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丰田七座商务车有哪些)
浅谈宝骏730氧传感器故障导致动力下降的检修
冯秋平
【摘 要】网络时代已经来临,这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传统的经验维修
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了.文章主要阐述宝骏730高速行驶过程中出现氧传感
器故障导致动力下降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过程,通过根据故障码进行逐一排除,最后找
到真正的故障原因.
【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
【年(卷),期】2015(000)008
【总页数】3页(P101-103)
【关键词】氧传感器;动力下降;故障
【作 者】冯秋平
【作者单位】茂名技师学院,广东茂名525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U463.2
浅谈宝骏730氧传感器故障导致动力下降的检修
冯秋平
(茂名技师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摘 要:网络时代已经来临,这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传统的经验维
修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了。文章主要阐述宝骏730高速行驶过程中出现氧
传感器故障导致动力下降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过程,通过根据故障码进行逐一排除,
最后找到真正的故障原因。
关键词:氧传感器;动力下降;故障
中图分类号:U4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5)08-101-03
作者简介:冯秋平,就职于广东茂名技师学院,主要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方面的科
研和教学工作。
Introduction to the baojun 730 oxygen sensor fault led to the decrease of
the dynamic maintenance
Feng Qiuping
( Maoming technician college, Guangdong Maoming 525000 )
Abstract: Netword era has come , the automobile repair industry has
brought a great challenge,the experience of the traditional maintenance
method has been unable to adap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baojun730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high-
speed oxygen sensor fault led to the decrease of the dynamic process of
fsault diagnosis and exclusion rule out based on its fault code , finally
found the real cause of the problem.
Keywords: Oxygen sensor; Powered lowering; Fault
CLC NO.: U463.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5)08-101-03
引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尾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控制排放已成为当今重要
的研究课题之一。现在许多汽车都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氧传
感器成了必不可少的元件,因为三元催化转化器只有在混合气的空然比接近理论空
然比的狭小范围内对HC、NOX和CO的净化效果才最好,故在排气管中安装氧
传感器,用以检测排气中氧的浓度,并向ECU发出反馈信号,再由ECU控制喷油
器喷油量的增减,从而控制混合气空然比更接近于理论空然比。
宝骏730汽车带EOBD,在其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前后各有一个氧传感器,它们的
作用不一样,前氧传感器负责对混合气的浓稀进行检测,实现进气和燃油系统的闭
环控制,后氧传感器负责检测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转化效率是否正常。
宝骏730汽车采用加热型氧化锆式氧传感器,其传感元件是一种带孔隙的陶瓷管,
呈试管形状,管壁外侧被发动机的排气包围,内侧通大气,传感陶瓷管壁是氧化锆,
它是一种具有传导氧离子能力的固体电解质,能在氧分子浓度差的作用下产生电动
势,从而形成电信号输出,其内有加热管。当陶瓷管达300℃时,即具有固体电
解质的特性。若混合气偏浓,则管内外氧离子浓度差较大,电动势较高,大量的氧
离子从内侧移向外侧,输出电压较高,接近1ⅴ;若混合气偏稀,则管内外浓度差
较小,电动势较低,仅有少量的氧离子从内侧移向外侧,输出电压较低,接近0ⅴ。
信号电压在接近理论空然比附近发生突变。氧传感器工作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
由于后传感器是负责检测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性能是否正常,而如果它工作正常,那
么多数氧被使用或存储在催化器里,因此后传感器的电压相对稳定。
1、故障现象
有一辆宝骏730,行驶里程数为23768km,该车在高速行驶时,故障灯点亮,随后感
觉发动机动力性能下降。此故障之前的几天也发生过同样的故障,送到修理厂,被
判断为氧传感器偶发性故障,因此更换了氧传感器,并清除了故障码。没想到只过
了几天故障又出现了。
2、故障原因分析
查询维修记录,上周该车由于高速时动力性能下降曾送修。上次出现故障时首先采
用X431解码器对车辆进行诊断,读出一个故障码:DTC P0131。该故障码产生
的条件是加热氧传感器信号电压在正常的闭环操作中低于175 毫伏或加热氧传感
