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北京小客车指标管理系统入口)

新能源汽车时代背景下广汽本田公司发

展战略研究

摘 要:当前,乘用车市场迎来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汽车产业结构性调整加

速到来,新能源车加速渗透,燃油车市场被挤压。在此时代背景下,传统汽车制

造企业战略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都非常明显,迫切需要将压力转变为转型发展

的动力,以实现持续成长。基于此,本文从行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影响两个方

面出发,剖析了作为传统汽车制造企业的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企业发展战略

的现状及优劣势,并提出了如何进行战略转型对策,尝试为今后的合资企业品牌

发展战略的制定与选择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合资企业;发展战略

一、引言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新能源汽车已成为

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其市场规模在过去的十年时间得到快速增长。以国内

汽车消费市场为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从2012年的2万辆,到2022年达

到688.7万辆,销量占比27.6%,根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23年年底,新能源汽

车的销量占比会轻松超过30%。

汽车的电动化趋势愈发明显,众多车企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电动化计划。例如

宝马提出到2030年,宝马集团计划向客户累计交付1000万辆纯电动车。届时,

宝马集团旗下其他主要品牌也将全面电动化,这其中包括了大众熟知的劳斯莱斯、

MINI。除宝马以外,大众、通用、丰田、日产等为代表的传统跨国车企也开始纷

纷进入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且高度重视纯电动领域的产业发展。国内民

营车企中,吉利、长城在新能源方面虽然入局稍晚,但所选择的道路各具特色。

吉利积极与互联网企业“联姻”,长城则推出“欧拉”专攻女性和小型车市场,

长城魏牌主打高端品牌形象。比亚迪自 2021年下半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其销量

在中国市场甚至超过上汽大众。2022年3月,比亚迪正式宣布停止燃油车生产,

完成了从传统车企到新能源车企的蝶变。除具备“先天优势”的比亚迪在新能源

自研自产之路上高歌猛进外,广汽埃安、东风岚图、长安阿维塔、北汽极狐、上

汽智己等国资大型汽车集团的自主品牌,在经过数年培育和市场洗礼,逐渐找到

自己的节奏,争取到一席之地。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新能源汽

车的发展潜力十足。这对于以燃油车起家的传统合资车企来说,特别是有着“买

发动机送汽车”良好市场口碑的广汽本田企业来讲,压力与挑战巨大。在当前,

车市迎来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汽车产业结构性调整加速到来,燃油车市场被挤压,

合资车企加速分层,广汽本田企业面临着关键的转折点,必须在企业的发展战略

上,及时准确地进行转型升级,才能在未来的汽车消费市场获得一席之地。虽然

从传统燃油汽车转型到新能源汽车,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甚至会课题多多、

困难重重,但时至今日,谁都不会再怀疑,这条路已决无可退。

表1 汽车消费市场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社会动向

市场动向

1.市场进入存量竞争,到

1.经济向好,到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5.7%

2.国内城镇化和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3.人口老龄化加剧同时,年轻消费者成为消费主力

2025年,换购占新车销售6成以

2.产业利润结构的调整,汽车市

场未来将从销售产品向“产品+服

务”模式转型

政策法规

行业及竞争对手

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计划

至2025年,新能源车占比20%,节能车占比40%;

2035年,新能源车和节能车分别占比50%

2.市场进一步开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

3.能耗、排放、双积分法规要求日趋严苛

4.新能源行业管理重心由事前准入转向事中事后监

5.聚焦于汽车产品合规性与一致性

协议生效后,90%日本出口到中国的汽车零

部件关税将逐步降低至0,有利于日系车长期发展

1.品牌趋向年轻化

2.创新营销方式成为主机厂的营

销热点

3.核心零部件本土化趋势加速

4.车企致力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5.新四化大趋势下车企纷纷布局

备注:根据2022年环境分析报告

二、广汽本田企业内部环境 SWOT分析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地方国企广汽集团和日本本田技研会社按50:

