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发(作者:宝马x5裸车价多少钱)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和管理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电力设施

【发文字号】合政办[2016]37

【发布部门】合肥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08.09

【实施日期】2016.08.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

(合政办〔20163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快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根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5

73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

(皖政办〔2016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决策部署,着眼培育

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统筹规划、适度

1 / 10

超前建设,完善政策措施、激发市场活力,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建成布局合

理、应用领先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二、基本原则

规划引领。按照因地制宜、快慢互济、经济合理的原则,制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整体

规划。

多级联动。按照目标具体、责任明确、合力推进的原则,建立市、县、乡联动机制,

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分类实施。按照私(专)用为主、公用为辅、桩站先行的原则,结合实际需求,分类

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三、工作目标

2017年底,全市推广新能源汽车2万辆,建设直流充电桩1600个以上,交流充电

2万个以上。到2020年底,全市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0万辆,建设直流充电桩6000

个以上,交流充电桩8万个以上,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宜、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

设施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

四、建设管理

本意见所称的充电基础设施(以下简称充电桩)是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并符合国

家相关标准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可以分为私用充电桩、专用充电桩

和公用充电桩。

(一)私用充电桩。

私用充电桩是指专为私人用户车辆提供充电服务的充电桩。

1.建设主体。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或其授权的整车销售机构(以下简称整车生产企

业)须将充电桩建设管理纳入其销售服务体系,自行或委托充电桩运营(制造)企业

(以下简称充电服务企业)在住宅小区或办公场所为私人用户解决充电问题。

2 / 10

2.建设选址。有固定停车位的私人用户,优先在停车位配建充电桩;没有固定停车位

的私人用户,通过在住宅小区或办公场所配建专(公)用充电桩,为用户充电创造条

件。

3.建设流程。

建桩申请。私人用户在住宅小区自有产权车位或者经车位产权人同意在租赁期一年以

上的固定车位上安装充电桩的,需向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单位提出申请,由住宅小区物业

管理单位在《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申请安装备案表》(以下简称备案表)上签字盖

章;没有物业管理单位的住宅小区,向社区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申请签字盖章。

用电申请。私人用户或其委托的整车生产企业持用户身份证明、停车位平面图或现场

照片、车位产权或一年以上长期使用权证明、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单位或社区居委会、街

道办事处盖章备案表等材料,向所在地供电公司提出用电申请。对于不涉及电力增容或

新装电表的,可自行组织建设。

(二)专用充电桩。

专用充电桩是指专为公交、环卫等公共服务车辆或单位车辆提供充电服务的充电桩。

1.建设主体。由整车生产企业负责建设,在用户自有场所或固定期限使用权的车位上

安装,整车生产企业也可以委托充电服务企业负责安装及运营管理。电动公交充电桩建

设项目纳入大建设项目。

2.建设选址。公交、环卫、通勤等定点定线运行的电动汽车,优先在停车场站配建充

电桩,沿途合理建设快充站;出租、物流、租赁、公安巡逻等非定点定线运行的电动汽

车,充分利用单位内部停车场站配建充电桩,结合城市公用充电桩,实现高效互补。

3.建设流程。

用电申请。整车生产企业结合用户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充电桩建设方案,并向供电公

司提出申请。对于不涉及电力增容或新装电表的,可自行组织建设。

方案确认。供电公司会同用户、整车生产企业到现场进行用电、施工勘察,对于符合

充电桩建设条件的,供电公司在规定时限内正式答复供电方案,用户在答复的有效期内

施配建充电桩的,应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建设管理主体。

2.建设选址。优先在大型商场、超市、文体场馆等配建停车场及交通枢纽等公共停车

场选址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加油(气)站配建公用快充桩,充分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停

车位建设城际快充桩;适当新建独立占地的公共快充站。

3.建设流程。

方案制定。停车场(位)业主可结合实际需求委托充电服务企业制定停车场充电桩建

设方案。

方案确认。对于不涉及电力增容或新装电表的,可自行组织建设;对于确需电力增容

的,充电服务企业应会同供电公司提出停车场充电桩供电方案,供电公司在业务流程办

理等方面予以支持。

建设施工。充电服务企业应安排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充电桩施工建设。

安装验收。充电服务企业应安排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安装充电桩并验收,完成

新能源车辆试充电。

运营维护。充电服务企业负责充电桩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业主可与充电服务企业协商

