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新款丰田凯美瑞价格)

企业合作成功的事例_合作取得成功的事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企业合作成功的事例_合作取

得成功的事例》的内容,具体内容:近年来,随着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

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合作技术研发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

主流。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企业合作成功的事例,欢迎大家前来阅

读!企业合...

近年来,随着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

越快,合作技术研发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

于企业合作成功的事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企业合作成功的事例篇1

一、实施背景

2004年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以就

业为导向,大力推动职业教育,转变办学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

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加强与

行业、企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推广\"订单式\"、\"模块式\"培养

模式。2005年11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十条要

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

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

式。\"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走校企联办培养专业技能人

才的坚强决心。

1 11

我校始建于1984年,2002年一、二职中合并而成,学校占地81.2亩,

校舍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10人(专任教师84人,副高级

职称20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84人;具有副高级技术职称

20人;另有外聘及兼职教师46人,国家职业资格考评员20人。现有56个

教学班,在校学生2730人。开设中餐烹饪(省级骨干专业)、汽车摩托车

修理和饭店服务与管理(州级骨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畜牧兽医、农

机使用与维护、现代农艺共七个专业。2008年学校与云南梦然高科贸易有

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2012年,我校获得中央和市财政的支持,投资

400万元,与云南梦然高科贸易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校内汽车维修实训

基地。实训基地的建成为校企合作拓宽了路子,为学校打造汽修专业品牌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合作目标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专业发展需要,按照\"素质培养为

先、职业定位准确,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人才质量优良\"的要

求,构建\"校企一体、岗位能力为主\"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展教学内容与教

学方法的创新与建设,以校企合作企业为依托,以\"教、学、做、知识、

能力、素质\"六位一体教学方法为突破口,突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

专兼结合、动态组合、团队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增强各专业的可持

续发展能力。

深化与校企的合作,完善\"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建

设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为重点,构建体现\"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课程

体系,建设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生产服务功能于一

2 11

体的学习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岗位综合能力

课程教学和顶岗实习需求。

三、合作内容

学校在教学中,加强汽修专业理论研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共同培

养学生创新能力,形成教研合一;加强学生综合技能训练,实施实训与生

产结合,达到校企合一;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采取课堂与实训点结合,

达到学做合一;同时,设备共用,师资共享,实行工学交替,技术共研。

四、企业与学校的分工

1、基础建设。学校提供建盖修理车间(生产临时用房及教学用房)的土

地及学校现有的维修设备。企业投资296万元建盖2128平方米钢架结构

的修理车间(生产临时用房及教学用房)。企业可以利用学校实训设备、场

地和实习学生,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利润;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生产投

入和技术指导,减少教育成本;学生可以提前接触生产过程,更早、更好

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变,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2、技术支撑。学校提供师资,培养适应社会、企业所需求的人才;企业

提供学生实践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打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才。

3、学生培养。学校负责招生、德育管理、理论教学、实践指导、就业

管理、职业发展跟踪,企业负责目标制定、配合教学、实践训练、顶岗实

习、推荐就业。

五、开展方式

1、定单式培养:学校招生时与企业签订联办协议,实现招生与招工同

3 11

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结合。例如我校长期与北京湄州酒店、

北京云天酒店、苏州华硕电脑公司、苏州欧莱服饰有限公司、重庆力帆、

上海大众、昆明新世界餐饮公司、楚雄雄宝酒店、彝人古镇大酒店等企业

合作。

2 、\"半工半读\":半工半读是家庭经济贫困学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

有效方式,它既能满足企业生产又能满足学校教学的需要,还可促进农村

劳动力的转移及实现劳务输出层次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

我校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且部分学生家境贫困、大多存在想尽快就业找

工作的现状,我校积极与合作企业联系,经协商使他们进行半工半读见习。

通过白天在校学习专业技能,周六、周日到企业上班,晚上在校学习专业

文化知识,使他们既不拉下专业技能、文化知识的学习,又通过工作获得

收入得到经济补助,在缓解学习经济压力的同时,提高学习的动力。

3、\"校企互动式\":建立实训基地,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实习所需资

料,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学

生在实训中做到即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理

论、实践合一;作品、产品合一;育人、创收合一。

4、举办专业技能竞赛:学校参加由企业冠名(例如:\"奔腾钣金班\"、\"

龙神喷漆班\"、\"空调班\"等)的专业技能竞赛。

5、举办企业家报告会: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老总来校为学生作专

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了解各专业各学科的最新成果和信息,

并激励他们学好理论、练好本领,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六、成功案例

4 11

在今天就业压力很大的形势下,有人说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但好

工作不是没有,而是你有没有能力去胜任,所以又有一句流行语:\"有人

没事干,有事没人干。\"

