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6日发(作者:宝来和朗逸对比哪个更胜一筹)

第41卷 第4期

化 工 矿 产 地 质 Vol.41 No.42019年12月

GEOLOGY OF CHEMICAL MINERALS Dec. 2019内蒙古任家大院晚侏罗世花岗斑岩找矿远景?

张静杰* 陈新立 于超 闫晓博 翟超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河南地质局,河南 郑州 450000

提 要 根据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综合分析区域上成矿地质规律。在内蒙古赤峰市任家大院等4幅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NMKD2012—13)成果基础上,通过分析内蒙古任家大院物探异常特征、化探异常特征、花岗斑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采用地物化综合手段分析区内成矿信息成果,并通过地表工程进行揭露,圈定出7条钼矿(化)体。将研究区成矿地质特征与区域上典型钼矿床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在研究区寻找斑岩型钼矿潜力较大。

关键词 内蒙古 矿调 成矿地质特征 找矿远景

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296(2019)04–0270–07

任家大院斑岩体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大地构造位于塔里木—华北板块(Ⅱ)—华北板块北部大陆边缘(Ⅱ1)—镶黄旗—赤峰火山岩型被动边缘(Ⅱ12)[1~2](图1)。斑岩体位于内蒙古西拉沐沦钼矿带,该矿带成矿类型多样,成矿潜力巨大。前人通过对矿带综合研究以及对成矿带内小东沟、碾子沟等典型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研究证实,西拉沐伦钼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钼多金属成矿带之一。2012~2014年中化地质矿山总

局河南地质局在该区域内开展了1∶5万矿调工作,通过综合分析,在斑岩体内圈出了多处物化探异常,地表槽探揭露多条钼矿化体及铅锌银矿化体。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地物化综合成果,总结研究区成矿地质特征,对比区域上典型斑岩型钼矿床成矿特点,对该岩体找矿前景进行分析,为以后该区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依据和帮助。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滨太平洋成矿域、内蒙古-大兴安岭成矿省(Ⅱ-2)、突泉-林西华力西、燕山期铁(锡)、铜、铅、锌、银、铌(钽)成矿带(Ⅲ6)、硐子-汤家杖子钨、金、钼、铅、锌、铜成矿带(Ⅳ64)、小东沟-柳条沟钼、铅、锌成矿带(Ⅳ64-1)中部[3~4],西拉木伦河钼多金属成矿带[5]。该成矿带内分布的金属矿产主要有钼、铅、锌、银、金矿等,矿产主要与燕山晚期酸性岩浆岩有关,主要分布于燕山晚期酸性侵入岩内外接触带内。研究区外围已发现小东沟、红山子、鸡冠山等斑岩型钼矿[6]。

如图2所示,区内地层分布:西部有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流纹质晶屑(岩屑)凝灰岩、火山角砾岩;1—二级构造单元分界断裂;2—三级与四级构造单元分界断裂;

3—大兴安岭中生代岩浆岩带西分界断裂;4—中新生代盆地界线5—研究区位置

图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图

Fig. 1 The geotectonic location diagram of the study area

* 第一作者简介:张静杰(1987~),主要从事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工作,工程师。E-mail:jingjie327@

收稿日期:2018-11-26,改回日期:2019-03-08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NMKD2012-13)资助

第4期 张静杰,陈新立,于超,等:内蒙古任家大院晚侏罗世花岗斑岩找矿远景 271

中部及北部为白音高老组(J3by1)地层,主要岩性为(含砾)流纹岩、熔结火山角砾岩、流纹质(含砾)晶屑岩屑熔结凝灰岩;新近纪中新统汉诺坝组(N1h)大面积覆盖于花岗斑岩和上侏罗统火山岩之上,岩性为气孔(杏仁)状玄武岩、橄榄玄武岩互层,局部夹凝灰质、砂质泥岩;中部沟谷中第四系主要冲积物。

