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菲克jeep指南者报价-探岳2020款报价及图片


2023年11月17日发(作者:迈凯伦720s二手车)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吉利公司成功收购沃尔沃的启示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陈海霞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一系列问题的探讨,由此导出中国汽车行业开始进军国际市场,走国际

化道路的发展战略,同时探讨关于品牌的买卖及并购后的共生型整合问题,最后点明中国民族汽车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吉利汽车 沃尔沃汽车 品牌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F752 A 1005-5800(2012)06(c)-224-02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了全世界的金融市场,许多

企业的资产遭受贬值,包括北美、欧洲、日本乃至中国在内的各大车

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全球汽车业陷入低迷状态。金融危机

爆发是把双刃剑,它在冲击世界金融市场的同时,也给中国企业进

行海外探索提供了好时机,金融风暴促成了汽车工业格局的变化,

中国汽车业海外并购浪潮席卷而来,目前最引人关注的中国企业

海外并购案例,莫过于2010年3月中国吉利收购瑞典沃尔沃事件。

1 我国汽车业发展的现状

汽车制造业一直是我国制造业的重点项目,我国汽车制造业

也正不断涌现出一些拥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汽车品牌。同时我

国汽车制造业时刻关注国内外发展态势,积极面对国际国内的风

云变化而引出的有利机会,增强自有知识产权的竞争力。当然,事物

都有两面性,在国内汽车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障

碍,或者说这是国内产业发展长期存在并亟需克服的软肋,中国汽

车业的发展缺陷挡不住向前冲的浪潮,汽车制造业必将迎风破浪,

勇往直前。

1.1 我国汽车工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近来,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出现衰退趋势,但由于中国

经济的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均汽车保有量低,现有良好的汽车工业

价格对汽车工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中国政府基本

上是零负债,并拥有较大的外汇储备,促使中国现有的基础优势不

会影响当前乃至以后汽车业在中国的进程。此时中国经济仍一枝

独秀,特别是汽车工业正呈现爆炸式增长,这给汽车零部件企业的

发展也带来了绝佳的发展机遇。金融危机让中国汽车企业有了获取

国外汽车技术和品牌使自己变得国际化,增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的机会,自然不能轻易的放弃。

1.2 我国汽车工业国际化面临的困难

“国际经验表明,汽车强国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过

长期积累和学习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人士曾说。日本、

韩国等国成为后来兴起的汽车工业大国,无不是从引进技术起步,

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由内向型发展模式向开放型发展模

式的转变。我国已早早下了文件,要实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为了

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汽车业将要走一段坎坷的路。

现阶段,我国汽车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舞台仍然在产业链的

低端,海外投资设厂与海外收购的经验还不足,贸易与技术壁垒更

进一步加大了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

1.3 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

我国民族汽车工业起步非常晚,此外,行业内的配套体系保护

严重,产业政策与法规又多方面存在着大量空置和缺席等因素,

我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形成了多重瓶颈。这其中有政策、民族心态、

224

2012年6月

市场消费心态、行业配套等多方面的制约。

2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功之处

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要扬帆远洋,就得握住机遇,迎接挑

战。吉利集团现已在众多汽车品牌中脱颖而出,一时成为海外成功

并购的焦点。它在并购沃尔沃的道路上取得成功,不仅是由于它本

身的优势以及充分的准备,也是因为它把握住了机遇,并真诚地对

待这次与沃尔沃的“联姻”

2.1 成功收购四原则

第一,要遵守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政府的支持是最大的助推

力。在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中,我们应当注意到,吉利不是一个人在

战斗,其背后有国内银行、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第二,要充分准备,把握好收购时机。此次的吉利收购,并非李