50的股比共同投资建设和经营的合资企业。自1998年成立至2023年已持续经营

25年,累计生产纯燃油车/混合动力车/纯电车达到一千万台。

广汽本田作为中日合资企业,产品和技术源自于母公司广汽集团和日本本田

株式会社。母公司双方都拥有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雄厚的资金实力、深厚的技

术研发积累和沉淀。

合资企业成立和发展25年来,在广州市黄埔区、增城区拥有三个厂区、四

条整车生产线,有着完整严密的品质管控体制,营销渠道有600家特约经销商,

市场口碑、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在产品制造环节,广汽本田企业有着非常丰富的生产经验,而且新能源汽车

在生产过程中,约有一半以上的零部件都是可以相互通用的,这也使得汽车企业

能够更快地转型,实现新能源汽车的生产。

在市场营销方面,广汽本田企业也拥有一套完整的经销体系,其运营模式、

销售模式、管理模式都相对成熟完备。

随着新能源市场走向成熟, 更加考验企业的综合体系力和效率,广汽本田

25年来的沉淀和积累正是最大的优势。企业可以依托25年来累积的高质量经营

体系,继续以用户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转型,全力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以

及数字化业务场景搭建,重构高效业务结构,驱动效率持续增长。

表2 广汽本田企业 SWOT 矩阵

优势S

劣势W

1.雄厚的资金实

1.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储

备不足

2.管理思路与组织架构僵化

3.创新动能有待提升

2.领先的研发能力

3.规模与布局优势

4.品牌与客户优势

机会O

SO战略

WO战略

1.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2.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增长

3.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发展

的支持

4.城镇化不断推进居民汽车消

应对措施:

发挥品牌效应推进新

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

新产品开发,抢占市

场先机

应对措施:

围绕产业发展趋势,加快推进

业务结构调整,同时可与其他

行业内、行业外企业构建产业

战略联盟

威胁T

ST战略

WT战略

1.行业原有企业间的竞争

激烈

2.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

3.燃油车市场不断萎缩

应对措施:瞄准

新能源发展方向,集

中优势资源,迅速突

破新能源汽车核心技

应对措施:

着力提高运营效率,压降经营

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新能源汽车时代背景下广汽本田公司企业发展战略方向

3.1 核心技术创新

核心技术是未来汽车行业各新汽车品牌能够取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甚

至是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最重要因素。所以作为传统燃油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

车时代,更加要不断地创新,加强技术研发,不断优化核心技术,从而促进企业

成功转型,持续生存。只有不断优化自己的新能源技术,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

争中脱颖而出。

核心技术开发和形成需要一个稳定的队伍、一种激励机制、一种超前的理念

和一个科学的流程。广汽本田继承和延续了日本本田公司一贯有之的企业宗旨—

—竭尽全力提供超越顾客期待的商品,将“尊重理论、创意和时间”明确地写入

了公司的营运方针,这就从企业文化上做了顶层设计,赋予了广汽本田拥有了技

术创新的基因和原始动力。

作为合资企业,广汽本田可以充分利用母公司双方各自的电动化技术优势和

产业链集群规模优势,将新一代三电技术的研发纳入到企业的重点研发规划中,

在新能源时代背景下闯出一条适应国情、适合自身体制机制的康庄大道。

3.2 与母公司资源共享

作为合资企业,既可以享受外方的先进管理经验、技术优势和无形资产(如

品牌等),又可以利用中方的政府背景资源和市场销售渠道。在新能源汽车时代,

可以充分吸收利用广汽集团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面已有的成果。

广汽集团目前的技术积累已经非常深厚,已经有完整成熟的GPMA架构(影

豹所属平台)、GEP纯电平台,还有智能驾驶和移动网联系统ADiGO 4.0系统。

在纯电领域,广汽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核心技术,聚焦电池安全、续航和

电动车残值等用户痛点,包括弹匣电池(实现三元锂电池整包针刺不起火)、超

倍速电池技术(8分钟由0充到80%)、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可实现续航里

程超过1000km)。

广汽本田可以充分利用广汽自研的纯电技术,包括电动车平台、电控和电池

技术,在合资公司导入广汽自主研发、目前市场热捧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埃安

车型系列,实现对外方的“技术反哺”。利用母公司双方各自拥有局部技术优势,

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品牌效应,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通、成本分摊,风险共

