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5日发(作者:上汽maxus d60)
联想集团全球化战略分析
企业简介:联想集团从生产电脑出发,至今已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
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联想电脑是在世界PC市场上唯一的一个中国品牌。其在
2013年其电脑销量达到了全球第一位。从1984年在中国成立到今天发展成为世
界第一大个人PC生产商,联想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联想人的共同努力,但在其
发展的过程中不得不谈联想进军全球的全球化战略。
一、全球化战略实施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的逐步打开,使得市场之间的
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一时间的经济全球化是各个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也是挑战,联
想顺应经济趋势进军全球是必然的结果。
(二)国内行业形势不能满足联想
作为在国内IT行业中有着绝对优势的的联想,在行业面临低迷的时期,除
了要做好国内市场,也急需开拓海外市场,这也致使联想实施全球化战略。
二、全球化进程
(一)企业合并战略进军欧美市场
在1984到2004年这20年间联想通过不断地努力得到了国内市场的认可,
同时也走向国际。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点上,联想如果想未来发展的更好,那么,
它必须选择进军海外市场求得长期生存,因此它也先从产品Logo修改做改变,
为进军海外做形象上的准备,同时也就是在这一年2004年联想选择收购国际知
名公司IBM的PC业务。联想的这样一个举措意味着联想已经启动了国际化的发
展模式。
对于PC业务,欧美的品牌始终占据着极大的优势,当年的联想为了能让自
己的企业更好的发展,选择联想国际化既是品牌推广的战略也是学习海外品牌经
营战略或者是科技的一重要手段。同时收购的时候两家公司是有着相同的愿望与
目标的,这也就说明联想选择收购IBM来进军海外市场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战略。
由于考虑到直接进入海外市场的难度会很大,品牌知名度就是首要问题,因
此选择收购早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作为市场开发的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消
费者的排外感。同时,对于IBM在Thinkpad这块的业务也是企业所需要拓展的,
选择收购它作为自己旗下的一个品牌不仅横向拓宽了产品系列,同时也获取了专
业领域的技术。
在正式收购IBM之后,联想正式开始实施他在欧美市场上的的全球化战略,
先是在2006年对都灵的冬季奥运会提供赞助,这也极大的增加了其知名度,2008
年与迈凯轮携手后也加巩固了联想在电脑行业的地位。除此之外,联想一度采取
他惯有的并购战略进行全球化布局,在2011年以每股13欧元的价格收购德国电
子厂商Medion36.66%股份,交易总价格达到2.31亿欧元(约合3.4亿美元)。交
易完成后,联想在德国的市场份额将扩大一倍,成为第三大厂商。
联想的种种合并战略既是他进军海外市场最鲜明的特色战略,也正是这样联
想才能逐步拓宽它的业务和打造良好的品牌知名度。
(二)战略联盟争夺亚洲市场
继欧美市场之后,联想开始在亚洲市场开拓属于自己的市场,于2011与NEC
公司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形成战略合作,共同组建日本市场上最大的个人电脑集
团。
我们都知道,在新兴科技这块,日本一直处于前例,因此对于日本NCE公
司的入股更加巩固了他在科技市场的专业地位也同时加大了他在全球电脑市场
的地位。战略联盟可以在全球化进程中降低全球化战略实施的成本,或许对于此
时的联想来说还可以为联想后续的进一步公司并购做准备。
三、全球化进程中的管理战略
(一)成本领先战略
在全球化进程的过程中,联想由于和处于可以发达的多家技术公司合作,技
术低成本支持这一块具有极大的优势,因此在整体上采取了成本领先战略。
在今天看来,有着相同性能的联想和惠普及苹果的PC相比,联想的价格优
势无疑是其销量增加的重要原因。截止到目前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消费首先还是从
价格入手,而联联想恰好在这一块满足了绝大部分消费者,因而正如联想公司中
国区总管理说的一样,现在的联想在海外已经能自然的被消费者考虑到可购买的
品牌行列了。低成本战略无疑对于推进联想的全球化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本土化战略
在进军海外市场的过程中,联想在管理的战略上套用了KFC的本土化战略
管理,对于海外研究机构的团队管理人员采取吸收本地人才的管理方式,其中很
多高层管理也包括在内。
本土化的经营管理使得联想更加详尽了解不同地区的需求,可以根据不同的
市场做切合实际的管理,同时也能整合目标市场,最终能实现产品内化是本土化
战略的最高目标,当然,联想的这一系列管理工作也为后续的差异化战略战略的
实施提了依据,最终使得它能更好的融入国际化的市场,最后实现联想整体的全
球化战略经营。
更多推荐
联想,市场,战略,全球化,进军,公司,品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