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1日发(作者:最新逍客报价及图片)

世界汽车寡头垄断对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启示

摘要:汽车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国际汽车产业已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局面,国内汽车产业也日益形成寡头垄断态势,但又有一些新的变化。本文试图分析寡头垄断的形成原因,并对国内汽车产业尤其是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出路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汽车 寡头垄断 自主研发 新能源

一、 世界汽车发展现状及中国汽车发展状况:

1、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汽车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全球汽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美国通用、福特,德国的大众、戴姆勒·奔驰,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意大利的菲亚特,法国的PSA集团,韩国现代等十大汽车集团垄断局面,2006年十大汽车集团产量,占到全球汽车产量的76%,跨国公司在全球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正日益凸显。

表1

2006年跨国公司全球汽车产量排名排名公司名称通用丰田福特雷诺—日产联盟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现代起亚本田标志—雪铁龙菲亚特产量(万辆)893859384367336232资料来源: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Motor Vehicle Manufacturers网站

2、中国汽车发展现状。中国汽车产业自上个世纪50年代第一辆解放牌卡车的生产,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比亚迪八大汽车集团初步垄断局面,,2008年,销量排名前10名的汽车生产企业总计销售 780万辆,占全国总销量的83%,2009年,销量排名前10名的汽车企业总计销售1189.33万辆,占全国总销量的87%,中国目前约有130家汽车整车厂,这也就意味着另外的120多家汽车企业的销量只占13%,平均每家的销量只有1万多辆。

表2

1

2009中国汽车集团销量排名排名1234567企业名称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长安集团北汽广汽集团奇瑞09年销量(万辆)270.55194.66189.77186.98124.360.6650.0344.848比亚迪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虽然八大汽车集团已形成垄断垄断局面,但仍有10多家具有轿车生产资格的汽车生产企业在不断扩张(吉利、江淮、长城、力帆、昌河、华晨、哈飞等)。

表3

2009中国其它汽车集团汽车销量及增幅企业名称华晨吉利江淮长城哈飞昌河力帆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09年销量(万辆)34.8332.913222.52415.815.6增幅22.1%48.0%55.0%77.0%38.0%48.8%150.0%

从世界范围看,汽车制造业一般属于寡头垄断市场,而中国的汽车制造业还没有形成明显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而是属于一种垄断竞争市场性质的市场结构。但正日益趋向于寡头垄断市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二、原因分析:

1、汽车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投入巨大;

汽车的生产和开发过程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和巨额的资金投入。从2001年到2005年的“十五”期间,中国汽车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达2350亿元。仅2007年1~11月,资产增速同比增长15.86%,资产总额达到7922亿元。

表4

2

9亿元13.995965.845245.016913.7412.212.427922.00%181615.861412105总资产2006增速20071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新材料的应用,导致企业研发投入巨大。

表5

2009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前100名企业

序号

1

2

3

4

5

6

7

企业名称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地区

上海

湖北

吉林

重庆

江西

安徽

北京

经费支出(亿元)

37.53

28.39

14.97

12.17

7.2

6

5.07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

即便如此,我国与国外汽车产业巨头相比,无论从资金规模还是研发投入都存在不小差距。

表6

1998年中外汽车厂家固定资产 亿美元

汽车厂家

固定资产

通用

166

福特 戴姆勒 大众 丰田

230 250 124 230

本田

30

一汽

18

注:据《汽车工业研究》2001年第4期等。

表7

2005年世界汽车巨头研发费用情况

单位:亿美元2005投入研发销售额通用671926.04福特801770.894.5%丰田6314954.2%本田397275.4%日产37.67844.8%大众4811244.3%研发占销售比率3.5%资料来源:有关汽车公司年报整理

汽车产业巨大的资金投入,迫使产业巨头强强联合,合作共赢。

3

2、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优胜劣汰、兼并重组时有发生;

汽车产业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传播和新兴地区汽车市场的推动,汽车产业的全球化进程加快,竞争愈加激烈。2005年,欧、美、日等跨国汽车公司在国外生产的汽车已超过国内产量。零部件生产的全球化也在加快,美国1997年汽车原始设备零部件市场有74%来自美国供应商,到了2004年这一比例下降到59%。近年来,日韩企业利用价格、节能、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欧美汽车市场扩张快速,丰田被评为美国最受欢迎汽车品牌,韩国起亚2005年成为欧洲全年销量增长最快的品牌。2006年日韩企业在美国的汽车销售增长5%,而美国三大汽车巨头汽车销量均出现下滑,福特公司更是净亏损额高达127亿美元,成为福特103年历史中最惨痛的一次亏损。2005年美国汽车经销商的税前平均利润仅占销售收入总额的1. 6%,与2001年相比下降了2. 7个百分点。2006年,欧美六大汽车企业有5家更换CEO,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改变竞争思路,挽回竞争颓势。2007年上半年,通用全球汽车销量被丰田超过。2008年以来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三大 汽车巨头陷入严重的经营困境,通用汽车公司陷入破产保护,克莱斯勒公司被菲亚特收购。从世界汽车业和中国汽车高速发展的轨迹来看,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是一种必然趋势。在20世纪末,这种方式达到了空前规模,戴姆勒-奔驰和克莱斯勒的合并,雷诺与日产联合,通用与菲亚特结盟,通用兼并大宇等,从而形成了当今世界汽车产业的新格局。

