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斯柯达明锐2014款报价及图片)

中国大宗商品市场供应、销售、库存及大宗商品

发展前景分析

大宗商品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并用

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在金融投资市场,

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

原油、有色金属、钢铁、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包括3个类别,

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

20204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104.4%较上月大幅回

18.7个百分点,但仍是20185月份以来的次高点。各分项指数

中,供应指数、销售指数和库存指数全部回落。从本月指数的变化情

况来看,当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运行形势良好,需求持续良好释放,

商品库存开始下降,考虑到各项推动复工复产的政策对需求的拉动还

会持续,宏观政策在短期内不会转向,预计5月份国内大宗商品市场

稳中向好的基本发展态势仍将延续,商品价格有望得到提振,但出口

形势愈发严峻,或将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商品供应

20204月份,大宗商品供应指数较上月大幅回落21.7个百分点,

105.2%。该指数自上月激升至2017年以来的最高点后,本月出现

回落,显示大宗商品市场受生产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导致的商品供应激

增的压力有所缓解,但整体仍处高位,特别是本月指数大幅回落和上

月基数较高有关,当前市场供应依然处于高压态势。从各主要商品来

看,本月各类商品供应量较上月继续增加,但增速均出现明显回落。

1、钢铁

20204月份,钢铁供应指数大幅下滑至106.1%显示本月钢铁市

场供应增速明显减缓。从市场情况来看,本月钢铁供应增速大幅减缓,

主要是受3月份增速加快,基数较高的影响,当前市场供应压力依然

较大。本月钢铁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较好,截止到421日,钢协监

测的191家企业中,在产企业178家,复工率93.2%。钢铁产能加快

释放,生产明显上升。重点钢铁企业累计平均日产粗钢194.58万吨、

环比增长6.51%4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95.15万吨,环

比增加0.57万吨,增长0.29%4月份以来,国内市场逐渐恢复常态,

钢厂产能加速释放,市场供应仍呈现增长态势。4月份,钢铁行业PMI

生产指数为53.4%,较上月上升14.1个百分点。另外,本月废钢价格

大幅下跌,导致短流程钢厂开工率也明显提高,而部分地区复工复产

的调坯轧材厂也有所增多,可见后期供给持续上升仍是大概率事件,

预计5月份供给压力依然较大。

2、煤炭

20204月份,煤炭供应量较上月增长2.2%,连续两个月增加,但

因上月基数较高,本月增速大幅减缓。从煤炭供应端的情况来看,从

3月份开始至今,随着产地煤矿的全面复工复产,煤炭产量增加明显,

进入4月份以后,煤矿开工率和煤炭产能利用率均维持高位,产量呈

不断增加的趋势。20203月份,全国生产原煤3.4亿吨,同比增长

9.6%,增速由负转正,1-2月份为下降6.3%;一季度,生产原煤8.3

亿吨,同比下降0.5%。此外,由于南方电力等耗煤企业大量补充低

价进口煤炭,致使一季度进口煤总量达到9577万吨,同比增长28.4%

产量持续增加叠加进口量大幅增长,当前国内煤炭供应压力较大。

过,近期有关部门建议煤企以需定产,逐步消化煤炭库存,同时主产

地鄂尔多斯地区严禁超能力生产,严格煤炭销售票证管理,部分煤矿

因为销售较差已经开始自动减产,减产力度10%-35%。进口煤方面,

一季度进口煤增幅较大,对南方部分地区进口煤额度冲击较为明显,

受异地报关困难影响,个别地区进口煤额度已仅剩20%左右,现多只

允许区域内终端企业报关,贸易商进口煤暂不允许通关。预计5月份

国内煤炭市场供应或将减少,进而利好国内煤炭市场。

3、成品油

20204月份,成品油供应指数较上月回落6.8个百分点,102.8%

显示本月成品油供应增速放缓,市场供应压力有所缓解。4月份,由

于国际油价的持续低位,使得炼厂加工成本降低,部分炼厂增强开工

负荷,导致4月份原油加工量较3月有所增加,市场供应量继续增加,

