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宝马730li报价-奥迪a6l新车报价2020款
2023年11月17日发(作者:东风风行景逸x3报价)
汽车产业兼并重组前景分析
中国汽车业起步虽晚,但进展速度很快。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产业的
调整期也该来了。近期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已经
把汽车业的兼并重组列入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来,中国汽车产业
的版图会是什么样,从全球汽车工业进展历史来看,美国、日本、德
国等发达国家都有过一段汽车企业遍地开花的历程,但最终都走上了
规模化之路。曾经在汽车界赫赫出名的很多知名企业,最终都演化为
汽车巨头下的一个个产品品牌和技术平台。
产业整合的过程或曾取决于很多个偶然大事,但汽车行业资金密
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的行业特性,打算了规模化经营是汽车行
业进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汽车业在走过了十多年的高速进展之后,面对全球金融危机
的冲击和汽车产业格局的猛烈动荡,也走到了一个进展的十字路口。
下一个产业成长周期,无论是五年或十年,仍将是中国汽车市场
稳定增长的一个时期。但从产业层面看,目前仍旧活跃在竞争行列中
的一部分汽车企业,或许将永久看不到下一个终点。对实力弱小的企
业来讲,被重组兼并或许是一种宿命,但被谁兼并、何时兼并、以何
种方式退出整车制造行业,期间又将经受怎样的喜怒哀乐,或许只有
1
在大幕落下后,才能引发我们一系列的回味和思索。
汽车业洗牌大势所趋
汽车行业是国家严格实行准入制度的行业,特殊在整车生产领域,
进入门槛特别高。目前,国内具有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有130多家,
2022年,中国汽车销量为938万辆,按130家平均安排,每家企业
平均销量不足8万辆,与规模经济的要求相去甚远。日本丰田汽车在
2022年金融危机的严峻冲击下,仍旧销售了897.2万辆汽车,相当
于130家中国汽车企业的销量总和。
从全球汽车产业的进展进程来看,中国汽车工业仍处于产业进展
的低级阶段,企业数量过多,投资分散,同质化竞争严峻,各利益主
体相互博弈,使得原来稀缺的资源难以有效利用,造成了人才、技术、
产能、资金的巨大铺张。同时,也制约了国家汽车产业战略的实施,
导致无法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无法进行有效的集中投资,最终必将
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快速形成和中国汽车品牌国际影响力的
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讲,加速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洗牌是大势所趋。
2022年3月初,始终被业界广泛关注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
划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公布。《细则》涉及八大项内容,
如完善企业兼并重组、鼓舞选购自主品牌、进展新能源汽车及小排量
2
汽车、鼓舞汽车零部件国产化等。
在八项内容中,最引人留意的是鼓舞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细则》
明确规定了鼓舞兼并重组企业的名单。其中,鼓舞上汽集团、一汽集
团、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集团(总称“四大集团”)在全国范围内
实行兼并重组,支持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奇瑞汽车、中国重汽(总
称“四小集团”)实施区域兼并重组。
在8家被鼓舞兼并重组的企业中,有4家基本实现整体上市,其
中上汽集团、长安汽车集团在内地上市,东风汽车集团在香港上市,
中国重汽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上市。
根据这一规划,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阿集团、长安汽
车集团将进入快跑通道,争夺“2家至3家产销量超过200万辆的大
型企业集团”的名额。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奇瑞汽车作为其次梯队,
进入百万级行列的目标比较明确,这一点与2022年出台的汽车产业
政策导向基本全都。而中国重汽此次挤入“四小集团”范围,说明白
汽车产业政策导向的微调,耐人寻味。
《细则》给销量排名第8~14的7家企业留出了1个百万辆级企
业集团名额,其中包括华晨汽车、哈飞汽车、江淮集团、昌河汽车4
家国有控股公司和吉利、比亚迪、长城汽车3家民营企业,这是否意
3
味着第三梯队将成为被重组兼并的重点对象,还不得而知。
此外,8家重点企业均属于国有控股性质,我们不妨谨慎地假设:
本阶段的重组兼并是否主要集中在国有资本事域?
