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7日发(作者:标致车标图片)
海淀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语文试卷
2021.01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
意
事
1.
本调研卷共 8 页,共五部分,22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在调研卷和答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和姓名。
项
3.
调研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调研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纸上,选择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随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 16 分)
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大美海淀·身边的文化遗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大美海淀·昆玉河】下面是同学推介昆玉河的材料,阅读这则材料,完成(1)(2)(共 4 分)
被誉为“京城水美乃昆玉,水之灵秀数昆玉”的昆玉河,从颐和园的昆明湖到玉渊潭的八一湖,全长约 10 公里,
既是沟通昆明湖、紫竹湖、玉渊潭的重要水道,也成为游客游览的一道风景线。它北端的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
之大成,既有皇家园林的恢弘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甲】”的造园准则;它南端的玉渊潭公园是
市属历史名园,有樱花园、湿地园、万柳堂等一批特色景区和园林建筑,是“春赏樱、夏亲水、秋观叶、冬嬉雪”
的佳地。昆玉河将中华世纪坛、玉渊潭公园、中央电视塔、玲珑塔等景观 ① (勾连 串联)起来,不仅使这些景
观富于节奏感,也使一游览线成为
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
(1)
结合语境,填入文段【甲】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② (展现 展示)其两侧旅游资源的重要窗口,让游人能够充分感受古都
A.石无定形,山有定法
B.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D,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秀
,②处应填 。(2 分)
C.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
根据文段内容,从括号内分别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
2.【大美海淀·苏州街】下面是同学推介颐和园苏州街的材料,阅读这则材料,完成(1)-(4)题。(共 7 分)
乾隆时期皇家园林内有三处俗称“苏州街”的买卖街市【甲】圆明园同乐园买卖街【乙】清漪园(后改称“和园”)
后河买卖街【丙】从万寿寺往北剧海淀镇、畅春园沿线长达数里的苏式“商业街”。
从颐和园北宫门进园,必走过一座三孔石桥,桥下使是“苏州街”,是乾隆时仿江南水乡风貌而建的专供清代
帝后逛市游览的一条水街。它以河当街,以岸做市,曲折蜿蜒的湖岸上,200 余间铺面鳞次栉比
.....
,1860 年,买卖
街被英法联军大火焚毁,留下的只颓垣断壁。1986 年,颐和园苏州街复建工程正式开工,历时 4 年完成,虽热没
.
有恢复原貌,但 ① 了清代的建筑风格, ② 了中国古代的商业街区和民俗民情, ③ 了中华民族的传统
文化,这不仅使颐和园的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更为完整,还丰富了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资源。
立冬后的京城,依然是一片深秋的景色。苏州街上几株枫树点燃了这条宁静的水街,河水轻漾,楼阁倒
yìng( )。一瞬间,游客似乎来到乾隆时代的京城江南岸、这条堪称中国古代“宫市”孤品的苏州街,仿佛穿越历史
而来,依然演 yì( )着两百多年前的故事
(1)
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曲折(qǔ)
.
B.曲折(qǔ)
.
C.曲折(qū)
.
D.曲折(qū)
.
颓垣断壁(tū)
.
颓垣断壁(tuí)
.
颓垣断壁(tū)
.
颓垣断壁(tuí)
.
倒映
倒应
倒应
倒映
演艺
演艺
演绎
演绎
(2)
根据下面《现代汉语词典》对“次”和栉”的解释,说说文段中加点词“鳞次栉比”的意思:(2 分)
次:①次序,等第:②次序在第二的,副的:③质量差,品质差:④中间。
栉:①梳子、篦子等梳头发的用具:②梳
答:
(3)
在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 分)
A.①保持 ②重现
C.①弘扬 ②重现
③弘扬
③保持
B.①重现
D.①保持
②保持
②弘扬
③弘扬
③重现
(4)
在文段【甲】【乙】【丙】三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甲】句号
B.【甲】冒号
C.【甲】冒号
D.【甲】句号
【乙】分号
【乙】逗号
【乙】分号
【乙】逗号
【丙】分号
【丙】逗号
【丙】逗号
【丙】分号
3.
