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7日发(作者:起亚k7报价汽车图片)
维普资讯
雅马哈马杰斯特
点火器
介绍 一)
■高立
雅
马哈马杰斯特250点火器是单缸四冲程发动机 先把电路分割成几大块来分别分析,再联系起来贯通介绍,力
用的高性能点火器,是一种采用蓄电池供电内 求使广大摩友对DC—CDI有更深入的了解。
部振荡升压的自动进角CDI点火器,电路中除
了常见的恒压充电控制功能以外,还有蓄电池电压识别保护电
1.电源输入电路(如图2所示)
路,无触发信号停振控制电路。这些都是此点火器的特殊部 蓄电池正极接12V端,负极接接地端,电流经二极管VD6
分,下面结合电路图1详细介绍。
分成三路,一路供给振荡电路,一路供给自动进角集成电路
在以前的铃木和本田点火器电路介绍中,读者反映电路介
(IC),一路供给过压识别保护电路。下面介绍电路各元件的作
绍得不够详细,分析起来还存在一些困难,本期将全面细致地
用,VD6二极管在电路里起防反接保护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电
介绍马杰斯特250点火器各部分电路的功能,同时也是对以前
源的正负极是不会接反的,但是,维修蓄电池和给蓄电池单独
类似点火器电路的一种补充,为了方便读者对电路的理解,首 充电后,在重新安装蓄电池的时候有可能把正负极接反,使整
64/MOTORCYCLE
维普资讯
车电源反向。摩托车上用电器最多的是各种灯泡,而灯泡里的
灯丝是没有极性的,也就是说不管正负极怎样接,都不会影响
它的发光,也不会造成灯泡的损坏,而一些由半导体元件组成
的电子电路是不能反向供电的,在电子点火器中大多数元件
是有极性的,遇上电源反向,瞬间就会造成永久的损坏,因
此,几乎所有点火器电源输入电路都有防反接二极管。这种电
路通常称为极性保护电路。电容C14是一个无极性0.01 F高
频电容,C13是有极性的680“F25V电解电容,在电路中起
滤波作用,在摩托车线路中,许多用电器都是通过线束接到电
源上的,在线束里有各种高低压电流流过,比如闪光器断续通
断,喇叭的振荡电流,点火器高压回路的放电电流,都会对线
束内其它导线造成干扰,为了保证点火器的供电质量和净化
线束干扰,这两个电容分别对供电线路中高低频干扰加以滤
除。一方面预防外电路进来的干扰,另一方面把自身产生的干
扰消化在点火器的内部,不让它传出去干扰其他用电器。电路
中R5与DZ3串联接在电源正极上,他后面接的是过压保护电
路;R4是一只限流电阻,自动进角集成电路(IC)I脚内部是一
只6.8V的稳压管,他们两个串联后,组成简单串联稳压电路,
为进角集成电路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
2.振荡逆变电路(如图3所示)
此振荡电路属于自激振荡方式,工作原理悬当电路通电
以后,12V电压经Rl1给VT7基极提供电流,使三极管V17
导通,电流由小变大流经变压器T1初级线圈,在次级线圈里
产生感应电动势,与R12连接的线圈叫正反馈线圈,它上面
的感应电动势的极性在此时正好加强了VT7的导通,即所谓
的正反馈,使v'r73p快导通速度,从三极管的工作区域来说,
VT7在此过程中,工作点快速经过放大区进入饱和区。大家
知道工作在饱和区域的三极管电流达到最大,而此时的放大
系数很小,致使流经三极管的电流不会再继续增加,变压器里
的磁通量停止变化,正反馈线圈里的感应电动势也随之消失,
VT7基极此时只靠Rl1提供电流(Rl1提供的电流只能维持
V17在放大区域工作,不能使其饱和)VT7就会退出饱和区,
表现为变压器初级电流由最大逐渐减小。我们知道初级电流
由小变大时,反馈线圈感应的电动势促使三极管导通,现在是
初级电流由大变小,反馈线圈中产生的感应
电动势极性就会促使三极管截止,最后导致
V17迅速截止。VT7截止后,变压器初级没
有电流流过,此时的变压器没有磁通量的变
化,感应电动势也消失了,VT7又会在Rl1
的作用下导通,变压器初级线圈里就又有电
流的变化,反馈线圈感应电动势又使三极管
快速导通,周而复始形成振荡,即所谓的自
激振荡。VT7工作在开关状态,变压器初级
线圈里就有电流不断变化,引起变压器磁通量的变化,绕在变
压器里的另一组高压线圈(匝数较多)就会得到高压感应电动势,
为后续充电电路提供充电电源。电路中R9,R10,VT6,VD4
组成开关管保护电路,VD4保护着VT6 ̄1:1VT7不被反向击穿,
R9,R10,VT6保护着V1、7不被大电流冲击而击穿,工作原理
