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起亚狮跑2022款最新消息)

案例1普通股筹资

2001年2月,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了人民币普通股1亿股,每股发行价7.87元,募集资金净额为7.59亿元,增发新股所占股本比例约为8.89%。增发A股的比例为H股的25%左右,已经超过了原来规定不超过H股20%的限制。从青岛啤酒公司增发A股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来看,主要是用于收购部分异地中外合资啤酒生产企业的外方投资者股权,并对公司全资厂和控股子公司实施技术改造等,由此可以大大增强该公司的盈利能力。青岛啤酒公司预测,增发后的盈利预测为2001年每股0.171元,比2000年增长80%。

2001年6月,青岛啤酒公司召开股东会,作出了关于授权公司董事会最多可购回公司发行在外的境外上市外资股的10%的特别决议。如果公司董事会实际行使该授权,减少10%的H般,将使总股本减少3.46%,导致公司注册资本的减少。计划回购的10%的H股(股份数为3468.5万股),若按每股净资产值2.36元计算,公司仅支出8185.66万元,却可以缩减股本比例3.46%。若此次回购能成功实施,不仅可以缩减股本,而且可以在原来预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每股盈利。

青岛啤酒公司之所以在增发A股后,想进行H股的回购,根本原因在于香港股市与内地股市之间存在着套利空间。与香港股市相比,内地股市的平均市盈率较高,青岛啤酒公司在内地筹资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筹资额,而且还可以降低筹资成本。

通过增发A股回购H般,股本仅扩张5.43%左右,但募集的资金却将近7亿元。利用香港与内地两地股市之间的市场跨度与套利空间,青岛啤酒公司筹措到了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发展所需的更多资金,但同时股本扩张并不大。

结合案例总结普通股筹资的特点,了解我国企业目前可以发行的股票种类及其发行条件。企业在选择普通股筹资方案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资料来源: 朱传华主编,《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案例2长期债券筹资

御园公司是一家大型的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主要经营综合性房地产开发业务,其信用等级为AA级。公司的股东,有国内大型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及海外投资人等。近3年来,其开、复工面积平均为100多万平方米,每年的竣工面积平均达30多万平方米,年主营业务收入达7.5亿元人民币,年均税后利润达3.1亿元,其总股本达13亿元,总资产为63亿元,净资产为34亿元。公司计划进行新的资金筹集工作,筹集资金的目的是弥补其在某工程后期的资金缺口,该工程预计在3年内完工。确定的筹资方式为发行企业债券。拟发行债券的具体情况如下:发行总额为1.2亿元人民币,债券期限为3年,债券利率为7.2%,按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发行方式采用实名制记账式,使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统一印刷的托管凭证,发行范围和对象为境内的法人和自然人,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债券托管人为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在债券公开发行结束后,争取在上海或深圳交易所上市流通。御园集团公司为债券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担保,保证人承诺本期债券到期后,在发行人不能兑付到期全部本息时,有义务代为偿还。

债券担保企业——御园集团公司的基本情况:在开展房地产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该公司是发行债券企业——御园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拥有13.125%的股份。保证人同时获得某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不可撤销的反担保。发行企业和担保企业近3年的财务状况如表1-11、表1-12、表1-13和表1-14所示:

思考题:

1、与股权筹资、银行贷款相比较,债券筹资有哪些特点?

2、采用债券筹资方式时,市场环境应满足什么条件?

3、如何进行债券筹资决策?

4、企业发行债券应符合哪些条件、遵循哪些具体规定?

资料来源: 朱传华主编,《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案例3 xyz公司外部资金需求量的预测

表1—1、表1—2分别为xyz公司2001年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表中列示了有关项目与销售的比例关系,凡与销售无关的项目用“N/A”表示。公司预计2002年可筹到资本150万,公司想知道这些资本能否满足预计销售增长的需要。

假设:(1)2002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率为10%;(2)销售成本将一直保持75%的比率;(3)管理费用(不包括折旧)作为一种间接费用,在正常情况下保持不变,利息费用由借款数额与利率决定,所得税税率保持不变,利息费用政策保持不变,即股利支付率为66.67%;(4)公司没有剩余生产能力,资产类项目增长率与销售收入增长率相同(10%);(5)公司提取折旧形成的现金流量全部用于当年固定资产更新改造;(6)公司应付账款增长率与销售收入增长率相同(10%),长期借款暂时保持不变;(7)公司下年度既不发行新股也不回购股票,即股本总额保持不变;(8)留存收益等于公司上年留存收益+本年税后利润-本年发放股利后的累积数。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该公司2002年预计损益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并确定2002年的资金需要量。

