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1日发(作者:现代伊兰特车主真实感受)
M20定期保养作业指导书(试行)
适用车型:BJ415A/BJ415B
前言
保养是服务商的重要业务;专业的保养作业是展示服务商服务水平、技术水平的平台。为提高服务商专业保养的理论知识和规范操作的能力,提高客户满意度,特整理了保养的相关技术信息,以技术文件的形式编制成《定期保养作业指导书》。
? ?编写说明:
1. 本手册涵盖0—62500KM保养项目
2. 按照定期保养的检查内容分为三类:1)“●”为定期更换项目 ;2)“□”紧固到规定力矩 3)“*”为检查、调整或润滑、适情更换
3. 其中检查调整项目按“驾驶室内”、“发动机舱/前舱”、“底盘”、“保养作业后检查”的顺序编写。
4. 《定期保养作业指导书》重点强调检查标准,检查方法和作业规范。
5. 《定期保养作业指导书》摘录了一些理论知识,只作为维修人员的知识拓展和故障诊断参考。具体的维修方案、拆装工艺、专用工具使用方法请参阅相关维修手册和技术培训教材。
? ?主要内容:
1. 交叉车型定期保养项目表。
2. 保养项目的检查目的和检查方法、检查标准。
3. 保养维护中的相关理论知识。
4. 车辆性能的相关国家标准。
5. 保养过程中专业设备、专用工具的使用。
? ?定期保养表
分类
1
2
更换项目
3
4
5
6
7
8
紧固
9
10
11
12
检查调整项目
13
14
15
16
17
18
序号 项目
公里×1000Km 2.5
月数 磨合期
●
●
7.5 12.5 17.5 22.5 27.5 32.5 37.5 42.5 47.5 52.5 57.5 62.5
3
●
6
●
9
●
12
●
15
●
18
●
21
●
24
●
27
●
30
●
33
●
36
● 更换发动机润滑油及滤清器
更换变速箱油及后桥油
更换空气滤芯
更换火花塞
更换燃油滤清器
更换制动液
更换冷却液
更换正时皮带
紧固底盘螺丝
紧固轮胎螺丝
紧固发动机缸盖螺栓
车内外照明及仪表显示
空调及其它电器设备
电脑检测
驻车制动器
安全带功能
换挡操纵机构
制动踏板与离合器踏板行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间隔3年或60,000公里(以先到者为准)更换一次,但定期检查若发现有异常则必须及时更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发动机舱线束是否干涉破损
燃油管路及接头
电瓶及充电系统
制动液
冷却液及冷却系统
空气滤芯
火花塞
发电机、空调压缩机皮带
正时皮带
PCV阀、曲轴箱排气软管和接头
活性碳罐及相关管路
调整气门间隙
变速箱油及后桥油
底盘零部件泄漏、损坏检查
检前后悬架系统
转向系统
前制动盘和刹车片
制动软管和硬管
轮胎/轮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后轮轴承润滑/检查后刹车鼓刹车片
调整润滑门锁及铰链
调整前束/轮胎换位
试车
尾气排放
*
*
*
*
*
*
*
*
* *
*
*
*
*
*
*
*
注:1.●为定期更换项目 ;2.□:紧固到规定力矩 3.*为检查、调整或润滑、适情更换
? ?指导书具体内容:
1. 汽车仪表功能检查:
1) 检查项目:转速表,车速表,里程表,燃油表;指示灯(转向、灯光、雾灯);警告灯(机油压力、水温、制动故障、引擎故障、蓄电池充放电),电子时钟,仪表背光灯。
2) 目的: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3) 检查方法:打开点火开关,目测各种仪表及警告灯指示是否正常;启动发动机目测转速、燃油表、充电指示灯、机油、水温警告灯指示是否正常。
2. 车内外照明检查:
1) 检查项目:阅读灯,位置灯,近光灯,远光灯,前雾灯,后雾灯,转向灯,警告灯,制动灯,高位制动灯,倒车灯,牌照灯等。
2) 目的: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3) 检查方法:因为雾灯、大灯是大功率用电器,防止电瓶耗电过多应启动发动机检查;检查倒车灯时应在关闭发动机情况下检查,防止发生意外!
