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奥迪a7一年养车10万够不够)

格力电器高现金股利政策研究

钟灵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

我国股票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见证了经济的不断增长

自身也逐渐走向规范

股票市场的分红现象也从大部

分企业不分红发展为今天的大部分企业分红且高分红

本文以格力电器这样一个实施高现金股利政策的代表性企业为例

首先分

析了如何界定高现金股利政策

然后研究了格力电器实施高现金股利政策的原因

最后结合格力电器的具体情况

对其股利政策

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格力电器

高现金股利政策

股票市场

引言

我国股票市场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

股利政策也不断发生转

当前

我国股票市场依旧是分红与不分红企业并存

但发放现

金股利已经成为股票市场上的主流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发放现金

股利这种分配方式

于此同时

发放高现金股利的公司比重也越来

越高

企业实施高现金股利政策的动机是什么

企业是否应该一贯

坚持发放高现金股利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

格力电器作

为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

同时也是高现金股利政策的代表企业

常具有研究价值

因此

本文选取格力电器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

其财务状况

股权结构等特点

试图讨论其实施高现金股利政策的

原因

并对其股利政策提出改进建议

高股利政策理论分析

现金股利政策在学术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方式

狭义的现

金股利政策是指对净利润进行企业留存还是发放现金股利的分配问

而广义的现金股利政策则还包括了股利发放形式

发放日等因

本文的高现金股利政策主要研究的是侠义的现金股利政策

否是高现金股利政策

国内外通常有三种衡量标准

国际上

通常

将每股现金股利超过

0.3

元的现金股利政策界定为高股利政策

二种衡量标准是股份支付率

股份支付率超过

60%

则可以认定为高

股利政策

第三种是与同行业进行比较

如果在同行业中的现金分

红处于较高的水平

则可以认为是高现金股利的公司

我们综合以

上三种衡量方式

用以下标准定义高现金股利政策

1.

上市公司连续五年及以上连续分红

且资金充裕

业绩

良好

2.

每股现金股利高于

0.3

3.