【大美海淀·博雅塔】下面是同学推介博雅塔的材料,阅读这则材料,完成(1)(2)题(共 3 分)
“典雅古塔十三重,听尽百载风雨声。燕园精魂应犹在,凝就不渝报国情。”诗句中的“古塔”便是位于北京大学
来名湖畔的博雅塔,它是为解决燕京大学全校师生用水问题而建造的供水水塔。它仿造通州燃灯佛利塔,设计为
中国传统的蜜糖式宝塔形式,平面为八角形,高 37 米,总共有十三级,是校因内最高的建筑。巍峨的博雅塔和它
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甲】博雅塔,成为集艺术造型,使用功能,环境协调高度
统一的建筑杰作。
【乙】博雅塔建成已近百年,它似一位正襟危坐的老者,默默地站立在湖畔,纵观风云变幻,是证着北大的
脚步。巍峨宝塔早已成为北大的精神象征,承载着无数人的向往与追求。
(1)
【甲】处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表达欠妥,请加以修改。(2 分)
修改:
(2)
【乙】处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一处词语使用不当,请加以修改。(1 分)
修改:
4.
【大美海淀·礼赞文化】同学们在了解了海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后,纷纷写下感言,其中使用修辞或四字词语
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苏家坨太平鼓表演独具特色,演员身姿和鼓点紧密配合,节奏铿锵,变化多样,时而如珠落银盘,欢快跳
跃;时而像行云流水,舒缓委婉。
B.
“山石韩叠山技艺”讲究以自然山水为蓝本,根据所用石材,采用惟妙惟肖的堆叠方式,代表者中国南派假山
技艺,极具保护价值。
C.
民间歌舞《扑蝴蝶》表演活泼、热烈,捻蝶者以腕抖杆,蝴蝶翩飞;扑蝶者脚步轻盈,灵巧敏捷;舞鞭者顽
皮逗乐,妙趣横生。
D.
惠丰堂是北京市经营山东风味菜肴的老字号饭庄,以“扒”“烩”“爆”见长,始建于清成丰八年(1858 年),是“八
大堂”中仅存的一堂,其历史、社会价值可见一斑。
二、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
(一)默写。(共 4 分)
5.
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燕门太守行》)(1 分)
6.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1 分)
7.
面对辛苦的体能训练,小林想放弃即将到来的长跑比赛。你准备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担当“大任”者
只有经受磨练才能有所收获的句子“
(二)阅读《春望》,完成第 8-10 题。(共 7 分)
, ”来鼓励他。(2 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
这首诗前两句中的“ ”和” ”描绘出春日长安的凄凉景象,饱含兴衰之感;后四句则抒写了
诗人 的情感,充溢着凄苦哀思。(3 分)
9.
阅读下面材料,说说这则材料对你理解哪句诗有帮助,并说明理由。(3 分)
据史料记载,天宝十四载(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五月,贼破潼关。其后长安沦陷,诗人被迫北上
避难,将家小安置到鄘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诗人闻讯后只身前往投弃,不料途中为贼兵所俘,遂困
居长安,与外界断绝消息。第二年三月,他写下了这首诗。
答:
10“融情于景”的写法是指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到景物描写中,本诗的颔联就运用了这一写法。下列诗句中没有
使用“融情于景”写法的一项是(1 分)
A.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B.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D.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三)阅读《愚公移山》,完成第 11-13 题。(共 7 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
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
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
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
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
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面山面居
.
B.
以残年余力
.
C.
何苦而不平
.
D.
帝感其诚
.
居无何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必先苦其心志
.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
12.
在诵读文章时,小林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的语气,下面三句话,你认为他处理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甲】吾与汝华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诵读:愚公与家人商议时,虽然提出了“可乎”这样的疑问,但此时他心中已有把山移走的信念,读时要读出坚
定的语气。
【乙】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诵读;愚公妻子从“献疑”的角度提出她真实的想法,她认为愚公年老体弱,移山难度大,还担心土石的处理,
读时要读出埋怨的语气。
【丙】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诵读:智叟要用愚公,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移山是“不惠”之举,轻视愚公之力,讥讽愚公无能,读时要读出嘲
笑的语气:
13.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愚公移山》的内容,说说你获得的启示。(3 分)
【链接材料】
西域贾胡有持宝来售,名曰瓓者,其色正赤如朱樱,长寸者,直踰数十万。龙门子问曰:“瓓可乐饥乎?”
曰:“否。”“可已疾乎?”曰:“否。”“能逐厉乎?”曰:“否。”能使人孝弟乎?”曰:“否。”曰:“既无用如是,而价
踰数十万,何也?”曰:“以其险远,而获之艰深也。”龙门子大笑而去,谓弟子郑渊曰:“古人有云:黄金虽重宝,生
服之则死,粉之入目则眯。宝之不涉于吾身者尚矣。吾身有至宝焉,其值不特数十万而已也。水不能濡,火
不能焫,风日不能飘炙; 用之则天下宁,不用则身独安, 乃不知夙夜求之, 而唯此为务, 不亦舍至近而务至远者
耶!”