担,使得最终产生的合力大于合资企业单独行事。

3.3 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具有自身的特点,更容易用自身的生产资质对生产过

程进行控制。传统汽车企业大多开发新能源汽车专属平台,利用技术积累和产业

链整合,优化研发流程,实现降本增效,增强产品竞争力。在产品方面,积极推

进车型的平台化和零部件的规模化,合理制定电力系统和电池组的规格,满足产

品线的要求,降低成本。

以笔者所在的广汽本田总装车间为例,在纯电车型新产品导入过程中,生产

车间建设和改造,要优先利用现有资源,实现投入最小化。

总装生产成本方面往往劳务费和设备折旧费占据了总成本的绝大部分,可以

通过提高人员效率和削减设备投资,有效降低单台成本。在人员高效化方面,新

产品导入过程中,从基础工时和生产要素出发,结合车间的特点开展施策。通过

工时的削减、人员配置优化、生产要素优化等方面实现效率提升。

在投资最小化方面,可运用削减、合并、简化、调整改善方法削减设备的投

资,如通过在公司范围内合理利用旧设备、功能整合合并设备、取消非必要且收

益性差的设备导入、简化设备方案等创新方式,削减厂房、主线、单机设备的投

资金额。

3.4 组织变革与创新

组织变革是指组织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改革和调整的过程。

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甚至白热化的阶段,必须对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适应性的变

更和必要的创新,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智能化、平台化、网联化、柔性化。

合资企业在组织架构上具有独特的地方,“国企的平台、民企的效率、外企

的流程”是对此最好的注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

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打破了信息差和地域差所形成的组织壁

垒,为组织数据和信息平台的搭建奠定了技术基础,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

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达到日程办公业务的流程简化,效率提

升,减少不必要的组织内耗和损失。

目前广汽本田已经整合了原来分散在组织内各职能和业务部门的信息技术岗

位,成立了单独的信息技术部门,开发了比如无界共享平台的数字化平台服务,

实现了项目申请与决策、人力资源管理、日常办公业务等方面流程高效、清晰的

无纸化办公环境。

四、结语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的大环境下,我国传统汽车制造企业

战略转型的外部环境比较严峻。同时,传统汽车制造企业战略转型的内部影响也

并不乐观,出现了自身发展定位与管理思路僵化、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欠缺、用于

战略转型的资金投入较大、战略转型的文化与品牌建设相对滞后等不足。本文认

为,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背景下,作为传统汽车制造企业的广汽本田,企业战略转

型应该要坚持从问题根源上出发,通过变革与创新组织架构、重视核心技术研发、

实现与母公司资源共享以及降本增效等措施,提高企业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增强员工自主创新水平,并进一步保障转型升级的专项资金。

在汽车产业跨行业变革、市场竞争愈发白炽化的背景下,要坚定创新发展驱

动战略,加码电动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增强合资合作,以

促进企业工程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是实现广汽本田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必由

之路。

参考文献:

[1]朱金福:上海通用公司发展新能源汽车的SWOT分析[J].产业经济,2009,

2

[2]张永伟: 后合资时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8,3

[3]赵南星: 新能源汽车产业模块化与发展战略分析[J].市场周刊,2018,17

[4]郑华:新能源汽车时代背景下传统车企战略转型[J].商场现代化,2020,

20

作者简介:邓宇波(1984-),男,广东广州人,本科学士,中级统计师、

中级经济师,就职于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新产

品导入项目管理。

更多推荐

汽车,新能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