股利支付率处于行业高水平

我国现金股利分配情况

我国

1989

年开始股票市场试点

,CSMAR

数据库中关于分红的

数据从

1990

年开始可以查询

因此

本文获取

CSMAR

数据库中

1991-2019

年的分红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并针对我国现金股利分配

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现金股利分配与不分配现象共存

我国从

1989

年起开始进行上市公司试点

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

我国的资本市场也经历了从规范到不规范的转变过程

在股票

市场成立初期

由于上市公司数量少

分红公司比例逐年升高

一度达到

70%。

随着上市公司的不断增多

资本市场缺乏相应的制

1996

年分红公司比例急剧下跌后

,1997

年分红公司比例达

到一个最低值

:24%。1996-2000

上市公司分红比例都维持低

。“

重投资

轻回报

这一股

水平

许多上市公司长期不进行分红

票市场现象也引起了证监会的注意

证监会

2001

年出台的政策中明

确规定

是否分红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股票再融资

接下来几年

相关政策对分红的规定也更加严格

。2001

年出台的对分红的规

定直接让上市公司的分红比例大幅上涨

之后

分红比例逐年稳定

增长

在最近的

2018

年里

79%

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分红

尽管

如此

股票市场始终存在长期不分红的上市公司

因此

我国上市

公司的基本分红情况是现金股利分配与不分配现象共存

现金分红是主流

股利分配方式包括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近几年来

大部分上

市公司都选择将现金股利作为公司的股利分配方式

根据中国证券

时报

2019

4

27

号的报道

,2018

年共有

2460

家上市公司公布了

分红预案

其中

2435

家上市公司选择派现

派现比例高达

99%。

近几年上市公司的派现比重稳步提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

现金分红已经是我国目前主流的分红方式

越来越多的实践和

研究表明我国投资者更加偏爱现金股利

同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

上市公司的业绩和盈利水平也普遍提高

越来越多的公司倾向

于选择跟投资者分享经营成果

越来越多公司选择高现金股利政策

实践表明

大部分投资者都偏好现金分红

因此

现金分红已

成为分红的主流形式

派现成为股票市场的一种利好消息

越来越

多的公司选择发放高现金股利

我国自

2014

年以来高派现比例逐年

稳定上涨

。2018

年有

497

家上市公司选择派发高现金股利

占派现

上市公司的

17%。

总之

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公司进行高派

高派现也成为我国股票市场一个日益显著的现象

格力电器现金股利分配情况

)2007-2016

年分红情况

股利电器自

1996

年上市以来

除了

1998

、2017

年没有进行

现金分红外

其余年份均进行了现金分红

且每

10

股派现金额都在

3

元以上

由于本文主要研究高现金股利政策

因此选取格力电器

作者简介

钟灵婧

(1998.2-),

汉族

湖南长沙人

研究生在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研究方向

财务会计

124

2007-2016

10

年的股利支付情况进行研究

1

格力电器

2007-2016

年派现情况统计表

分红配股

10

年度分红总额

归属于母公司

股份支付

派现

送红股

转增股

净利润

亿元

(%)