不过随着部分产能持续减压,市场供应量增幅有限。进入5月份,广

西石化1000万吨/年常减压、北海炼化650万吨/年常减压和中海油

450万吨/年常减压依旧处于检修期。燕山石化300万吨/年常减压

装置有望复工。不过天津、武汉、大港、大连已经镇海炼化共计5580

万吨/年一次加工装置进入检修期,届时国内炼厂原油加工量下降,

汽柴油产量均受影响,市场供应压力有望继续缓解。

二、商品销售

20204月份,大宗商品销售指数自高位回落,当月较上月大幅回

19.0个百分点,显示国内大宗商品市场销售增速明显减缓,这主

要是因为上月回升幅度较大,基数较高所致。不过从当前市场情况来

看,随着我国疫情得到控制,各地陆续复产复工,带动了国内需求明

显增加,国内市场逐渐恢复常态。特别是进入银四施工旺季,市场

情绪趋于乐观,下游需求较为强劲,4月份国内大宗商品销售情况依

然良好,终端采购热情高涨。从各主要商品的情况来看,本月各商品

销售量较上月均有增加,但增速有不同程度的减缓。

1、钢铁

20204月份,钢铁销售量较上月增长7.6%连续两个月呈现增长

态势,但受基数较高的影响,本月销售增速较上月减缓13.2个百分

点。4月份,多地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建筑

业和制造业复工率都有所提高,国内钢市需求表现良好,月内钢材需

求在上月基础上继续回升,大部分地区成交情况已经达到往年同期水

平,但回升幅度相对较小,且当前需求水平低于历年同期。根据调查

数据显示,当前需求表现区域性差异较大,华北、华东等地偏强,华

南等地并不理想。从监测的沪市终端线螺采购数据来看,4月份终端

日均采购量环比继续上升38.2%,但增幅明显放缓。进入5月份,传

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仍将进一步加强,而房地产投资也逐

步回暖,这些都对国内钢材需求有所提振,预计5月份需求仍将保持

一定的韧性。

2、煤炭

20204月份,煤炭销售量较上月增长0.8%增速较上月减缓10.4

个百分点,显示市场需求整体不足,特别是进入传统淡季,煤耗始终

未能实现新突破,需求拉动不足,电厂高位的库存消耗较慢。进入4

月份后,随天气逐渐转暖,居民用电量回落,煤炭需求淡季效应逐渐

凸显,虽然沿海六大电厂日耗较3月份相比小幅上涨,但与去年同期

相比仍处于低位,电厂多采取积极去库存、消极采购的策略,北上采

购积极性不高。据调查数据显示,41日至427日沿海六大电

厂日均耗煤量55.61万吨,较上月相比回升2.45万吨,涨幅4.62%

库存总量平均1627.97万吨,同比回落129.64万吨,跌幅7.38%。从

二季度起,第二产业将全面复工,第三产业也逐步恢复正常水平,叠

加政策加码,经济逐渐恢复,用电量回升,煤炭需求有望继续增加,

但整体力度依然偏弱。

3、成品油

20204月份,成品油销售量较上月增长5.4%,但增速减缓2.5

百分点,显示市场需求在缓慢恢复中,不过本月增速放缓也和上月增

速较快有关,市场需求是否全面恢复还需进一步观察。从市场情况来

看,4月份,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汽柴油需求均有所

恢复。但整体表现为柴强汽弱状态。特别是月初受疫情影响,清明小

长假出行依然受到限制,汽车用油少于往年同期,各地政府对于扫墓

活动都有规劝低调之意。进入5月份,国际劳动节长假为5天,是国

内拉动内需的黄金周,特别是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明显好转,市场或

出现报复性消费,假日出游将会明显增多,拉动汽油消费。但是一季

度可支配收入的同比下跌,或将使得部分民众在贡献内需上捉襟见

。当前地板价依旧保护炼厂利益,但油市持续缺乏导向,汽柴

油终端需求的恢复预计仍是缓慢的,油市交投难言乐观,预计汽柴油

终端需求依旧一般,同比处于负增长。

三、商品库存

20204月份,大宗商品库存指数继续下跌,至99.6%,较上月大

幅回落12.9个百分点,为20195月份以来的最低。国内大宗商品

市场整体库存量时隔六个月后再现下降趋势,表明随着消费端持续旺

盛增长,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商品库存持续减少,市场库存压力

有所缓解。各主要商品中,钢铁、原煤和有色金属库存量和上月相比

均有所减少,铁矿石、成品油、化工和汽车库存量虽继续增加,但增

速和上月相比出现明显减缓。

1、钢铁

20204月份,钢铁库存量较上月减少2.7个百分点,时隔四个月

后再现下降格局,显示前期钢厂产成品库存累积至历史高位,本月由

于市场需求继续回升,商品出货有所加快,库存较上月明显下降。据

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4月中旬末,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