3. 电气设备检查:
1) 检查项目:点烟器,喇叭,电动摇窗机,电动外后视镜,暖风空调系统,收音机,中控门锁,雨刷器,玻璃清洗装置。
2) 目的: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3) 检查方法及标准:
i. 点烟器:将点烟器头插入点烟器座后,点烟器头在10s-18s内自动弹开,且点烟器头在弹开后的10s内应具备点燃香烟的性能
ii. 喇叭:打开点火开关,按钮四周间隙及按动用力均匀;喇叭音质及音量正常,无杂音。
iii. 电动摇窗机:开关安装位置正确,操作有效;玻璃上升或下降时无卡滞、抖动、异响等不正常现象。
iv. 暖风空调系统:检查各控制按钮的调节、转动情况是否正常;检查暖风及制冷是否正常;检查鼓风机转动情况;
v. 收音机:检查电台搜索功能;检查声道调节、音响效果等;注:根据配置功能可能有所不同。
vi. 中控门锁:在车内操作检查中控门锁工作情况,在车外检测中控门锁关闭及开启的效果,用手开车门检验中控是否工作正常。
vii. 雨刷器、玻璃清洗装置:检测中要注意,雨刮片工作效能,喷水嘴喷水角度,必要时调整或更换。
1. 电脑检测
用专用检测设备读取各系统控制器内部故障存储;如果有异常,进行检修,故障排除后清除故障存储。
2. 安全带检查:
1) 检查项目:安全带外观及功能。
2) 检查标准:安全带外观无划伤、起皱、座椅锁扣无松动,无卡滞现象;缓慢拉动安全带应无阻滞,极快速度拉动安全带应能锁止。
3. 驻车制动效能检查
1) 检查方法及标准:以400N的力拉起驻车制动手柄,行程 5-8齿。
i. 驻车制动行程过小,当放松手刹拉杆时,制动力没有完全解除,使摩擦副长期处于摩擦状态;造成起步困难、行驶无力、油耗增加等;手制动行程过大,则会出现制动迟缓、制动力下降,影响行车安全。
4. 换挡机构
检查标准:换挡顺畅,档位准确;必要时调整或润滑换挡机构。
5. 制动、离合器踏板行程及防滑胶套(包括检查离合器拉线)
1) 检查标准:
i. 无卡滞、干涉、踩不到位(如铺垫的地胶、脚垫过厚);
ii. 自由行程正常,标准值:制动踏板1-6mm,离合踏板15-25mm.(具体参考相关车型的维修手册)
iii. 踏板上防滑胶套安装完好,无破损。
2) 相关知识:
i. 制动踏板行程过小造成制动拖滞;太大制动力不足。
ii. 离合器踏板行程太小造成离合器打滑,是发动机部分功率消耗在无益的摩擦上,造成油耗增加,甚至烧毁离合器片;自由行程过大,会造成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换挡困难。
iii. 踏板上的防滑胶套对脚施加在踏板上的制动力起关键作用。
6. 调整润滑车门锁块及铰链:
检查标准:检查所有车门及尾门的开启和关闭情况,润滑铰链和门锁系统,中门检查润
滑车门滑轨装置。
7. 清洁空滤罩壳及滤芯:
1) 检查标准:
i. 每次保养要清洁或更换空气滤清器;通常情况每10,000公里更换;恶劣条件5000公里更换。
ii. 在清洁或更换空滤的同时注意清洁空滤壳体内表面。
2) 相关知识:
i. 使用一段时间后,空滤内会吸附大量的粉尘、颗粒,严重时会堵塞进气系统,增加进气阻力,减少发动机进气量,使油耗增加,发动机动力下降。
ii. 要选用原厂配件,通透性大的滤芯起不到过滤的作用。使较大的粉尘颗粒通过进气道进入汽缸,使进气歧管更容易产生积碳,甚至导致发动机内部相关部件严重磨损。
8. 检查火花塞跳火间隙,清洁度,绝缘体:
1) 检查标准:跳火间隙正常;表面无积碳;绝缘体无破损。
2) BQ415A/BQ415B使用火花塞规格:F7RTC(BQ415A),跳火间隙0.7~0.8mm;K6RTC(BQ415B)跳火间隙0.7~0.8mm;拧紧力矩23±2 N?m
3) 相关知识:
i. 火花塞热值:火花塞所承受的热负荷(热量)的散失能力,来表示其承受热负荷的特性。用1—9表示,数字越大热值越高。
ii. 火花塞分类:根据绝缘体裙部长度分为冷型、中型、热型。1、2、3表示热型,4、5、6表示中型,7以上表示冷型;冷型火花塞是指:裙部受热面积小,散热快,因此裙部温度低的火花塞,适用于高速高压缩比大功率发动机。热型火花塞是指:裙部受热面积大,散热慢,因此裙部温度高的火花塞,适用于中低速低压缩比的小功率发动机。