含税

)(

201618--108.28154.210.70

201515--90.24125.330.72

201430-1090.24141.60.64

201315--45.12108.70.42

201210--30.0873.80.41

20115--15.0452.370.29

20103--8.4542.760.20

200955-9.3929.130.32

20083-53.7619.670.19

20073-52.512.70.20

资料来源

东方财务统计数据整理所得

从表

1

可以看出

格力电器连续

10

年进行了现金分红

每股派

现都高于

0.3

并且现金分红金额呈上涨的趋势

同时期

,A

市场连续

10

年分红的公司仅有

400

多家

因此

格力电器的现金股

利政策稳定且基本保持着高派现的基调

股份支付率情况

格力电器的净利润和分红总额总体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

尽管

2015

年利润有所下滑

分红总额仍然保持不变

所以格力电器的现

金股利支付基本保持一个稳定且高的水平

股利支付率代表现金股

利占当年实现净利润的比重

是企业同投资者分享利润的比例

股利支付率看来

格力电器的股利支付率保持稳定增长

并在

2014

年达到

60%

以上

这一比例也达到国际上通常认为的高股利支付率

水平

同行业比较

为了将格力电器放到行业中去比较

我们选取了同时段也在经

营并且经营业绩

企业规模具有可比性的家电行业

6

家企业进行比

较分析

首先

从发放现金股利的持续性来看

,2007-2016

年间只有格

力电器

青岛海尔持续分红

海信电器分红

9

小天鹅和美菱电

器连续分红

7

;TCL

连续分红

6

四川长虹仅有

3

年发放了现

金股利

因此

从派现的持续性上看

格力电器处于行业领先地

然后

从发放现金股利的力度上来看

格力电器在这

10

年间

10

股分红金额都高于

3

达到了高派现的标准

2012

年开

10

股分红金额每年都高于

10

并且有上涨趋势

而其他

6

家对比企业每

10

股分红金额没有达到过

10

从柱状图我们可

以直观地看出

格力电器的分红力度也是遥遥领先于其他

6

家企

业的

综上所述

格力电器的现金股利政策具有持续性

高派现的特

股利支付率也达到了

60%

以上

在与家电行业的比较中

格力

电器显著高于行业其他公司

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格力电器

实施的是高现金股利政策

格力电器实施高现金股利政策原因

财务状况良好

1.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获取业绩的能力

持续获取利润是一个企

业发放现金股利的前提条件

格力电器长期实施高现金股利政策需

要有利润的支持

本文从销售毛利率

销售净利率

资产收益率

股本报酬率这四个指标

分别衡量格力电器的销售获利能力

资产

获利能力

股本获利能力

从销售毛利率看

格力电器的销售毛利率在

30%

左右

每年均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销售净利率来看

格力电器的销售净利率在

近年来上涨快

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格力一向注重

产品创新和研发

市场口碑一向不错

凭借良好的产品质量

格力

电器的产品毛利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

格力电器也注重管

理模式的创新

近年来

格力电器创造了一种

区域销售公司

新模式

方便了全国销售量的统一

所以

即使在行业销售净利率

下降的情况下

格力电器的销售净利率依旧可以快速增长

资产收

益率代表企业总资产创造利润的能力

资产收益率越高代表企业的

获利能力越强

格力电器的资产收益率持续领先于行业均值

资产

创造利润的能力强

最后

股本利润率可以直接体现每股创造的利

也可以体现每股有多少利润可供分红

股本利润率越高

可用

于分红的空间就越大

反之

则越小

格力电器的股本报酬率明显

高于行业均值

2012-2015

年上涨非常迅速

,2015

年甚至达到

473%。

高股本报酬率正是格力电器能够实施高现金股利政策的

基本条件

综上所述

格力电器近年来的效益非常优良

盈利能力均高于

行业平均水平

高且稳定的利润水平为格力电器实施高股利政策夯

实了基础

2.

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企业持续经营

不断运转的动力

是企业利润的推

动力

格力电器的总资产周转率与行业均值基本持平

同时应收账

款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总体上都高于行业均值

格力电器凭借良好的营运管理

可以更快收回应收账款

销售更多

存货

为获取利润提供保障

只有稳定且良好的经营才有可能实施

高现金股利政策

3.

现金流分析

现金是现金分红的最直接来源

如果一个企业只有利润没有现

金也无法分红

格力电器每年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非常巨大

个营业现金净流量平均达到了

5.3

元每股

而同时段

同样是家电

行业领先品牌的海尔电器只有

1.8

元每股

从这一对比就可以看出

格力电器的每股净流量非常大

这也为格力电器实施高现金股利政

125

策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控股股东和管理层意志

1.

控股股东的意志

2016

年年末

格力电器除董明珠外都是国有股东或法人股东

5

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达到了

40%

左右

股权集中度较高

第一大

股东是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

其隶属于珠海市国资委

格力电器

的实际控制人是珠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格力集团隶属于珠海市国资委

格力电器的分红也成为了珠海

市国资委的一笔不小的收入来源

因此

控股股东是格力电器分红

压力的来源之一

除此之外

格力电器的股权集中度较高

而前

10

大股东多为机构持股

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

格力电器高现金

股利也是稳定股票价格的手段之一

2.