区域上断层分布总体上向北东、北西向放射状分布延伸。从组合规律上研究区西北部任家大院一带断层以北北东、北东向为主,北西向次之。相互关系上北东、北东东向断层限制北西向断层的发育,而北西向断层又影响了北东向次级断层的发育。

区域上燕山期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剧烈,形成大面积中生代火山岩,同时伴随强烈的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根据同位素测量结果及各岩体的相互接触关系,区内侵入岩划分为晚侏罗世、白垩纪共两期[7]。主要岩性为花岗斑岩、流纹斑岩、石英正长斑岩、正长花岗岩、闪长玢岩脉等。

1—第四系;2—新近系汉诺坝组;3—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组下段;4—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

5—晚侏罗世花岗斑岩;6—晚侏罗世流纹斑岩;7—晚侏罗世少斑流纹斑岩;8—晚侏罗世多斑流纹斑岩;

9—晚侏罗世石英正长斑岩;10—气孔状橄榄玄武岩;11—流纹岩;12—流纹质晶屑凝灰岩;

13—流纹质火山角砾岩;14—花岗斑岩;15—流纹斑岩;16—地质界线;17—角度不整合线;18—岩相界线;

19—产状;20—实测不明性质断层;21—推测断层;22—正断层;23—逆断层;24—张性断裂;25—研究区范围

图2 区域地质构造简图

Fig. 2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structural diagram of the study area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研究区出露地层简单(图3),仅有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组酸性火山岩、汉诺坝组玄武岩和第四

系松散堆积物。白音高老组地层少量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地表岩石类型主要为灰白色-深灰色流纹岩、流纹质熔结角砾岩、火山凝灰熔岩等。汉诺坝组地层分布在研究区西南部,岩石类型为灰黑色、深灰色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岩层产状平缓,总体呈岩被状产出。

272 化 工 矿 产 地 质 2019年

1—第四系;2—新近纪汉诺坝组;3—白音高老组流纹岩;4—白音高老组凝灰熔岩;

5—晚侏罗花岗斑岩;6—晚侏罗流纹斑岩;7—闪长玢岩;8—地质界线;9—角度不整合线;

10—岩相界线;11—实测断层;12—逆断层;13—正断层;14—断层角砾;15—萤石矿体及编号

16—钼矿化体及编号;17—银矿化体及编号;18—化探异常及编号;19—激电异常及编号;20—磁法异常

图3 研究区地物化综合图

Fig. 3 Comprehensive map of physical,geochemical and geology in the study area

2.2 侵入岩

研究区广泛出露于任家大院—大杖房一带的花岗斑岩体为晚侏罗世形成[7]。主要以岩体的形式产出,局部以花岗斑岩株的形式产出。该岩体侵入于晚侏罗世流纹斑岩以及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白音高老组地层中,局部被汉诺坝组覆盖。

2.2.1 花岗斑岩成因类型及构造环境分析 根据研究区内花岗斑岩硅酸盐分析结果(表1)显示:SiO2含量68.22%~74.85%,平均71.15%,为酸性岩;花岗斑岩体扎瓦里茨基特征数值可看出,Q=16.68~33.57,平均24.89,Si过剩。将所得数据投影到Raju的Ca-Na-K三角图上(图4),确定该花岗斑岩体属于交代花岗岩。

表1 晚侏罗世花岗斑岩硅酸盐分析结果

Table 1 Analytic results of late Jurassic granite porphyry silicate

样号

1

2

3

4

5

样号

1

2

3

4

岩石名称

SiO2 TiO2 Al2O3 Fe2O3花岗斑岩

花岗斑岩

花岗斑岩

花岗斑岩

花岗斑岩

岩石名称

花岗斑岩

花岗斑岩

花岗斑岩

花岗斑岩

花岗斑岩

74.85 0.32 12.76 3.52 1.08072.32 0.29 12.38 3.58 1.72070.39 0.335 12.85 4.28 0.58069.99 0.342 13.31 3.32 0.32368.22 0.389 13.89 3.93 0.728氧化物含量(%)

