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6日发(作者:宝马x12017款价格及图片)

2017年秋季九年级历史综合试卷一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满分22分,每小题1分)

1.(1分)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为其选择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

A.资产阶级革命 B.技术革新 C.殖民扩张 D.思想解放

2.(1分)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反对封建制度的黑暗

B.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3.(1分)小明在阅读某历史书时,看到如下描述:

……舰队到达了印度。在那里,我发现了许多人口稠密的岛国。我们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就获得了他们的财产……当我抵达(古巴)的时候,我沿着海岸线向西行,发现了一片巨大的土地,我想那一定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据此推断,这位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4.(1分)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传入非洲和亚洲,土豆传入西欧,地瓜和玉米流入中国;而其它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绵羊、猪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 )

A.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

C.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B.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

D.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

5.(1分)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第1页(共23页)

A.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B.推翻了殖民统治

C.推翻了封建统治 D.赢得了民族独立

6.(1分)如图简单勾勒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过程。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英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制国家

B.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以暴力革命推翻复辟王朝取得政权

C.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同时开展了工业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最终取得统治地位

7.(1分)历史陈述有时带有感情色彩,据此判断,北美人民关于独立战争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陈述的是( )

A.《独立宣言》发表 B.来克星顿枪声

C.华盛顿出任总司令 D.萨拉托加大捷

8.(1分)美国国土安全部2017年2月4日发布声明称,根据美国华盛顿州西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3日作出的裁决,在全美范同内暂停实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限制难民等群体入境的行政令。国土安全部将恢复此前对待入境旅客的检查方式。据此可知美国( )

A.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B.总统必须要对联邦法院负责

C.地方权力高于中央 D.总统权力受到联邦法院制约

9.(1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较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革命。这里的“彻底”主要是指( )

A.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B.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C.宣言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D.宣扬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

10.(1分)作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它明确提出了人权和公民权,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国原则,这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 )

第2页(共23页)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1787年合众国宪法》

11.(1分)“自由”、“平等”以法律的形式写入《人权宣言》,归根到底是因为( )

A.保护私有财产的需要

C.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反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

D.反对君主专制的需要

12.(1分)阅读下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是( )

①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②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③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④确立起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 ⑤出现了机器化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⑤

13.(1分)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牟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14.(1分)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以上材料说的是工业革命的( )

A.条件 B.进程 C.影响 D.局限性

15.(1分)从“克莱武对印度的疯狂掠夺、第二次鸦片战争、章西女王的反抗活动、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历史事件中可归纳出的学习主题是( )

A.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殖民扩张与反殖民的斗争

C.血腥的资本积累 D.无产阶级的斗争

16.(1分)“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句话反映了( )

A.英国圈地运动中出现了“羊吃人”的悲剧

B.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

C.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纷纷破产

第3页(共23页)

D.美国内战后解放的黑奴的处境

17.(1分)下列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国的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18.(1分)对比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它们的相同点是( )

A.诱因都是对外侵略战争的失败

B.都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C.都摆脱了民族危机

D.都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政治

19.(1分)《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对美国社会影响巨大,林肯在接见作者斯托夫人时说:“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这“一场大战”的根本目的是( )

A.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B.维护国家统一

C.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建立世界霸主地位

20.(1分)《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

A.消除了种族歧视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21.(1分)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相同点是( )

①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②通过国家统治者颁布法令的形式

③奴隶和农奴获得解放都是无条件的

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22.(1分)“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国际歌》,它鼓舞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这首歌诞生于下列哪一事件后(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巴黎公社失败

第4页(共23页)

C.英国宪章运动 D.法国大革命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8分)

23.(8分)【欧美巨变】

材料一: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摘自《历史课程标准》

材料二:“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

材料三:观察如图两幅图片

(1)在17世纪到19世纪的革命中,英、美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取得政权后分别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2)恩格斯所说的这场“变革”中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这场“变革”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3)材料三的图一是哪一文件签署的场面?它与图二文献在本质上有何主要共同点?

(4)通过对欧美国家崛起历程的了解,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4.(10分)阅读史料,发表感想:

材料一:“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会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材料三: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第5页(共23页)

请回答: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一中提到的“半奴隶”和“半自由”各指什么?

(3)材料二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采取的措施。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5.(10分)美国虽然只有230多年的历史,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奇迹,成为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美国的崛起令人深思。某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开展主题为“美国的崛起”的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阅读资料】

材料 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在美国历史上惟一的这次内战中,拥有经济和人口的优势,更拥有道义和价值观优势的北方取得了胜利。林肯解放了黑奴,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回答,为什么说“林肯拯救了美国”?

