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7日发(作者:东风日产骊威)

汽车名人

卡尔·本茨

卡尔·本茨(KarlBenz,1884-1929)是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1844年,本茨以遗腹子的身份出生于德国,父亲原是一位火车司机,但在他出世前的1843年因发生事故去世了。从中学时期,本茨就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60年进入卡尔斯鲁厄综合科技学校学习。在这所学校,他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机械构造、机械原理、发动机制造、机械制造经济核算等课程,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经历过学徒工、服兵役、娶妻生子等人生经历后,。于是,他领来了生产奥托四冲程煤气发动机的营业执照,经过一年多的设计与试制,于1879年12月31日制造出第一台单缸煤气发动机(转速为200转/分,功率约为0.7千瓦)。不过,这台发动机并没有使奔驰摆脱经济困境,他依然面临着破产的危险,生活十分艰苦。但是,清贫的生活并没有改变本茨投身发动机研究的决心,经过多年努力,他终于研制成单缸汽油发动机,并将客观存在安装在自己设计的三轮车架上,取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制造专利权”.(入选名人理由)

1871年,本茨别人合伙在曼海姆开了一家机械加工厂,但由于经营不善,工厂的部分股东字节被当地政府没收,他的未婚妻动用自己的嫁妆,把另一合伙人的股份买了下来。1872年他和未婚妻结婚,后来他们生了五个孩子。他和曼海姆的一位开设自行车零件商店的老板合作,又吸收了一些资金,建立了自己的本茨公司,一开始只有25个雇员,同时出售制造他的专利发动机的许可。本茨设计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仿制品) 1888年汽车第三型照片他利用自己的公司实现他的梦想,是采用自行车的原形,将后轮变成两个,在两个后轮中间加上奥托发动机。1885年第一次造出三轮汽车。但这个汽车不太容易操纵,经常在围观的人们哄笑中撞到墙上。但他妻子全力支持他,自己学习开着这辆车上街,所以现在认为波塔本茨,本茨的妻子,是世界上第一位驾驶汽车的人。1886年1月29日他取得了“用汽油作为燃料的车子”的专利权[1]。7月份,他改用戴姆勒发动机,开始制造和出售“本茨专利汽车”,是世界上第一个出售汽车的人,他一开始制造了25辆,但出售的前景不好,因为当时只有药店作为清洁剂出售汽油,而且这种汽车在上坡时还得用人推。第二年,本茨改进推出二型三轮汽车,1887年出现了木轮的第三型,1889年在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主要功绩)

在发明汽车的过程中,卡尔·本茨的勇气令人十分钦佩:首先,他甘心清苦,埋头于自己的发明工作。其次,他果敢地摒弃了在技术上已十分成熟的蒸汽机而选用了自己并不被人看好的内燃机作动力,反映了他在观念上的巨大转变。再次,他既能开发生产反映汽车技术最高水平的“高档车”,又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普通车”,为公司赢得

可观的利润,说明他既有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又有企业家的经营技巧。(感悟)

丰田英二

丰田英二与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是亲戚,很受伯父、喜一郎的父亲佐吉老先生的喜爱。他1913年出生,按部就班地上完小学、初中和高中,考进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机械制造专业。他回忆说自己读中学时“不怎么用功,但成绩不坏”,读大学时则因成绩优秀而获?韦斯特奖?。”1938年11月,丰田举母工厂建成,丰田英二制定了机械安装计划并指挥实施。同时还创立了“汽车用螺丝规格”,即由英制改为公制,后来成为日本的标准规格。此后,丰田英二成为工作机床研究会的负责人,使得零件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丰田英二当丰田汽车工业公司社长的15年,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跃升至世界经济大国的灿烂夺目的历史时期,公司本身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1968年向美国出口专用船“第一丰田丸”起航,标志着丰田汽车公司正式大举进入汽车王国美国的市场;同年,实现了年产100万辆汽车的目标;1969年实现了在日本国内年销售100万辆汽车的目标;1972年实现了累计生产1000万辆汽车的目标;1973年实现了在日本国内销售累计1000万辆汽车的目标;1980 年确立了年产300万辆汽车的体制……(入选名人理由)