书福的一时冲动,心血来潮,它早在2002年就动了收购沃尔沃的念

头,直至2008年福特宣布考虑出手沃尔沃并在随后发布出售邀约。

第三,并购后一定要尊重对方商业文明,尊重对方的企业文

化,尊重对方创造的价值。收购后要切实实行两个品牌的融合战

略,而且此次收购,李书福宣称收购不是将沃尔沃改为吉利,而是充

分尊重沃尔沃原先的发展,尊重沃尔沃的员工文化,进行柔性融合。

第四,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在2002年吉利汽车就有意

要收购福特旗下的沃尔沃,从2002年运作起一直到现在,矢志不渝

已历8年。吉利和福特自去年以来就一直进行复杂但稳定的谈判形

式,协商过程中每个细节都要被考虑到,以保证双方的利益。

2.2 吉利海外并购的差异化优势

首先,注重核心技术的引进。在吉利收购案中,吉利一方首要

注重的就是沃尔沃核心技术的引进。在众多的收购案中,收购一方

必须下意识地去寻求引进对方核心技术的方法,只有引进了被收

购方的核心技术,才可以说收购活动起到了对自身企业有实质性作

用的效果,才能使其优秀的管理机制、核心技术运用到自身产品的

生产制造与企业运营上,才能促进己方原先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购才起到了实质性作用。而吉利正是注重了沃尔沃核心技术的引

进,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企业原有的基础上,与沃尔沃

技术融会贯通,使吉利力量更加强大。

其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吉利集团将通过沃尔沃拥有其知识

产权的所有权,并有权使用大量知识产权,包括沃尔沃安全与环保

方面的知识产权。作为被誉为“世界最安全车”的沃尔沃,具有轿车

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保障,使吉利汽车节能环保理念更上一层楼,

进的知识产权和研发人才为以后吉利运作沃尔沃品牌,加入中国

元素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持。

第三,机制灵活。吉利公司此次的成功收购也离不开吉利公司

本身灵活的机制,在决定收购的那一刻开始,吉利便开始筹备,

国际商贸

分的准备,使得吉利机制灵活,在沃尔沃收购谈判时能灵活的应对

出现的问题,以最大可能赢得了收购案的成功。

International Trade

3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启示

国际化之路,是中国汽车企业想要大力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

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才能“远洋”全面对外开放,“走出去”

品牌和生产资源;管理资源,包括人力、文化和技术资源。最小化海

外并购资源整合的风险,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并购双方资源的相互

作用机制。

从市场共享方面来看,市场的共享吉利并购沃尔沃,可以帮助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尽快走向国际市场。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

车市场将成为沃尔沃轿车的第二个本土市场,作为国际知名的顶级

也是国家政策的要求,顺应了发展潮流。国内自主发展企业要勇于

自主创新,适应现今消费市场,以己之力彰显国家之强盛。

3.1 中国汽车业走国际化之路的必然性

(1)中国对外开放的阶段不断发展变化,如今市场上都在谈论

“转方式、调结构”在这项艰巨的工作中,除了国内资源的优化配

置,还要把眼光拓展,利用海外资源,将国内资源与海外资源作优

化配置,这就要从实际出发,敢于“走出去”善于“走出去”努力学

习和研究国际资本流动的规律,也许在更大的市场经济的丛林里

会有风险,但也会有无限的机遇。“走出去”战略,应该成为我们

勇敢而理性的选择。

(2)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外大多数汽车企业遭到了或大

或小的破坏,现在大多已经“康复”尤其是中国的汽车业已经逐渐

复苏并走向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些都给中国汽车业走国际化道路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国际各大品牌汽车纷纷进入中国汽车业,促使中国汽车不