(2)美国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在它最初发展的过程中,扫除了两大障碍。两大障碍分别是什么?

(3)与材料中的两位人物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4)通过对上述人物和事件的学习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崛起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崛起的经验对当今中国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第6页(共23页)

2017年秋季九年级历史综合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满分22分,每小题1分)

1.(1分)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为其选择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

A.资产阶级革命 B.技术革新 C.殖民扩张 D.思想解放

【分析】本题考查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些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西欧向资本主义过渡.

【解答】根据所给书籍章节标题的“文艺复兴、向教会权威挑战、十七世纪,深思的世纪和启蒙运动:理性之光”可知它们的都是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冲击了教会的陈腐说教,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哥白尼等科学家的发现发起向都会权威的挑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7、18世纪兴起的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是近代欧洲一次重要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是“理性”.启蒙运动反对专制制度,主张建立一个“理性王国”.综上所述,这一章节的适当的标题是思想解放.

故选D.

【点评】掌握西欧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关史实及影响.

2.(1分)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反对封建制度的黑暗

第7页(共23页)

B.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4世纪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潮广为流传.新文化运动的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潮广为流传,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文艺复兴运动的本质是资产阶级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都反对封建制度的黑暗,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B不是二者的相同点.

故选B.

【点评】掌握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3.(1分)小明在阅读某历史书时,看到如下描述:

……舰队到达了印度。在那里,我发现了许多人口稠密的岛国。我们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就获得了他们的财产……当我抵达(古巴)的时候,我沿着海岸线向西行,发现了一片巨大的土地,我想那一定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据此推断,这位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分析】本题由历史片断为切入点,考查新航路开辟.

【解答】由“印度”“古巴”结合所学,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的美洲古巴、海地等地,认为自己到达了印度,所以当地居民称为印地安人.可知,这位航海家是哥伦布.

故选C.

第8页(共23页)

【点评】本题以新航路开辟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1分)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传入非洲和亚洲,土豆传入西欧,地瓜和玉米流入中国;而其它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绵羊、猪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 )

A.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

C.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B.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

D.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

【分析】本题以洲际间物种的交流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传入非洲和亚洲,土豆传入西欧,地瓜和玉米流入中国;而其它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绵羊、猪等,也传入了美洲.”可知,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以往世界各地相互孤立和隔绝局面,使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史实.

5.(1分)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A.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B.推翻了殖民统治

C.推翻了封建统治 D.赢得了民族独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克伦威尔、华盛顿和拿破仑的相同的修改知识内容.三人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克伦威尔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施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并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拿破仑颁布了《民法典》,树立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规范,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三的历史作用相同之处是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故选A.

第9页(共23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需要全面掌握华盛顿、拿破仑的事迹.

6.(1分)如图简单勾勒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过程。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英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制国家

B.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以暴力革命推翻复辟王朝取得政权

C.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同时开展了工业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最终取得统治地位

【分析】本题以图示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A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最终确定了君主立宪制体制,确立资产阶级联邦制的国家为美国.故A项错误.

B项,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光荣革命,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被成为“不流血的政变”.故B项错误.

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为18世纪60年代,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D项,根据图片可知,从1640年革命爆发到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最终取得统治地位.故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与影响.

7.(1分)历史陈述有时带有感情色彩,据此判断,北美人民关于独立战争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陈述的是( )

A.《独立宣言》发表 B.来克星顿枪声

C.华盛顿出任总司令 D.萨拉托加大捷

第10页(共23页)

【分析】本题以历史陈述为切入点,考查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ABC三项是对独立战争相关事件的客观陈述,不带有感情色彩,而D项萨拉托加大捷用了“大捷”一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故选D.

【点评】注意识记独立战争的重大事件及其结果和意义.

8.(1分)美国国土安全部2017年2月4日发布声明称,根据美国华盛顿州西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3日作出的裁决,在全美范同内暂停实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限制难民等群体入境的行政令。国土安全部将恢复此前对待入境旅客的检查方式。据此可知美国( )

A.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B.总统必须要对联邦法院负责

C.地方权力高于中央 D.总统权力受到联邦法院制约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权分立原则.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美国的诞生,它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解答】美国国土安全部2017年2月4日发布声明称,根据美国华盛顿州两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3日作出的裁决,在全美范同内暂停实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限制难民等群体入境的行政令.国土安全部将恢复此前对待入境旅客的检查方式.据此可知美国总统权力受到联邦法院制约.1787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三权分立原则.

9.(1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较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革命。这里的“彻底”主要是指( )

A.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B.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第11页(共23页)

C.宣言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D.宣扬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

【分析】本题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较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来说是一次彻底的革命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这里的“彻底”的含义.