FeO MnO MgO CaO Na2OK2O P2O5 CO2 LOI

1.5400.9700.8420.8480.4200.067 0.170 0.340 2.52 5.92 0.028 0.1500.130 0.220 0.280 2.57 6.52 0.025 0.1600.045 0.370 0.060 3.96 6.09 0.016 0.1080.053 0.333 0.061 3.82 6.64 0.016 0.0870.128 0.380 0.000 4.71 6.03 0.053 0.080相关岩石化学参数

Loss ∑ σ Q AR S

2.25

6.09

4.17

3.67

7.82

80.14

79.32

78.82

78.61

76.98

1.54 103.265 2.24 33.57

0.97 101.165 2.82 29.15

0.842 99.926 3.69 23.03

0.848 99.143 4.05 21.99

0.42 98.958 4.57 16.68

5

第4期 张静杰,陈新立,于超,等:内蒙古任家大院晚侏罗世花岗斑岩找矿远景 273

A区:非构造带(板块内部稳定构造区);

B区:造山带(岛弧及活动大陆边缘区);

A区:交代花岗岩类型;B区:岩浆花岗岩类型

C区:A、B区火山岩派生的碱性岩

图4 花岗斑岩体Ca-Na-K三角图解

Fig. 4 Ca-Na-K triangle diagram of granite porphyry pluton图5 晚侏罗世花岗斑岩体里特曼-戈蒂里投影图

Fig. 5 Rittmann-Gottiry diagram of late Jurassic granite porphyry根据里特曼-戈蒂里图(图5)可以看出,5个硅酸盐样品有4个为造山带(岛弧及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1个在造山带(岛弧及活动大陆边缘)、非造山带火山岩派生的碱性岩。由此推断该花岗斑岩体形成于造山带环境,与小东沟岩体形成环境一致。

2.2.2 花岗斑岩光谱分析 根据研究区晚侏罗世花岗斑岩样品光谱分析结果表2所示,将研究区晚侏罗世花岗斑岩各元素含量与大兴安岭南部岩石含量对比[8~9]。区内Ag与大兴安岭南部岩石含量基本相当,Bi、Co、Cr、Cu、Ni贫乏,As、Au、Pb富集,Cd、Mo、Sn、W、Zn成强富集分布。

表2 晚侏罗世花岗斑岩样品光谱分析结果

Table 2 Spectral analysis results of late Jurassic granite porphyry samples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平均值X

光谱分析结果(×10-6)

Ag As Au Bi Cd Co Cr Cu Mo Ni Pb Sn W Zn

0.17 3.62 2.16 0.08 0.11 1.44 14.9013.001.37 4.57 38.80 8.95 3.40 134.01.23 8.05 23.30 3.11 5.23 76.3

