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6日发(作者:2019款捷达现在的报价是多少)
我国自主品牌研发模式及企业代表
第一节 我国自主研发模式概述
从夏利、金杯到奇瑞、吉利,再到上汽和南汽,20多年来,根据企业的规模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自身禀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实现计划的途径不同,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模式也呈现出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三种发展模式:并购方式、技术合作方式以及自主研发方式。
一、以并购方式作为发展模式
并购模式是指,通过并购国外的品牌、技术、生产能力等全部资产来转化为自主品牌,而且是直接进入中级车市场,典型的代表是上汽和南汽。
上汽集团通过收购英国罗孚来打造自主品牌轿车平台,依托国外上百年的轿车研发经验,引进国外专业人才和培养本土研发人才,积累并实现可持续性的新车研发,通过高端车型树立品牌形象。南汽斥资5300万美元购买了破产的英国MGR公司和动力总成公司资产,从而拥有了MG车型生产和制造的各项核心技术及这一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两者对收购来的国外品牌和技术加以改造整合,分别推出了直接面向中级市场的 “荣威”和“名爵”。
二、以技术合作方式作为发展模式
技术合作模式是指,通过与国外整车企业的技术合作和技术支持,逐步实现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典型的代表是海马和华晨。
海马汽车正在把这种合作的精髓成功地应用到自主品牌的发展,以技术引进为前提,迅速转化成属于自己的生产力,通过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来实践自己的发展模式。韩国汽车工业比中国汽车工业起步晚,但它如今发展得却更好,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与跨国汽车公司的合作,把技术合作和技术引进作为与跨国汽车公司合作的核心,通过技术合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创立自主品牌(现代等)。对于韩国汽车工业来说,技术合作模式已成为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但是,我国国产汽车企业决不能盲目的效法,要根据中国国情以及本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发展模式。
1 / 16
三、以自主研发方式作为发展模式
自主研发模式是指,依靠本土的研发力量,从技术集成逐步过度到技术创新,来发展自主品牌,典型代表是奇瑞、吉利和比亚迪。
20多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环境和条件,准确地说是合资后带动了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以及人才和技术的扩散为这类企业奠定了基础。自主发展最大的优势在于在经营管理、产品战略、技术开发、市场营销以及配套建设等各个重要方面拥有完全自主权。例如,2006年,奇瑞接连在微型车市场推出奇瑞QQ6、奇瑞06QQ以及新旗云三款新车,在小型车市场推出新东方之子、A 520、新瑞虎、旗云之星和06东方之子5款新车型加上老车型,至此奇瑞的产品谱系在中低端市场全线铺开。2006年奇瑞汽车销量达305236辆,全国排名第四,紧随上海通用409693辆、上海大众352908辆、一汽大众347100辆,在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再来提升品牌,这一发展模式反映在奇瑞汽车身上并得到了良好的市场表现。然而,在品牌塑造上,品牌需要长期地培养和经营,这就要求奇瑞等国产汽车企业,在选择自主研发的发展模式之后,加强自主品牌的长远发展。
第二节 主要自主品牌轿车生产企业竞争分析
国信证券行业分析师形象地用“种果树”来比喻轿车新车型的研发和投资。开发一款新车,犹如种一棵果树,研发费用、模具费用投资后,即沉淀为固定成本,但钱投了,生产线建立了,这棵“果树”却不一定结果,或者说开发出的车型无法实现利润,这对厂商而言,最大的困境在于这是一个蚕食资本、烧钱的过程,但沉淀成本却无法变现,最终只能计提“减值准备”,重新投资、上新车型。
关于到底哪一种研发模式最适合中国国情,这一直是市场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自主品牌企业中,有两类企业最终能够成功,一类是,资金实力雄厚、研发实力强、基础扎实,这样的企业,能够烧得起钱,能够坚持到最后,另一类是,尽管白手起家,但机制灵活、成本控制能力强,初期投产的几款车型都获得了成功,有一个良好的开局,并建立了品牌。上汽、比亚迪分别是上述两类能够成功的自主品牌企业的代表;也有人认为只有坚持走自主研发道路才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最终道路。个人认为,我们对任何一种模式都不能一概而论,简单的进行定性分析他好还是不好,因为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随着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的改变,各个模式都有其特殊对应的时点,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们就其中部分颇具代表型的公司进行分析。