iii. 点火间隙:火花塞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也叫电极间隙;间隙太小,可能由于点火能量不够而造成不点火;如果间隙太大,就要求更高的点火电压才能击穿这一间隙,也会导致不点火。
9. 传动皮带的检查
警 告:在更换或调整皮带张力前,断开负极电线。
1) 检查皮带是否有裂伤、割伤、变形,磨损和脏物,必要时更换。
2) 检查皮带张力。皮带用拇指压下(大约100N的力),下陷值为6~8mm,皮带张力视为正常。
3) 注 意:在更新皮带后,垂直向皮带施加约100N的压力,下陷值为6~8mm。如皮带太紧或太松,可通过移动发电机位置将皮带调整到正常张力。
4) 拧紧皮带调整螺栓和发电机支点螺栓。
5) 调整完成后将负极线接到电池端上。
10. 正时皮带:
1) 检查标准:
正时皮带是易损件。因此要定期检查损坏,破裂,磨损情况和是否清洁。如果被油脂浸渍或损坏破裂、表面裂纹则必须更换;
注 意: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曲轴转动皮带,检查皮带是否有损坏或磨损。
2) 更换时限:
每间隔3年或6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必须更换。
11. 充电系统(免维护蓄电池):
1) 检查标准:
i. 发电机发电量:14V/85A
ii. 充电电压及电瓶容量状态的检测。必要时用专用仪器检测,电瓶放电电压(启动电压)大于12V。
2) 相关知识:
i. 蓄电池端电压—电解液比重曲线图
ii.
iii.
电瓶极桩松动或是氧化会增大接触电阻,起到分压作用,而使启动机启动无力,甚至无法启动。
建议2年更换电瓶。
12. PCV(曲轴箱通风)阀和活性碳罐检查更换
1) 检查标准:
i. 检查曲轴箱通风软管和PCV软管是否漏气、破裂、堵塞或折弯,PCV阀是否粘住或者堵塞,按要求进行检查或更换。
ii. 活性碳罐及电磁阀:
iii. 一般故障原因:由于异物进入阀内部,导致锈蚀或密封性差等。
2) 相关知识:
i. 发现阀体内部由于黑色颗粒导致控制阀失效,需要更换控制阀时,请检查碳罐状况;
ii. 维修过程中尽量避免水、油等液体进入阀内。
13. 冷却系统:
警 告:为避免人员受到沸腾的液体和蒸汽喷出烫伤,当发动机和散热器还未冷却时,不能打开副水箱和散热器盖!
1) 检查项目:
i. 冷却系统温度/水温指示是否过热,电子扇、水泵及传动皮带运转(包括运转噪音)情况。
ii. 冷却液面高度,冷却液冰点及系统管路是否渗漏。
2) 相关知识:
i. 发动机冷却系统对发动机正常工作的作用:发动机正常工作,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如果冷却系统失效而导致发动机工作温度过高,则导致运动部件因热膨胀和润滑油高温失效而卡死。
ii. 发动机的冷却还必须适度:冷却不足(水温偏高),会使气缸充气不足、燃烧不正常,发动机功率下降,发动机运动零部件因润滑不良而加速磨损;冷却过度(水温偏低),热量损失过多,有用功减少,已经混合的汽油和空气混合气也会在缸壁凝结,流入曲轴箱,增加油耗的同时,会使机油变稀影响润滑,使发动机输出功率降低,磨损加剧。
iii. 防冻液除了具有冷却作用以外,还有防腐蚀,防结垢,防冻,提高冷却液沸点等作用。补充防冻液时要注意:必须添加同一品牌型号的防冻液,用水应急添加时要用纯净水并尽快换掉。否则会影响冷却液的冰点、沸点,容易造成发动机内部腐蚀和结垢。
iv. 冷却液的更换周期:2年或每4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
v. 冷却液型号:乙二醇。冷却液液面高度应该在“MAX”和“MIN”之间位置。
14. 检查制动液面
1) 检查项目:
i. 液面高度
ii. 工作部件及管路是否渗漏
2) 检查标准:
i. 液面高度正常(高度必须在最高刻度线及以下5mm之间),系统无渗漏。
ii. 工作管路无干涉,摩擦。
iii. 新车或是新换的刹车片,制动液液位应在最高刻线处,低于该刻线应添加。
3) 相关知识:
i. 制动系统的工作介质是一种特殊的液压油,如果系统泄露,将影响系统功能;在行驶中失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ii. 制动液要定期更换,因为制动液长时间工作后,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产生氧化变质,使其沸点降低,影响其性能,甚至导致制动系统失效(制动时产生的的高温会使低沸点的制动液沸腾、汽化导致制动失效)。
iii.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制动液不能混用,否则会因分层而失去制动作用,还会腐蚀制动系统的密封件和密封圈。
iv. 制动液含矿物质,具有毒性和腐蚀性,能够侵蚀油漆表面。如果制动液接触油漆表面,必须用清洁的酒精清洗,以防漆面受损。更换制动液时注意不要让制动液溅到眼睛里或是皮肤上。如果发生意外立即用水清洗,必要时去医院检查。
15. 制动液的更换周期为1年或2万公里;型号:DOT4,加注制动液时,先打开储存罐盖,加注到接近最高液面(MAX)标记处,然后拧紧。
16. 更换机油机滤(3个月或5000公里)
1) 操作标准:
i. 拧下排油螺栓排除发动机油,等3-5分钟机油不再成滴滴下。
ii. 安装排油螺栓时按标准力矩拧紧30N.m。
iii. 安装滤芯前将发动机油涂抹到新机滤的密封圈上。
iv. 用机滤扳手按标准力矩将新机滤拧到机滤座上20N.m。
2) 相关知识:
i. 机油粘度等级: SJ5W/40。
17. 机油加注量: 3L。
18. 更换变速箱和后桥润滑油(6个月或10000公里)
1) 操作标准:
i. 拧下加注口螺栓和排油螺栓,排出润滑油,等3-5分钟机油不再成滴滴下。
ii. 安装排油螺栓时按标准力矩拧紧60N.m。
iii. 使用专用加注机械加注润滑油。
iv. 拧紧润滑油加注口螺栓:60N.m。
2) 相关知识:
i. 变速箱油:环境温度-10℃以上用GL-4 75W/90; 环境温度-10℃以下
GL-4 90;
ii. 后桥油:环境温度-10℃以上用GL-5 85W-90,环境温度-10℃以下用GL-5
90双曲线齿轮油。
iii. 变速箱油加注量:1.3L±0.15L。
iv. 后桥油加注量:1.0L-1.2L。
19. 车身底部检查
1) 检查项目:
水箱,水管,发动机油底壳,曲轴前后油封,变速箱前后油封,传动轴,后桥,排气管,消声器,三元催化,刹车油管,燃油管路等。
2) 检查标准:无渗漏,变形,异响,松动,腐蚀,老化;必要时调整或更换。
20. 底盘螺丝
1) 检查项目及标准见下表:
检查项目
前减振器连接车身
连接杆连接减振器、稳定杆
横向稳定杆连接车身
摆臂连接副车架
摆臂连接车身
后吊耳片连接车身
前吊耳支架连接车身
前吊耳支架连接车身
骑马螺栓
后减震器与车身连接
后减震器与后桥连接
缓冲块连接车身
减振器连接车身、后桥
推力杆连接车身
30~40
55~65
22~28
80~100
65~85
85~105
75~95
85~105
75~95
35~40
35~40
40~50
40~50
55~65
斜拉杆连接后桥、车身
纵臂连接后桥、车身
缓冲块连接车身
65~85
80~100
40~50
21. 前后悬架
1) 检查项目:
前后减震,螺旋弹簧,钢板弹簧及U型螺栓
2) 检查标准:
无渗漏,变形,松动,紧固固定螺丝,必要调整紧固 、润滑。
22. 制动系统
1) 检查项目:
制动盘,制动片,制动鼓,制动蹄片,制动软管,制动分泵。
2) 检查标准:
i. 制动盘片,制动鼓,制动蹄片无异常磨损,制动时无异响。
ii. 制动软管无泄漏,裂纹,磨损,扭曲和其它损伤。
iii. 制动分泵无漏油;必要时调整或更换 。
3) 相关知识:
i. 刹车盘厚度:标准18.0mm,极限厚度标度:16.5mm
ii. 刹车片厚度:标准15.5 mm,极限厚度标准:7.0mm
iii. 制动盘摆动量极限:0.1mm
iv. 制动鼓内径:240mm
v. 制动蹄(宽×厚):40mm×5mm,厚度极限值:1mm。
23. 轮胎/轮毂/调整前束
1) 检查项目:
轮胎、轮毂外观,轮胎胎压(包括备胎)。
轮胎型号
185 /65 R14
应用
前轮胎
后轮胎
备胎
