号8646或同等品种
3M ATD零件编号8659或同等品种
密封差速器箱密封垫;
球状接头和连接杆的防尘罩;
转身机壳密封垫和垫片
转向机壳齿杆支承盖和顶盖;
转向臂凸缘的配合面
(3)加速臂托架和搁脚板之间的密封
(4)鼓式制动蹄保持和车轮制动缸作密封剂7、快粘胶粘剂
除了聚氯乙烯、聚丙烯、碳氟树脂可其他具有强吸收性表面的材料外,可用于胶粘所有的材料
8、需氧的快粘胶剂
(1)固定螺栓和螺钉
把主动齿轮固定到差速器齿轮箱上;
使倾斜式上转向柱与下转向柱相联接的螺栓
(2)固定轴承、风扇、反带轮和齿轮
(3)小凹口或凸缘的密封
3M ATD零件编号8663或同等品种
干式密封剂
3M ATD零件编号8155或同等品种
3M ATD零件编号8155或同等品种
3M 螺柱锁定用,零件编号4170或同等品种9、底涂层 3M ATD零件编号8864或同等品种
五、螺栓、螺母拧紧力矩
标准螺栓、螺母拧紧力矩见表1-7,凸缘螺栓、螺母拧紧力矩见表1-8。
表1-7标准螺栓、螺母拧紧力矩
螺栓 尺寸
拧紧力矩/N·m
螺栓头标记
M16 1.0 5
螺栓头标记
9
螺栓标记
10
M15 0.8 2.5 5 6
M8 1.25 12 22 25
M10 1.25 24 45 53
M12 1.25 42 83 98
M14 1.5 73 140 160
M16 1.5 113 210 240
M18 1.5 170 310 350
M20 1.5 230 420 490
M22 1.5 310 570 660
M24 1.5 400 750 870
表1-8凸缘螺栓、螺母拧紧力矩
螺栓 尺寸/mm
拧紧力矩/N·m
螺栓头标记 螺栓头标记 螺栓头标记
M6 1.0 5 10 12
M8 1.25 13 24 28
M10 1.25 26 50 58
M10 1.5 24 45 55
M12 1.25 47 95 105
M12 1.75 43 83 98
第三节 维护制度
1、恶劣使用条件说明
(1)多尘地区行驶或车辆经常暴露在含盐分的空气中或海水中。
(2)在凸凹不平的道路或山路上行驶
(3)在寒冷季节中,发动机长时间怠速运转,经常短距离行驶。
(4)频繁地使用制动器,经常急刹车。
(5)牵引拖车。
(6)作为出租汽车或租车使用。
(7)在32℃以上的温度下、交通拥挤的市区行驶时间超过总行驶时间50%
(8)在32℃以上的温度下,以120km/h或更高的车速行驶的时间超过总行驶时间的50%
(9)超载行驶
(10)在寒冷地区行驶
2、车辆维护周期(见表1-9)
表1-9 车辆维护周期
项目 月
1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km 1000060000 70000 80000发动机室内的操作
检查V形带有无裂痕、磨损、磨坏和松紧 ○
○
○
○
○
○
检查分电器断电触点、分电器跳火正常使用
提前器电容器、盖的转子的状态(仅对于断电触点式分子电器)
恶劣条件使用
检查点火电缆有无损坏
替换发动机定时带(除了采用定时链的车辆外)
更换火花塞
检查散热器软管有无损坏的正确的连接
检查储液箱里发动机冷却液液面高度
更换发动机冷却液
○
○ ○ ○ ○ ○ ○ ○ ○ ○ ○
○:5000km3个月
○
○
●:10000k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检查空气滤清器元件有无阻塞和正常使用
损坏
恶劣条件
使用
替换空气滤清器元件 正常使用
恶劣条件使用
检查制动储箱里的液面高度
替换制动液
检查制动踏板和离合器踏板自动行程
检查蓄电池电解质液面高度
○
○
○
●:更加频繁地更换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换滤油器(储箱滤油器除外)
●
车辆下的操作
检查悬架有无损坏、松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检查悬架臂球接头的游隙、遮尘盖有无损坏
加注润滑脂润滑悬架、转向杆系和传动轴
检查主动轴防护罩有无损伤
正常使
用
恶劣条
件使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检查转向杆系有无损伤、接头是否松动(包括
密封件和防护罩)
检查手控变速器内的齿轮油液位(包括分动器
箱)
更换手控制变速器内的齿轮油(包括分动器
箱)
检查前、后桥的齿轮油液位(不装防滑差速器
的车辆)
更换前、后桥内的齿轮油(不装防滑 正常使
差速器的车辆) 用
恶劣条
件使用更换后桥的齿轮油(装有防滑差速器 正常使
的车辆 用
恶劣条
件使用检查驻车制动器的行程式和游隙 ○
●
●
●
●
●
●
●
●
●
○
○
○
○
○
○
○
○
○
○
检查排气管接头是否漏气,并检查站排气管的
安装状态
车辆外部的检查操作
检查车轮定位
检查车车轮轴承的游隙
检查制动软管和制动管有无漏油○
检查制动衬块和制动盘的磨损状况
正常使
用
恶劣条○:每5000km或6个月
件使用检查制动蹄衬片和制动鼓的磨损状正常使
况 用
恶劣条○:每10000km或6个月
件使用检查燃油软管和燃油管有无漏油 ○ ○
○ ○
○
○
○
○
○
○
○
○
○
○
○
○
○
○
○
○
发动机预热运转后的操作
更换发动机油(非增压的汽油车)
[API分类“供检修SC或以上”]
正常使●:每5000km或3个月
用
恶劣条●:每2500km
件使用检查机油滤油器(汽油车) 正常使●
用
恶劣条●:每5000km
件使用检查发动机空转速和一氧化碳浓度(汽油车)○
检查点火定时(汽油车) 断电触
点式分电器
断电无
触点式分电器检查阻风门机构和杆系(汽油车)
检查曲轴箱通气软管(汽油车)
检查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汽油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检查阀门间隙(除了带有自动齿轮配合背隙调○
整装置的汽车外)
检查车身有无损伤
试车
○:每年
○ ○ ○ ○ ○ ○
注:○检查站润滑或调整状况;●更换或替换
第四节车辆识别
一、车辆识别代号
车辆识别代号(VIN)刻印在车架上,见图1-1。车辆识别代号(VIN)标牌标示位置见图1-2。
图1-1 VIN刻印位置
图1-2 VIN标牌标示位置
二、车辆信息代号铭牌
车辆信息代号铭牌位置及内容见图1-3。
图1-3车辆信息代号铭牌
(a)位置;(b)内容
三、发动机制造编号
发动机制造编号刻印在发动机缸体上,见图1-4。
图1-4发动机制造编号位置
表2-6 6G72发动机故障码表
故障码
用GST
P0100
用MUI-I
P0100
检修项目 (措施)
故障码设置条件
故障码检测
条件
备注 故障码说明 故障原因
空气流量传·传感器障碍
障
·线束及连接·传感器输出频率连续大于·发动机转速≤2 000 r/min发动机运转时,空气流量传800 Hz达4 s
下持续4 s
·传感器输出频率连续小于60 Hz达4 s
·发动机转速≥500 r/min感器输出1个对应于空气流是否高于设定值