2 / 16
一、上海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1. 企业概况
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于2006年2月成立,由上汽集团和上汽股份有限公司各投资60%、40%组建,初期投资36.8亿元人民币。
目前,上汽汽车的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将同步建设上海和仪征两个生产基地,中期规划将形成年产轿车及变形车30万辆和发动机40万台的生产规模。截止到2010年,上汽汽车计划推出RV车、中级车、紧凑型车等5个平台超过30款车型,混合动力车也将在其间推出,从而形成与国际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相同步的、价格从6.5万元至30万元、覆盖主流乘用车领域各个细分市场的宽系列产品线布局。
上汽(集团)股份投资18亿元建立的上汽工程研究院将和上汽海外研发中心将共同成为上汽汽车的技术研发基地,致力于自主品牌新产品研发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为上汽汽车自主品牌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综合性汽车制造商
上海汽车是国内最大的汽车公司,旗下的上海大众、上海通用是国内最优秀的乘用车制造商,上汽汽车则专注于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开拓;上汽通用五菱是微车领域的霸主,公司通过并购南汽集团、重庆红岩,实现了在商用车领域的全面布局。公司2008 年销售汽车182.4
万辆,继续居全国几大汽车集团之首。
? 汽车整车是公司三大业务板块中的重中之重
公司业务可分为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汽车金融三大板块,汽车整车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乘用车板块和商用车板块,目前公司拥有乘用车(不含交叉型乘用车)产能175 万辆/年,商用车(含交叉型乘用车)产能约115 万辆/年。
乘用车板块是公司的主业利润来源,乘用车板块的上海通用、上海大众是公司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金融是另外两个重要的利润来源,自主品牌目前总体上还处于亏损状态,商用车板块总体上也尚处于亏损状态。
3 / 16
图2:各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左图)和净利润(右图)比重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意向书
2. 竞争优势分析
公司旗下整车企业,上海通用、上海大众长期占据狭义乘用车行业的市场份额前三甲的位置,在品牌价值、品牌建设、产品性能等方面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上汽通用五菱在交叉型乘用车产品市场上,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市场份额连续5 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公司旗下自主品牌乘用车产品随着产品线的不断丰富,市场表现也渐入佳境。可以说,在乘用车产品市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非常明显,由于马太效应,在市场上行趋势中,公司将充分受益。
? 业务覆盖面广阔,产销规模首屈一指
上海汽车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制造制造商,已形成乘用车业务优势突出,商用车业务迎头赶上的,涵盖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以及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全面的综合汽车企业集团。
? 直接受益于汽车振兴规划提振销量
公司直接受益于车辆购置税下调,公司2008年所销售的乘用车中有45%排量在1.6L 以内,另外还有58.3 万辆的微型客车(交叉型乘用车)排量都在1.6L 以内,合计占上海汽车乘用车总销量的65%;微型客车同时受益于购置税下调和汽车下乡两个刺激政策,是振兴规划的最大受益车型,上汽通用五菱的微型车销量占据了微车市场43%的份额,公司将是汽车下乡的最大受益者,09 年公司微型车销量可增长7%。
? 人才优势
合资公司上海大众、上海通用是公司人才的一个天然蓄水池,公司发展自主品牌时只需在集团内部招聘即可满足大部分需求。
4 / 16
? 领先的营销能力以及广泛的销售网络
随着汽车产业的纵深发展,国内乘用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时的市场需求发掘、切合市场需求的营销宣传以及布局合理的营销网络成为任何一款畅销车型的必备要素,也是主机厂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旗下两大合资公司在国内市场驰骋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以及品牌影响力,具有成功运作多款车型的经验。并经多年发展,已形成遍布全国、布局合理、规模合理、服务完善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