1.91 2.54 25.40 6.20 2.95 72.9

47.90 7.91 1.14 128.00.11 4.22 0.88 0.06 0.10 1.95 6.61 11.000.13 5.00 0.69 0.13 0.06 0.83 8.05 10.700.08 4.23 1.35 0.09 0.23 5.32 7.51 8.96 1.76 29.200.05 28.700.09 4.97 0.79 0.09 0.12 0.86 5.30 7.48 1.09 5.13 31.40 8.05 2.32 116.00.81 0.09 0.08 0.74 8.11 7.74 1.03 3.13 21.80 5.23 2.67 139.00.08 4.47 0.87 0.11 0.17 1.07 9.90 9.38 1.62 3.07 24.60 4.87 1.17 121.00.05 6.81 0.81 0.10 0.16 1.60 6.58 8.93 1.44 5.93 21.90 4.72 4.34 118.00.05 4.25 0.58 0.10 0.08 5.25 11.3011.402.71 7.04 32.70 5.13 1.02 106.00.07 5.54 0.44 0.11 0.27 1.43 6.37 8.79 2.59 3.22 23.40 4.22 1.62 104.00.21 4.45 0.38 0.09 0.21 1.23 5.83 8.92 3.78 2.10 23.80 4.25 1.20 107.00.09 6.84 0.36 0.10 0.21 0.82 5.81 8.32 2.40 2.31 22.30 4.34 0.54 106.00.05 3.15 0.51 0.10 0.10 1.44 9.16 12.500.05 5.14 0.31 0.06 0.11 1.18 8.96 10.100.07 8.37 0.40 0.08 0.10 3.38 6.39 11.100.13 6.64 0.37 0.10 0.10 5.34 8.64 15.000.05 6.31 0.34 0.09 0.11 7.87 6.89 15.900.05 12.700.10 10.800.35 0.09 0.09 3.39 9.40 18.101.10 0.09 0.13 2.06 8.43 10.231.01 9.68 27.10 5.92 0.63 123.01.74 1.87 27.90 4.90 3.97 101.02.02 2.90 28.60 5.25 3.33 118.02.34 5.70 24.90 3.74 9.05 117.02.35 4.97 21.20 3.88 3.26 138.03.25 4.91 29.70 4.01 4.71 125.02.31 5.48 30.03 5.81 2.60 115.51标准离差S 0.06 21.02R/10-3

K/10-3

1.74 0.02 0.05 1.77 2.60 2.77 1.43 5.01 9.14 1.66 1.80 15.5614.001.00 15.0022.00 2.70 1.40 68.00变异系数Cv 0.59 1.95 1.57 0.20 0.40 0.86 0.31 0.27 0.62 0.91 0.30 0.29 0.69 0.13

0.09 8.20 0.87 0.23 0.07 5.50 36.001.08 1.32 1.27 0.41 1.80 0.37 0.23 0.73 2.31 0.37 1.36 2.15 1.86 1.70

注:X为算数平均值;R为大兴安岭南部区域岩石含量;K为大兴安岭南部区域岩石含量/算数平均值

274 化 工 矿 产 地 质 2019年

根据锆石同位素测年样品测量结果,该岩体锆石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51.6±2)Ma[7],和西拉木伦河钼多金属成矿带的成岩成矿时限吻合[5]。

2.3 构造

研究区断裂构造发育,多以断裂构造破碎带形式出现。主要有NE向和NW向2组,研究区处于NE向区域性断裂F5和NW向断裂F2交汇部位。NE向区域性断裂F5从研究区西北部横穿通过,走向45°,倾向北西,倾角55°~82°不等。NW向断裂F2是区域性断裂之派生断裂,走向330°,倾角75°或近直立,力学性质属张扭性。在F2北东盘两断裂交汇部位,与F5平行的次级断裂成群、成带分布,沿断裂普遍具有较强的硅化、萤石矿化现象,此类断裂是区内主要的导矿、容矿构造,地表工程揭示钼、银多金属矿化主要赋存在该组断裂破碎带中。

3 研究区地球物理特征

1∶1万高精度磁测结构显示该区整体呈正磁异常形态,局部夹杂有零散的负磁异常,研究区圈出磁法异常2个(图3)。北部有一明显的正磁异常C1,与Hs3异常分布位置大致吻合,结合地质及物性资料,推测受到北东向断裂影响。C2正磁异常沿断层F2延伸,与Hs1化探异常吻合,其形态和规模受F2断层控制,推测由F2及其北侧的次级断裂引起。

1∶1万电测结构显示该区有3个极化率异常。从极化率分布形态,可以圈出3条略高于背景值的异常条带,分别为J1、J2、J3,极化率在1.5以上,对应的电阻率为高阻异常D2、D3、D4,电阻率在2000?·m以上,异常走向与区内北东向断裂裂隙方向完全一致,推测为岩体内硅化、萤石矿化及深部沿断裂发育的金属矿化引起。

