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发(作者:fj酷路泽2021新款报价)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发展新能源汽车对于中国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促进汽车产业技术创
新和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本文在研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得
到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存在区域保护主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商业
模式单一等不足。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即
加强顶层政策设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商业发展模式,以切实推进我国新
能源汽车的发展。
关键字:中国;新能源汽车;现状;趋势
前言
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日益严峻,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新能源汽
车发展战略,全球汽车工业已进入节能低碳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中国也加大
[1]
研发新能源汽车,并就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战略层面达成共识。对于中国而言,
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对建设汽车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减轻能源短缺危机、
降低环境污染压力也至关重要。当前,我国政府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推广新能源
“十城千辆”项目对提高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和扩大市场份额起到了积极作
用。后多地政府相继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为2009年至2012年
[2]
新能源汽车的推进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2012年~2015年,是新能源汽车的初步推广期。许多科研院所、汽车
企业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同时地方政府根据自身财政能力,出台了发展规划、
财政补贴、促进计划、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促进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研发、
推广示范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3)2016年~2020年,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推广期。财政部、科技部等四
部委为继续深入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布了《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
应用财政支持政策》,多个省市在2016年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政策和相
关补贴标准,如不实施限行限购、免费停车、发放新能源货车交通许可证、免费
发放车辆牌照等。
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我国新能源汽车已取得了飞
跃性的突破。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也能
取得较好的销量成绩。特别地,北京、上海、广东、合肥、西安等地结合城市特
色,能够较好的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且已完成相关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招商引资,
建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链条。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瓶颈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成效的具
(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
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以及区域
建设规划不足。截止2022年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达到1310万辆,但仅
有约180万台公共充电桩和340万台私人充电桩。充电桩的数量仍远远低于实际
需求,难以有效满足新能源汽车的日常运行需求。
(三)商业模式单一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生”产品,与传统汽车相比仍处于弱势地位,需要更多
创新的商业模式驱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首先,新能源汽车行业仍主要采用各
[3]
地区的传统商业模式,即直接购买模式,尤其是以集团客户(如公交公司)为主。
其次,商业模式的探索仍需深入推进,部分新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如分时
租赁、共享汽车等)尚未受到充分重视。
三、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建议
上述已经分析得到了我国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其制约瓶颈,为促进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以下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瓶颈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
议。
内可以找到充电桩;在居民居住地区,可设置快充与慢充相结合的新能源汽车充
电桩,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区域,
可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全覆盖设置。特别地,氢燃料电池汽车是当前工业界与
[5]
学术界均重点关注的热点车型,可以加快氢能基础设施的规划、审批和建设。
(三)创新商业发展模式
新能源汽车商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根
据公交公司、出租车公司的需求,调整并创新新能源汽车的商业模式,以迅速占
领新能源汽车市场。(2)根据个人的出行需求,在市场投放一定量的新能源汽
车,创新设置新能源汽车的租赁与共享服务,深化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6]
(3)对于大批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客户,可以通过股权入股、资产抵押等方式
进行深度合作,为推广新能源汽车创造条件。
结语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不仅是缓解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的有
效途径,也是构建科技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中央与地
方政府的有效配合与协调,才能顺利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但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
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区域保护主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商业模式单一
等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因此,本文提出加强顶层政策设计、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商业发展模式三方面的建议举措,以切实推进我国新能
源汽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晓琪,王文静,苏清,等.福建省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
汽车与新动力, 2023, 6(1): 15-17.
[2]杜纪栋.十城千辆:加速纯电动车产业化[J].中国科技财富, 2010,
114(19): 10-13.
[3]李妙然,陈慧,武翠芳.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瓶颈”与优化路径研究
[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 19(4): 11-12.
[4]杨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以比亚迪为例[J].现代商贸
工业, 2020, 41(28): 17-19.
[5]吴文建,黎藜,邹莉娜.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竞争力的空间差
异评价[J].企业经济, 2022, 41(3): 24-35.
[6]赵明楠,孙锌,张铜柱.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
议研究[J].中国汽车, 2022, 364(7): 27-32.
1
更多推荐
5万以下的新能源汽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