——(选自宋濂《龙门子凝道记》)
⑤
④
② ③
① ①
注①[踰 yú]超过。②[厉]同“疠”,疫病。③[孝弟],亦作“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④[眯]灰沙入眼而不能视物。
⑤焫[ruò]烧。
答:
三、名著阅读(5 分)
14.
请你阅读下面两句话,从《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任选一部名著,结合其具体内容谈谈您对“史诗”二字
的理解(不少于 100 字)
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
——埃德加·斯诺
《昆虫记》不愧为“昆虫的史诗”
——维克多·雨果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 21 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 15-17 题。(共 8 分)
①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传统的院式建筑。按照规制,合院可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四进院
等、更高规制的还有五进院,简单地说,一进院是“口”字形,二进院是“日”字形,三进院是“目”字形,以此类推。
②二进院以上的四合院,一般在一进院和二进院之间有一道特殊的门一一垂花门,垂花门是沟通四合院内外
院的门,俗称“二门”垂花门以外的院落算外宅,它是接待外来宾客的地方垂花门以内是供自家人生活起居的内
宅,内宅是不允许外人进人的。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中的“二门”便是垂花门。垂花门象征财富和
地位,文物专家朱家潜先生曾说,有垂花门的四合院,称为宅门,也就是说其建筑规制高的意思。
③垂花门是装饰性极强的建筑,它的各个突出部位几乎都有十分讲究的装饰,垂花门向外一侧的梁头挑出,
常雕成云头形状,称为“麻叶梁头”,这种设计在一般建中是不多见的。在麻叶梁头之下,有一对倒悬的短柱,柱
头向下,头部雕饰出莲瓣,串珠、花萼云或石榴头等形状,酷似一对含苞待放的花蕾,这对短柱称为“垂莲柱”,
垂花门名称的由来大概就与这对特珠的垂柱有关,联络两垂柱的部件也有很美的雕饰,其题材有“子孙万氏”“岁寒
三友”“福禄寿喜”等这些雕刻寄予着房宅主人对关好生活的憧憬,也将这道颇具地位的内宅门面装点得格外富丽华
贵
④垂花门建在四合院的中轴线上,从外边看,像一座极为华丽的砖木结构门楼;从院内看,则似一座亭榭建
筑的方形小屋。垂花门的顶部多为卷棚式,门外部分的顶部为清水脊,而门内部分则是卷棚顶,两顶迹接搭在一
起的交汇处形成了天沟,垂花门所承接的雨水有一半从天沟的两侧流出,大大减少了檐前的滴水,减少了雨水对
垂花门阶石的侵蚀。
⑤垂花门还具有防卫和屏障功能,在垂花门向外一侧的两柱间安装着第一道门,这道门比较厚重,与街门相
仿,名叫“棋盘门”,白天开启,供宅人通行,夜间关闭,有安全保卫作用。在垂花门内一侧的两根柱间还有一道
门,称为“屏门“,最少的有四扇,与其他门窗刷红色油漆不同,屏门刷绿色油漆。所谓“屏门“,就是兼有屏风功能
之意,主要起遮挡视线的作用,屏门通都是关闭的,只有到重要节庆活动或者婚、丧、嫁、娶时才把这几扇门打
开、因此,人们进出二门时,一般不通过屏门,而是走屏门两侧的侧门或抄手游廊到达内院。
⑥在北京的皇家公园以及古建筑遗址,我们也会看到垂花门的踪影,在北海公园的画舫斋,漪澜堂等处的院
墙上都建有垂花门,成为园林的点睛之作;颐和园内的垂花门,有的作为园中之园的出入口,有的处于游廊和园
墙之间,起到障景和隔景的作用··· 通过一座小小的垂花门,我们看到了一幅幅具有浓郁特色的民俗风情画,感受
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15.
章文第②-⑤段依次从
、 ,结构、 等方面介绍了垂花门。(3 分)
16.
根据文章内容,判断【甲】【乙】两幅图中哪幅图是垂花门,并说明理由。(3 分)
答:
17.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任选一题回答。(2 分)
【链接材料一】
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
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收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
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
(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
【链接材料二】
更多推荐
垂花门,材料,中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