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江淮iev6e2017款)

FRONTIER DISCUSSION

| 前沿探讨

时代汽车

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及现状

李洺君 王明明 吕文静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省唐山市 063210

摘 要: 节能减排是永远的课题,汽车轻量化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之一。汽车轻量化不仅能有效降低汽车油耗,

还可以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对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应

用及现状进行讨论,分析各种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中使用的优势及劣势,为汽车制造过程中材料的选择提

供支持。

关键词:汽车轻量化;轻量化材料;应用现状

1 前言

“国六”排放标准即将正式实施,汽

车轻量化的发展越来越紧迫,传统钢材已

经不能满足汽车的质量要求,各种轻量化

材料在汽车中所占比例逐渐增长。随着现

代汽车对强度和轻量化要求不断提高,轻

量化材料的研发和选用显得至关重要,本

文通过分析轻量化材料的应用途径及现状,

阐述了轻量化材料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

提出了解决方案。

3 轻量化材料的应用

如图1所示,福特的新轻型汽车通过使

用碳纤维油底壳、铝制连杆、尼龙复合材料

仪表盘、聚碳酸酯后车窗、碳纤维车轮毂等,

使车重减少了25%。下面将对目前常用的轻

量化材料进行介绍。

比上一代白车身减重近35kg。

图2 Audi A8 D3车身

Audi A8 D3

图1 汽车轻量化的途径

福特的新车看起来像是一辆融合车,但重量却减轻了800磅或25%。

发动机:1.0升

三缸取代1.6升

四缸,使用碳纤

维油底壳和铝制

连杆,可使重量

减轻24%

后窗:聚碳酸酯,

挡风玻璃:混合

化学钢化层压板

仪表盘:碳纤维

一种常用于手机上

和尼龙复合材料

的透明塑料,比玻

比普通玻璃轻

比钢轻30%

璃轻50%

35%

铝板材

铝型材

铝铸件

2 汽车轻量化的意义

有研究验证了,汽车每减轻0.1t,最多

可节约燃油0.6L/100km,并且可减少CO

2

排放11g/100km,大量的研究都证明汽车

轻量化对于降低燃油汽车油耗、满足节能环

保要求有很重要的作用。

徐建全等

[2]

[1]

2000年奥迪公司推出的奥迪A2,首次实

现了全铝车身技术在微型轿车上的应用,其

ASF车身是A8之后的第二代铝制空间车架,

具有质量轻、强度大的优点。此外还有特斯

对纯电动汽车的轻量化效果

悬架:复合

材料弹簧比

钢制弹簧轻

57%

制动器:使用喷涂

不锈钢图层的铝合

金前制动盘,重量

减轻39%

座椅:由碳纤维和

钢制成的座椅框架

比钢本身轻17%

车轮:19英寸碳

纤维车轮比18英

寸铝车轮轻42%

拉、路虎、捷豹等国外品牌在汽车中大量使

用铝合金,获得了良好的减重效果,如2019

年上市的新款特斯拉Model S通过大量应用

铝合金,减轻了整车质量,使其最长续航里

程可达660km。我国也逐渐将全铝车身应用

于新能源汽车的制造,2016年南宁市有18辆

全铝车身新能源公交车投入使用。除全铝车

身外,用铝导线大规模代替铜导线,可将导

线质量降低60%以上,并且减少成本40%~

50%

[4]

。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使其能有效缓

进行分析,证明了轻量化不仅可以节约能源,

还可以在电池容量相同的条件下增加汽车的

续航里程,延长电池寿命。由此可见,电动

汽车的轻量化在提高电动汽车性能方面也有

很重要的作用。此外,减少汽车的质量还可

以减轻悬挂系统的负担,减小汽车惯性

[3]