1742.03万吨,比3月底减少64.63万吨。但当前的钢厂库存压力仍

不容乐观,4月中旬末库存量比年初增加788.78万吨,增幅82.75%

社会库存也有所下降。4月中旬,20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

1717万吨,比上一旬减少86万吨,下降4.8%。分品种来看,螺纹钢

库存891万吨,减少61万吨;线材库存319万吨,减少20万吨;热

轧卷板库存252万吨,增加0.4万吨;冷轧卷板库存154万吨,减少

1万吨;中厚板库存102万吨,减少4万吨。整体来看,受益于需求

逐步回暖,4月份国内钢铁库存持续下滑,然而目前库存绝对值依然

处于高位,库存消化进程缓慢。一方面国内环境转好后,钢厂产能加

速释放,市场供应压力逐步增大;另一方面,需求释放缺少持续性,

不同区域出现一定分化。预计在高库存、高产能的双重影响下,后期

市场上行承压。

2、煤炭

20204月份,煤炭库存量出现减少,当月较上月减少1.5%,经历

了两个月的大幅增长后出现回落。从当前煤炭市场情况来看,沿海六

大电厂日耗增幅非常有限,存煤可用天数仍处高位水平。煤炭市场难

言乐观,采购持续性有限,市场供强需弱的格局还在延续。不过四月

下旬,上游发运减少、港口发运量增加,环渤海港口库存出现下降。

4月份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小幅回落。截至427日,秦皇岛港存煤

602万吨,较上月同期相比回落37.5万吨,跌幅为5.86%。本月港口

库存回落,主要因煤炭调入量出现收缩,受北方港口煤价持续下跌的

影响,产地发运积极性不高,大秦线发运量维持低位水平,41

421日平均发运量97.4万吨,较去年同期相比下跌12.6万吨。

3、有色金属

20204月份,有色金属库存量较上月减少2.1%时隔五个月后再

现下降格局,显示随着终端消费复苏,市场开启去库存,供应压力

出现缓解。从市场情况来看,今年2月份积攒的终端消费订单和3

的新订单在3-4月份集中排产;同时在复工过程中有色金属价格出现

下跌,导致下游客户因看好价格反弹以及摊低成本等原因不断追加订

单,提前预支消费,使市场形成了消费异常火爆的局面,加之库存

快速下降的验证,显著提振了市场对消费复苏的信心。4月份,上海

期货交易所监控仓库的铜库存创下20179月末以来最大月度降幅,

4月份铜库存较前月下滑36.6%230956吨。4月份上期所仓库

的所有基本金属中,铅库存降幅最多,一个月内下滑过半,至6658

吨,这是201810月末以来最低水平;铝库存累计下滑22.3%,创

201912月末以来最大月度降幅;镍库存当月降幅最低,较3

月仅下滑4.4%,至27421吨;锡库存当月下滑19.5%,至3572吨,

锌库存下滑将近25%120881吨。

4、汽车

20204月份,汽车库存指数两连跌至104.7%为近四个月以来的

最低,当月汽车库存量增速较上月放缓9.0个百分点,显示汽车市场

进一步回暖,车市库存压力继续缓解。据调查数据显示,4月份,汽

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8%,环比下降4.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