? 零部件配套优势
多年来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建立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可以直接拿过来使用。
图3:上海汽车资产结构图 资料来源:国信证券研究所
3. 自有品牌介绍
上汽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包括上汽乘用车公司的荣威、MG名爵两个品牌,两个品牌差异化定位,荣威品牌的核心价值定位为“贵雅亦激情”,MG品牌的定位则为“高附加值的个性化运动型轿车”。
5 / 16
目前两个品牌的整合以及开始,公司的目标是做到统一研发、统一采购、统一制造标准、统一营销。我们认为,公司在与大众、通用的合作过程中,已经培育了较强的研发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公司有能力在整合荣威和名爵上取得成功。随着公司整合的不断深入,双品牌共存的协同效应将逐渐显现,上汽自主品牌有望逐步走出亏损,并成长为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
表5:公司自主品牌乘用车新产品上市时间表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 荣威
荣威是上汽2006年10月推出的一个品牌,是通过收购英国罗孚75的全部知识产权并借助于其技术平台之后重新命名的一款自主品牌。具有百年历史的罗孚品牌一度是英国汽车工业的旗帜,在世界汽车品牌阵营中,罗孚曾被誉为“皇冠上的珠宝”,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典迭出、载誉无数,成为当之无愧的“英国汽车工业的教父”。
最早的“Rover”字样约于1884年首次出现在自行车上,意思为流浪者或领航员。1904年,罗孚汽车正式诞生,这辆8马力汽车是在英国设计制造的最早汽车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辆具备中央底盘的汽车,其划时代意义不言而喻。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罗孚一路辉煌,由Owen Clegg设计的2.3升12马力车型,成为1912年到1924年的市场主力车型,并率先突破两万销量。1948年,世界闻名的越野车品牌——路虎(Land Rover)的诞生。1949年被称作独眼巨人的罗孚P4型轿车经典问世。1958年P5型车上市,迅速成为英国皇室、首相及罗马教廷的宠儿,无时无刻不彰显着尊贵而独特的身世。
进入21世纪,罗孚经典开始结缘中国,以诞生中国第一辆小轿车而闻名于世的上海汽6 / 16
车果敢先行,凭着多年与世界名牌良好的合作经验,大手笔收购罗孚75全部知识产权及技术平台,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书写了辉煌一页。
2006年,上海汽车基于Rover(罗孚)75技术核心,全新演绎英伦品质基因,全面汇融欧洲豪华车技术,并进行重新命名的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个国际化品牌——荣威ROEWE,最终辉煌诞生,可以说,荣威ROEWE品牌的诞生,既是对百年传奇经典的传承,更是对经典于现在和未来的重塑。
荣威是上汽努力打造的中国第一个国际化品牌。在品牌的创立过程中,荣威选择了高起点、国际化的发展模式,直接使自己跻身于中高端轿车行列,充分展示了荣威的“世界为我所用”的豪情,更体现了在“由来已久”的经典家世的基础上“创塑未来”的信心。(颜景毅, 《荣威的品牌建立过程》,中国广告,2008.4)
? 名爵
南汽名爵(MG)是南汽为增强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和调整产品结构,利用收购英国MG罗孚公司及动力总成公司资产实施的建设项目。MG ROVER公司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国际著名汽车公司,也是英国最大的独立轿车制造企业,2005年4月因经营困难而宣告破产。同年7月,南汽收购了MGR及动力总成公司的全部资产,包括一套完整的生产研发设备、4个整车产品平台、3个系列发动机、一个变速箱产品。
但由于南汽集团在乘用车研发、制造、营销等方面存在较大欠缺,名爵07年上市以来销量持续低迷,在上汽入主后,名爵将逐渐实现跟荣威统一研发、统一采购、统一制造标准、统一营销,我们相信名爵将逐步走出困境,在2010或2011年实现销量突破,实现盈利。
4. 2008-2009年总体经营状况
自主品牌采取了“由中高端向下拓展”的发展模式,即凭借已有的品牌优势、售后服务、满意度等优势将运作的比较成熟的中高端汽车的经验向低端拓展。
7 / 16
图4:公司自主品牌月销量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公司从 05年开始乘用车自主品牌产品的建设,07年1月份推出荣威750,产品的市场定位为高档中级车,但是并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同,市场表现平淡;08年6月上市的荣威550
1.8T的市场表现并没有给市场带来惊喜;而09年2月上市的荣威550 1.8L由于较高的产品性价比迅速赢得市场的认同,产品销量快速攀升,从荣威550 1.8L开始,公司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产品开始变得“既叫好又叫座”。我们认为,如果公司后续的自主品牌新产品继续贯彻荣威550 1.8L车型的市场策略,则公司的产品销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考虑新车上市的因素,预计2010年公司自主品牌乘用车产品实现销售约18万辆,考虑研发费用后,公司本部自主品牌业务在2010年开始小幅盈利。