,对

车辆起到保护作用。

3.1 有色合金材料

3.1.1 铝合金的应用

铝合金早在1899年便在汽车中应用,到

了20世纪90年代以讴歌NSX为首的超级跑

车在汽车制造中使用铝。全球第一辆具有全

铝车身的汽车是奥迪于1994年开发的,如图

2所示,其AFS白车身所用材料几乎全是铝材,

AUTO TIME

3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FRONTIER DISCUSSION

| 前沿探讨

解汽车碰撞时带来的冲击,所以铝合金保险

杠的耐撞性优于钢制保险杠。

据相关统计表明

[5]

,全球平均用铝量逐

年攀升,预计到2050年平均汽车用铝量将达

到240kg/辆,目前中国汽车平均用铝量约为

153kg/辆,是2050年平均用铝的64%,不

论是与发达国家平均用铝水平还是我国长期

的发展目标都有很大差距,因此,铝合金在

汽车上的使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铝合金虽然具有轻量化、成型性高的特

点,但其应用也受到一些限制。首先,铝合

金的高强度是比强度,即强度与密度的比值,

但相比于传统的钢材,铝及铝合金的强度和

硬度都比较低,在保证汽车的安全性上具有

一定挑战。其次,铝及铝合金的产量相比于

传统钢材也有很大差距,并且暂时没有超过

钢材的可能。最后,铝的价格比传统钢材高,

而且铝材在汽车行业应用的兴起有可能造成

铝价的进一步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

铝材的应用。

3.1.2 镁合金的应用

镁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

1930年的德国,其用量仅有73.8kg。1938年

大众生产的“大众1型”轿车使用了压铸镁

合金制造传动系统的零部件

[6]

。镁合金汽车座

椅也是较早的镁合金汽车零部件之一,镁合

金的座椅靠背和座框相比于钢制座椅可以分

别减重47.7%和44.2%。在乘用车中,福特

探险者的第三排座椅靠背就应用了压铸镁合

金零部件。除了座椅骨架之外,座椅的支撑

支架也可以使用镁合金,可以在满足座椅高

度需求的同时减重,座椅舒适性也可以相应

提升。

得益于其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和高比强

度、高阻尼能力,镁合金在很多领域都体现

出比铝和钢更好的使用性能,在汽车领域的

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方向盘、汽缸盖、发

动机缸体、门框、进气歧管以及各零部件安

装所需的螺钉,都可以使用镁合金进行制造。

现在,我国汽车的用镁量为1.5kg/辆,

而北美为3.8kg/辆,日本为9.3kg/辆,虽

然与这两个国家有一定差距,但根据《节能

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到2025年我国

每辆车使用镁合金要达到25kg,并逐步缩小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虽然镁具有很多优点,但其价格是铝的2

~3倍,钢铁的4倍左右,比较昂贵,随着

技术的发展,低成本镁合金会逐渐研发使用

[7]

钛合金粉末的力学性能与粉末循环次数没

有任何明显的关系,从侧面佐证了钛合金

材料的回收利用是可以实现的,并且循环

利用次数不会显著影响钛合金材料的性能。

未来,钛及钛合金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利用

值得期待。

3.2 高强度钢的应用

国际钢铁协会汽车钢联盟在1994年开展

的ULSAB计划,1997年开展的ULSAC、

ULSAS计划和1998年的ULSAB-AVC计

划,都实现了用先进高强度钢代替普通低碳

钢,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为车身减重。

在我国,2001年奇瑞汽车公司与宝钢的

合作,实现了在试制样车上使用46%的高强

度钢板,对减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03年,

重汽将高强度钢广泛应用于车架的轻量化发

展,成功研制了高强度钢单层梁车架,并实

现量产。

高强度钢由于其优秀的强度非常适合用

于汽车车身结构的制造。图3展示了高强度

钢在车身上的应用细节,如汽车的被动安全

系统部件,包括侧门防撞钢梁、安全杆和保

险杠系统可以使用超高强度钢,而车顶较少

承受撞击,则可以使用高强度钢。

。此外,随着镁合金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发展

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镁在汽车领域的发展

形势值得被特殊关注。

3.1.3 钛合金的应用

钛有三大优点,分别是“轻”、“高强”、

“不锈”。作为轻金属材料在汽车行业受到

很多研究者的关注

[8]