2008年5月,我校开始与梦然高科建立了\"校企合作办学\"培训点。从此,

我校与梦然高科开展在职职工培训直通班。这种培训方式和传统方式相比

有几个新的变化:一是由脱产教育变为半脱产教育;二是由在学校中教育

变为到企业中去培养;三是培养对象由在校学生变为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工

人;四是由学校一家管理、组织教学变为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

同管理实施。这些变化把梦然企业的需要变成职中的实践课题,把企业的

要求变成我校的目标,确定以提升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岗位职业技能、培

养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基本能力、解决生产技术中的技术难题等为目

标,把企业的困难当成职中自己的困难,把企业的愿望通过职中努力变为

现实,把服务企业、方便企业、有利于企业作为职中的出发点和归缩点。

由上四位成功完成学业并得到重用的优秀学生案例来说,\"今天我以职

中为荣,明天职中以我为荣\",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目标。 七、合

作成效

2008年以来,我校把优秀学生送到梦然高科实习、就业。许多学生得到

了单位重用。下面是四个典型例子:

1.王正友,男,楚雄市中山镇人。楚雄职中2008年秋汽修(32)班学生。

王正友是一位上进好学、刻苦认真的学生。由于他有较强的学习精神和敬

业精神,工作十分出色,2011年被升任为分厂厂长助理。

2.王存福,男,楚雄市西舍路乡人。2009年秋汽修(41)班学生。王存福

5 11

勤学好问,善动脑筋。由于进修学习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学识,而且提升了

修养品味,同时提高了汽车修理的专业水平。2010年被梦然高科提升为车

间主任。

3.王智勇,男,楚雄人。2004年电工专业(8)班学生。王智勇对企业管

理特别感兴趣,能够把所学理论用于解决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他的能

力的提升被公司领导看在眼里,现在已由一名普通的公司人员晋升为梦然

高科综合服务部主任。

4.徐泽贵,男,楚雄人。2008年毕业于汽修专业(37)班。他勤学上进,

不断钻研业务。他的实干精神被公司领导看在眼里,现在提升为梦然高科

分厂副厂长。

由上四位成功完成学业并得到重用的优秀学生案例来说,\"今天我以职

中为荣,明天职中以我为荣\",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目标。

与梦然高科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在教

学内容的设置上,我校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企业根据自

身发展的需要,选择自己的培训专业和培训内容。同时,还采取老师讲授

与学生参与研讨相结合的方法,使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方法

的创新,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他们参加学习的积极性。

近几年,我校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成绩喜人。如我校参加在全省中

等职业学校\"洱海国际生态城杯\"旅游技能大赛中,有16名学生荣获个人

奖项,8名教师荣获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参加云南省汽车应用与维修\"松

骋杯\"技能大赛,贺成府、潘健荣等多位学生获得个人二级维护及车轮定

位项目奖;李文武等老师获得优秀教师指导奖;学校荣获团体优秀参赛组

6 11

织奖、汽车二级维护作业项目二等奖,被授予:\"松骋示范校\"、\"奔腾ARS

钣金班\"、\"博世汽车实训中心\"等称号。我校参加在\"楚雄州职工技术技能

竞赛\"中,多次荣获\"餐厅服务团体赛银奖\"、\"客房服务团体赛银奖\"、\"优

秀组织奖\";9名教师荣获\"餐厅服务个人赛银奖\"及\"楚雄州技能能手称号

\";16名学生荣获\"客房服务个人赛银奖\",6名学生荣获\"楚雄州技能能手

称号\"。两年来,教师参加国家、省、州、市的教学技能大赛,有11名教

师获得相关奖项。通过层层比赛,形成人人参赛的良好机制,不断树立岗

位练技能的氛围,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企业合作成功的事例篇2

\"昭和\"与\"平出精密\"的取长补短

位于宫崎县延冈市的\"昭和\"公司和位于长野县冈谷市的\"平出精密\"公

司,相隔1,200公里。自1995年合作至今,已成为密不可分的合作伙伴,

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奠定于最初几个月所建立的信赖关系。

1995年,\"昭和\"公司的社长黑木保善望着公司内闲置的机器,忧心的说:

\"再这样下去,公司终有一天会倒闭。\"他的公司原是大企业\"旭化成\"位于

延冈市的外包厂商,专事金属切削加工。当日本泡沫经济 崩溃后,\"昭和

\"的营业大受影响,黑木社长不得不立即着手开发新的产品,但是却毫无

头绪。

就在此时,黑木社长在大阪认识了\"平出精密\"公司的社长平出正彦。该

公司以精密板金技术著称,即以镭射加工机切割薄金属板后,将其弯曲,

制成电子 机器外壳或半导体生产设备中精密零件的技术。黑木社长便向

平出社长请教金属加工技术。恰巧平出社长也正想在九州设立生产据点,

7 11

因此两人一拍即合。

在双方想法一致的情况下,\"昭和\"与\"平出精密\"开始踏出合作的脚步。

黑木社长挑选三位技术人员进驻\"平出精密\"三个月,学习精密板金技术。

黑木社长还斥资一亿五千万日圆以上(100日元约合7元人民币),将新的

精密板金设备引进位于延冈的工厂,表明诚恳合作的心意。

从1995年开始,\"平出精密\"将设计图交给\"昭和\"生产,\"昭和\"再将产

品卖给大型电子厂位于九州的工厂。此后,\"平出精密\"持续为\"昭和\"的员

工进行了三年的技术指导,这三年中,两家公司的社长及员工有愈来愈好

的交流及沟通方式。

\"昭和\"目前的营业额虽然和\"平出精密\"合作前一样是三亿日圆,但是黑

木社长说:\"如果没有跟平出精密合作,营业额将掉到一半以下,而且,

对旭化成的依存度已从原来的八成降为现在的两成。\"