图5:荣威550 的销量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东方证券研究所
5. 公司经营状况及财务分析
通过海外并购,在充分利用国外企业先进的研发及生产设备基础上,借助高水平的产品平台,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培育自主研发能力,打造自主品牌。南8 / 16
汽名爵(MG)汽车项目完全符合自主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提升南汽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的建设;也符合“走出去”的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将国内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
? 较高毛利率水平
自08年下半年荣威550产品上市以来,上海汽车母公司毛利率水平保持在19%以上(2009年一季度例外,主要受行业影响),应该说荣威产品毛利率水平已经和一线合资企业水平相当,远远高于大多数其他自主品牌,体现出公司产品卓越的竞争能力。
? 营业费率水平基本正常
2009年1-3季度,母公司营业费用为6.4亿元,营业费率为7.8%,考虑到荣威品牌定位于中档轿车,主要竞争对手为合资企业,需要进行大量的宣传推广和广告投入,营业费率水平基本正常。
? 规模效应将降低公司相关费率
09年上半年,母公司研发支出中4.2亿元计入当期损益(08年上半年计入当期损益的开发费用为3.8亿元,全年为9.95亿元),上半年管理费用为6.3亿元,比同期下降0.38亿元,但销售规模的提高使管理费率从08年上半年的34.5%下降到14%,我们预计随着产品销量提高,公司管理费率水平将不断成降低趋势。
6. 2010-2012年发展战略、财务预测
公司预计自主品牌将走上持续放量的轨道,今年1-11月,荣威与MG销量突破8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60%,预计全年销量将接近9万辆。随着临港基地的投产使用,整个自主品牌产能将达到23万辆。
公司预计2010年:
1. 将有包括MG6、荣威A级车、荣威SUV等3-4款新车上市;
2. 预计明年销量翻番,达到18万;2012年可达到40万辆的目标。
二、 广汽本田集团有限公司
1. 企业概况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广汽本田)于1998年7月1日成立,它是由广州汽车集团9 / 16
公司(简称广汽集团)与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简称本田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合作年限为30年。
广汽本田两个工厂占地面积为160万平方米,年产量36万辆,现有员工总数约为6800多人,目前生产的主要产品有雅阁系列轿车、奥德赛多功能系列轿车、飞度系列轿车和city锋范系列轿车,产品系列覆盖中高级车、中级车、经济型车、MpV等各个级别。在国内轿车项目中,广汽本田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少投入、快产出、滚动发展”的道路,经过年产3万辆、6万辆、12万辆、24万辆,到2009年,广汽本田顺利实现36万辆的产销目标,比2008年增长21.59%;在国产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5.5%。
2007年,广汽本田成立了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这是国内第一个由合资企业独立投资、以独立法人模式运作的汽车研发机构,拥有包括概念设计、造型设计、整车试作、实车测试、零部件开发等在内的整车独立开发能力。
广汽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合资企业自主品牌正式破题,对于提升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未来中国汽车市场格局的变化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 竞争优势分析
3. 自有品牌介绍
2008年4月20日,广汽本田发布了自主品牌—“理念”的品牌标识。它以具备科技感与未来感的银色为主色调,品牌标识图形螺旋上升,如同一个DNA分子,表达了“理念”品牌追求领先科技、永不停步的精神。
广汽本田副总郁俊表示,他们预计在2010年年底或者2011年年初,会推出第一款自主品牌的产品,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据Honda执行副总裁Koichi Kondo此前在东京接受采访时透露,理念的首款车将是本田品牌内最便宜的一款小车,排量将在1。6L以下,用以增强本田品牌的小型车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
4. 2008-2009年总体经营状况
缺少数据
5. 自有品牌经营状况及财务分析
10 / 16
缺少数据
6. 2010-2012年发展战略、财务预测
广汽本田今年制定了38.6万辆的目标计划,只比2009年36.56万辆的成绩提升了2万辆,主要原因是受制于广汽本田36万辆的产能,今年多出最大产能的2万辆,仍需要靠加班来完成。