代理问题

格力电器的高管持股总数达到了

6016.57

占总股数

1%。

现金分红对持股高管是非常有利的

于此同时

格力电器还实施了

股权激励计划

在这种情况下

发放高现金股利对于持股高管来说

是非常有利的

因此

代理问题下高管逐利也是格力电器实施高现

金股利政策的动机之一

企业生命周期进入成熟期

格力电器属于家电行业

我国家电行业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起步

。21

世纪起

依托着房地产经济的火爆

家电行业进入高速发

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

我国居民对家电的需求迅速扩张

家电企业

规模也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家电行业

行业内竞争也越

来越大

。2010

年开始

随着人们对家电的需求趋于稳定

家电市场也趋

于饱和

因此

现在我国家电行业已经处于成熟稳定期

格力电器在进

21

世纪后销售收入开始加速上涨

但在

2013

年左右开始出现波动

这也说明了格力电器正出于企业的成熟期

在这个阶段

企业已经过了

快速发展的阶段

投资机会比较少

与此同时

企业规模大

业绩

良好

利润高

处于成熟期的格力电器倾向于分红

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

从格力电器的产品结构上看

空调一直是格力电器的主营产

收入来源中空调收入占到了

60%-80%。

格力电器的产品结构

比较单一

近年来

随着家电市场特别是空调市场的饱和

空调的

产品创新空间缩小

空调制造公司也在不断寻找战略突破

近几年

格力电器同样也在寻找新的市场

收购珠海银隆计划是格力进

行多样化经营的一次尝试

然而

这一计划最终以股东反对而终

在此之前

格力还尝试进入小家电和手机市场

然而

小家电业务

和手机业务也未见起色

对一个长期经营单一产品的大规模行业领先企业来说

企业寻

求多样化的转型似乎不那么容易

格力电器也一直没有在其他市场

上获得突破

依靠多年良好的经营积累下来的资金缺乏良好的投资

机会

格力选择将巨额闲置资金用于发放现金股利

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从我国资本市场多年的实践经验看

投资者更加偏好于发放现

金股利

企业发放现金股利也向市场传递经营业绩好的信号

格力电器的总分红和总市值在

2007-2016

年间基本呈上涨的趋

126

总市值除了

2009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暂时下跌外

其余年份

都稳定上升

总分红和总市值基本呈正相关关系

特别是近几年

格力电器的市值上涨非常迅速

同时也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我们

无法得出结论总市值是由于总分红的增长而增长

但格力电器的分

红对格力电器的股价

市值所起的作用大体是正向的

特别是在缺

乏投资机会的情况下

市场利好消息不多

格力电器更加需要依靠

发放现金股利来维持股价和市值

证监会监管

在我国股票市场建立的初期

曾出现过大部分企业不分红的现

在这种情况下

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护

股票市场也无法良

好有序发展

为此

证监会制定了半强制的分红政策

主要包括两

方面内容

一是股票再融资受到以前年度发放现金股利的影响

是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规定了最低分红金额

首先

格力电器近几年的转型压力比较大

因此

对外部融资

的资金需求也比较大

为了能顺利进行股票再融资

格力电器选择

每年进行现金分红

其次

格力电器在年报中指出

公司目前处于

成熟发展阶段

按照证监会规定

在第二年有重大资金安排的情况

现金股利至少应达到总分配的

40%。

因此

格力电器持续分红

与证监会的监管也分不开

对格力电器高现金股利政策的建议

适当降低股份支付率

谋求企业长远发展

从上文分析中我们可以肯定格力电器实施高现金股利政策

两年的股份支付率达到了

70%

以上

一方面可以吸引投资者购买股

维持股票价格

但是

另一方面也使得格力电器的内部积累不足

作为一个成熟期且产品单一的厂商

在目前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

认为还是需要进行一定的内部资金积累用于战略调整

目前格力电器也

在寻求多样化的发展

应该在寻找到好的投资机会的前提下

合理分

配资金

留存部分收益进行投资

谋求企业的长期发展

格力电器长期贯彻高现金股利政策也是风险并存的

一旦他需

要进行战略调整或是遇到特殊情况

无法发放高现金股利

必然会

引起股价的剧烈波动

2017

年为例

格力电器宣布

2017

年不发

放现金股利

尽管

2017

年格力电器的业绩依旧不错

在年报中也表

明了不发放现金股利是需要资金进行投资

格力电器的股价依旧大

每年的高分红让投资者对公司形成了刻板印象

也有不少投资

者由于偏好现金股利才选择购买格力电器的股票

一旦对现金分红

的预期落空

就会在股市引起负面的投资者情绪

高现金股利政策

对格力电器带来了不小的财务压力和股价波动风险

所以

适当降

低股份支付率

逐渐破除投资者对公司的刻板印像有利于格力电器

更加灵活地分配资金

减小财务压力

也有利于降低股价波动

风险

合理投资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格力电器近年来在寻求多样化经营

试图进入小家电

手机和

新能源等市场

但是

都没有获得突破

格力电器应当更加谨慎投

进行科学的投资回报分析

多了解市场动向

抓住市场机会

事实上

如果能将资金留存在企业进行长远高效的投资

对于投资

者来说也是一种长远的回报

减少大股东干预

格力电器的股权较为集中

同时还存在代理问题

发放高现金

股利部分是出于大股东

管理层的利益

而个人投资者在获得现金

股利后还要扣除

20%

的个人所得税

实际到手的收益并不多

如果格力电器坚持短期利益就会错失企业的长期发展机会

而侵害小股东利益

因此

格力电器应当完善股东投票机制

更多

的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减少大股东的干预

股利分配方式多样化

我国存在三种股利分配方式

现金股利

送红股和转增股本

格力电器的股利支付方式基本以分配现金股利为主

股利政策比较

单一

但实际上

发放股票股利也有好处

我国对个人投资者获得

的现金股利需要征收

20%

的个人所得税

这就使个人投资者实际获

得的股利大打折扣

发放股票股利

投资者可以出售部分股份

得资本利得

在我国资本利得不用征收个人所得税

同时

发放股

票股利增加了总股数

使每股价格下降

吸引更多人购买公司股

也会使公司可以募集到更多资金

总之

格力电器应该让股利分配方式更加多样化

这样有助于

更加合理配置企业的资金

也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秦腾

何叶荣

白林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的

[9]

[10]

[8]

[7]

[6]

[5]

[4]

[3]

[2]

实证研究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6,14(05):45-49.