全钛汽车最早是由美国通用公司在

1956年研发成功的“火鸟Ⅱ”型汽车,但

由于钛及钛合金价格昂贵,所以在汽车领

域的应用一直受限。20世纪50年代日本开

始研制钛及钛合金的汽车零件,20世纪60

年代,钛被应用于赛车发动机,直到20世

纪末钛及钛合金才随着豪华轿车的发展得

到大量应用

[16]

,之后随着低成本钛合金的

出现和发展,钛合金开始广泛应用于普通

汽车的制造中。

有研究证实,20kg的钢制汽车动力阀零

件与0.8kg的钛合金零件具有相同的效果,

但其质量减低了96%。用钛合金制作汽车发

动机气门可以减重30%~40%并提高最高转

[7]

。对于减震系统,有研究表明用钛合金弹

簧完全代替原来的钢弹簧在诸多方面来说都

是可行的,可使重量减轻43.3%。

钛及钛合金在排气系统中比较常用,用

钛制消音器代替不锈钢消音器可以减重40%

左右,雪佛兰克尔维特Z06成功实现此替代,

保证在系统强度不变的情况下,使质量更轻,

车速更快且节约燃料

[7]

。还有研究表明,若将

某1500kg的中型轿车中所有传统零件替换成

钛合金零件,整车质量将减少500kg左右,

这也就可以大幅降低油耗。

目前我国已拥有生产钛及钛合金的能

力,但由于钛合金价格高,对工艺参数敏感,

所以钛合金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一直受

到限制。钛合金流动性差,铸件中易形成

铸造缺陷,因此对钛合金铸造、加工所需

设备和条件的要求较高,这是钛合金零部

件不受汽车厂商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随

着我国科技水平的迅速提升,钛及钛合金

的研发饱受关注,必使钛合金朝着低成本,

高质量发展。而且柳宝元

[9]

通过实验证明,

图3 新一代高强度钢在车身上的应用

[3]

超高

钢的强度等级

高强度钢作为目前汽车的主要轻量化材

料,其强塑积(强度与塑性的乘积)不能完

美配合,是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强度越高,

塑韧性越差,当抗拉强度超过1400MPa时,

高强度钢极易发生疲劳破坏

[10]

。2010年,我

国成功研发第3代先进汽车用钢,主要包括

Q&P钢、中Mn-TRIP钢以及无碳化物贝氏

体钢,相比于前两代汽车钢,第3代汽车钢

具有高强度、轻量化、低成本的优点,而且

在塑性和韧性方面均有一定的提升

[11]

,从而

受到诸多关注,目前我对国第3代汽车用高

强度钢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

32

AUTO TIME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FRONTIER DISCUSSION

| 前沿探讨

时代汽车

高强度钢与镁合金、钛合金应用中高成

本的困扰不同,高强度钢面临的问题是具有

高强塑积的汽车钢板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

以及在高强钢加工过程中的问题,如回弹。

回弹量随初始屈服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这将

影响高强度钢的成形质量,增加加工难度。

为克服回弹现象,保证汽车车身及零部件形

状精度,还需要不断进行回弹控制技术的研

[12]

3.3 塑料和复合材料的应用

汽车塑料化是当今汽车制造的一大趋势。

车用塑料质量轻、强度高,只有普通钢材重

量的15%~20%,比木材更轻,对汽车轻量

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0世纪70年代,塑料使用量占汽车总质

量的比例为2%~3%,到20世纪90年代提

升至7%~9%。2007年,一款由法国研发人

员研发的名为“欢乐敞篷”的全塑料汽车在

英国上市,整车只有370kg,仅为普通汽车

的三分之一。不久前日本的旭化成公司新开

发了一种聚酰胺泡沫塑料,这种泡沫塑料具

有极好的耐热性、耐油性、刚性和降噪质量,

在汽车的内饰、车顶、发动机、座椅和地板

结构中都可以应用,在减重降噪方面有很好

的效果。

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模量高、密度

小,质量轻、强度高、安全等级高等优点,

是汽车轻量化的理想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

可以使车身、底盘减重50%以上。用碳纤

维复合材料所制的板簧与传统材料相比减重

76%,使用碳纤维发动机罩可使发动机减重

6kg以上

[13]