今年11月份,广汽本田将推出雅阁Crosstour,新车在八代雅阁造型基础上还兼具了SUV车型的功能设计,价格将会比现款雅阁高出几万元。另外,广汽本田今年还将极力打造的新车是自主品牌的“理念”,明年将首推A0级车,该车将搭载1.0L和1.3L发动机,2011年的销售目标就高达15万辆。(中国新闻网,)
三、 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1. 企业概况
一汽海马位于海口市金盘工业开发区,占地100万平方米,年产乘用车能力15万辆,员工2500人,紧密关联企业员工10000余人(含全国销售服务店和专业配套厂商)。
海马汽车经过十余年建设,已拥有优良的资产结构和先进的管理体制,建成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汽车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工艺生产线,并与战略合作伙伴建立了共享型的开发配套平台和营销网络,是国家定点的乘用车大型生产企业,排名中国企业500强,机械工业企业100强。
海马汽车作为国内最早的汽车企业之一,早期与日本马自达进行合作。自1992年起,相继向市场投放了HMC6470、626、929、HMC7130等车型,但早期的市场表现平平。进入21世纪,海马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1年,推出了中国车市的第一辆S-MPV普力马,一度占据家用MPV市场85%的份额。继普力马的成功推出,2002年,海马汽车了推出中国车市的首款中级家轿福美来,凭借可靠的性能、节油特性以及良好的市场口碑,被誉为中国车市的“新三样”之一,至今累计销售近50万辆,成为中国车市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车型。
2005年海马全年产销量突破7.8万辆,同比增长18%。自海马汽车从1991年推出首款HX6380两厢车到2006年的“福美来2代”, 15年间共推出17个系列共30个品种。
11 / 16
2. 竞争优势分析
? 拥有近20年造车经验
海马汽车是一个拥有近20年造车经验的车企业,并由与国际车企长达15的合作历史,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创新,海马汽车在走向自主道路时,在生产工艺、工艺流程、质量管理、产品品牌、服务品牌、研发、配套体系、物流体系、销售体系等方面,都具备先天优势,海马汽车的自主发展之路,在业内也被称为自主发展的“第三条路”。
? 差异化细分市场道路
目前,海马汽车形成了海马3、福美来、海福星、普力马四大轿车品牌,致力于中级轿车的生产与研发,被称为中国车市的“中级车专家”。
2009年12月2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了与车贝公司通过两年研究得出的中国乘用车产品保值率排名。在自主品牌按价格区间的保值率排名中,在A级家轿的三个热门价格区间,即5-10万元、10-15万元、15-20万元,公司的福美来均居首位,其高品质、高性价比、经济实用等特点在市场上尤其是中级车市场已有口皆碑。
? 自产发动机实现量产,将大幅降低对外采购成本
公司HA 1.6L VVT发动机已实现量产,并逐步配套旗下1.6L排量的主力车型。从参数来看,HA 1.6L已经达到市场领先水平,另外从配套车型的销量来看,HA 1.6L已经获得市场成功。初步预计今年自产发动机配套量约为10万台,约节约对外采购成本2亿元。
? 全国市场战略布局
公司在海口和郑州建立了生产基地,分别针对周边省市集中生产A级轿车以及微型车。同时,公司相应地设立了约270个销售网点来支持车型的推广。
? 拥有大规模产能及较为完整产业链
2008年8月,海马汽车第三工厂整体工程已经破土动工。第三工厂建成后,海马汽车年产能将在现有15万辆的基础上扩增至30万辆, 成为国内少数拥有如此大规模产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
届时,海马汽车不但拥有3个整车生产工厂,还拥有2个发动机工厂和1个变速器工厂,以及落户园区的35家配套厂,未来海口基地将形成30万辆整车、30万台发动机、50家配12 / 16
套企业工业园区的整体规模。海马汽车崛起,成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并积极巩固国内市场,拓展海外市场。
3. 自有品牌介绍
? 福美来2代
福美来原型为日本马自达323这款国际畅销车型。日本马自达原装发动机和零部件,舒适的外观和内饰,使福美来在上市之初就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成为热销产品。福美来迅速曾为市场上独占鳌头的车型,月销量一直保持在8000台。
2006年,当福美来仍然站在细分市场销量排名前十的时候,海马汽车正式宣布自主。海马汽车推出首款学习型自主车型新一代福美来,标志着海马汽车自主发展之路开始。尽管道路艰难,但自主之后的福美来凭借“合资品质,自主价格”,以及多年积累的品牌口碑,上市当月销量便超过万台,并创造了连续数月销量过万的光辉业绩。利用一款经典车型推动整个企业品牌标识的更换,紧接着再以自主身份公开亮相,海马的自主之路饱含了海马汽车全体员工的智慧。
2009年12月2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了与车贝公司通过两年研究得出的中国乘用车产品保值率排名。我们可以看到,在自主品牌按价格区间的保值率排名中,在A级家轿的三个热门价格区间,即5-10万元、10-15万元、15-20万元,福美来均居首位。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其高品质、高性价比、经济实用等特点在市场上有口皆碑,且市场保有量已经超过50万辆,同时这也是对福美来高品质的印证。