器信号电压在动力增强模式燃油控制 操作中低于600 毫伏,任一种状态达 5 秒钟,
也就是说此时前氧传感器电路电压持续过低。于是利用X431解码器的图形功能测
量氧传感器的数据,发现氧传感器信号电压在0.15-0.70V之间变化,跳变频率也
正常,因此怀疑是氧传感器偶发性故障,因此更换了氧传感器,并将故障码清除后,
反复试车,车辆一切正常,便移交车辆给车主。 没想到在一次高速行驶时,同样
的故障又出现了,还是同样的故障码,那么就要从故障码所涉及的部件进行深入检
测,造成前氧传感器电压持续过低的直接原因是混合气过稀。
①氧传感器导线对地短路,如线束布置不当,与排气管接触烧蚀形成短路;
②喷油量不足,如喷油器堵塞、汽油滤清器堵塞、燃油压力不足;
③高速时发动机失火,如火花塞故障,高压线故障;
④燃油被污染,如掺入水或酒精导致燃油变稀;
⑤PCM动力系统控制模块接线插头接触不良,如端子松脱、端子变形或损坏。
3、故障诊断与排除
为了能彻底把故障排除,将对故障码所涉及的故障原因进行一一排除。
(1)对氧传感器的线路进行检查。采用数字式万用表电压档按照下图所示方法测量
传感器信号线与地线之间的开路电压,结果显示有0.45V开路电压,说明传感器
的线路正常。
(2)更换汽油滤清器;再清洗各个缸的喷油器,彻底清除掉喷油器内部和头部的杂
质和污物后,重新安装上去,多次试车后,发现故障还是没办法排除。
(3)检测燃油压力。对于有回油供油系统的在打开点火开关的时候油压该是最大的,
可以达到300kpa左右,着车后应该在250kpa左右,急加油的时候油压会上升到
接近300kpa。
首先检测燃油的最大压力,①释放燃油系统的油压;②关闭点火开关,拆下蓄电池
负极,拆下滤清器进油管;③将油压表接在燃油管路上;④接上蓄电池负极;⑤用
一根跨接线将燃油泵继电器30~87脚短接;⑥打开点火开关,使电动汽油泵工作,
读出油压表的压力为300kpa,该压力为汽油泵最大压力。接着测量油压在怠速时
为260kpa,急加速时油压升到300pa,这些压力都在正常范围内,说明燃油泵正
常。
(4)利用X431解码器调出冻结的故障记录,发现记忆故障出现时总是在100kpa
左右高速行驶时,会不会是高速行驶时发动机出现失火现象,导致排气的氧含量增
高,氧传感器电压过低呢?考虑到这种可能性,于是拆下火花塞和高压线进行检查。
首先检查火花塞间隙,中心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的间隙是火花塞的主要性能参数。
正常的火花塞间隙范围为1.0mm~1.2mm,如果火花塞间隙过小,电极将吸收火
花能量,导致火焰熄灭,导致发动机不好启动、失火。如果火花塞间隙过大,将使
得火花跳过电极变得困难,那么点火线圈必须产生很高的高压电才能击穿电极间隙,
容易导致跳火不良或者漏电的故障。通过观察火花塞积碳情况和火花塞专用量规测
量结果1.0mm,证明火花塞没有问题。接着检测高压线,高压线的故障主要是漏
电和电阻过大。一般高压线的阻值在几千欧姆到十几千欧姆,长度越长阻值越大。
我们可以用万用表对其进行单独检测。另外我们还要注意高压线与火花塞以及点火
线圈接头部位是否连接可靠。如果连接部位接触不好的话也会增加点火次级电路的
电阻值。通过检查和测量发现高压线没有问题。为了能够彻底清除故障,就把火花
塞和高压线都更换了。多次试车后,发现故障还是无法排除。
(5)检测燃油的质量,结果显示没问题。
(6)检查PCM动力系统控制模块处接线插头,是否出现端子松脱、端子变形或损
坏等接触不良现象,结果显示还是没问题。难道问题出在PCM动力系统控制模块
内部,用互换总成维修法更换使用,经过高速试车,故障依旧存在。
(7)该故障已经持续检修了将近两个月,已经把有可能导致故障的部件都更换了,
最后,只剩下燃油泵没有试换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更换了燃油泵,清除故障码,
让车主把车开走进行自行试车,之后的三个月对此车进行回访,车主表示再也没有
出现此故障。
4、结论
该车只有在偶尔几次高速行驶过程中才记忆故障码DTC P0131,因此其故障原因
是燃油泵在连续高速行驶过程中需油量较大,导致偶发性供油不足造成的。其实,
在汽车维修过程中,也曾遇到过很多相同的故障,但每次导致故障的原因都不尽相
同,所以,我们要理论联系实践经验,才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嘉瑞.汽车构造(上册)第五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 嵇伟.现代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3] 孔宪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2 白车身模态试验
模态试验结果显示:白车身前扭(A柱扭转)模态和一阶弯曲模态与仿真分析结果
基本一致,误差小于5%,达到设计要求。数据见表4。
表4 白车身模态试验与模态分析数据比对
3.3 其他试验
本次装车采用手工安装全景天窗,依据《三坐标测量数据报告》及手工调修后的测
量结果,针对性的关注全景天窗的安装面差、全景天窗与密封条的密封程度,品检
检查符合总装技术要求。
2台白车身用于供应商进行全景天窗DV试验,目前验证过程正常。3台试验车装
车完成后,进入总装生产线进行淋雨线淋雨试验,经过品检检查密封合格。
4、结论
通过全景天窗白车身的焊接过程及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检测、测量、试验分析,并与
设计过程中的分析报告进行比对,说明影响最终车身精度的因素主要有:材料、模
具精度、运输工装、夹具精度等方面,影响整车精度的因素还包括装配精度。PT
阶段之后会有专用的运输工装,故此因素暂不对策。所以,现阶段应该在模具精度
和夹具精度这两个方面重点进行品质提升,这样就可以提高分总成、车身的整体精
度。
参考文献
[1] 马其华,张春燕,任洪娟.三坐标测量系统在某白车身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机械设
计与制造,2010(06):79~80.
[2] 杨年炯,钱立军,关长明.某轿车白车身模态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
造,2010(02):235~237.
[3] 宋政,华学明,樊勇等.Touran轿车天窗框架冲压成形的数值模拟[J].材料科学与
工艺,2009(02),285~287.
[4] 谷正气.汽车车身现代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 付荣柏.焊接变形的控制与矫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更多推荐
故障,传感器,进行,导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