ECM检测信号·传感器输出频率在3Hz以·发动机转速≥2 000 r/min量的脉冲信号。感器电路故·传感器电路短器
路、断路或连接器·传感器
松动
·ECM故障
P0105 P0105 大气压力传·大气压力传感器·线束及连接·传感器输出电压在·点火开关:ON
感器电路故故障
障
器
·大气压力传感器输出1个对4.5V(对应的大气压力为·点火开关接通后60 s内或发应于大气压力的信号电压
传感器输出电压低于1.95
V(对应大气压力低于50kPa)达4 s
值范围内
ECM检查该电压是否在标准·大气压力传感器·空气流量传114 kPa以上)以上达4 s或动机起动后蓄电池电压≥8 V·电路断路、短路或感器
连接器松动
·ECM故障
P0110 P0110 进气温度传·进气温度传感器·线束及连接·传感器输出电压高于·点火开关:ON
感器电路故故障
障
器
·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温度传45 LC)或低于O.2 V(对应动机起动后
电路断路、短路或感器
连接器松动
·ECM故障
的进气温度高于125℃)达4s时
·进气温度传感器将进气温·ECM检查该电压信号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4.6V(对应的进气温度低于·点火开关接通后60 s内或发度转变成电压信号并输出
故障码
用GST 用MUI-I
检修项目 (措施)
故障码设置条件
故障码检测
条件
备注 故障码说明 故障原因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故障
故障
P0115 P0115
·线束及连接·起动后,要经过5 min以上的·传感器输出电压从1.6 V以下升·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将时间冷却水温才升到50℃ 到1.6 V以上
冷却水的温度转变成·发动机起动时,冷却水温为20℃电压信号输出
·发动机起动时,进气温度为20℃·ECM检查该电压信号是否在标准值范围内,及在暖机后水温是否·传感器输出电压高于4.6 V或·点火开关:ON
低于O.1 V达4 s时 ·点火开关接通后60s内或起动后下降
传感器电路·传感器电路短器
路、断路或连接松·冷却水温传动
·ECM故障
感器
·传感器输出电压从1.6V以下升·点火开关:ON
到1.6 V后保持在1.6 V达5 min ·发动机转速:500 r/min
P0120 P0120 节气门位置·节气门位置传感·线束及连接·节气门全闭位置开关ON时,传·点火开关:ON
传感器电路器故障或调整不器
故障
当
·节气门位置传感传感器
路或连接器松动·节气门全闭位置开关不能接通
·节气门全闭位置开关信号线短路·ECM故障
位置开关
感器输出电压在2V以上或O.2V·点火开关接通后60 s内
或发动机起动后
·节气门位置以下达4 s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输出一个对应于节气门开度的电压信号
·ECM检查该电压是否器电路短路或断·节气门全闭·传感器输出电压持续低于1.OV·发动机转速为500~4000r/min在规定的范围内;发动达4 s
4s
·节气门开关≥50%
·点火开关接通后60s内或发动机起动后
·发动机转速大约为
500~3000r/min
·在较小的负载下行驶
机怠速时,输出电压是否变得太大
·传感器输出电压高于4.6 V达·点火开关:ON
故障码
用GST
P0125
用MUI-I
检修项目 (措施)
故障码设置条件
故障码检测
条件
备注 故障码说明 故障原因
—
进入闭环燃·燃油压力调节器·氧传感器 ·尽管过了规定的时间(约30 s),但由于满足了发动机·MFI系统通过闭环燃油
油控制的时故障
间过长* ·燃油泵故障
·氧传感器故障·喷油器故障
·排气泄漏
·ECM故障
·燃油滤清器堵塞·进气系统真空泄漏
(前)
束及连接器·喷油器
起动的条件,MFI系统不能进入闭环燃油控制
发动机转速:1 900~2 200 r/rain
控制来降低废气的排放
·ECM检查闭环燃油控
制的时间
·氧传感器线 ·冷却水温≥80℃;进气温度:20~50℃
P0130
—
氧传感器电·氧传感器变形气缸的传感断路
器1)
·ECM故障
·线束及连接·氧传感器输出线断路时
·热氧传感器超过了空燃比闭环控制周期
·氧传感器故障时,其反馈·ECM根据氧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来调整空燃比,并检查氧传感器的反馈速率。另外,ECM还检查氧传感器输出线是否断路
路故障(1排·氧传感器输出线器
·当喷油量增加或减少时,氧传感器反馈信号变化缓慢,信号变弱
P0135
—
氧传感器加·氧传感器加热器·线束与连接 ·氧传感器加热器电流低于几十毫安或高于几安培
热器电路故电路断路或短路的传感器1)
断路
·ECM故障
器
热器
障(1排气缸·氧传感器加热器·氧传感器加·ECM检查通电后的氧传感器加热器电流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故障码
用GST 用MUI-I
检修项目 (措施)
故障码设置条件
故障码检测
条件
备注 故障码说明 故障原因
氧传感器电·氧传感器故障路故障(1排·ECM故障
器2)
路断路
P0136
—
ECM检查氧传感器输出线是·线束及连接·当3 V电压加到氧传感器·发动机转速≥1 200 r/min·器
(后)
输出电路时,ECM输入电压·发动机冷却水温高于 80℃否断路
·监测时间7~10 s
·氧传感器信号是电压持续·大气压力≥76 kPa
低于O.1 V达3 min以上_·节气门开度≥25%
气缸的传感·氧传感器输出线·热氧传感器不低于4.5 V
P0141
—
氧传感器加·氧传感器加热器·线束及连接·氧传感器加热器的电流低于O.2 A,或高于3.5 A
热器电路故电路短路
障(1排气缸·ECM故障
电路断路
器
·氧传感器·ECM检查加热器通电时的电流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的传感器2)
·氧传感器加热器(后)加热器P0150
—
氧传感器电·氧传感器损坏气缸的传感路断路
器1)(SOHC-·ECM故障
美国加州款)
·线束及连接·氧传感器输出线断路时
·氧传感器超过了空燃比闭环控制周期
(前)
·氧传感器损坏时,氧传感·ECM根据氧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来调整空燃比,并检查氧传感器的反馈速率ECM还检查氧传感器输出线路是否断路
路故障(2排·氧传感器输出线器
·当喷油量增加或减小时,氧传感器反馈信号变化缓慢,器反馈信号变弱
故障码
用GST
P0155
用MUI-I
检修项目
(措施) 故障码设置条件
故障码检测
条件
备注
·ECM检查通电后的氧传感器加热器电流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故障码说明 故障原因
