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荣放耐用还是crv耐用)
1862年9月22日,美国第十六届总统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马克思称
赞这个宣言是“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北美洲原是印第安人故乡,自从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不断地向北美洲移民,并在这
里建立13个殖民地。殖民者残暴地屠杀土著居民,使印第安人濒临绝种。于是,他们又
从非洲掳掠来大批黑人充当奴隶,这些黑人奴隶就如同农奴主饲养的牲口,过着非人的生
活,没有人身自由。随着掳掠来的黑人奴隶的增多,黑奴问题成了美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
题。林肯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就同情黑人农奴的悲惨遭遇。有一次,他看到一
个奴隶贩子当众毒打侮辱黑奴,他小声地向同伴说:“等到有那么一天,我有机会来打击这
一制度的时候,我一定会把它彻底打垮。”1834年他跨入政界后,多次发表关于解放黑人
的演说,特别是1856年竞选副总统时,明确表示:“我们将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而斗
争”。林肯的解放黑奴的主张,遭到美国南部农奴主的强烈反对,却符合美国北方资产阶级
的利益,他们需要自由地招聘廉价的劳力,在北方资产阶级的支持下,1860年,林肯选为
美国第十六届总统。美国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于1861年2月组成了南方联盟。4月12日,
向北方发动进攻。美国南北战争就此开始。由于北方资产阶级林肯政府没有充分准备,内
战初期,北方失利,华盛顿几乎失守。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1862年,林肯采取了革命性
的措施。其中最有力的措施是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
南方各州的黑奴“永远获得自由”,“可参加合众国军队”。这些措施,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
特别是黑人的革命积极性,很快就有50万至75万工人参加了军队,南方有50万黑人逃
离种植园,在敌人后方广泛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奴隶主的10万军队,使南方在经济上濒
于崩溃。
1863年7月1—4日,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南北两军在葛底斯堡进行的一次重要的战
役。7月1日联邦军作战不利。希尔和尤厄尔指挥的南军第一军到达葛底斯堡,兵力处于
优势。在此关键时刻,北军将领汉考克集合逃散的士兵,驻守公墓岭抵抗。此公墓岭是个
利于防守的阵地,露出地面的石灰石岩层,呈鱼钩形,凸出的那一面朝向西方和北方,正
对着南军。从南面和东面赶来支援的北军正好沿岭布防。南军采取包围态势,其右翼位于
半是森林的学堂岭与公墓岭平行。南军猛攻联邦军左翼,北军据险抵抗未能攻克,罗伯特·李
决定第二天发动攻击。7月2日傍晚,尤厄尔率领南军又猛攻联邦军右翼,冲上卡尔普斯
山的斜坡,北军一时出现险境。罗伯特·李认为机会已到。但是南军援军尚未赶到,尤厄尔
不出一个小时便被击退。7月3日,罗伯特·李向米德军的中央猛扑过来。午后1时,南军
向公墓岭发炮,联邦炮兵加以还击,双方大炮对击了一个多小时,接着罗伯特·李命令皮克
特率军向联邦军中央阵地进攻。皮克特的身穿灰色军装的南军越过旷野和草地,稳步向前
推进。穿着蓝色军服的联邦军则用密集的炮火和雨点般的子弹射向敌军。南军士兵要穿过
一块将近1英里宽的开阔地,他们就成了隐蔽在工事后面的联邦军的射击活靶子。等到南
军冲到公墓岭山脊的联军防线时,他们的人数已伤亡了一半。接着就是短兵相接的白刃战。
南军已到达北军最坚固、也是最后的一道防线。北军的伤亡也很大,几乎有些支持不住了。
当时,南军将顶阿米斯特德把军帽挑在指挥刀的刀尖上,跃过石墙跳进联邦军的工事,跟
在他后面的还有100多人。蓝色的弗吉尼亚军旗在公墓脊峰上飘扬。这时联邦军迅速向被
攻破的缺口合拢过来,将这100多人包围在里面,阿米斯特德的那些士兵不是被打死就是
作了俘虏。公墓岭阵地终于守住了。7月4日夜间下了一场滂沱大雨,波托马克河水位上
涨,使罗伯特·李无法撤过河去。林肯曾要求米德赶紧抓住这个时机,歼灭敌军。但米德召
开丁一夜作战会议,坐视波托马克河水位退落,李将军带领余部顺利撤退。这使林肯深为
懊恼,不过他还是称赞米德在葛底斯堡战役中的贡献。罗伯特·李以为战役失败的责任全在
自己,提出辞去弗吉尼亚兵团司令职务,未被戴维斯批准。葛底斯堡战役后,决定为死难
烈士举行盛大葬礼。掩葬委员会发给总统一张普通的请帖,他们以为他是不会来的,但林
肯答应了。既然总统来,那一定要讲演的,但他们已经请了著名演说家艾佛瑞特来做这件
事,因此,他们又给林肯写了信,说在艾佛瑞特演说完毕之后,他们希望他“随便讲几句
适当的话”。这是一个侮辱,但林肯平静地接受了。两星期内,他在穿衣、刮脸、吃点心时
也想着怎样演说。演说稿改了两三次,他仍不满意。到了葬礼的前一天晚上,还在做最后
的修改,然后半夜找到他的同僚高声朗诵。走进会场时,他骑在马上仍把头低到胸前默想
更多推荐
美国,黑人,公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