【解答】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最典型、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较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革命.这里的“彻底”主要是指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

10.(1分)作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它明确提出了人权和公民权,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国原则,这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 )

A.《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D.《1787年合众国宪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解答】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纲领性文件,它明确地提出了人权和公民权,阐明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则,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理解并识记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11.(1分)“自由”、“平等”以法律的形式写入《人权宣言》,归根到底是因为( )

A.保护私有财产的需要

C.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反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

D.反对君主专制的需要

第12页(共23页)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权宣言》的知识点.

【解答】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为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的权益,资产阶级颁布了《人权宣言》,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人权宣言》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2.(1分)阅读下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是( )

①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②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③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④确立起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 ⑤出现了机器化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⑤

【分析】本题以《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解答】阅读《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可知,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是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出现了机器化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②和④不能在《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看出.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13.(1分)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第13页(共23页)

万吨,1840牟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从材料中列举的一系列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原棉消耗量,生铁和煤的产量都有了极大的增长,再结合时间.可得出是受工业革命开展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英国的社会生产力.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相关知识点.

14.(1分)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以上材料说的是工业革命的( )

A.条件 B.进程 C.影响 D.局限性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实质、成果和历史影响.

【解答】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外市场的扩大,英国手工工场的生产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始,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完全取代手工劳动,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因而题干“场总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取代了手工工场”主要论述了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15.(1分)从“克莱武对印度的疯狂掠夺、第二次鸦片战争、章西女王的反抗活第14页(共23页)

动、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历史事件中可归纳出的学习主题是( )

A.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殖民扩张与反殖民的斗争

C.血腥的资本积累 D.无产阶级的斗争

【分析】本题以事例整合的形式切入考查殖民扩张与反殖的斗争.

【解答】从“克莱武对印度的疯狂掠夺、第二次鸦片战争、章西女王的反抗活动、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历史事件中可归纳出的学习主题是殖民扩张与反殖民的斗争.克莱武对印度的疯狂掠夺、第二次鸦片战争属于殖民扩张;章西女王的反抗活动、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属于反殖民斗争.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需要全面分析题干相关内容,寻找共同之处,确定主题.

16.(1分)“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句话反映了( )

A.英国圈地运动中出现了“羊吃人”的悲剧

B.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

C.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纷纷破产

D.美国内战后解放的黑奴的处境

【分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

【解答】1861改革,从表面上看,废除农奴制法令解放了农奴,但在执行过程中,被“解放”的农奴需要付出高额的赎金.因此列宁说“农奴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俄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

17.(1分)下列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国的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1861年改革的知识点.

【解答】英国、法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美国通过资产阶第15页(共23页)

级性质的独立战争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国是通过1861年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1861年改革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能力.

18.(1分)对比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它们的相同点是( )

A.诱因都是对外侵略战争的失败

B.都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C.都摆脱了民族危机

D.都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政治

【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解答】A只适用于俄国农奴制改革,C只适用于日本明治维新,D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均不适合,B都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19.(1分)《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对美国社会影响巨大,林肯在接见作者斯托夫人时说:“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这“一场大战”的根本目的是( )

A.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B.维护国家统一

C.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建立世界霸主地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

【解答】根据材料中“《汤姆叔叔的小屋》…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可知,这是与废除黑人奴隶制有关的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林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美国建立世界霸主地位是在第16页(共23页)

二战后.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分)《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

A.消除了种族歧视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内战,知道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解答】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扫除了阻碍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所以说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故选C.

【点评】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及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

21.(1分)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相同点是( )

①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②通过国家统治者颁布法令的形式

③奴隶和农奴获得解放都是无条件的

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相同点.

【解答】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相同点是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都是通过国家统治者颁布法令的形式、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农奴获得解放时必须出钱赎买份地,是有条件的.

第17页(共23页)

故选B.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掌握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意义.

22.(1分)“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国际歌》,它鼓舞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这首歌诞生于下列哪一事件后(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巴黎公社失败

C.英国宪章运动 D.法国大革命

【分析】本题以《国际歌》为切入点,考查巴黎公社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为了纪念巴黎公社运动,公社的领导人之一的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后经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在全世界广泛传唱开来.

故选B.

【点评】注意识记巴黎公社运动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8分)

23.(8分)【欧美巨变】

材料一: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摘自《历史课程标准》

材料二:“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

材料三:观察如图两幅图片

第18页(共23页)

(1)在17世纪到19世纪的革命中,英、美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取得政权后分别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2)恩格斯所说的这场“变革”中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这场“变革”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3)材料三的图一是哪一文件签署的场面?它与图二文献在本质上有何主要共同点?