—
氧传感器加·氧传感加热器电·线束与连接·氧传感器加热器电流低于O.2 A或高于3.5 A达6 s
热器电路故路断路或短路
的传感器断路
1)(SOHC-美·ECM故障
国加州款)
器
障(2排气缸·氧传感器加热器·加热器
P0156
—
氧传感器电·氧传感器故障路故障(2排·ECM故障
器2)(SOHC-故障
美国加州款)
·线束及连接·当5 V电压加到热氧传感·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正常
器
(后)
O.1 V达3 min以上
·发动机转速≥1 200 r/min·节气门开度≥25%
·进气温度≥-10℃
·大气压力≥76 kPa
·监测时间7~10 s
·ECM检查氧传感器的输出线器输出电路时,ECM输入电·氧传感器信号电压持续低于路是否断路
·当空燃比加浓15%时,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高于80℃会使传感器的输出升高
O.1 V
气缸的传感·氧传感器输出线·氧传感器压不低于4.5 V
P0161
—
ECM检查加热器通电时的电 氧传感器加·氧传感器加热器·线束及连接·氧传感器加热器的电流低于O.2 A或高于3.5 A达6 s ·热器电路故电路断路或短路的传感器电路断路
2)(SOHC-美·ECM故障
国加州款)
器
热器
流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障(2排气缸·氧传感器加热器·氧传感器加
故障码
用GST 用MUI-I
检修项目 (措施)
故障码设置条件
故障码检测
条件
·闭环空燃比控制
·进气温度≥-10℃
·大气压力≥76 kPa
备注
·如果燃油系统出现故障,油量修正值将过大或过小
·ECM检查修正值是否
在规定的范围内
故障码说明 故障原因
P0170
—
喷油量修正·空气流量传感器·空气流量传·燃油修正持续高于
故障(1排气故障
缸)
·喷油器故障
·进气泄漏
·氧传感器故障器故障
·ECM故障
故障
感器
12.5%或低于
·排气管漏气 -12.5%为10 s
·燃油压力不 11.9%或低于
正常
气
-10.O%为 10 s
·燃油修正持续高于
-11.3%为 10 s
·燃油压力不正常·喷油器故障·燃油修正持续高于
·冷却液温度传感·密封圈处漏 (P0170)
·氧传感器故 13.1%或低于
·冷却液温度 (P0173)
·进气温度传感器障
喷油时修正·大气压力传感器传感器故障·大气压力传故障(2排气故障
缸)(SOHC-美·排气泄漏
国加州款)
·燃油不合标准P0201 P0201 1缸喷油器电·喷油器故障
路故障
P0202 P0202 2缸喷油
器电路故
障
感器故障
·进气温度传感器故障
P0173
—
发动机转速:500~1000r/min·喷油器工作时,产生电压·线束及连接·没有喷油器线圈的脉冲电·压持续4 s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输出
电压低于1.15 V
试
脉动,流向喷油器的电流被切断
·喷油器电路短路器
或断路、连接器松·喷油器
动
·ECM故障
·不能用检测仪进行执行器测·ECM检查此脉动电压
故障码
用GST
P0203
P0204
P0205
用MUI-I
P0203
P0204
P0205
故障码说明
故障原因
检修项目
(措施)
故障码检测
备注 故障码设置条件 条件
3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喷油器故障
5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断路、连接器松动6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ECM故障
·线束及连接·没有喷油器线圈的脉·发动机转速:500~1 000r/rain·喷油器工作时,产生冲电压持续4 s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输出电
压低于1.15 V
电压脉动,流向喷油器的电流被切断 ·喷油器
4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喷油器电路短路或器
P0206 P0206
P0300
·不能用检测仪进行执行器测试·ECM检查此脉动电压—
发动机运转时,如果 随机不点火故障* ·点火系统相关元件·点火线圈 ·发动机每200 r/min不点火的次数超过了规定的次·故障
号不良
·空燃比错误
·ECM故障
·发动机冷却液温 度传感器故障
·正时齿带损坏
·喷油器故障
·EGR阀故障
·功率晶体管数
出
·曲轴位置传感器信·火花塞
·喷油器
发动 (P0300:多缸不点火;P0301~P0306:单缸不点火) 现不点火故障,次
的转速将出现突变 动机转速突变
·点火电路 ·发动机每1 000 r/min不点火的次数超过了规定的机
·气缸压缩压力过低·氧传感器 数(P0300:多缸不点火~P0301~P0306:单缸不点火)·ECM检查有无出现发·气缸压缩压
力
·正时皮带
·曲轴位置传
感器
·进气渗漏
·燃油压力
·曲轴位置传
感器电路及
连接器
P0301
—
P0302
P0303
P0304
P0305
P0306
1缸不点火
2缸不点火
3缸不点火
4缸不点火
5缸不点火
6缸不点火
·点火系统相关 元件故障
·ECM故障
—
—
—
—
—
故障码
用GST
P0325
用MUI-Ⅱ P0325
检修项目 (措施)
故障码设置条件
故障码检测
条件
备注
·爆震传感器失效
路、连接器松动
故障码说明 故障原因
爆震传感器1·爆震传感器失效·线束或连接·气缸点火连续发生200次·点火开关:ON
电路故障·爆震传感器电路器
(DOHC)
接器松动
·ECM故障
断路或短路或连·爆震传感器的变化小于O.06 V
机起动后
以上
爆震,爆震传感器输出电压·点火开关接通60 s内或发动·爆震传感器电路断路或短·发动机转速在2 000 r/min·ECM故障
P0335 P0335 曲轴位置传·曲轴位置传感器·线束及连接·传感器输出电压在4 s内·发动机起动时
感器电路故失效
障
器
无变化(无脉冲信号输出)·曲轴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电路短路或断路感器
或连接器松动
·ECM失效
·发动机运转时,曲轴位置传感器输出脉冲信号
·ECM检查发动机起动时有无此信号输入
P0340 P0340 凸轮轴位置·凸轮轴位置传感·线束及连接·传感器输出电压在4 s内无变化(无脉冲信号输入)
传感器电路器失效
故障
器
·凸轮轴位置传感·凸轮轴位置器电路断路或短传感器
路或连接器松动·ECM故障
·发动机运转时,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输出脉冲信号
·ECM检查发动机起动时,有无此信号输入
故障码
用GST 用MUI-Ⅱ
检修项目 (措施)