是:R9是一只0-3 Q的取样电阻,当VT7导通电流达到2A以
上时R9两端电压达到0.6V以上,VT6开始导通,致使V1_7基
极电流被分流到地,V17基极电流减小,发射极电流也就随之
减小了,从而保护了振荡管VT7免遭大电流的冲击。
3.控制电路(如图4所示)
控制电路包括过压保护控制电路无触发信号停振控制电
路可控硅导通时强制停振控制电路和充电电压恒压控制电路
共4项。图4中V17是振荡管,所有的控制都是针对它来体现
的,VT5和VT4是控制管,它们的集电极与V17的基极相连
接,两个控制管组成或门控制,只要有一只管导通,VT7的基
极就会被箝位到地,令其截至停振。首先看VT5的控制原理,
与VT5管有关的外围电路参数是R8为100k Q I R7为10 Q;
c9为2.2 F,VT3(内置基极偏置电阻三极管)接受送往可控硅
控制极的触发信号,经过反向放大,控制延时电路达到间接控
制VT5的目的。过程如下:当点火器加电以后,此时还没有启
动发动机(点火器没有收到磁电机触发器输出的触发信号),
VT3基极也没有触发信号到来,此时可以把VT3与R7视为开
路,12V电压经R8到VT5的基极,由于VT5基极上接有C9
电容,因此VT5并不能马上导通,随着R8对c9的充电电压
升高(到0.6V以上),VT5导通,控制振荡电路停振,这个过
程可以理解为当我们检修电路时,打开钥匙门通电以后,并没
有启动发动机,而是在做其他用电器的更换试验,点火器振荡
电路没有必要工作,它只在打开电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工作,
发现没有触发信号就会停止工作,这就是无触发信号停振控制
功能。如果我们需要启动发动机,磁电机内触发器输出的触发
信号经点火器内电路处理后的触发信号1或触发信号2就会驱
动VT3导通,c9电容上的充电电压就会通过R7放电,导致VT5
截至,解除对V17的控制,但是,此时V17并不能马上振荡,
触发信号在作用到VT3的同时,还通过VD3加在了VT4(内
维普资讯
导通不仅提供了点火电容的放电回路,同时把变压器的次级
短路了,这必然会影响到振荡电路,如果不停止振荡电路工
作,对可控硅和振荡电路都是不利的。下面来分析触发信号
过后振荡电路是怎样工作的,在触发信号作用期间VT3和
VT4都是导通的,其中VT3已经把C9上的电压放掉,当触
发信号脉冲过后,VT3截至,接在VT5基极的C9电容有一
个充电过程,电容从0V充到0.6V所用的时间由R8和C9数
值决定,表现为VT5不能马上导通,在这个充电时间里,VT5
和VT4都不对振荡电路产生控制作用,振荡电路起振,次级
感应的高压脉冲对点火电容C12充电,如果下一个触发信号
在C9电容充电到0.6V以前不能再次到来,振荡电路就又停
止工作了,这一功能是比较特殊的。另外,VT4基极还接有
R5和DZ3串联电路,DZ3是一只22V稳压管,R5是限流电
阻,当电源因故升高到22V以上时,稳压管被击穿,串联电
路有电流流过,VT4导通,迫使VT7停止工作,起到了过压
保护作用,在正常电压下此电路不起作用,这就是本点火器
的过压保护控制功能。与此功能类似的电路还有高压充电恒
压控制电路,由DZ4、DZ5、R6串联组成的电路一端接在充
电电容C12上,一端接在VT4的基极上,DZ4、DZ5是两支
100V稳压管,串联后总稳压值为200V,当C12充电电压大
置基极偏置电阻三极管)的基极上,VT7基极被VT4导通压降
箝位,不能振荡。只要有触发信号到来VT4才会导通,振荡电
于200V以后,稳压管被击穿,电流经过R6使VT4导通,控
制振荡电路停振,这样就可以保证充电电压稳定在200V的
高度上,这就是充电电压恒压控制功能的原理。我们通过上
面四项控制功能的讲解,结合以前介绍的振荡升压点火器的
路就会在触发信号脉冲作用时间内停止工作,由电路图4可知,
触发信号还同时送给了可控硅控制极,因此,可以理解为可控
硅导通期间振荡电路是不工作的,这就是可控硅导通时强制停
振控制。回顾以前介绍的铃木或本田振荡升压点火器电路,也
同样有这个控制功能,这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能,因为可控硅
工作原理加以总结,就会更加丰富自己分析思路和设计电路
的素材,取众家之长于一身,一定能做出更好的点火器。
(待续)
更多推荐
电路,电流,点火器,触发,信号,工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