1945年,32岁的丰田英二成为公司最年轻的董事,晋升为常务董事。他继承了丰田喜一郎所倡导的“JUST IN TIME”的想法,建立了丰田生产方式的基础。战后恢复时期,英二根据他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考察时得到的启迪,提倡在丰田公司内开展“动脑筋提建议运动”,在合理化和降低搬运成本上下功夫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1955年,丰田公司向市场推出了经典产品“皇冠(CROWN)”轿车。英二直接参与了开发研制,因此亲自把第一辆“皇冠”车开下了生产线,接着又造出了豪华“皇冠”车。英二说:“?皇冠,车完全是自力更生造出来的,标志着丰田汽车工业公司走上了轨道。”当年,皇太子明仁(现在的天皇)夫妇到公司视察,明仁皇太子还亲自驾驶“皇冠”车在英二陪同下到厂区兜了一圈。1958年建设元町工厂时,成立了“新厂建设委员会”,由现任名誉会长丰田章一郎担任委员长,英二作为辅佐对章一郎的工作进行帮助。元町工厂是一座可月产10000辆汽车的大厂,当时的月生产量达到了5000辆。元町工厂的建立为丰田在今后与日本汽车厂家的竞争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丰田英二的领导下,丰田公司先后造出了“花冠”、“可乐娜”等名牌轿车,销路极佳。正是他,在丰田汽车工业公司里创设了“动脑筋提建议制度”,在所有的车间里高高地挂起“好的产品好的思考”的醒目标语,成了全公司员工共同追求的目标,成了公司的优良传统.正是他,设立了丰田汽车工业公司质量管理奖,其目的在于提高整个丰田集团的品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丰田集团的管理体制并谋求不断改善经营素质.正是他,创办了丰田财团、丰田

工业大学和国际经济研究所,使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成为一个不只是制造好汽车,而且对日本社会乃至世界都作出相应贡献的著名企业。此外,丰田一向注重佐吉、喜一郎时代的发明和基础研究,英二也继承了这种想法,1980年,英二把1960年成立的“丰田中央研究所”迁到了新的地址,规模也扩大了一倍。 (主要功绩)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句话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了,这是当年“丰田”汽车打入中国市场而做的一则广告,前半句巧妙利用了中国俗语,后半句却话锋一转,推出了所要宣传的品牌。由此可以看出“丰田”的野心,不仅仅是止于中国,而是全世界所有有路的地方。不过,事实上“丰田”离这个目标已经不远了,今天的“丰田”是日本汽车业的巨子,也是世界著名的品牌之一,丝毫不逊于“宝马”、“奔驰”等国外品牌,它已经和通用、大众并列为汽车三大巨头.而创造了“丰田神话”的关键人物就是丰田英二,他不是“丰田”的创始人,但却是其中承前启后的那个人,是发扬光大的那个人。(感悟)

饶斌

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享有“中国汽车之父”的盛誉.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创始人是一位“白面书生”——饶斌,1953年7月,是他把第一锨黑土抛向毛泽东亲自题词的一汽建设奠基石;又是他接受了生产红旗轿车的任务;1964年,他又奉命到武当山下,在随后到来的文革狂潮中艰难地主持创建二汽。早年学医,参加革命后曾担任过中共山西交城地委书记、抚顺市委书记、图们警备司令、哈尔滨特别市市长、松江省副书记。上个世纪50年代初,在东北因政治斗争所陷,被降格使用,恰好当时要筹建第一汽车制造厂,饶斌自告奋勇去担任厂长。

在中央讨论人选时,毛泽东想起在哈尔滨见过高大英武的饶斌,就问:“是那个当市长的白面书生吗,他够厉害吗?”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毛主席点点头,中央正式任命饶斌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

饶斌同志1913年3月3日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3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中共晋西北临时省委秘书长,中共静乐地委宣传部部长、地委副书记,中共晋西北八分区地委书记,市长,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松江省委第一副书记,东北计划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共吉林省委常委,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汽车工业管理局局长,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二汽车制造厂党委第一书记、厂长兼中共十堰市委第一书记,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兼汽车总局局长、部党组书记,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等职务。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上世纪70年代末,饶斌同志担任机械工业部和汽车工业管理局的领导工作后,为了改变汽车工业“大而全”、“小而全”

的低效局面,亲自组织开展全国汽车工业结构调整规划的调查研究。他提出,大厂生产的某些零部件质量好、价格低的可以供给小厂;某些小厂生产的质量高、价格便宜的零部件也可以供给大厂。促使那些产量小、产品质量差、成本高的工厂停止生产。经过这次调查研究和调整规划,二汽组成了跨省市的联营公司,促进了全国性大联营,确立了以专业化协作为基础开展社会化大生产的理念,我国汽车工业结构的调整开始起步.20世纪80年代初,饶斌同志担任机械工业部主要领导后,对机械工业的改革和发展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他带领工作组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制定了机械工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的改革方案和发展规划,努力扩大机械产品出口,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在他的主持下,创建了北京吉普车厂、上海大众汽车厂等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引进奥地利的斯太尔重型汽车技术,加速了产品换型,结束了我国汽车产品几十年一贯制的历史。在引进国外新产品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同时,饶斌同志把工作的重点转向引进产品的国产化。1984年,他年逾古稀,已退居二线,又患有心血管病,但仍坚持与领导和专家们共商新时期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大计,还经常应邀到汽车厂去出谋划策。1987年夏季,他先是应邀到一汽研究引进汽车的国产化和汽车产品的改型问题,接着又到上海大众汽车厂研究桑塔纳轿车零部件国产化问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工业加快发展的道路,对新时期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饶斌同志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利益顽强奋斗的一生。他长期工作在我国机械工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第一线,为我国汽车工业的诞生、发展和壮大,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不愧是我们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更多推荐

汽车,工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