故障码设置条件
故障码检测
条件
备注 故障码说明 故障原因
P0400
—
当EGR电磁阀从OFF变为ON时,EGR废气流量信号变化很小·当EGR电磁阀在发动机运转废气再循环·EGR电磁阀没有·线束及连接·(SOHC-美国打开
DOHC)
低
器
·EGR阀控制时,从OFF变为ON,废气流通·ECM检查此EGR废气流量信号变化情况
联邦款,·EGR控制真空过·EGR阀
·EGR电磁阀故障真空
·EGR电磁阀短路·歧管压力传·EGR电磁阀电路感器
或断路或连接器松动
·歧管压力传感器故障
·ECM故障
P0403
—
废气再循环·EGR电磁阀故障·线束及连接·当EGR电磁阀从ON变为OFF时,无脉动电压
电磁阀故障 ·EGR电磁阀电路器
断路或短路或连·EGR电磁阀接器松动
·ECM故障
·ECM检查EGR电磁阀驱动电路在电磁阀从ON变到OFF时的电流
故障码
用GST
P420
用MUI-I
检修项目 (措施)
故障码设置条件
故障码检测
条件
备注 故障码说明 故障原因
—
催化转换器·催化转换器损坏·排气歧管效率低于规·ECM故障
定值(1排气·氧传感器失效缸)(SOHC-美国联邦款,DOHC)
·催化转换器前、后之间的氧传感器信号关系达到故障规·催化转换器前、后之间的氧传感器信号不同,这是因为催化转换器净化了废气的缘故。当催化转换器损坏时,这2个信号基本一致
·ECM通过检查氧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判断催化转换器是否损坏
·催化转换器定的条件
P0421
—
催化转换器预热效率低于规定值(1排气缸)(SOHC-美国加州款)
P0431
—
催化转换器预热效率低于规定值(2排气缸)(SOHC-美国加州款)
故障码
用GST 用MUI-I
检修项目
(措施)
故障码检测
备注 故障码说明 故障原因 故障码设置条件 条件
P0440
—
蒸发排放控·蒸发排放净化电磁阀故障·线束及连接·怠速期间,蒸发排放净化电磁阀接通、关闭时·怠速时,蒸发排放净化电制系统故障·蒸发排放净化电磁阀电路器
(SOHC-联邦短路或断路或连接器松动·蒸发排放净款,DO-HC) ·怠速控制电机故障
·P/N挡位开关故障
·ECM故障
化电磁阀
·净化控制阀线
·线束及接头·在汽车以正常车速行驶期间,检测到蒸发排放·在净化管路的蒸发排放炭罐的释压口关闭后,ECM打开净化管路,并使油箱处于真空状态。随后ECM再次关闭净化管,使油箱处于密封状态。如果净化管关闭一段时间后,真空下降很大(接近于大气压),那么ECM将据此判断油箱、净化管、蒸气管泄漏化电磁阀1、2风电磁阀
的燃油补偿值的变化低于规定值 磁阀接通、关闭。燃油补偿值根据炭罐排出净化空气是否变化
·ECM检查此变化
·净化软管连接及路线错误·真空软管路P0442
—
蒸发排放控·油箱加油盖没拧紧
(SOHC-美国管道密封失效
加州款)
障
障
·蒸发排放通风电磁阀故障·油箱压差传感器故障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故障·进气温度传感器故障
·使用了不合格的燃油
制系统泄漏·油箱、净化管道、或蒸气·蒸发排放净控制系统出现大量渗漏时
·蒸发排放净化电磁阀1故·蒸发排放通·蒸发排放净化电磁阀2故·真空软管线
故障码
用GST
P0443
用MUI-Ⅱ
检修项目
(措施) 故障码设置条件
故障码检测
条件
备注
·当电磁阀通电时,ECM检查蒸发排放净化电磁阀驱动电路内是否有电流
故障码说明 故障原因
—
蒸发排放控·蒸发排放净化电磁·线束及连接·当蒸发排放净化磁阀从ON变为OFF时,无脉动电压
制系统净化阀故障
电路故障
器
控制电磁阀·蒸发排放净化电磁·蒸发排放净阀电路断路或短路化电磁阀1
或连接器松动
·ECM故障
P0446
—
蒸发排放控·蒸发排放通风电磁·线束及连接·当蒸发排放通风电磁阀从ON至OFF时,无脉动电压
制系统通风阀故障
控制故障
器
·蒸发排放通风电磁·蒸发排放通阀电路断路或短路风电磁阀
或连接器松动
·ECM故障
·当电磁阀处于ON或OFF时,ECM检查蒸发排放通风电磁阀驱动电路内是否有电流
P0450
—
尽管在100%负荷时净化·节气门开度25%
蒸发排放控·油箱压差传感器故·线束及连接·制系统压力障
器 电磁阀通电,但传感器输·以30 km/h以上的恒定速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
达10s(进气温度5~40℃)·尽管蒸发排放净化电磁阀1、2关闭,但传感器输出电压低于O.5V达10s(进气温度5 ℃)
传感器故障 ·油箱压差传感器电·油箱压差传出电压仍维持4.5 V以上路断路或短路或连感器
接器松动
·ECM故障
·油箱压差传感器输出或油箱内压力(压差指相对于大气压力)成比例的电压
·ECM检查油箱压差传感器的输出电压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故障码
用GST 用MUI-I
检修项目 (措施)
故障码设置条件
故障码检测
条件
备注
·车速传感器输出对应于车速的脉冲信号
·ECM检查此脉冲信号输出情况
故障码说明 故障原因
P0500 P0500 车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故障·线束及连接·传感器输出电压保持不变·点火开关:ON
故障 ·车速传感器电路器
断路或短路或连接·车速传感器器松动
·ECM故障
达4 s(无脉冲信号输出) ·点火开关接通后60 s内或起动后
·节气门全闭位置开关: OFF
·发动机转速在3 000r/min以上
·重载行驶(负载70%以 上)
·P0505 P0505 怠速控制系·怠速空气控制电·线束及连接·实际怠速比标准怠速高·闭环怠速控制
统故障 机故障
器
300 r/rain达10 s
200 r/min达10 s
100 r/min达10 s
·最高进气温度≥45℃
·发动机冷却水温≥80℃
·闭环怠速控制
·动力转向压力开关:OFF
·节气门开度≤40%
·大气压力≥76 kPa
·怠速空气控制电·怠速空气控·实际怠速比标准怠速高·闭环怠速控制
机电路短路或断路制电机
或连接器松动
·ECM故障
·实际怠速比标准怠速低·大气压力≥76 kPa
·如果怠速控制系统有故障,那么发动机的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将不同
·ECM检查发动机的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之差
P0510
—
km/h以上的·发动机怠速时,不踩油门节气门全闭·节气门全闭位置·线束及连接·节气门全闭位置开关输出·汽车即将停下,但在停车前,应以30
位置开关故开关故障
障
器
OFF信号达2 s 速度行驶1次
·发动机转速<800 r/min
踏板,节气门全闭位置开关后ECM输入ON信号
·ECM检查发动机怠速时的输入信号
·节气门全闭位置·节气门全闭开关电路短路或断位置开关
路或连接器松动
·ECM故障
故障码
用GST
0705
用MUI-Ⅱ
检修项目 (措施)
