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0日发(作者:宝马全系列图片及价格)
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历程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当下,汽车作为居民交通出行的重要工具,居民对其使用需求越来越高,这在刺激汽车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和碳排放问题。而电动汽车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出发,针对电动汽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展开研究,以对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一定建议。
关键词:中国汽车;电动汽车;发展历程;
引言:就现阶段而言,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具备传统燃油汽车没有的独特优势,同时具有极高的环保价值,可以有效解决燃油汽车污染问题,因此电动汽车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应用,已经成为汽车行业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根据本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发现,目前针对电动汽车的大部分研究都聚焦在技术领域,却鲜有人从发展的视角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问题和未来方向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
(一)十五期间电动汽车重大专项
在十五期间,我国纯电驱动技术发展刚刚起步,混合动力驱动技术的发展水平也不高,可以说在整个十五期间,我国都在积极推进核心技术的进步,而非全面推进电动汽车的生产与应用。在十五期间,我国搭建起“三纵三横”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格局,所谓三纵,即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而三横则是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以及多能源动力总成电控等三大核心零部件,通过对三纵三横这六项研究领域中的深耕,我国切实解决了大量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一五期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
到十一五期间,我国有了更明确的电动汽车发展目标。在这一发展阶段,低能耗与电驱动技术及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成了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主题,国家在这一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在三纵三横的原有格局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车型,将技能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纳入重点发展车型,这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十二五期间电动汽车科技专项
在十二五期间,电动汽车发展战略进一步细化,我国明确了以纯电驱动为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战略,这是由于我国相关技术已经逐渐趋向成熟,经过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沉淀,我国已经有了向纯电汽车迈步的底气。在这一阶段,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开始以电机、电池和电控三电系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研究视角聚焦在三电一体化技术平台的建设上,并切实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1]。而在车型上,我国将研究重点从以往的多车型研究聚焦到纯电动车的车型研究上,针对大中型纯电驱动城市用车和小型电动车两个方向展开深入研究,并在大中型纯电驱动城市用车方向取得了较大进展,开始在我国各省市实现大中型纯电驱动城市用车的普及应用。
(四)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
到了十三五阶段,我国已经明确了电动汽车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根本方向,明确指出要对现有的纯电驱动技术进行升级,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和信息化三个要点开展技术研究,要在三纵三横研究格局的基础上,深入细化研究问题,明确新能
源汽车研究的要点与难点,切实解决各项现实问题,实现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总体布局如下图(图1)所示:
图1 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总体布局
而自2020年十三五规划结束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世界经济呈现下行趋势,我国居民对汽车的应用需求不断下降,这给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带来了一定难题,在十四五发展阶段,电动汽车行业不仅需要解决各项技术难题,还要积极挖掘电动汽车的独特优势,寻找居民汽车需求下降问题的解决途径,以为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中国电动汽车的技术进展
(一)整车技术
政策技术是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最为完善的技术项目,自十五期间我国开始发展电动汽车技术至今,我国就在整车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时至今日,在整车技术领域,我国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已经十分接近了,部分产品性能已经可以与外国企业的高新技术并驾齐驱,甚至是超越了国外企业的技术水平,由此可见,我国电动汽车整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相对较高的。而在实践方面,我国整车技术的实践成果多集中在大型城市用车上,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公交车都已经完成了电动汽车换装。
(二)动力电池技术
动力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得以运行的根本技术之一,其主要负责为电动汽车提供能源供应,而就目前为止,我国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水平与外国先进水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我国已经掌握了多项动力电池生产与制造的核心技术,在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等多个核心零部件方面已经实现了国有化生产,并进入到国际动力电池生产体系中,由此可见,我国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已经与世界先进水平不相上下,可以进入国际市场与外国企业一较长短。而在电池容量方面,我国电池能量密度可以达到220Wh/kg,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三)驱动电机技术
首先是在驱动电机方面,我国已经掌握了电磁设计技术等核心技术,并针对多种类型的电动汽车进行了独立的动力电机设计。同时,我国的动力电机技术并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而是已经实现了系列化的生产与开发,生产出了一系列国产电机产品,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
其次是在电机控制器方面,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电机控制器功率密度已经达到了(5 ~8)kW/L,并实现了电机控制器核心元件的自主化生产[2]。
三、中国电动汽车发展问题与未来建议
(一)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随着电动汽车研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已经相对成熟了,政府部门能够提供的帮助已经越来越少了,电动汽车的整体市场已经从政府主导向着市场主导转变了,这就导致整个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有的各项扶持政策逐渐失去适用性,外国企业也不断进入中国市场,政府所能够提供的保护作用不断衰减,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电动汽车企业,都需要积极拥抱市场环境变化,探寻新的生存与发展途径。具体而言,政府部门应坚持扶优扶强原则,支持技术创新,但要取缔原有的全面扶持政策,仅扶持优秀产品,企业也要坚持产品中心原则,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进一步推进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与创新。
(二)增强电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总体发展战略之一,电动汽车产业想要发展,也需要同我国总体战略相适应,切实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而言,本文建议政府部门和电动汽车行业合作建立电动汽车残值评估与回收体系。目前,电动汽车的保值率低是行业共识,这也是影响消费者的关键因素,消费者不愿意进入电动汽车市场,电动汽车行业也没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电动汽车行业要针对二手电动汽车估值问题建立明确的评估规范,政府部门也应对电动汽车零部件的退役年限进行明确规定,从技术和管理双重角度制定完善的评估与回收规范,保证二手汽车和未报废元件可以得到有效回收和再利用,一方面可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电动汽车的发展是与我国五年计划的进程息息相关的,在经历了三个五年计划后,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已经极为完善了,大部分技术都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这一基础上,电动汽车行业发展需求及市场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为适应新变化,解决新问题,本文提出打造核心关键技术和增强电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两点具体建议,以期助推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玲,张剑,何海燕,姜李丹.发达各国(地区)新能源汽车运行管理模式与特点[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04):16-21.
[2]张虎.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10.27245/.2019.000508.
更多推荐
电动汽车,发展,技术,汽车,研究,问题,行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