4 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

在研究区圈定3处1∶1万综合异常(Hs1、Hs2、Hs3),其中圈出Mo异常18个、Pb异常38个、Zn异常40个、Au异常25个、Cu异常9个,异常重现性好,Mo、Zn、Ag异常套合较好。

对比分析物探工作圈出的3个激电极化率异常和两个磁法异常,其中Hs2、Hs3和三个激电极化率异常吻合并且与异常区断裂构造方向一致。

其中Hs1位于研究区南部,呈北西向长圆状延伸,长约1.8km,宽约0.7km,异常面积0.9km2,与F2断裂延伸方向一致,分布于F2断层北侧。该综合异常以Mo、Zn、Pb、Ag异常为主,伴生Cu、W异常,各异常分布范围一致,Mo、Pb、Zn异常吻合程度较好。其中以Mo异常规模最大,强度最高,Mo、Ag异常具有内、中、外三带,Mo异常峰值达126×10-6,Ag异常峰值达0.76×10-9。

Hs2化探异常位于研究区中部,任家大院东山坡,呈北西向椭圆状分布,长约0.9km,宽约0.7km,异常面积0.55km2。该综合异常以Mo、Ag为主,伴生Zn、Pb、Au、W异常。其中以Mo异常规模最大,其次为Ag、Au异常,其他异常规模较小;Mo、Ag异常规模大,异常分布范围一致,各元素异常范围吻合。Mo异常强度高,具有内、中、外三带,异常峰值高达32.6×10-6。

5 研究区矿化蚀变特征

研究区内发现3个钼矿化带,7个钼矿化体。矿化带位于任家大院晚侏罗世花岗斑岩断裂构造带,矿化带出露宽度约260m左右,走向可见延伸约50m左右。矿化带内断裂裂隙发育,主要裂隙走向北东30°~50°不等,倾向北西300°~320°不等,倾角55°~82°不等。沿裂隙多具较强硅化、萤石矿化和轻微褐铁矿化现象,萤石矿呈薄膜状或细脉状沿裂隙面分布或充填于裂隙内。矿石为碎裂花岗斑岩,细脉浸染状、斑状结构,块状构造。通过综合分析钼矿化体厚度为1.33~3.07m,Mo品位为0.01%~0.017%。

6 找矿远景分析

将研究区成矿地质特征与西拉木伦河多多金属成矿带内典型矿床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如表3所示。

第4期 张静杰,陈新立,于超,等:内蒙古任家大院晚侏罗世花岗斑岩找矿远景 275

表3 西拉木伦河钼多金属成矿带典型铜钼矿床

Table 3 Typical Cu-Mo deposits in Mo polymetallic belt in Xilamulun river

成矿区带

西拉木伦

钼成矿带

矿床

名称

小东沟

矿床

类型

斑岩型

岩浆岩

成岩年龄/Ma矿体

特征

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围岩蚀变

硅化、绢云母绿泥石化

资料来源

张作伦等,2009[10];聂凤军2010[13];覃锋等,2008[14~15]

花岗岩 142±2 浸染状 辉钼矿、石英、绢云黄铁矿

解石

母、萤石、方化、钾长石化、等,2007[11~12];刘运纪等,研究区 斑岩型 花岗斑岩 151.6±2浸染状、黄铁矿

条带状

石英、萤石、硅化、绢云母方解石 化、钾长石化、

(1)研究区位于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带西南部,西拉木伦河钼多金属成矿带,该成矿带有望成为我国继小秦岭、燕辽之外的重要钼多金属成矿带,从区域成矿带位置来讲研究区寻找钼矿意义重大。

(2)综合分析研究区与区域上构造的关系,区内断裂构造发育,特别是北东向区域断裂之次级断裂极为发育,次级构造破碎带中普遍具有硅化、萤石矿化现象,大部分地区具有钼矿化、银矿化现象。同时研究区成矿时期、成矿作用及容矿构造符合西拉木伦河钼多金属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因此该区寻找斑岩型钼矿潜力较大。