故障码设置条件
故障码检测
条件
备注 故障码说明 故障原因
—
变速器挡位·P/N位置开关故·线束及连接·P/N位置开关向ECM输入故障信号时
传感器电路障
故障
器
·P/N位置开关电·P/N位置开路断路或短路或关
连接器松动
·ECM故障
·当P/N位置开关出现故
障时,变速器电脑向ECM输入一个故障信号
P0710
—
变速器油温·油温传感器故障·线束及连接·油温传感器的故障信号输入ECM内时
传感器电路·油温传感器电路器
故障
断路或短路或连·油温传感器接器松动
·ECM故障
·当油温传感器有故障
时,变速器电脑向ECM输入故障信号
P1300 P1300 点火正时调·点火正时调整信·线束及连接·点火正时调整信号对接地短路
整电路故障 号线电路对地短器
路
·ECM故障
·点火开关:ON ·如果ECM与点火正时调整端子之间的导线短路,该导线上的电压将下降
·ECM检查是否有这种情况出现
P1400
—
歧管压力传·MDP传感器故障·线束及连接·节气门开度30%~55%时,传感器输出电压持续·发动机起动后8min,冷·歧管压力传感器输出对应于歧感器电路故·MDP传感器电路器
国联邦款接器松动
DOHC)
·ECM故障
高于4.6 V达4 s
4.2 V达4 s
1.8 V达4 s
却液温低于O℃
·进气温度≥5℃
管压力的电压
围内
障(SOHC-美断路或短路或连·MDP传感器·节气门开度≤30%时,传感器输出电压持续高于·发动机冷却水温≥45℃·ECM检查此电压是否在规定范·节气门开度≥70%时,传感器输出电压持续低于·大气压力≥76 kPa
故障码
用GST
P1443
用MUI-I
检修项目
(措施) 故障码设置条件
故障码检测
条件
备注 故障码说明 故障原因
—
ECM检查蒸发排放净化电磁蒸发排放控·蒸发排放净化电·线束及连接 ·当蒸发排放净化电磁阀从ON变为OFF时,无脉动电压 ·制系统净化磁阀故障
器 阀在ON及OFF时其驱动电路内的电流
控制阀电路·蒸发排放净化电·蒸发排放净故障(SOHC-磁阀电路断路或化电磁阀2
美国加州款)
短路或连接器松动
·ECM故障
P1715
—
PG总成故障 ·脉冲发生器故障·线束及连接·脉冲信号发生器的故障信号从变速器电脑输入ECM内时·变速器电脑监测脉冲信号·ECM故障 器
·脉冲信号发生器
发生器A、B的脉冲信号
·当A和B有故障时,变速器电脑向ECM输入脉冲信号发生器有故障的信号
P1750
—
电磁阀总成·变矩器离合器电·线束及连接·变矩器离合器电磁阀、换·发动机转速:≥500 r/min·变速器电脑监测变矩器离故障 磁阀故障
故障
故障
·ECM故障
器
器电磁阀
磁阀
·压力控制电磁阀
挡控制电磁阀、压力控制电·变速杆:非P或N位置
电脑输入ECM内
合器电磁阀、换挡控制电磁阀及压力控制电磁阀
·当其中1个电磁阀出现故障时,变速器电脑向ECM输入故障信号
·换挡控制电磁阀·变矩器离合磁阀的故障信号从变速器·压力控制电磁阀·换挡控制电注:ECM检测到某一故障后,如果在下次起动时,再次检测到同一故障,将存储故障码。但对于表中标有*号的项目,在首次故障探测期间即会存储故障码
长丰猎豹汽车4G64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与检修
第一节 发动机结构特点与技术参数
一、结构特点
4G64发动机为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开发,由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该发动机为直列四缸、水冷、单顶置凸轮轴(SOHC),每缸4气门,排量为2.350L,压缩比为9.5。6G72闭环控制多点电喷发动机应用于CFA2030系列轻型越野车,由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开发生产。该发动机为V型六缸、水冷、顶置凸轮轴,每缸四气门,排量为2.972L。
二、技术参数
发动机技术参数见表2-1,发动机皮带调整参数见表2-2,主要部件拧紧力矩见表2-3,发动机一般机械参数见表2-4。
表2-1发动机技术参数
型 号
气缸数及布置方式
燃烧室类型
气门机构
凸轮轴驱动方式
排量/L
缸径×冲程/(mm×mm)
压缩比
最大功率/kw(r/min)
最大扭矩/N·m(r/min)
冷却方式
冷却液
机油
机油用量/L
燃油
怠速/(r·min-1)
点火顺序
配气相
位
进气门开/关
排气门开/关
6G72
6缸,V型
小型
双凸轮轴
带齿驱动皮带
2.972
91×176
8.9:1
133(5 500)
255(4 500)
闭路强制水冷
高质量乙二醇冷却液
SE或更高级10W-30
4.5
93号以上无铅汽油
700+100
1-2-3-4-5-6
上止点前19°/下止点后59°
下止点前59°/上止点后19°
4G64
4缸,直列
屋脊式
顶置,单凸轮轴
带齿驱动皮带
2.350
86.5×100
9.5:1
92(5 500)
186(3 000)
闭路强制水冷
高质量乙二醇冷却液
SE或更高级10W-30
4.3
93号以上无铅汽油
750+50
1-3-4-2
上止点前16°/下止点后53°
下止点前50°/上止点后16°
表2-2发动机皮带调整参数(驱动皮带挠度(98 N力的作用下))
项 目 标准值/mm 项 目 标准值/mm 项 目 标准值/mm
交流发动机驱动皮带
检查值
调整值
新皮带
旧皮带
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
5.5~7.5
空调压缩机驱动皮带
检查值
调整值
7.O~9.5
6.O~7.O 8.O~9.O 7.O~9.O 检查值
5.5~7.5
7.5~8.5
调整值
新皮带
旧皮带
4.O~6.O 新皮带
6.O~7.O 旧皮带
表2-3主要部件拧紧力矩
部件名称
正时齿带
摇臂盖
气缸盖螺栓
曲轴齿带轮安装螺栓
曲轴皮带轮螺栓
拧紧力矩/N·m
10~12
3~4
部件名称
自动张紧器螺栓
惰轮螺栓
拧紧力矩/N·m
24
36
50
55
120
90
3
14
135
11
11
25+90°
80→O→20→90°→90°张紧轮支架螺栓和螺母
80~100
20~30
机油泵齿带轮螺母
曲轴齿带轮螺栓
凸轮轴齿带轮螺栓
摇臂轴螺栓
止推盖螺栓
飞轮螺栓
后盖板安装螺栓
油底壳安装螺栓
主轴承盖螺栓
凸轮轴正时齿带轮定位套 8~12
正时齿带前上盖
分电器
分电器支架
自动张紧器
张紧轮
张紧轮螺栓
张紧器臂螺栓
10~12
10~15
19~28
20~27
43~55
49
22
表2-4发动机一般机械参数
型 号
摇臂 内径/mm
油隙/mm
凸轮轴
轴颈直径/mm
油隙/mm
端隙/mm
气缸盖
阀导向孔直径
O.05特大号/mm
O.25特大号/mm
O.50特大号/mm
4G64
18.91~18.93(单)
O.01~O.04(单)
33.94~33.95(单)
25.95~25.97(双)
O.05~O.09(单、双)
O.1~O.2(单、双)
13.05~13.07(单)
12.05~12.07