根据重组兼并一向是以大吃小的资本运作惯例,我们大胆地做出
猜测,《细则》已经为本阶段的并购重组指出了明确方向:“四大集
团”的主要重组兼并对象是第三梯队企业,“四小集团”则主要考虑
排名相对靠后的国有控股公司。
上汽集团:短期应无大动作
2022年,上汽集团以226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位列《财宝》
杂志世界500强企业第373位,占据了国内汽车业产销状元榜。目前,
上汽旗下拥有9大汽车品牌: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等,
可谓兵强马壮。
在乘用车领域,上汽多年处于领头羊地位。商用车原本是上汽的
一块短板,但自2022年上南合作胜利后,利用南汽的商用车传统优
势和对重庆红岩汽车的重组,商用车产销量快速提升。目前的实力不
容小觑,已经形成了乘用车、商用车齐头并进的格局。
4
上汽旗下知名品牌众多,尤以乘用车为甚,荣威、普桑、明锐、
POLO、帕萨特、君越、君威,等等;商用车领域拥有伊斯坦纳、德驰、
申沃、依维柯、红岩、斯太尔等知名品牌,个个都拿得出手,叫得洪
亮。
2022年12月,上汽刚刚完成了上南合作这一中国汽车进展史上
最大的重组活动,需要花大量精力实现重组后的融合工作。近期,应
当不会有大的兼并重组动作。
此外,从冲击200万辆的目标来看,上汽差距最小,完全可以通
过业务重组轻松实现,不需要借助资本运作来补充销量。近三年内,
除非遇到特殊合适的对象、特殊合适的时机,上汽集团的留意力必定
会集中在盘活内部资源上。
一汽集团:需借助资本运作
一汽集团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和中央直接管理的企业,寄予着振兴
民族汽车产业的盼望,一举一动备受关注。在产业规划中,一汽集团
也是汽车产业主导者之一。
与上汽一样,一汽旗下知名品牌众多,涵盖了商用车和乘用车的
绝大多数细分市场。不同的是,上汽崛起于乘用车,一汽则始终坚持
5
商用车和乘用车同步进展。2022年,一汽集团销量达到153万辆,
在2~3年时间内,冲击200万辆的目标盼望极大。
但一汽集团的最大困难在于,其商用车和乘用车的增速在下降,
完全依靠自身增长达到200万辆的目标存在肯定困难,所以,需要借
助资本运作形成双保险的局面。目前来看,华晨汽车和哈飞汽车都有
可能进入一汽决策者的视野。
华晨汽车与一汽素有渊源,又同处于东北汽车产业集群区,产品
既各有优势又能形成互补。特殊是华晨汽车28万辆的年销量,对一
汽集团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应当是一汽首选的重组对象。但是,这个
收购设想的最大难点在于,一汽如何协调与辽宁省的利益关系。
哈飞汽车曾是微车领域的领先者之一,2022年销量为22万辆。
从产品上看,哈飞汽车在微车领域对一汽集团具有良好的互补性,特
殊是在“汽车下乡”政策刺激下,微车市场近两年大有可为。从地域
上看,哈飞汽车与一汽集团处于同一产业集群区,便于产业协调组织。
因此,假如重组哈飞胜利,一汽也将如虎添翼。当然,重组最大的难
点,也在于如何协调好与控股股东中航集团的利益关系。
东风集团:心情迫切,目标难选
6
东风汽车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两家央企之一,2022年销量为132
万辆。在第一梯队中,东风汽车与一汽集团基础相当,进展思路趋同,
始终处于紧跟慢随的状态。但与排名第四的长安汽车相比,仍旧有
40多万辆的销量优势,不会轻易被挤出第一梯队。
从进入200万辆俱乐部的目标来看,东风汽车差距较大,可以想
见,兼并重组的心情最为迫切。
从重组对象的选择来看,华晨、哈飞、江淮、昌河4家国企,无
论把哪一家纳入囊中,都会使东风汽车离200万辆的目标更近一步。
然而,华晨汽车已变成了唐僧肉,一汽虎视眈眈,且在卧榻之旁,岂
容他人酣睡;想重组哈飞,中航集团又岂能轻易放手;江淮始终是安
徽汽车工业的两条命根子之一,中国人的惯性思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剩下的昌河汽车,或许能稍圆东风的重组之梦。
其次梯队:兼并重组不示弱
在其次梯队中,长安汽车居首,此次《细则》把长安集团列入“四
大集团”,并非说明长安的实力已接近第一梯队,而是对长安汽车不
懈努力的一种确定。长安汽车起家于微车,过去几年来,在自主品牌
轿车和商用车领域孜孜不倦地耕耘,进步神速。虽然偏居西南一隅,
仍旧把品牌做得风生水起,属于成长较快、进展稳健的国有企业之一,
7
是汽车企业中的潜力股。
2022年,长安汽车集团销量达到86万辆,距离百万辆的目标咫
尺之遥。可以想象,2~3年后,产销百万辆应当并非难事。现阶段,
长安汽车的主要精力应当放在做强现有业务上,估量近期在重组兼并
方面不会主动出击。究竟,只有自己强大了,对其他企业才有吸引力。
在其次梯队中,对兼并重组抱着剧烈愿望的当属北汽集团。北汽
控股董事长徐和谊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北汽控股要在2022
年打造千亿元企业集团。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将是与其他企业
重组,做大北京汽车的盘子。
北汽集团旗下包括北京现代、北京奔驰、北汽福田和北汽有限四
家整车企业,其中北京现代和北京奔驰为合资公司,北汽福田为上市
公司,北汽有限是刚刚实现国有控股的汽车企业。
2022年,北汽旗下四大整车企业共销售汽车78万辆,销售收入
750亿元左右,从750亿元到1000亿元,北汽控股的增长幅度要达
到34%。在北汽的规划中,北汽控股2022年销售收入估计将达到830
亿元,剩余的缺口要通过重组等业务来实现。
北汽集团近年来已经与多家企业接触,重组传闻最多的是东南汽
8
车和长丰汽车。据悉,与长丰汽车的洽谈一波三折,目前尚无定论。
但关于东南汽车的重组方案已经报北京市国资委审批。无论传言如何,
可供北汽集团选择的重组兼并对象屈指可数。
广汽集团选择兼并重组对象的眼光应当是最高的,虽然2022年
销量仅为52万辆,但广汽的销售收入和企业效益是有口皆碑的。在
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40位,综合实力不容质疑。正因如此,
广汽直接将绣球抛给了销量排名第8的华晨汽车,其信念和眼界可见
一斑。
前不久,广汽北上华晨谈判因辽宁省不愿放弃最终铩羽而归。但
估量不会因此而降低重组标准,可能只是重新选择合适的对象,等待
合适的时机而已。
奇瑞汽车2022年的日子并不好过,牵强实现了36万辆的销量,
此次被列入鼓舞兼并重组的“四小集团”之一,应当算是发给奇瑞的
一个劝慰奖。近年来,安徽省始终谋划奇瑞汽车与江淮汽车集团合并
运作,从而打造一个崭新的大安汽集团。或许,此次《细则》的出台,
预示着奇瑞汽车与江淮集团真的可能牵手前行,携手进入百万辆俱乐
部。
猜想究竟是猜想,但愿在此轮兼并重组热潮过去后,无论产业版
9
图如何演化,中国汽车产业由此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3年长城腾翼c50值多少钱-大众速腾图片
更多推荐
帕萨特新能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