6.9个百分点。从市场情况来看,虽4月份是传统消费淡季,但在疫

情下经销商降价促销、政策刺激等多重因素影响之下,汽车市场进一

步回暖,市场库存增速持续放缓。从销售端来看,近期零售恢复相对

较好,在疫情长尾效应的担心下,由于疫情后更多人对出行安全的考

虑,刚性购车需求逐步爆发。另外,由于部分换购需求群体对疫情后

的出行质量有更多关注,换车需求也加速释放。此外,国家和部分地

方促进消费的政策出台落地,推动了前期观望消费群体的购车需求释

放。不过,在国家复产复工的强力推动下,疫情核心区外的主力车企

3月初已经基本复工,3月底的湖北车企快速复工,导致车市供

应持续增加,汽车库存压力依然较大。进入5月份,预计疫情对车市

影响仍然持续,整体汽车市场仍将逐步回暖,随着促销力度不断加大,

利好政策不断出台,车市有望在5月份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四、趋势

2020-2026年中国大宗商品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

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在下游行业快速复工复产的推

动下,库存快速下降,市场继续呈现回暖态势。进入5月份,供应的

起点仍然比较高,特别是部分商品在利润的推动下,仍有回升的空间。

而近期各地区需求的增长参差不齐,需求增长来自于北方和华中区域。

复工较早的地区,增长则相对乏力,尤其南部和东部地区的增幅一定

程度上意味着5月份的需求或难达此前市场的预期。此外,市场还需

要进一步消化海外市场的利空影响,同时4月份商品库存出现整体下

降,后市库存降幅收窄成为大概率事件。预计5月份,国内大宗商品

仍将呈现回暖向好的格局,商品价格有望得到提振。不过值得注意的

是,南方部分地区在雨季来临后需求可能有所下降,加之供给压力并

未减轻,市场供需矛盾或将再度显现,将令市场承压。

1、全球宏观经济增长仍将显著回落

近期,大宗商品市场最大的利空来自于全球宏观经济增长的显著回

落逐步得到确认甚至超预期,人们的避险情绪不但挥之不去,5月还

有阶段性上升的可能。由于各国对疫情的认知不同,特别是长期以来

形成了不同的观念,疫情蔓延也各有不同,对经济的影响在同一个时

段表现也不一样。中国一季度经济不同寻常地回落至同比下降6.8%

尽管中国非常成功地快速控制住了疫情,但海外的疫情蔓延,使得我

国一段时间里控制疫情不得不常态化,并且对海外疫情蔓延带来的控

风险情绪还有进一步上升的态势,对二季度经济增长也是忧心忡忡,

从而压制着国内钢铁市场价格。海外疫情滞后于中国至少一个月,

截止4月底还没有看到明显的拐点迹象。所以,疫情对海外国家一季

度经济影响虽然不小(美国一季度GDP同比下降4.8%),但对二季

度经济影响还将显著提升(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二季度GDP

许同比下降12%)。因此,4月经济指标数据出来后应该更加糟糕,

对市场的信心打击或许还会再来一波。而油价的暴跌,则给全球经济

和商品价格带来双重的打击。由于石油限产从5月才开启,每天970

万桶的减产量还不及2000万桶需求减少的量(FGE最新预测)。再

加上石油主要消费国的储油设施于5月中旬或将达到使用上限,5

油价尽管会有反弹但大概率仍将处于历史极低水平,仍将拖累全球经

济及商品价格表现。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仍将承受一定

的压力。

2、国外疫情暴发,商品出口压力明显加大

4月份PMI指数较3月份小幅下降,但仍处荣枯线上,表明经济仍

处于恢复态势,但速率明显放缓。不过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和

进口指数分别较上月下降12.94.5个百分点,进出口均处于下降趋

势。特别是出口订单指数大幅下滑,表明疫情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

冲击的影响开始显现,我国出口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外部压力对不同

行业有不同的影响,装备制造业进出口两端均明显下降;高技术产业

出口保持增长,进口明显减少;基础原材料行业出口大幅下降,而进

口稳中略增;消费品行业出口降幅明显大于进口。表明高新技术产业

抵御外部压力能力较好,产能过剩行业外需压力明显加大。综合来看,

我国进口有所减少,外部需求大幅下降。

3、国内市场需求预计继续好转

两会将于521-22日在北京召开,意味着我国疫情完全可控,更

意味着经济活动可以全面开展,有效投资将加快,国内消费有望进一

步提速。另外,二季度,随着各行业复工复产进度的加快,以及国家

和地方一系列支持政策的落实,大宗商品需求会继续好转,高于一季

度水平。基建方面,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传统基建建设,

以及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都将有所加快,对

大宗商品的需求将明显增加。

但房地产市场对大宗商品需求的支撑作用或有所减弱。一季度房地

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7%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7.2%房地产开发

企业土地购置面积比同比下降22.6%,土地成交价款下降18.1%。从

市场反映情况来看,房地产企业在疫情得到控制后缓慢复苏,但开工

情况一般。而制造业投资情况尚不乐观。


更多推荐

2017大量库存车出售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