13.25~13.27(单)
12.25~12.27(双)
13.50~13.52(单)
12.50~12.52(双)
进气阀座圈孔直径/mm
O.3特大号/mm
O.6特大号/mm
47.30~47.33(单)
35.30~35.33(双)
47.60~47.63(单)
35.60~35.63(双)
44.30~44.33(双)
44.60~44.63(双)
12.05~13.07(双)
13.25~13.27(双)
13.50~13.52(双)
6G72
18.91~18.93(双)
O.01~O.04(双)
34(双)
O.05~O.09(双)
排气阀座圈孔直径
O.3特大号/mm
O.6特大号/mm
40.30~40.33(单)
33.30~33.33(双)
40.60~40.63(单)
33.60~33.63(双)
38.30~38.33(双)
38.60~38.63(双)
型 号
阀导向安装高度
进气阀
阀直径/mm
杆直径/mm
间隙(杆至导向)/mm
边缘/mm
辨别标记/mm
排气阀
阀直径/mm
间隙(杆至导向)/mm
阀弹簧
自由高度/mm
负荷/(kg·mm。)
直角
辨别颜色
活塞
类型
直径(标准)/mm
间隙(活塞至气缸)/mm
供维修活塞/mm
活塞环 每个活塞的环数/个
压缩环/个
油环/个
环缝隙 压缩环第1号/mm
压缩环第2号/mm
油环/mm
环侧隙
压缩环第1号/mm
压缩环第2号/mm
供维修环/mm
4G64
47(单)45.5(双)
50.5(双)
7.96~7.98(单)
6.57~6.58(双)
O.02~0.06(单)
O.02~O.05(双)
52(单)
47.5 49.8 48.3
29.6 32.9 30.O
不到2。
绿白蓝
6G72
7.96~7.98(双)
O.03~O.06(双)
7.93~7.95(双)
O.05~O.09(双)
49.8(双)
32.9(双)
不到2°
O.05~O.09(单,双)
86.47~86.50(单)
O.02~O.04(单)
O.25 O.50
O.75 1.OO(特大号)
91.1
O.02~O.04
0.25 O.50
O.75 1.OO特大号
3
2
1
O.25~O.40(单、双)
O.20~O.48(双)
O.20~O.70(单、双)
O.03~O.07(单、双)
O.02~O.06(单、双)
O.25 O.50
O.75 1.00(特大号)
3
2
1
O.30~O.45
前轮驱动O.45~O.60
后轮驱动O.25~O.45
前轮驱动O.20~O.60
后轮驱动O.20~O.70
前轮驱动O.03~O.07
后轮驱动O.03~O.Og
O.02~O.06
O.25 O.50
O.75 1.OO(特大号)
连杆 长(中心至中心)/mm
侧隙(大的一端)/mm
149.9~150.O
O.10~O.25
140.9~141.O
O.10~O.25
曲轴 主轴承轴颈直径/mm
连接杆轴颈直径/mm
轴颈的容许圆度/mm
56.98~57.OO
44.98~45.OO
O.01
60
50
油隙 连接杆轴颈/mm 端隙/mm 气缸组 水套 气缸镗孔 圆度和拔梢 (气缸镗孔)可允许的超大尺寸(最大)/mm 注:单指单凸轮轴,双指双凸轮轴 O.02~O.05 86.50~86.53 O.02~O.05 O.05~O.25 91.1 供维修轴承可按标准尺寸和下列较小号的尺寸提供 O.05~O.18 第二节发动机机械部分检修 一、发动机的拆装 1.发动机的拆卸(图2-1至图2-4) 图2-1 4G64发动机(一) 1-护套;2-发动机罩锁支撑;3-前端中央杆;4-加速踏板拉索接头;5-节气门拉索接头(A/T);6-机油压力开关连接器;7-交流发电机连接器;8-分电器连接器;9-动力转向油压力开关连接器;10-点火线圈连接器;11-功率晶体管连接器;12-噪声滤波器连接器;13-发动 机配线连接器;14-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连接器;15-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开关连接器(A/c);16-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连接器;17-怠速控制伺服电机,18-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表连接器;19-发动机冷却液开关连接器(A/T);20-真空软管接头;21-冷却水软管接头;22-燃油软管接头 图2-2 4G64发动机(二) 23-传动皮带;24-动力转向油泵总成;25-动力转向油泵储液罐总成;26-排气管接头;27-发动机支架前绝缘体螺栓;28-发动机总成 图2-3 6G72发动机(一) 1-点火线圈No.1连接器;2-点火线圈No.2连接器;3-点火线圈No.3连接器;4-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连接器;5-曲轴位置传感器连接器;6-点火功率晶体管连接器;7-电容器连接器;8-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连接器;9-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表单元连接器;10-前部线束及喷射线束组合连接器;11-歧管压力传感器连接器;12-EGR电磁阀连接器;13-EVAP净化电磁 阀连接器;14-左排气管氧传感器连接器(前);16-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连接器;17-怠速空气控制电机连接器;18-发电机连接器;19-动力转向压力开关连接器;20-电磁离合器及制冷剂温度开关连接器;21-机油压力开关连接器 图2—4 6G72发动机(二) 22-油门拉索连接;23-节气门(A/T);24-回油软管连接;25-高压燃油软管连接;26-加热器软管连接;27-真空软管连接;28-动力转向传动带罩盖;29-动力转向泵皮带;30-动力转向泵总成;31-空调压缩机皮带;32-空调压缩机总成;33-热防护罩;34-发动机前绝缘支架连接螺栓;35-发动机前绝缘支架限位块;36-发动机总成;37-发动机前绝缘支架 (1)拆卸发动机罩、发动机罩锁闩。 (2)拆卸下罩。 (3)释放燃油管路内的燃油压力。 (4)放出发动机冷却液。 (5)放出发动机油。 (6)拆卸空气滤清器总成。 (7)拆卸蓄电池和蓄电池盘。 (8)拆卸变速器。 (9)拆卸刮水器电机和杆系。 (10)拆卸前保险杠。 (11)拆卸前冷凝器和冷凝器风扇电机总成。 (12)拆卸散热器。 (13)拆卸左侧前灯。 (14)拆卸空调压缩机。 2.发动机的安装 按与拆卸时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 二、曲柄连杆机构的检修 1.