设备购买、使用和维护等。

五、具体要求

电桩数目的,充电桩数量应随之增加。将充电桩及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规划纳入市政基

础设施专项规划。

(二)简化审批流程。在既有建筑物、场地内停车位增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无需

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新建建筑物内同步建设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纳入新建建筑项目,按照基本建设流程进行审批。新建独立占地

的集中式充换电站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办理建设工程相关证件。

(三)加强备案管理。建立充电桩运营企业备案管理制度。充电桩运营企业必须支持

充电过程、信息平台和交易支付的互联互通,做到在充电过程中安全事故可以追溯,在

业合作、众筹等方式,创新建设充电桩商业合作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提

供智能充放电、电子商务、广告等增值服务,提升充电服务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合肥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领导小组,

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城乡建委、市国资委、市公

安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交通局、市林园局、市规划局、市城管局、市环保局、

市房产局、市安监局、市质监局、市物价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合肥供电公司和各县

(市)区、开发区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统筹推进全市充电桩建设和管理工作,领导小

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各县(市)区、开发区应将充电桩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政府专

项工作,由政府分管负责人牵头组织推进。

(二)加强协调联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严格落实职责分工,加强协同配合,强化对

各县(市)区、开发区的指导与监督。房产主管部门加强对物业管理单位的业务指导;

物业管理单位对参与小区充电桩建设的其他单位应给予支持,配合勘察现场,提供相关

图纸或指认停车区域内电源位置及暗埋管线的走向等,配合现场施工和办理用电变更手

续,不得借机收取费用。

(三)加强宣传引导。有关单位和新闻媒体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充电桩发展政策、

规划布局和建设动态等宣传,让社会各界全面了解充电桩建设的重要意义,吸引更多社

会资本参与充电桩建设和运营。加强舆论监督,曝光阻碍充电桩建设、损害消费者权益

3.合肥市电动汽车充电桩申请安装备案表

201689

附件1

合肥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及任务

1.市科技局。指导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编制电动汽车充电桩年度建设计

划;做好全市充电桩建设和管理统筹协调、督促推进与考核工作;配合市规划局开展充

电桩验收工作;制定充电桩建设管理相关支持政策;监督整车生产企业为用户履行购车

建桩义务。

2.市财政局。落实专项补助资金;争取和组织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财政、

税收优惠政策;配合市科技局制定充电桩建设管理财政补助细则,并在细则中明确资金

补助标准、补助范围、具体操作办法及监管方式等。

3.市规划局。根据有关需求适时调整充电桩配比相关规定;将新建建筑充电桩预留标

准及配置要求纳入规划审批前置条件;将充电桩验收工作纳入建设工程竣工联合查验内

容。

4.市房产局。做好充电桩建设和管理涉及的物业服务企业等方面协调工作。

6.市物价局。适时调整充电服务费标准,监督充电费用收取标准的落实。

7.市公安局。牵头并会同市城管局将公共充电桩附属车位纳入城市公用设施进行归口

管理;协助其他管理单位加强对居民区、商场、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等内部建设的充

电桩附属车位管理。

8.合肥供电公司。根据全市充电桩专项规划,提前谋划电力增容,加大电力保障力

度;开辟充电桩接入电网办理绿色通道,做到限时办结;负责投资建设、运行和维护充

电桩产权分界点至电网的配套接网工程,不得收取接网费用;负责在供电方案审查阶段

对充电桩的布设方案进行同步审查,并与配套电力设施同步验收;积极争取国家电网公

司政策和资金支持,按时完成相关充电桩建设。

9.市交通局、市国资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管辖范围内增建充电桩方案制定和

实施推进工作。

10.市城乡建委、市环保局、市林园局、市城管局。简化相关审批流程,推进联合审

批。

11.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国土局、市安监局。按照各自职责支持充电桩建设。

12.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辖区内充电桩建设推进工作,督促乡镇政

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及时协调解决辖区内充电桩建设涉及的困难和问题,确保

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附件2

各县(市)区、开发区充电桩建设目标任务

充电桩建设数量(个)

序号 责任单位

直流充电桩(公用) 交流充电桩

9 / 10

2016 2017 2016 2017

1 瑶海区 12686 190 1100 1200

2 庐阳区 24590 220 1000 1100

3 蜀山区 10040 160 1200 1300

4

10 / 10


更多推荐

5万以下的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