韦秀仙

刘文

王腾飞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公司绩效相关

性研究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17(07):5-7.

——

基于中国上市公王傅强

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生命周期

司的实证研究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3,34(02):74-77.

胡元木

赵新建

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的演进与评述

会计研

,2011(10):82-87.

——

来自中国民营涂国前

刘峰

制衡股东性质与制衡效果

化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管理世界

,2010(11):132-142

+188.

DividendPolicy,Growth,andtheValuationofShares.Merton

HMiller

,FrancoModigliani.JournalofBusiness.1961

Dividendannouncements:cashflowsignalingvs.freecashflow

hypotheses.LangLarry

,RobertLitzenberger.TheJournalofFi-

nance.1989

Twoagencycostexplanationsofdividends.EasterbrookFrankH.

TheAmericanEconomist.1984

Distributionofincomeofcorporationsamongdividends,retained

earningsandtaxes.LintnerJ.TheAmericanEconomist.1956

ACateringTheoryofDividends.MalcolmBaker,JeffreyWur-

gler.2003

?????????????????????????????????????????????????

下接第

129

然而现在企业的信息和知识

如企业的无形资产

更是企业宝贵的财富

它们可以创造的价值有可能比实体资产所能

创造更多

技术是企业的硬核心竞争力

华为在自主研发创新上的

投入一直保持高水平

其技术逐渐成为它的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此企业需要重视并加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2.

积极探索商业模

式创新

华为明确自己的定位

不被巨大的利润诱惑

在自己的行

业中努力做好

逐渐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同时

华为具有长远的战

略眼光

与竞争者合作共赢

与员工共进退

使得企业与客户

工以及合作者都处在良好的互动中

并且会根据公司动态的发展对

已有的商业模式进行变革

。3.

大力弘扬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应当

坚持以人为中心

因为企业文化是首先对员工起作用

然后员工的

行为才会对企业起作用

其次要表里一致

华为的企业文化深入每

一个华为人的心并执行

同时

企业文化要注意其经济性

即企业

文化应当促进企业的竞争力

对企业的发展应当有好处

最后

业文化也应当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参考文献

1]

[2]

喻登科

严红玲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二元耦合组织成长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10.

路径

华为

30

年发展历程研究

吕萌

透过华为事件看我国

ICT

产业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才

J].

通信世界

,2019(15):20.

是硬道理

[13]

[10]

[11]

[12]

[9]

[8]

[7]

[6]

[5]

[4]

[3]——

陈慧群

任正非领导风格对华为企业文化塑造的影响研究

J].

营销界

,2019(21):123.

基于领导权变理论视角

贺昊

陈雅婷

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应用

———

以华为为例

[J].

中外企业家

,2019(14):135.

——

从中兴杨栋

梁霄

我国通信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路径

J].

对外经贸实务

,2019(04):18-21.

和华为事件说起

——

以华为公司为例第洁

浅析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J].

市场周刊

,2019(04):18-20.

——

华为企业文化与制度建设朱泓璋

虚的做实实的做虚

J].

企业管理

,2019(03):74-76.

的互补效应

本刊编辑部

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

J].

商业文化

,2018(33):61-64.

奋斗

J].

中国集体经济

,2018

原梦琦

华为的激励机制与启发

(30):51-52.

城建王巍

论企业档案转化为企业文化产品的途径

[J]

档案

,2018(07):90-94.

D].

北京邮电大学

,2018.

张兰

华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J].

通信世界

顾嘉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公司治理结构

2017(28):8.

何会丽

联想和华为的成长路径及公司绩效比较研究

[D].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17.

127

更多推荐

股利,现金,企业,分红,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