另一方面,\"平出精密\"的社长平出也表示:\"开发自有品牌一直是我的

梦想,藉由昭和的协助,我实现了这个梦想。\"

\"日电舍\"、\"日立工业所\"及\"高桥工业\"共同摆脱对上游的依赖

上文的案例是双方藉由互补关系,共同合作成功的案例。不过,像这样

的例子毕竟是属于较少数,因为有很多公司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之前就提

早结束合作了。

当碰到障碍时,如果经营者能够改变只想获利的心态,转而以另一种思

维来持续双方的合作,那么将会有异想不到的成果。

位在日本茨城县日立市的\"日电舍\"、\"日立工业所\"及\"高桥工业\"三家公

司,就是以单纯的\"合作及实验\"为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结果都成功地摆脱

8 11

了对上游厂商的依存度。

这三家公司为了在一起工作,特别成立了\"mrg(mediaresearchgroup\",

并且将此group定义为三家公司的\"业务实验所\",虽然\"mrg\"在多项商品

的销售上,遭遇不少失败,但是,\"mrg\"的存在却有其特别深远的意义。

组成\"mrg\"的\"日电舍\"、\"日立工业所\"及\"高桥工业\"都是\"日立制作所\"

重电事业的下游承包商。1995年,\"日电舍\"社长弓野博司对其他二家公司

的社长说:\"如果长此下去,我们会变成永远只能照日立交付的图面作加

工的工厂,我们应该找机会培养自己开发商品及行销的能力。\"于是,三

家公司便开启了合作之途。

在经历了一些失败的经验之后,这三位社长认为,与其追求\"mrg\"的成

果,不如活用\"mrg\"的经验来加快自已研发及销售的能力,以期早日脱离\"

日立制作所\",成为一家独立自主的公司。

\"mrg\"的功用,在经历了多年之后,也展现了它存在的价值,三位社长

运用在\"mrg\"的经验,活用于自己的公司,结果,三家公司对\"日立制作所

\"的依存度都明显降低。

企业合作成功的事例篇3

——北京大学与贵航集团共同研究高分辨率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育和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是自主创新的

主体,政府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者,高校科研机构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合

作者。在企业自主创新的进程中,加强校企联合,实现优势互补,用科学

的理论方法武装人才,把先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如同为企业

9 11

插上腾飞的翅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称\"贵航集团\")就是巧借东风,为自己插了

一双腾飞的翅膀。\"贵航集团\"是我国最大的航空工业研制生产基地,致力

于飞机与无人机的开发和研究。1997年列入国家重点扶持的512家大型企

业。北京大学是历史悠久的著名高等学府,汇集了国内外各领域、学科的

众多著名专家学者。创建于1983年的北大遥感所,是我国最早从事遥感

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的科研和教学单位之一,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等领域的理论研究、科研开发和教学实践方面形成了学科优势,为国家培

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遥感与GPS专业人才,研究开发了一批先进的技术成

果。北京大学遥感所与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在高分辨率无人机航空遥感

系统研制中成功合作,在航空遥感领域取得了标志性、引导性成果。

高校和企业承载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创造着不同的价值成果,有着不同

的目标导向。切实做到打通产、学、研链条,实现高校和企业的紧密联合,

关键是校企双方都有积极性,双方的科研、研发人员都有积极性。应用技

术领域的重大攻关项目,在人才储备、理论支撑、技术支持、设备提供、

资金保证等各个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必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克难

关。可以说,重大攻关项目为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

关系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就是要把注意力和着

力点集中到重大攻关项目、核心技术领域自主创新上。高校和企业建立长

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既是企业自主创新、可持续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

力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的客

观需要。建立企业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基地,搭建高校和企业的创新舞台,

10 11

是实现产学研良性互动、确保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根本途

径。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不断提高人才素质是企业实现自主创新、可

持续创新的关键。校企联合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能够

在高校得到及时的充电和提高,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能够直接接触生产实

践,真正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转化为生产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

北京大学与贵州航空集团在高分辨率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研制中的成

功合作,探索出一条产学研结合,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成功之路。合作双

方将沿着这条道路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为建立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

做出应有的贡献。

11 11

更多推荐

企业,合作,学生,学校,专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