胎压
220kPa
220kPa
220kPa
轮辋型号为:114×5J ET44。
2) 检查标准:
i. 轮胎(轮毂)表面无硬伤,鼓包,异常磨损。
ii. 检测胎压并按标准补足轮胎气压。
iii. 每行驶10,000公里时轮胎调位,并检查前束(必要时做四轮定位)。
3) 相关知识:
i. 推荐的轮胎符合您汽车的技术特征,以便提供最佳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ii. 用其他不同特性的轮胎进行更换之前,应咨询特约售后服务中心。因安装未经过推荐的车轮和轮胎所造成的损失,不属于索赔范围内。
iii. 按照推荐的压力对轮胎充气,是保持驾驶舒适性、安全性和延长轮胎使用时间(寿命)的必要条件。应每周检查轮胎气压(包括备胎)。汽车长途行驶或重载行驶之前也需检查。
iv. 检查应在冷态下进行,使用指定的压力表检查。如果轮胎压力不正确,将降低燃油经济性和驾驶舒适性,并增加燃油消耗。
v. 车辆行驶后轮胎气压不应下降,因轮胎发热而使压力增加是正常现象。
vi. 检查轮胎气压后,要安装好气门嘴保护盖帽。
vii. 轮胎的换位
a) 前后轮胎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磨损情况也不相同,轮胎磨损的程度取决于路面类型、驾驶习惯、悬架系统车轮定位、车轮平衡和轮胎气压等因素。汽车行驶一段时间后应进行轮胎换位。轮胎换位可以协调轮胎胎面的磨损,从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b) 子午胎的换位应按下图执行。
无备胎时:
有备用胎时
c) 轮胎状况是日常保养的检查项目,应由服务商执行,他们可诊断异常磨损迹象或其他影响车辆的损坏情况。
d) 告诫:
●轮胎花纹高度降低会增加打滑的危险性。
●轮胎老化程度与行程多少有关系。长时间未使用的备胎仅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且使用该轮胎时应以低速行驶。
viii. 车轮平衡
a) 为避免转向盘振动,汽车车轮须进行平衡,以便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如产生振动以及更换轮胎后,车轮须进行平衡。
b) 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当轮胎胎面花纹高度接近3毫米时更换轮胎。
c) 轮胎换位时,建议检查车轮/轮胎总成的平衡情况。
ix.备注:
a) 胎面花纹最低高度为1.6毫米。该信息可由轮胎肩部胎面磨损指示标记来识别。
b) 如轮胎有以下迹象也应更换:切口、侧面突起或其他变形。
c) 更换轮胎时,应使用同类型轮胎,最好是同一车桥的轮胎同时更换。
d) 检查调整四轮轮毂预紧度。
e) 按标准紧固轮胎螺丝 。
检查标准:
i. 轮毂间隙要调整适当,间隙过小,会使滚动阻力增加,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间隙过大,会使制动鼓歪斜,并与制动蹄片接触,增大油耗,轴承过早失效。
ii. 安装车轮时需要按照规定力矩对称拧紧固定螺母。
iii. 轮胎固定螺母拧紧力矩:85~105N.m。
25.发动机气门间隙调整:
1)进气和排气门间隙按需要进行调整。调整标准:
部 位
415A
进气门间隙
415B
415A
排气门间隙
415B
0.25~0.30mm 0.35~0.40mm
2)测量和调整气门间隙时,摇臂或挺柱必须在凸轮轴的基圆上测量和调整,顺时针方向转动曲轴(从曲轴皮带轮侧观察),使凸轮轴正时皮带轮凸形圆环内侧上的“?”标志或字母“K”标志正对着气缸盖罩上的“V”形缺口(第四缸位于压缩上止点位置),调整4进、4排、2排、3进气门间隙,然后转动曲轴360°,使曲轴正时皮带轮轮缘上的“?”标志正对着机油泵壳上的“↓”形缺口(第一缸位于压缩上止点位置),调整1进、1排、2进、3排气门间隙。
注 意:检查气门间隙时,应将厚薄规插入到凸轮与摇臂或挺柱的基圆之间。
3)如果气门间隙不在标准范围内时,应进行调整使之达到标准,其方法是记录气门间隙不0.15~0.20 mm