得不向高端发展,只有中国本土汽车不断地向高层次发展,才不会

使得国外汽车品牌抢夺了本土汽车的市场,而且也不会让国人觉得

我们中国汽车业无能,只能靠国外汽车铺平汽车之路。我国汽车的

国际化发展是中国汽车业崛起的必经之路。中国汽车工业在内因需

要和外因调和之下,必然会迈上国际化的发展之路。

3.2 品牌买卖

金融危机造成不少国际汽车品牌的发展阻碍,中国长期较为

落后的自主品牌完全可以借助此次危机中的机会,收购、吸取和消

化这些品牌在汽车领域的技术沉淀与精华,实现在品牌提升和造

车技术方面的突破。事实上,这也是包括福特、通用以及日产等许多

国际一线汽车品牌所走过的道路。

国际或国内,对于知名品牌的买卖活动已经趋于潮流。品牌的

买卖不仅能给参加者带来收益,还能带来社会效益。品牌买卖之

后,二者企业文化融合,管理机制的优势互补,使得相融之后的企业

管理能力充分提高,在二者的融合中获取某种形式的协同效应。

尔沃的先进管理机制比吉利更有效率,品牌知名度也够大够强,

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

吉利公司的效率便可以提高到沃尔沃公司

的水平。在并购之后,吉利的实力变强,竞争对手也相应减少企业

增加了长期的获利机会,从而也达到了沃尔沃反哺吉利的效果。

3.3 注重共生型整合

在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后,吉利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对沃

尔沃进行有效整合。现阶段的国际并购,整合的成功与否是决定跨

国并购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共生型整合模式首先强调的是对

组织边界的保护,其次才是融合。然而,我国有些企业在海外并购

中,往往以“高人一等”的身份出现在双方整合过程中,片面地强调

企业的融合,而不注意对被并购方的保护。由此侵害了相关利益者

的权益,引起被并购方的反感,对整合形成阻碍。

3.4 正确处理并购后的相关问题

从资源整合方面来看,并购本身就是并购双方公司资源的整

合过程。企业海外并购面临整合的资源分为:经营资源,包括市场、

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轿车将在发展迅速的中国释放出巨大的市

场潜力。被收购之后,沃尔沃可以借助吉利在国内市场大展拳脚,

有利于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计划更好、更便利地实施。二者共

享各自的蓬勃市场潜力进行发展,达到市场的共享。

3.5 民族汽车业发展的方向

从此次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中,我们可以联想到我国汽车

业已开始由国家内部发展上升到进军国际品牌。扩大国际知名度,

提升国际和在本土国的竞争力,应该是我国民族汽车业,乃至中国

整个汽车业的发展动向。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努力,我国民营汽车通过引进国外先

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中国汽车业在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

技术差距已经大大缩短。同时,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壮大,与具有中

国特色的自主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的民营汽车业要肩负发展自

主品牌的强大使命。

竞争是一个循环相克的过程,没有绝对的竞争要素,本土企业

总要有个跨越的平台才能够飞跃,而这个平台是需要寻找的。良好

的自主创新,必将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

4 结语

中国的汽车业正在向国际化道路不断迈进,同时通过海外兼

并,可以以优惠的价格获得现成的厂房、土地、设备,从而迅速扩大

中国汽车业的生产能力,扩展集团的规模,取得专业化协作和规模

经济优势。通过兼并,可以使失去竞争的某些企业获得新生,重新

获得活力;通过兼并,也能够变更现有企业的产权关系,进而按照经

济合理和专业化协作的原则进行重组,就可以提高现有企业的组

织程度,使资产合理配置,提高其利用率。

在未来,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自主创新,无论程度如何,这股

浪潮正在汇流,它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真正迈向由大到强

的历史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戴宜超.吉利收购沃尔沃——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新思维[J].经

营与管理,2010(9).

[2] 张毅.吉利收购沃尔沃——让中国车走遍世界[J].中国品牌,

2010(01).

[3] 王忠明,欧阳君山.中国民企海外并购案例研究——吉利并购

沃尔沃的多重意蕴[J].中国民(私)经济研究会,2009(09).

[4] 吕懂,王红娜,韩雅静.从吉利收购沃尔沃看中国的海外并购

[J].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商场现代化,2010(06).

[5] 陈倩.从吉利收购沃尔沃看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J].知识

经济,2010(12).

2012年6月

225

别克昂科雷2010款-道奇酷威7座suv报价2010款


更多推荐

现在沃尔沃s90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