曲柄连杆机构的分解(图2-5至图2-8) 图2-5 4G64发动机活塞与连杆组的分解 1-飞轮螺栓;2-飞轮;3-后板;4-飞轮壳盖;5-油封壳;6-油封;7-轴瓦盖螺栓;8-轴瓦盖;9-主轴径下轴瓦;10-曲轴;11-主轴径上轴瓦;12-缸体 图2-6 6G72发动机活塞与连杆组的分解 1-飞轮螺栓;2-飞轮;3-后板;4-飞轮壳盖;5-油封壳;6-油封;7-轴瓦盖螺栓;8-轴瓦盖; 9-主轴径下轴瓦;10-曲轴;11-主轴径上轴瓦;12-缸体 图2-7 4G64发动机曲轴飞轮组的分解 1-飞轮螺栓;2-飞轮;3-球轴承;4-驱动齿轮螺栓;5-接头;6-驱动齿轮;7-曲轴轴承;8-驱动齿轮螺栓;9-接头;10-驱动齿轮;11-曲轴接头;12-后盖板;13-飞轮壳罩;14-油封箱;15-密封垫;16-油分离器;17-油封;18-轴承盖螺栓;19-轴承盖;20-曲轴轴承(下);21-曲轴;22-曲轴轴承(上) *-后轮驱动;**-前轮驱动;***-单凸轮轴发动机;****-双凸轮轴发动机 图2-8 6G72发动机曲轴飞轮组的分解 1-飞轮;2-球轴承(A/T);3-接头(A/T);4-驱动齿轮(A/T);5-曲轴接头(A/T);6-接头(A/T);7-驱动齿轮(A/T);8-后盖板;9-飞轮壳罩;10-油封箱;11-曲轴后油封;12-轴承盖螺栓;13-轴承盖;14-推力轴承A;15-推力轴承B;16-曲轴轴承(下);17-曲轴;18-推力轴承B;19-推力轴承A;20-曲轴轴承(上) 2.曲柄连杆机构的检修 (1)主轴颈与轴瓦的间隙测定(图2-9)。 ①擦净主轴颈及轴瓦内径的机油。 ②安装曲轴。 ③在轴颈上按轴瓦宽沿轴中心线方向将塑料线放直。 ④小心地安装主轴承座,按规定力矩拧紧螺栓。 图2-9测量司隙 (a)安放塑料线间隙规;(b)测量间隙 ⑤小心地拆下轴承座。 ⑧用塑料线间隙规包装上印有的量尺测量被压扁的塑料线的最宽部位的宽度,得出间隙值,其标准值为O.02~O.04 mm,使用极限值为0.1 mm。 (2)气缸的检查。 ①用直尺和厚薄规检查缸体顶部平面是否翘曲,其标准值为0.05 mm或更小,使用极限值为O.1 mm。表面不得有垫屑或其他异物。 ②若扭曲过量,应在允许范围内(研磨极限为O.2 mm)校正或更换。 ③检查缸筒是否积炭和划伤,若有应修正(加大尺寸)或更换。 ④利用量缸表检测气缸内径及圆柱度,磨损严重时按加大直径修正气缸,更换活塞及活塞环。其标准值:气缸直径为86.50~86.53 mm(4G64发动机)、91.10~91.13 mm(6G72发动机);圆柱度为0.01 mm。 (3)活塞环的检查。 ①检查活塞环与活塞环槽之间的间隙,其标准值:No.1为0.03~0.07 mm,No.2为O.02~O.06 mm;使用极限值为O.1 mm。若使用超过极限,应更换活塞环或活塞。 ②将活塞环放入气缸内,利用活塞顶面使其放正后,用塞尺测量开口间隙。开口间隙过大时,应更换活塞环。其标准值见表2-4。 (4)连杆轴颈与连杆轴瓦间的间隙测定。 ①将连杆轴颈和连杆轴瓦上的机油挖出。 ②在连杆轴颈上按轴瓦宽沿轴中心线放置塑料线间隙规,要注意放直,见图2-10。 ③小心地盖上连杆盖,将螺栓按规定力矩拧紧。 ④小心地取下连杆盖。 ⑤用塑料线间隙规包装袋上印有的量尺,测量被压扁的塑料线最宽部位的宽度,得出间 隙值。其标准值为O.02~0.05 mm,使用极限值为O.1 mm。 图2-10安放塑料线间隙规 三、配气机构的检修 1.配气机构的分解(图2-11至图2-14) 图2-11 4G64发动机摇臂和凸轮轴的分解 1-垫圈;2-油封;3-摇臂罩;4-加油口盖;5-摇臂与轴;6-半圆衬垫;7-凸轮轴 2.配气机构的检修 (1)气缸盖的检修。 气缸盖底面的平面度可用直尺和塞尺检查,见图2-15。其平面度标准值为0.05 mm,使用极限值为0.2 mm。若变形超过极限,需研磨修正。 (2)气门的检修见图2-16。 检查气门工作面是否正确接触,若接触不正确,应使用磨气门机重新研磨。气门座接触面必须与气门工作面中心一致。如果磨削量小于使用极限值,应更换气门。边厚标准值:进气门为1.2 mm,排气门为2.0 mm;使用极限值:进气门为O.7 mm,排气门为1.5 mm。 (3)气门弹簧的检修见图2-17。 ①测量弹簧自由高度。其标准值:4G64发动机为47.5 mm,使用极限值为46.5 mm;6G72发动机为49.8 mm,使用极限值为48.8 mm。若使用超过极限值,应更换。 ②测量弹簧中心线与底面的垂直度。其标准值为小于2°,使用极限值为4°。倾斜超过极限时应更换。 图2-12 4G64发动机摇臂和摇臂轴的分解 1-后轴承盖;2-摇臂;3-弹簧;4-摇臂;5-4号轴承盖;6-摇臂;7-摇臂;8-弹簧;9-3号轴承盖;10-摇臂;11-弹簧;12-摇臂;13-2号轴承盖;14-摇臂;15-摇臂;16-弹簧;17-波形垫圈;18-右摇臂轴;19-左摇臂轴;20-前轴承盖;21-螺母;22-调整螺旋 图2-13 6G72发动机摇臂和凸轮轴的分解 1-加油口;2-加油管;3-摇臂壳(B);4-衬垫;5-摇臂轴和轴承盖;6-间隙调整器;7-凸轮轴油封;8-圆形衬垫;9-右凸轮轴;10-摇臂壳(A);11-衬垫;12-摇臂轴和轴承盖;13-间隙调整器;14-分配接头;15-油封;16-凸轮轴油封;17-圆形衬垫;18-左凸轮轴 图2-14 6G72发动机摇臂和摇臂轴的分解 1-4号轴承盖;2-摇臂;3-弹簧;4-3号轴承盖;5-2号轴承盖;6-摇臂轴B;7-摇臂轴A;8-1号轴承盖 图2-15检查气缸盖平面度 图2-16气门结构 图2-17气门弹簧 (4)气门导管的检修见图2-18。 测量气门导管与气门杆之间的间隙,其标准值:进气门为O.02~O.06 mm,排气门为O.05~0·09 mm;使用极限值:进气门为0.10 mm,排气门为0.15 mm。若间隙超过极限,应更换气门导管或气门。 图2-18检查气门导管 图2-19测量凸轮高度 (5)凸轮轴的检修见图2-19。 测量凸轮高度,标准值:4G64发动机进气为35.79 mm,排气为35.49 mm;使用极限值:进气为35.20 mm,排气为34.99 mm。6G72发动机进气为35.49 mm,排气为34.99 mm;使用极限值:进气为34.99 mm,排气为34.49 mm。 四、润滑系统的检修 1.润滑系统的分解(图2-20和图2-21) 图2-20 4G64发动机前壳和机油泵的分解 1-油滤器;2-放油塞;3-放油塞密封垫;4-油底壳;5-机油滤网;6-机油滤网密封垫;7-油压开关;8-减压塞;9-密封垫;10-减压弹簧;11-减压柱塞;12-油滤器托架;13-油滤器托架密封垫;14-前壳;15-前壳密封垫;16-油泵链轮;17-旋寨;18-O形封圈;19-凸缘螺栓;20-曲轴前油封;21-油泵油封;22-油泵盖;23-油泵轴;24-油泵从动齿轮;25-油泵驱动齿轮 图2-21 6G72发动机机油泵的分解 1-机油压力开关;2-机油滤清器;3-机油滤清器支架;4-机油滤清器支架垫片;5-放油螺塞;6-放油螺塞垫片;7-下油底壳;8-上油底壳;9-隔板;10-机油过滤器;11-机油过滤器垫片;12-螺塞;13-释压弹簧;14-释压柱塞;15-曲轴油封;16-机油泵外壳;17-O形环;18-机油泵盖;19-机油泵外转子;20-机油泵内转子 2.润滑系统的检修 (1)前壳的检修。 ①检查油孔是否堵塞,必要时洗净。 ②检查左侧无声轴前轴承部分有无磨损、损伤、卡住等。若有异常,更换前壳。 ⑧检查前壳有无龟裂或其他损伤,若有龟裂或损伤,更换前壳。 (2)油泵的检修。 ①将油泵齿轮安装在前壳上,然后旋转该齿轮检查能否圆滑转动。 ②确认在前壳与油泵盖齿轮侧之间的接触面没有脊形磨损。 ⑧检查侧隙,见图2-22。其标准值为O.05~0.12 mm,极限值为0.15 mm。 (3)检查机油液位。 ①拔出油尺,用清洁的抹布擦掉油尺上的机油。 ②把油尺插入油尺导孔中。 ③慢慢拔出油尺,检查油位是否在图2—23所示的范围内。 图2-22检查油泵侧隙 图2-23油尺 a.进行此项检查时,应将汽车停放在平坦在水平路面上。 b.在发动机熄火状态下进行检查。如果发动机已起动,则应停止运转,并等候片刻再进行检查。 ④若油面低于最小刻度位置,则应补加机油。机油不宜补充过多。 ⑤在怠速下运转发动机,停车。然后等候片刻再检查机油液位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⑥检查机油是否严重污脏,是否混有冷却液或汽油,以及粘度是否正常。 (4)更换机油。 ①起动发动机,预热运转至冷却液温度达到80~90℃。 ②拆下注油口盖。 ③拆下放油塞,排出机油。 ④机油放完后装好放油塞,安装放油塞垫片时要使其沿图2-24所示方向。 ⑤重新注入规定数量的机油(4 L,不包括机油滤清器内的量)。 ⑥安装注油口盖。 ⑦检查机油液位。 (5)更换机油滤清器。 ①拆下机油注油口盖后,再拆下放油塞,并排出机油。 ②用机油滤清器扳手拆下机油滤清器。 ⑧清洁滤清器托架侧的安装面。 ④在新的机油滤清器的O形圈上涂少量机油,见图2-25。 图2-24放油塞垫片 图2-25 O形圈位置 ⑤用手旋转机油滤清器进行安装,拧紧力矩为14 N·m。 ⑥加注机油。 ⑦空转发动机2~3次,检查滤清器的安装部位,应不渗漏机油。 五、冷却系统的检修 1.冷却系统的组成(图2-26和图2-27) 图2-26 6G72发动机冷却系的组成(一) 1-散热器软管接头;2-散热器上罩;3-冷却风扇离合器总成;4-传动带(动力转向);5-传动带(空调);6-传动带(发电机水泵);7-冷却风扇带轮;8-动力转向油泵;9-油泵托架;10-油泵安装架;11-张紧轮托架;12-压缩机;13-压缩机托架总成;14-冷却风扇托架总成(空调);15-正时带外上盖(B);16-正时带外上盏(A);17-正时带外下盖;18-垫圈L;19-垫圈K;20-垫圈J;21-垫圈L;22-垫圈J;23-垫圈H;24-垫圈G;25-曲轴带轮;26-前法兰;27-正时张紧螺栓;28-正时带 2.主要部件的检修 (1)散热器的检修。 ①散热器的结构见图3—28。 ②检查散热器热片有无异物、散热片有无弯曲或损坏。检查散热器有无腐蚀、损坏、生锈或水垢。检查散热器软管有无裂纹、损坏或变质。检查冷却液箱有无损坏、散热器罩的弹簧有无退化、散热器罩的衬垫有无损坏或裂纹。若有上述情况之一,应修理或更换。 (2)冷却风扇的检修。 图2-27 6G72发动机冷却系的组成(二) 29-进气增压;30-燃油高压软管接头;31-O形圈;32-燃油回油软管接头;33-真空软管接头;34-控制电线 连接器;35-输油管喷嘴和调压器;36-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表连接器;37-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开关连接器(A/T);40-上散热器软管;41-水旁通软管;42-下散热器软管;43-水软管接头;44-水软管B;45-水软管c接头(带加热器车型);46-加热器管总成;47-垫圈;48-水软管A;49-水软管接头;5-进气歧管;51-垫圈;52-水泵;53-水泵垫圈;54-水管总成;55-O形圈 ①冷却风扇的组成见图2-29。 ②检查冷却风扇叶片及风扇螺栓孔周围是否损坏和龟裂,若风扇的任何部分有损坏或龟 裂,应更换冷却风扇。 ③检查风扇离合器的接合处和密封处有无泄漏,若有泄漏,则油量将减少,风扇速度会 降低,导致发动机过热。检查时,转动连接在发动机上的风扇,应有阻力感觉。若风扇能轻 易转动,表示有故障。检查双金属片是否损坏。 (3)恒温器的检修。 ①恒温器的结构见图2-30。 图2-28散热器 1-变速器油冷却器软管(A/T);2-散热器上软管;3-盖;4-罩;5-溢流软管;6-备用油箱组件;7-散热器及其下软管;8-散热器组件;9-散热器下软管 图2-29冷却风扇的组成 1-罩组件;2-传动带(空调);3-传动带(动力转向);4-传动带(发电机);5-冷却风扇和离合器总成;6-带轮;7-风扇离合器;8-冷却风扇 ②检查阀在室温下是否关闭,是否有故障或损坏。检查恒温器是否生锈或结垢,如生锈或结垢,应将其清除干净。如图2-31所示,把恒温器浸在盛水的容器内,使水温逐渐升高,检查恒温器阀的开启温度及全开温度,即阀升程不低于8 mm的温度值:阀开启温度为82℃,阀全开温度为95℃。 图2-30恒温器 1-散热器与软管接头;2-排水管接头;3-热水管垫圈;4-恒温器 图2-31恒温器阀的检查 (a)把恒温器浸在盛水的容器内;(b)阀升程 ③如果阀开启温度小于标准温度,应更换。 ④把恒温器装到进气歧管座上,不要把恒温器装倾斜。 (4)水泵的检修。 ①水泵的结构见图2-32。拆卸前应排出发动机中的冷却液,拆下冷却风扇,安装后应注入发动机冷却液,并安装冷却风扇。 ②水泵的检查。 a.检查水泵零件是否有裂纹、损伤或已磨损,如有必要应更换水泵总成。 b.检查轴承是否有损伤、不正常响声及转动是否灵活,如有必要应更换水泵总成。 c.检查密封件是否渗漏,如有必要应更换水泵总成。 d.检查是否漏水,如密封件已坏,应更换水泵总成。 (5)冷却液温度表组件的检修。 ①冷却液温度表组件和冷却液温度开关见图2-33。拆卸前应排出发动机冷却液,安装后应注入冷却液。 ②冷却液温度表组件的检查。如图2-34所示,把冷却液温度开关放在水中升温达到规定值(50℃),检查其持续性。 ③如图2-35所示,把冷却液温度表组件放人水中加温至70℃,测量电阻,其值应为90~128Ω。 ④如图2-36所示,把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放入水中加热至规定温度时测量电阻,其标准值为2.21~2.69Ω(20℃)及264~328Ω(80℃)。 ⑤如图2-37所示,安装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时,应用规定的密封剂涂在螺纹处并拧紧。 图2-32水泵 1-发电机拉杆;2-水泵组件;3-水泵垫;4-O形圈 图2-33冷却液温度表组件和冷却液温度开关 1-温度开关(A/T);2-冷却液温度表组件;3-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4 O形圈 图2-34检查冷却液温度开关
更多推荐
发动机,传感器,检查,故障,是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