(4)通过对欧美国家崛起历程的了解,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分析】本题以反映欧美巨变的历史资料和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答】(1)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通过独立战争确立了联邦制或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2)据材料“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变革”可知,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1830年,由此可推断出当时英国正在进行的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期间,瓦特改良蒸汽机得到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3)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图一是美国《独立宣言》签订的场面,图二是法国大革命中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两者都主张自由、平等;在本质上都是为了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

(4)通过对欧美国家崛起历程的了解,可以知道革命是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行依法治国(重视保障人权、加强民主法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等.

故答案为:

(1)英:君主立宪制;美:联邦制或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2)瓦特改良蒸汽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3)《独立宣言》;本质: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色彩(保障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4)革命是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行依法第19页(共23页)

治国(重视保障人权、加强民主法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等.( 任选其中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24.(10分)阅读史料,发表感想:

材料一:“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会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材料三: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请回答: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一中提到的“半奴隶”和“半自由”各指什么?

(3)材料二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采取的措施。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分析】本题以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解答】(1)结合材料中的“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会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可以知道,林肯的主张是维护国家统一,依据所学知识,最终结束美国“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的历史事件是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根据材料二的“日本”“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可知其为“日本明治维新”.据所学知,导致材料中“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的这个历史事件是俄国1861年改革,这场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第20页(共23页)

力和广阔的市场,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南北战争前,美国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都得到了发展.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南北战争的爆发.材料一中的“半奴隶状态”指的是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半自由状态”指的是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

(3)“日本人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开始于日本明治维新.这次改革在经济上: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

(4)美国、俄国、日本在近代纷纷通过革命或改革走向了崛起之路,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国依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企图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制度.这就导致中国在近代的发展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深刻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改革则兴、封闭则衰.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和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才能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故答案为:

(1)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或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2)半奴隶:南方奴隶制(或南方种植园经济);半自由:北方资本主义制度(或北方资本主义经济);(注意:要对应,用制度或经济一种答法即可.没标明半奴隶和半自由,答颠倒不给分)

(3)经济方面,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4)本题为开放题,从实现国家统一;进行改革;开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重视科技;实现国家独立等言之有理答两点即可.

【点评】本题掌握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25.(10分)美国虽然只有230多年的历史,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奇迹,成为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美国的崛起令人深思。某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开展主题为“美国的崛起”的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第21页(共23页)

完成以下任务。

【阅读资料】

材料 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在美国历史上惟一的这次内战中,拥有经济和人口的优势,更拥有道义和价值观优势的北方取得了胜利。林肯解放了黑奴,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回顾知识】

(1)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回答,为什么说“林肯拯救了美国”?

(2)美国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在它最初发展的过程中,扫除了两大障碍。两大障碍分别是什么?

【探究问题】

(3)与材料中的两位人物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4)通过对上述人物和事件的学习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崛起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崛起的经验对当今中国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分析】本题以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开展主题为“美国的崛起”的探究活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华盛顿和林肯所起的共同作用、美国崛起的有利条件和美国崛起的经验对当今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启示的相关史实.

【解答】(1)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了北美13年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国诞生了.据材料“在美国历史上惟一的这次内战中,拥有经济和人口的优势,更拥有道义和价值观优势的北方取得了胜利.林肯解放了黑奴,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可知,林肯领导北方资产阶级取得了美国内战的胜利,解放了黑奴,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所以说“林肯拯救了美国”.

(2)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国家获得了独立,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的两大障碍分别是英国的殖民统治和黑人奴隶制.

第22页(共23页)

(3)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国家获得了独立,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与材料中的两位人物﹣﹣华盛顿和林肯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所起的共同作用是都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学习和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崛起的有利条件有:国家的独立是美国崛起的前提条件;国家统一是美国崛起和繁荣的保障;优秀历史人物发挥了指引的作用;从实际出发,善于改革创新,适时调整政策等.本问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21世纪中国要实现“中国梦”,要实现崛起与强大,就要维护国家的独立;加强国家的统一建设;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故答案为:

(1)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林肯:领导北方资产阶级取得了美国内战的胜利,解放了黑奴,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两大障碍分别是:英国的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

(3)都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有利条件:国家的独立是美国崛起的前提条件;国家统一是美国崛起和繁荣的保障;优秀历史人物发挥了指引的作用;从实际出发,善于改革创新,适时调整政策等.(言之有理就行)启示:21世纪中国要实现“中国梦”,要实现崛起与强大,就要维护国家的独立;加强国家的统一建设;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美国崛起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华盛顿和林肯所起的共同作用、美国崛起的有利条件的相关史实.

第23页(共23页)

更多推荐

美国,资产阶级,历史,考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