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灯图解大全图片-福特嘉年华两厢自动挡


2023年11月17日发(作者:国产汽车suv排行榜前十名)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概况及问题与思考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云 洁

要:本文论述了我国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从产业政策、总体发展状况、主要零部件生

产现状、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种类和特点等方面概述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结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

利文献检索与专利分析结果,指出了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存在的主要rl ̄,并对我国现阶段发展新能源

汽车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发展;专利分析;现状;对策;建议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utomotve I dusty Overview

and Q!uestions and Thinking

Yun jie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utomotve industy status quo,fOm the industral polcy,the overal development,producton

status ofhe main components,new energy vehicles in the main types and characteristcs of

an overview of China S new energy automobie industy,combined wih the field of new energy

vehicles patent and patenterature search resuls,tha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utomotive industy,there are st major problems,and the pres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countermeasures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new energy automotve/vehicles;Development;patent analysis;coumtermeasure;

suggest

目前,国家已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今后大 自2004年6月国家发改委颁布《汽车产业发

力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快速提升我 展政策》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各种政策和法规,

国汽车产业核J 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发展新能源汽 励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截止今日,我国已在

车已成为我国振兴经济和转变产业结构的重要突破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消费补贴、税收政策、科研

口。近几年,我国不断增长的汽车需求消费与能源和

投入、政府采购、标准制订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建

全的发展体系。且国家计划投入上千亿元。支持新

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关健部件研发。

环境的压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汽车产业在能源利

用方面迫切需要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云洁,女,1963年生,本科学历,研究员,专利代理人,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查新中心副主任,专利分析师。研

究方向:科技查新、情报研究、专利信息分析、竞争情报。

a“n? 。v cO

源汽车——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上市,标志

1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总体发展现状

着比亚迪电动汽车项目的成功。该车实现了目前世

界上最长续航里程100公里,最高时速达150公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起步于上世纪90年

代,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保护环境和石油

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国内汽车企业纷纷涉足新能

里/小时,一次充满油和电,总续航里程可达500

公里以上。2008年9月国际著名投资者沃伦?巴菲

特收购了比亚迪10%的股份。不久前,比亚迪又与

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参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

及其产业化进程,研发和生产企业已超过200家,

欧洲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商戴姆勒一奔驰公司

共同推出电动车,为今后在欧洲市场布局奠定了良

好的基础。比亚迪的成功说明了我国汽车企业在新

目前已经研发出多款新能源轿车、客车及客车底

盘,其中比亚迪、奇瑞、东风、长安、上汽集团、一汽

集团等汽车企业是最主要的参与者。上汽集团已在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三大领域均有布

局,目前已经推出荣威750混合动力、荣威350纯

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可

喜的进展嘲。

电动轿车、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三款代表不同技术

方向的新能源汽车,并计划于2012年推出自主品 2.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尚不明晰

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一汽集团已

确定以混合动力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不仅关系到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决

2012年将建成年产1.1万台混合动力轿车生产基

2现阶段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战略问题,

定我国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当

前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发展政 地。比亚迪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2008年即

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F3DM,2009年又推出纯 策和鼓励措施,但仍然缺乏具有一定战略高度、

电动轿车E6。具体情况见表1旧。

在众多汽车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比亚迪。 没有发展路线,势必会造成研发资源的分散,使整

产业整体宏观层面上的发展规划。没有发展重点,

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此外有关

2008年12月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新能

表1我国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研发情况一览表

汽车企业 新能源汽车研发简介

车上市;2010年又推出F3DM低碳版、F6DM双模电动车和纯电动车E6。

比亚迪 2008年12月15日。历时五年研发的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新能源汽车——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

奇瑞 瑞S侣(M1)纯电动汽车下线,3月QQ3纯电动轿车交付使用:2010年,在北京车展上推出ISG混合动力车

2009年1月1O日奇瑞A5BSG弱混合动力车作为中国首款BSG混合动力轿车正式上市;同年2月16日奇

型M11和3款纯电动汽车S18、S18B和B21。

2007年,武汉市公交集团共订购100台东风混合动力电动公交车(EQ6110HEV),首批30台东同混合动力电

东风汽车 动公交车交付用户,标志着东风混合动力公交车成为我国第一款实现批量生产销售的电动汽车;2010年,

北京车展上推出东风风神ISG、东风风神第二代I-car电动概念车、东风风神S30BSG、东风帅客纯电动车。

2007年12月14日,首辆搭载最新混合动力系统的油电混合动力轿车长安杰勋HEV正式下线实现批量生

长安汽车 产;2009年长安首款纯电动车——长安奔奔MINI下线;2010年在北京车展上又推出了纯电动概念车

Grcen—I、志翔充电式混合动力轿车(plug—in)和志翔燃料电池轿车等新能源车型。

上海汽车 2008年君越混合动力轿车上市,帕萨特领驭燃料电池轿车成功服务北京奥运。2010年世博会又为申沃超级

电容大客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荣威750等新能源汽车提供一个展示平台。

Plug—in混合动车轿车以及E-wing与E-COO两款纯电动仿生概念车、J6L混合动力商用车底盘、J5M电动

“十一五”期间,开发出解放牌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车;2010年,在北京车展上展示了奔腾B70与奔腾B50

载货车、J5P天然气牵引车及解放牌12米电混客车。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统一。 金,进行科学地系统规划。其次,新能源汽车的高成

目前已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标准主要是针对新能源 本也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与传统汽车相比,目前

