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07款es350优缺点)
2021-2022 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九年级(上)期末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24.0 分)
1.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最原始的和最进
步的造字方法分别是( )
A.
象形、形声
B.
会意、象形
C.
象形、会意
D.
形声、象形
2. 西周时期,教育是“惟官有学,而民无学”,说明教育为贵族和官方所把持,平民
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下面主张有利于打破了这一局面的是( )
A.
“无为而治”
B.
“以吏为师”
C.
“为政以德”
D.
“有教无类”
3. 秦朝统一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秦始皇嬴政在中
央设立的政府职位是( )
①太尉②丞相③御史大夫④郡守⑤县令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④⑤
C.
④⑤
D.
①②③
4. “文景之治”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据《史记?平准书》记载:“京
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这里的描述体现了文景之治时期我国( )
A.
政治清明
B.
经济繁荣
C.
文化昌盛
D.
社会安定
5. 如图为“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反映了当时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
胁中央统治。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
A.
实行郡县制
C.
颁布推恩令
B.
实行郡国并行制
D.
建立刺史制度
6. 中国古代开通的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桥梁。下列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历
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丝绸之路从洛阳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中亚、西亚,最远可以到达欧洲
B.
中国精美的丝绸、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各国
C.
丝绸之路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
第 1 页,共 11 页
用
D.
西域的大量物产和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
7.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
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为纸。”材料中记载的造纸原料的变化始于( )
A.
西汉
B.
东汉
C.
西晋
D.
隋朝
8. 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关键词:埃及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佛陀、甲骨文。上述
内容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古代亚非文明
B.
古代罗马文明
C.
古代希腊文明
D.
古代欧洲文明
9
月
16
日李克强总理以视频形式出席
2021
“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开幕9.
2021
年
式并致辞。李克强表示,悠久的历史赋予中希两国灿若星河的文化积淀。对“两国
文化积淀”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中华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
B.
希腊文明最早产生于爱琴海地区
C.
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中央集权
D.
中希两国都有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
10. 重大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历史事件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②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③新航路开辟——各大洲往来日益密切
④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和《民法典》都体现了时代精神,这种时
代精神指( )
B.
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D.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A.
反对君主专制
C.
.
建立君主立宪制
12. 读表,该表反映了工业革命的哪一影响?(
1770-1840
年
1800-1840
年
1700-1836
年
英国工人生产率
20
倍
英国原棉消耗量从
5200
万磅增加到
4.59
亿磅
英国煤产量从
260
万吨增加到
3000
万吨
第 2 页,共 11 页
A.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C.
造成了大气污染等严重社会问题
B.
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剧增
D.
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6.0 分)
13.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更是国家繁荣富
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天下一统】
材料一:“秦诏版”记载:“廿六年,皇帝尽并兼(歼灭)天下诸侯,黔首(百姓)
大安(安居乐业),立号为皇帝。”
——《中国历史十五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廿六年”是指公元纪年法中的哪年?材料
中的“皇帝”是谁?“尽并兼天下诸侯”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有何重
要意义?
【汉承秦制】
材料二: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
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
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2)
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民族交融】
材料三: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
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
——《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
(3)
材料三是中国古代哪个民族的哪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有什么影响?
第 3 页,共 11 页
14.
14
世纪至
20
世纪初是世界各国向近代化迈进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了解近代化历程】
材料一: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
(1)
结合所学,完善材料一示意图。
【解读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二:如果把
1688
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
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2)
材料二中“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后,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三:我们同一个如此难对付的强国进行了战争,而且战争的目的已经完全达
到……我们的独立和主权已经得到了确认。
——华盛顿
(3)
美国的“独立和主权”是在哪一年得到英国承认的?战后不久美国依据哪部法
律文献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感受科技创新】
材料四:
1840
年前后,“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
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
——《英国近代史》
(4)
材料四中的“新的动力”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描述的事件中在交
通工具上有什么新的发明?
第 4 页,共 11 页
15.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许多历史人物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下面人
物图片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
图一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是通往哪里的路?指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
大致时间段。(用世纪表示并具体写出世纪初或世纪末)
(2)
图二中的拿破仑在他执政期间主持制定的最著名一部法律文献名称是什么?这
部法律文献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3)
图三中的两位人物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什么理论?他们发表的《共产
党宣言》有何理论意义?
第 5 页,共 11 页
答案和解析
1.
【答案】
A
【解析】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
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形声字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 用一个
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是形声字。
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
本题考查甲骨文,知道甲骨文最原始的和最进步的造字方法分别是象形、形声。
本题考查甲骨文,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有利于打破了这一局面的是,实行有教无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
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
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
间的发展。他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
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
本题主要考查了孔子的教育贡献,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孔子的教育贡献,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
【答案】
D
【解析】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
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故选:
D
。
本题以秦朝统一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为切入点,考查
的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第 6 页,共 11 页
更多推荐
历史,文化,教育,英国,材料,制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