(3)根据研究区地物化综合地质特征,圈定出多个物探及化探异常。综合异常分布于花岗斑岩体构造断裂带内部。围岩出现硅化、绢云母化、钾长石化等蚀变。通过工程揭露情况,圈出多条钼、银矿化体。因此认为在该区寻找斑岩型钼矿有较好前景。

7 结论

(1)任家大院花岗斑岩体位于西拉木伦河钼多金属成矿带,通过与周边小东沟典型钼矿床进行对比(表3)。成矿时期、成矿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类型一致,认为任家大院斑岩体具有寻找斑岩型钼矿的前景。

(2)在研究区花岗斑岩体内两条主断裂交汇部位,圈定3个物化探综合异常,异常部位地表揭示3个钼矿化带及7条钼矿化体。可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有望寻找出一定规模的斑岩型钼矿。

参 考 文 献

1 潘桂棠,肖庆辉,陆松年,等.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M]. 成都: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2009

2 邵积东. 内蒙古大地构造分区及其特征[J]. 内蒙古地质,1998(2):1-27

3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内蒙古区域地质志[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4 卲和明,张履桥.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成矿区(带)和成矿系列[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

5 贾盼盼,魏俊浩,巩庆伟,等. 大兴安岭地区铜钼矿床成矿区带背景及找矿前景分析[J]. 地质与勘探,2011,47(2):151-163

6 孙兴国,刘建明,覃锋,等. 大兴安岭成矿研究新进展——西拉木伦河南岸Mo多金属成矿带的发现[J].中国矿业,2008,17(2):75-77

7 陈新立,黄俭合,张静杰,等. 内蒙古赤峰市任家大院等四幅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报告[R].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地质勘查基金中心,2014

8 赵一鸣,张德全,徐志刚,等. 大兴安岭及邻区铜多金属床成矿规律与远景评价[M].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

9 金俊,王京彬,黄建军,等. 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北段成矿环境、找矿方向及勘查技术方法研究[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岩石学报,2009,25(1):10 张作伦,曾庆栋,屈文俊,等. 内蒙碾子沟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212-218

11 聂凤军,张万益,杜安道,等. 内蒙古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07,81(7):36-43

12 聂凤军,张万益,江思宏,等.内蒙古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 矿床地质,2007,26(6):609-620

13 刘运纪,周琳.内蒙小东沟钼-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 化工矿产地质,2010,32(2):123-28

14 覃锋,刘建明,曾庆栋,等. 内蒙古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时代及物质来源[J]. 现代地质,2008,22(2):173-180

15 覃锋,刘建明,曾庆栋,等.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成岩成矿机制探讨[J]. 岩石学报,2009,25(12):3357-3368

276 化 工 矿 产 地 质 2019年

Prospect of late Jurassic granitic porphyry prospecting

in Renjiadayuan, Inner Mongolia

Zhang Jingjie , Chen Xinli , Yu Chao , Yan Xiaobo , Zhai Chao

Henan Geological Bureau of CCGMB, Zhengzhou, Henan, 450000,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rules in the

region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four 1∶50000 mineral survey maps of

Renjiadayuan, Chifeng City, Inner Mongoli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geophysical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geochemical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and lith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ranitic porphyry in Renjiadayuan,

analyzed the metallogenic information results in the area by means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comprehensive means, and delineated the ore-forming bodies through surface engineering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area are compared with the typical Mo deposits in the

region, an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re is great potential to look for porphyry Mo deposits in the study area.

Key words:Inner Mongolia, Mineral survey,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perspective

~~~~~~~~~~~~~~~~~~~~~~~~~~~~~~~~~~~~~~~~~~~~~~~~~~~~~~~~~~~~~~~~~~~~~~~~~~~~~~~~~~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与自然资源管理内容节选

11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发展绿色金融,推进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完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和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强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执法司法制度。

(2)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政策体系。

(3)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保护。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国家公园保护制度。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

(4)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强化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控、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管理,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落实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更多推荐

斑岩,地质,成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