价格区间
0-5万元
5-10万元
10-15万元
15-20万元
20万元以上
第一名
夏利两厢
一汽海马福美来
一汽海马福美来
一汽海马福美来
一汽红旗世纪星
第二名
夏利三厢车
奇瑞瑞虎
奇瑞瑞虎
一汽红旗世纪星
华晨中华尊驰
第三名
奇瑞QQ
比亚迪F3
一汽红旗明仕
长城汽车哈弗
奇瑞东方之子
表6:中国轿车自主品牌按价格区间保值率排名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鑫证券研发部整理
? 海马3
07年6月,运动风格轿车海马3在上海车展正式亮相并再度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
13 / 16
海马汽车首款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品牌车型海马3推向市场,成为首款能够与合资品牌在中级车高端领域展开竞争的车型。半年以后,海马3除了收获了掌声以外,抢先一步占据了市场先机,跃身到与合资品牌同类产品同台竞技的高起点上,同时还保持了不错的市场销量。
4. 2008-2009年总体经营状况
公司主营的整车品牌主要有福美来、海福星、海马3、欢动、普利马以及微客福仕达。
图6:2009年1-10月海马汽车销量结构图 资料来源:汽车工业协会,乘联会,天相投顾
自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其中营业收入由第一季度的20.53亿元减少至16.05亿元,营业利润由第一季度的盈利0.99亿元下滑至亏损0.54亿元,毛利率由第一季度的13.48%下降至5.26%。
导致盈利能力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有:
(1)受经济增速放缓等影响,公司汽车销量下降;
(2)自2008年2月份开始,占公司绝大部分销量的1.6L排量的轿车出厂价格下降明显;(3)公司外购的汽车发动机价格有所升高;
(4)受开发支出费用化影响,管理费用率大幅提升;
(5)受通胀因素影响,原材料钢铁的价格大幅走高。
受上述因素的持续影响,公司在过去5个季度的盈利能力一直处于历史低位,直至今年第三季度才出现明显好转。
5. 自有品牌经营状况及财务分析
除了福仕达外,公司目前的销量主要来自福美来、海福星、海马3及欢动,其中福美来&海福星系列的销量占比约为70%。随着汽车更新换代的加快,公司计划在明年推出新版福14 / 16
美来。同时,其他几款车型的更新换代工作也在筹划当中。
天相顾投的行业分析师认为,由于这些现有车型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特别是福美来及海福星系列,因此,初步预计明年福美来&海福星的销量为9.5万辆、海马3&欢动的销量为0.9万辆。
图7:今年海马各车型预计销量(万辆) 资料来源:天相投顾
6. 2010-2012年发展战略、财务预测
? 多款新车助力,明年销量将大幅增长
2009年底至2010年上半年,公司将陆续推出M1、M2及S3,此外新一代普力马H2已于去年10月底上市、福仕达的旺销明年有望持续。综合来看,预计明年公司汽车总销量将达到19.21万辆,较2007年历史最好时期的13.1万辆约增加47%。
? 研发费用已集中费用化,明年费用率将明显下降
公司的期间费用绝大部分为管理费用。由于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将开发支出集中费用化,导致管理费用率大幅提升,从而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目前开发支出已基本完成费用化,明年管理费用率将降低至历史平均水平,公司的费用率压力将得到较大缓解。
图8:2008年以来开发支出以及管理费用率走势 资料来源:天相顾投
15 / 16
? “蓝色引擎”,为公司发展提供原动力
公司在上海车展提出“蓝色引擎”战略,未来将集中资源发展自主动力总成及新能源。其核心内容为“在传统动力方面,通过持续的技术改善,改进动力总成系统的效能,达到更高的升功率、更低的油耗和更低的污染物排放;在新能源领域,采取跟随策略,通过制定新能源的战略目标与发展路线,实现公司汽车核心技术能力的大幅提升,实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长期目标”。
其具体目标为“在传统动力上提前实现《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技术指标要求,同时跟进新能源技术,在2010年前完成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各项技术准备,在2011年前完成油电混合汽车的产业化技术准备工作”。
简单来看,“蓝色引擎”锁定的是汽车制造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发动机动力总成技术方面。这将使得公司逐步走上发动机动力总成“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
公司已经推出的3款不同排量的自产发动机均采用国际领先技术,全面达到欧IV排放标准,并具备升级到欧V排放标准的潜能。
表7:公司2010年汽车销量及收入预测 资料来源:天相顾投
预计公司2010-2011年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122亿、143亿,净利润将分别达到4.2亿、5.2亿。
16 / 16
更多推荐
品牌,汽车,自主,公司,市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