0.25~0.30mm
0.25~0.30mm
0.35~0.40mm
冷 态
0.15~0.20 mm
热 态
0.25~0.30mm
标准值,旋下凸轮轴承盖螺栓,分别取下轴承盖凸轮轴,按记录的值调整相应型号的挺柱。再按挺柱相反的方向装配,并拧紧凸轮轴承盖螺栓。扭矩值为9~17 N.m
松开摇臂调整螺母,旋动调整螺钉,将气门间隙调整到规定范围以内。调整后,按规定的扭矩拧紧摇臂调整螺母,同时保持调整螺钉的稳定,然后再次检查,保证气门间隙标准。
26.发动机缸盖螺栓调整:
1)调整顺序:
⑦ ④ ① ⑥ ⑨
安装缸盖时缸盖螺栓的拧紧次序:分三次安全拧前端
紧,第一次以;60 N.m预紧,第二次拧紧到规定的⑧ ⑤ ② ③ ⑩
扭矩值:90N.m。
2)拧紧力矩90±3 N.m
27. 尾气排放系统的检测
1) 尾气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HC+NOx、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
2) 欧洲排放标准:是由欧洲经济委员会(ECE)的排放法规和欧共体(EEC)的排放指令共同加以实现的,欧共体(EEC)即是现在的欧盟(EU)。
3) 我国的排放法规:基本参照欧洲标准。目前主要采用欧洲三号排放标准(自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北京2008年率先实行国四,相当于欧四标准。
欧Ⅳ型式认证和生产一致性排放限制
车辆类型 基准质量(RM)Kg
CO
第一类车
第二类车
1级
2级
3级
全部
RM≤1305
1305<RM≤1760
RM>1760
汽油机
1.00
1.00
1.81
2.27
柴油机
0.50
0.50
0.63
0.74
限值g/km
HC
汽油机
0.10
0.10
0.13
0.16
汽油机
0.08
0.08
0.10
0.11
NOx
柴油机
0.25
0.25
0.33
0.39
28. 试车
1) 检查项目:
汽车动力性,制动性能,操纵稳定性,舒适性
2) 检查内容:
i. 发动机:启动、怠速、加速情况。
ii. 离合器:起步情况、踏板力及行程。
iii. 换挡:灵活,档位准确。
iv. 脚制动器和驻车制动器:功能、自由行程、制动时方向是否跑偏,方向盘不得抖动。
v. 转向系:功能检查(转向是否沉重),直线行驶时方向盘是否在中间位置;且不跑偏,方向盘不抖动。
vi. 空调、收音机等相关电器功能。
29. BQ415A/BQ415B常用油液型号、标准及更换周期
序号
油品名称
发动机润滑油
型号 性能参数 单车用量 执行标准
GB11121-2006
汽油机油
更换周期
首次强保2,500km,
间隔5,000km更换
首次强保2,500km,
间隔10,000km更换
首次强保2,500km,
间隔10,000km更换
20,000-25,000km/1年更换
一般间隔
40,000km/
2年更换
1
-10℃以上地区:等级:SJ;
SJ15W-40
牌号:15W-40
-10℃以下地区: 5W-30
SJ5W-30
GL-4 75W-90
GL-4 90
3.2L
2
变速箱油
运动粘度为(100℃)/(mm2/s): 15-19,表观粘度不高于-26,闪1.3L±0.2L
点不低于170℃
(80W/90的指标)
装钢板弹簧型:1.1L
装螺旋弹簧型:1.7L
0.5L~0.6L
3
后桥齿轮油
制动液
运动粘度为(100℃)/(mm2/s): 15-19,表GL-5 85W-90
观粘度不高于-12,闪点不低于180℃
DOT4
DOT4最低干沸点205℃,最低湿沸点140℃,对应HZY3
4
GB12981-2003
机动车辆制动液
JT 225-1996
汽车发动机冷却液安全使用技术条件
5
冷却液
制冷剂
乙二醇
冰点不大于-35℃,沸点不小于108℃ 6.5L
(乙二醇型冷却液)
沸点-26.19℃
单蒸:500g
双蒸:650g
6 R134a
? ?更改记录表
变更建议
第一版
变更日期
变更描述
首次发布
更多推荐
检查,制动,轮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