资料来源:邱玉兴,赖胜才,葛东霞编著,《财务管理设计及案例教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案例4 益友商贸城的存货管理策略

(一)公司基本情况

益友商贸城经营商品批发业务,并兼营少量零售业务,1991年初商贸城正式营运。

该公司按商品大类下设百货、服装、针织、纺织、文教和综合六个批发部。1992年对各批发部实行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把库存额、库存结构、经营品种等指标纳入承包内容.作为考评依据。但是在执行中,该公司着重抓了销售额、费用、利润、奖金等指标的考核,忽视了资金占用、库存结构情况的分析、考核。特别是1995年以来,市场疲软,不少商品销不出去。1995年商品销售仅增长3.6%,而流动资金占用却增长了12%,其中商品资金占用增长了10.8%。商品资金周转天数与上年比较,由95天增加到110天,资金周转慢、效益

差。

(二)问题调查和分析

该公司决策层从分析流动资金构成情况入手,进行大量的调查,发现商品资金占用逐年增大,商品资金的增长幅度大大超过销售额的增长幅度,中层管理者对库存商品的质量心中无数。

由于纺织批发部的商品资金占用资金比重为40%,占用比重最大,因此,公司管理者对纺织批发部进行清查盘点,查出有质量问题的商品76万元,占纺织批发部全部库存商品资金的31.6%,问题相当严重。公司立即让有问题商品清理小组,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了有问题的商品70万元,处理损失13万元。金额虽大,但考虑到资金时间价值一年为6.7万元;同时一年不参加周转的机会成本(少获利)12.4万元。积压时间越长,商品贬值越大,几项加起来,损失就达30万元。

决策层以此为突破口,组织专门力量,于1996年上半年对六个批发部门的库存商品做了全面的清查排队,截止6月末,汇总各批发部库存商品情况如下:

清查盘点结果,全公司共清出有问题商品357.93万元,占全部商品资金的31.3%, 库存结构极不合理。清查小组对此作了粗略的测算,1992年以来,有问题商品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几年来上交利税的28%,占工资总额的l/3以上,其危害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

清理小组进一步调查了商品采购、储存、调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信息不灵,盲目采购。百货批发部1992年从外地一次购进杂牌手表1000只,价值9.55万元,几年销售不畅,至今尚有355只,价值3.39万元;有的商品销售周期已由饱和期到衰落期,还当“热门货”购进。服装批发部1993年一次购进仿毛西服2500套,当时的“西装热”早已过去,形成积压。

2.产品更新换代加快,过时淘汰商品增加,又未及时处理,造成积压。百货批发部购进的杂牌家用电器,相当一部分在仓库里长期置存,占用资金4.8万元。

3.企业内部验收、调拨不及时,仓库积压,零售断档,贻误了销售时机。某百货商店曾几次向纺织品批发部要一批款式新颖的纺织品,但该批发部却以仓库无货未售给。这次清查出大批该种纺织品,使当时的畅销货成了现在的积压品。

4.款式陈旧,花色单调。百货批发部购进的部分胶鞋、塑料凉鞋,款式老,号码不全,销不出去;服装批发部和针织品批发部的部分服装和针织品,由于款式旧、花色差而积压,其中针织品三年未动的就有156种,价值13.60万元。

5.以物抵债,形成新积压。综合批发部在清收货款中,欠款单位以质次价高的商品抵债,由此而新增加有问题商品5.2万。

6.承包人“新官不理旧账”。由于经营承包人的短期行为,只顾保留利,保奖金,不

愿意或不积极处理上届留下的有问题商品,并借交接责任不清之机,把自己任期内的新积压也混在一起。几年来几个批发部换了数次承包人,有问题商品资金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7.计划不周,延误季节。因货源变化、提前进货而超期存放的商品,因季节进货批量过大、货到落令而积压的过季商品,占库存总额的5%。