表8

世界汽车生产前10位国家排名变化(万辆)1993年

3、客户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导致寡头垄断;

品牌是质量、服务、价值和消费理念等内涵的符号化体现。用户对汽车品牌的满意度并不局限在初始质量一个方面,而是综合体现在销售服务、售后服务满意度、外观/内饰满意度、性能满意度、初始质量、耐久质量满意度诸多方面。优秀的品牌不仅是顾客对产品的一种肯定,促进产品的销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的内在价值。2007年、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销售排名前十的汽车品牌均很稳定,客户对汽车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决定了汽车产业的寡头垄断。

表9

国家日本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韩国西班牙俄罗斯英国巴西产量1997年国家1122. 8 11美国1086. 4 22日本399. 1 33德国315. 6 44法国224. 1 55韩国205. 6 6加拿大176. 8 77西班牙159. 9 8 8巴西156. 9 99英国139. 1 10 10意大利产量1214.911097.52502.33383.4281.85257.86256.27206.78193.69181.712006年国家日本美国中国德国韩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巴西英国产量5823943165

资料来源: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MotorVehicleManufacturers网站

4

中国汽车品牌销量排行榜排名2007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奇瑞广州本田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北京现代长安福特吉利2008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丰田奇瑞东风日产广州本田北京现代吉利长安福特2009上海大众

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奇瑞比亚迪一汽丰田广汽本田吉利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三、世界汽车寡头垄断给我国汽车发展的启示

1、中国将由汽车大国变成汽车强国;

从2002年汽车产销量突破300万辆大关,到2007年突破880万辆,2009年达到1300万辆,短短7年中国汽车市场年产销量增长了近四倍,而轿车市场年销量更是增长超过8倍,中国汽车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如今,中国汽车工业愈加明显地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重要部分,不断加大对中国合资企业的投资力度便是最有力的佐证。大众、福特、通用、丰田等跨国公司相继追加投资、扩充产能、建立零部件基地和研发中心,在所剩不多的中国企业中抓紧物色新的合资伙伴。中国汽车市场国际化竞争进一步升级。自主品牌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也已经出现了巨大飞跃。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内的市场地位也正在提升。2009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自主品牌销量达205.49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32%,远高于单一合资品牌的比例。合资品牌中日系、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分别约占中国乘用车总销量20.72%、14.3%、9.4%、7.67%、2.59%。目前中国自主品牌的质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品牌从低端向中高端发力;二是技术研发能力提升,自主研发的实力正在增强、不少企业开始掌握核心技术。表10

2、国内汽车市场将形成三到五家巨型汽车集团;

5

世界汽车发展的趋势显示,寡头垄断是汽车市场的必然趋势。对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中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通过兼并收购扩大生产规模,摊薄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将是汽车企业发展的关键。有鉴于此,我国政府在2009年出台的关于振兴汽车业的细则中,明确表示鼓励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兼并重组,支持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奇瑞汽车、中国重汽实施区域兼并重组。通过大型汽车企业集团的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通过政策引导,促使国内汽车市场迅速进入寡头垄断阶段,提高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具有自主研发实力、创新能力的民营汽车企业将会脱颖而出;

众所周知,汽车研发投入占整个汽车经营成本中的比例是很高的,有时高达三分之一(而在中国厂商中则往往不到五分之一)。相对来说,中国今天的民营汽车商实力还不能与大型国有汽车集团相比,因此其开发出自主品牌汽车不大可能是主流汽车市场上的主打汽车。国有大型汽车集团也有困难:一个大型汽车集团往往与两家甚至两家以上的外资汽车商合资,每个中外合资的汽车制造厂都有自己的研发机构,而因为竞争关系几乎不可能合作共同研发一个新的中国自己拥有知识产权的汽车品牌。再建立一个独立的直属汽车集团的研发机构需大笔投入,囿于体制,国有汽车集团似乎并无动力去推动此事。但是,中国汽车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正在不断提升,尤其是民营汽车企业由于决策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没有体制限制,能很快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汽车,具有自主研发实力、创新能力的民营汽车企业将会脱颖而出。

4、新能源汽车让中国站在国际起跑线,新能源汽车是中国真正成为汽车强国的突破口;

在传统汽车领域,由于自主品牌起步比较晚,技术水平方面比较落后,与外资品牌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世界的差距较小,存在后来居上的机遇,中国汽车企业也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巨大机遇,2007年,长安、比亚迪等中国汽车企业相继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计划,并取得初步进展。2007年12月13日,中国自主研发首款量产混合动力车长安杰勋下线,从整车、发动机到混合动力系统,均实现了完全自主开发,标志着中国汽车企业已经掌握了混合动力核心技术。比亚迪汽车发布公告,2008年下半年正式量产比亚迪铁电池双模混合汽车,纯电动汽车也将于2009年正式投入市场。自主品牌汽车已经让中国汽车产业站在了新的起跑线,成为中国成为汽车强国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当前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因素分析》 张曼茵 《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2、《入世对中国汽车工业影响及对策》 何国梅 《决策导刊》 2001年第6期

3、《2006年中国轿车全行业品牌形象动力指数调查报告》 清雪市场研究公司

4、《中国的汽车制造业现状与寡头垄断市场的结构——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吴玮丽《安徽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6

更多推荐

汽车,中国,企业,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