汽车的测试、性能和安全方面作出的基本规定,对

混合动力汽车的成本要增加30%一40%,纯电动汽

车成本增加40—50%,燃料电池汽车成本要增加 于关键零部件比如燃料电池的寿命、动力耦合技

100%以上,这些因素也造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商

业化运行的范围有限。

3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术、电动机的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具体标准均没有统

的规定,而这些关键技术却是推广新能源汽车产

业的关键所在。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企业的技术

研发就会缺乏具体的目标和指导而无所适从。

2.2核心技术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3.1加强政府引导,完善政策扶持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关键技术上与发达国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一项长期性、可持续性的

产业战略,需要政府各部门加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营造良好的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1)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引导新能

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国内企业的研发力度不

够,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核心专利

的数量不多,且以国外企业来华申请的专利为主;

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掌握得还不到位,Az ̄混合动 源汽车企业上市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吸纳民间

力汽车整车的集成能力、动力系统优化和匹配技术 资本,从而推动其产业化进程。还要进一步完善新

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电机驱动技术、发动机及变速

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有利于新能源汽

车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商业化氛围。

2)继续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激励和支持新能源

汽车产业发展的行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导产

业和关联产业建设项目,可以免收基本建设方面的

箱控制技术尚有待突破;电池、电机、燃料电池等零

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电动机高

速轴承和动力蓄电池隔膜等关键部件和材料仍需

依赖国外进口;电动汽车用燃料电池充电时间长,

使用寿命短等。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传统

汽车工业在技术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20

年左右的差距。有些企业研发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是

对传统汽车的动力系统作些改进,对新能源汽车底 3-2加大创新力度,构建完整产业链

地方性行政规费;对于新引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龙

头企业,可以贷款贴息、科技投入等方式全面支持

企业加快发展壮大。

目前,我国研发的混合动力汽车在速度和可靠

盘的稳定性、舒适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研究不多。由

于传统汽车技术的差距,有些新能源汽车厂家直接 性等方面的性能尚不及传统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

将发展目标锁定为纯电动汽车,而有些企业推出的 料电池汽车还只能短程行驰,汽车企业应进一步加

所谓纯电动汽车都是通过购买其它公司的部件组

装而成的,成本较低,不能形成自主品牌。

2.3基础设施建设急需配套和完善

大自主研发力度,努力掌握核心技术。

1)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尽

快将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列入政府科

技发展重点计划。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分析结

果来看,国内现有专利中发明专利所占比例并不 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在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之

高,虽然国内有关新能源领域的专利数量增长较 前,就要建设足够多的充电基础设施、氢燃料补给

快,但国际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都很低;整车企 站并解决氢燃料的生产问题。网络化的充电站、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首要的前提条件是基

氢站、加气站的数量和质量及其运行成本的高低直

业申请专利较多,零部件企业申请专利较少。这些

都说明新能源汽车产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创

新投入。全面提高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能力。

2)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促进产学研联 何时能够进入普通百姓家还是个十分艰难的问题。

盟。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培育一批龙头 各省应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

企业,促进企业联盟和产业链整体化服务建设。要

依托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发力量,鼓励形成产学研

联盟,使科研成果尽早转化为生产力,目前国内已 种方式鼓励普通消费者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此

经有省份初步建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体。 外,还要加强民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坚持贯彻节能减

3)企业在研发过程中也要重视对传统汽车技

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精神,制订鼓励新能源汽车消

费的政策。通过政府补贴、减免购置税和消费税等多

排精神,逐步转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提倡购买新能

源汽车,限制大排量和超标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 术的改造,虽然我国在汽车发动机技术上明显落后

使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政府补贴标准

的出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将更接近于普通消费者

于发达国家,但发动机技术正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

突破口,比如匀质压燃技术可以将燃油效率提高

20—30%。国内企业应选择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 可以接受的范围,其销售量也会大幅度提高。

新角度,力争在某些领域取得好的进展,争创国内

领先的技术地位。

3.3完善技术标准,统一规范体系 随着低碳经济的呼声日益增长。作为减少温室

虽然我国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标准体系已经初 气体排放和减轻对石油资源依赖的解决方案之一,

具框架,但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方面尚未制订和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各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完善具体的技术标准。要尽快建立各类型新能源汽

车及其相关基础设施的产业技术标准,开展产品的

标准化工作,为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有效的技

术与产品支撑,同时要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性、环

结束语

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各汽

车生产企业也必将在该领域有所作为,逐步实现汽

车工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保性、节能性和安全性做好等级认证工作,给相关

的生产企业提供一个可遵循的操作规范,对产业链

的完整构建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李东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中面

临的挑战及对策.中国科技投资,2011,(3)

2、张晓宇等.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及其其问题分析.理论与现代化,2011,2)

3.4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出台补助政策

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由于各方面成本较高致

使整车价格高于传统汽车。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主

要还是在公共交通领域和出租车行业上推广使用,

3、屈文涛;王首玉.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现

代零部件,2011,1)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积极开展“我为节能减

排献一策”活动,全厂万元产值能耗不断下降,受到

同时,该厂为确保完成各项节能指标,大力加

强精细化管理。认真细化班组工作制度,规范操作

流程,减少中间环节,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定期检 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在节能工作中坚持八

年开展针对薄弱环节的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每年

查、考核加以固化和长效管理。现在全厂错峰让电、

废水废油循环利用、节约辅料、节约原材料等降本

增效的措施和方法都已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全厂

生产成本大大下降。 航天能源局)

征集合理化建议达六百多项,经采纳推广成果转化

后,产生经济效益每年达五百多万元。

瑞虎3最新款-9座考斯特报价


更多推荐

帕萨特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