。以宝马i8车身结构为例,它在

车身底盘(Drive)采用的是金属结构,但在

乘员舱(Life)使用了CFRP碳纤维增强复

合材料,兼顾了强度与轻量化。

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面临两大障

碍,其一是制造成本,例如以碳纤维为框架

的座椅成本是钢材框架的6倍之高,使其无

法大量应用于汽车;其二是时间成本,用钢

只需1分钟的就能制造完成的零件用碳纤维

需要5分钟,若进行大量生产耗费的时间则

会成倍增长,这无疑又增加了碳纤维复合材

料的应用难度。

从2017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

术路线图》的要求来看,到2030年,碳纤维

的使用量要达到汽车总重的5%,并且碳纤维

的成本也需要大幅度降低。

3.4 精细陶瓷的应用

精细陶瓷也是当前很重要的一大类材料。

它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等特点,以

及在磁、电、光、声各方面的特殊功能,目

前应用于汽车上多种零部件,如陶瓷轴承、

陶瓷发动机、陶瓷净化器载体、陶瓷刹车片

和陶瓷继电器等

[14]

58-61.

[5]王岁红.铝材在汽车制造技术中的应用[J].

技术与市场,2019,26(09):103+105.

[6]范子杰,桂良进,苏瑞意.汽车轻量化技

术的研究与进展 [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4,5(01):1-16.

[7]张晓东.低成本超高强Mg-Al-Ca-Mn合

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D].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8]李中.钛及钛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 [J].中国

有色金属学报,2010,20(S1):1034-

1038.

[9]柳宝元.SLM用TC4粉末循环老化行为及

对制件性能影响 [D].辽宁:沈阳航空航天

大学,2018.

[10]黄立.含沉头孔碳纤维复合材料层板孔边

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D].辽宁:大连理工大

学,2017.

[11]王明明,张晓妍,肖亚茹,徐连波,侯锁

霞,李耀刚.汽车用高强塑积钢关键研究

进展之一:Q&P钢的研究进展 [J].材料热

处理学报,2019,40(06):11-19.

[12]李富柱,翟长盼,李伟,郭玉琴,倪俊.汽

车车身构件冲压回弹研究现状 [J].锻压技

术,2018,43(02):1-8.

[13]刘晓斌.日本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 [J].当

代石油石化,2016,24(10):43-45+50.

[14]唐修检,田欣利,何嘉武,吴志远,姚巨

坤.精细陶瓷在坦克装甲车辆中的应用与

发展 [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1,25

(06):71-76.

4 结论

汽车轻量化的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呈

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质量、强度和

刚度要求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汽车轻量化的

道路充满机遇和挑战。轻量化材料在汽车

上的使用会趋向于通过多种材料的组合来

弥补使用单一材料带来的缺陷。改善材料

的性能,降低材料的成本以及提高材料的

回收利用率必将为各种汽车轻量化材料的

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1]纪宏超,李轶明,龙海洋,裴未迟,李耀刚.镁

合金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与发展[J].铸

造技术,2019,40(01):122-128.

[2]徐建全,杨沿平,唐杰,陈轶嵩,殷仁述.纯

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轻量化效果的对比分

析 [J].汽车工程,2012,34(06):540-

543.

[3]Berladir K , Hovorun T P , Pererva V I , et

al. Modern Materials for Automotive Industry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s,2017,4(2):

F8-F18.

[4]韩光杰,付宏程,潘盼,付强.汽车铝导

线的应用研究 [J].汽车电器,2019(05):

作者简介

君: (1999.06.07—),女,汉族,河北省迁

安市人,学历:本科;学校:华北理工

大学。研究方向:汽车先进设计与制造。

AUTO TIME

3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推荐

汽车,轻量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