8.“人情货”造成积压。综合批发部的个别领导碍于人情,购进24.5万只塑料食品袋,平均价格是市场价格的2.8倍,购进已达2年之久,仅售出几万只。如不抓紧推销,估计十年也销不完。六个批发部清出的质次价高商品中,有40%是领导和有关人员买进的“人情货”。

9.抢购紧俏商品而搭配了一部分质次价高商品,结果“热门货”很快销售出去,留下次品销不动。

10.采购员为拿“回扣”而购进劣质商品,甚至废品。百货批发部某采购员到广州购买收录机,在与厂方洽谈时,对方告知这批收录机是次品,如买货,对方可给10%的“推销费”。这样,采购员为了个人利益,支付3万多元买回100台劣质收录机,公司不仅未售出一台,直接损失3万多元,而五商誉受到了不可计量的损失。

此外,还有部分商品由于保管不善、存放过久而残损变质。

(三)思考题

1、计算各类有问题商品占1996年6月末全部库存商品资金额的比重,分析该不合理结构可能给公司带来的更多危害是什么?

2、针对清查小组调查的后果,您认为在存货管理过程中,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和策略?

3、对于益友商贸城纺织部长期积压的纺织品,该公司的处理措施是否得当,有无更好的处理方案?

4、如何保持合理的库存量?

5、如何杜绝承包过程中不利的短期行为?

6、在商品采购过程中,如何借助于法律法规保护商家的合法权益?

资料来源:刘淑莲,秦志敏编著,商贸企业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案例5思美时装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

思美时装公司近年来采取较宽松的信用政策,因而销售量有所增加,但坏账损失也随之上升。近3年损益状况见表。公司变动成本率为65%,资金成本率(有价证券利息率)为20%。公司收账政策不变,固定成本总额不变。

信用条件方案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年赊销额

坏账损失

收账费用

第1年(N/30)

2 400

48

24

第2年(N/60)

2640

79.2

40

第3年(N/90)

2 800

140

56

公司采用按年赊销额百分比法估计坏账损失。

思考题

1、公司采用宽松的信用政策是否成功?

2、如果第3年,为了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回,决定将赊销条件改为“2/10,l/20,n/60”,估计约有60%的客户(按赊销额计算)会利用2%的折扣;15%的客户利用1%的折扣。坏账损失降为 2%,收账费用降为 30万元。信用条件变化后收益情况会如何?

资料来源:刘桂英 邱丽娟主编, 《财务管理案例实验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案例6克莱斯勒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案例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创建于1925年,创始人名叫沃尔特。克莱斯勒,他离开通用汽车公司进入威廉斯·欧夫兰公司,开始生产克莱斯勒牌汽车。在他的领导下,凭借技术和财力,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发展迅速,先后买下道奇、布立格和普利茅斯公司,成为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该公司在全世界许多国家设有子公司,是一个跨国汽车公司。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底特律,雇员10万人左右。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在其七十多年的历史中,在车辆设计、制造、装配和安全系统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高的造诣,在世界车坛上赢得了一流的声誉。公司生产的捷龙(Caravr)、彩虹(Neon)、切诺基(Cherokee)等数款汽车曾在中国内地销售或进行合资生产。

克莱斯勒公司1996年持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和短期债券达到了空前的87亿美元,这些资金项目的报酬率在税后仅有3%。克莱斯勒公司之所以如此谨慎地对待现金项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1991—1992年的萧条期间,公司产生了40亿美元的现金赤字,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难题。所以,克莱斯勒公司的管理层认为该年度的高额现金持有量可以为下一个经济衰退期做好准备。但是克莱斯勒的一些股东却对这种过于谨慎的管理政策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现金持有量保持在20亿美元就已经足够了,过多的现金存量会损失很多其他更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他们还认为,如果出现现金短缺问题,克莱斯勒可以通过借款等其他筹资方式取得所需资金,而不需要保持一个如此之高的现金持有量,多余的67亿美元可以用来投资于其他项目,为股东赢得更多回报。

思考题1.克莱斯勒公司现在的营运资金持有政策基本属于什么类型?

2.克莱斯勒公司的股东希望公司采用什么样的营运资金策略?

资料来源:王化成,公司财务管理,中信出版社,2008

更多推荐

公司,商品,批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