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6日发(作者:查车牌号车主怎么查)
广西柳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mì( ),科学使人深刻,伦( ).理学使人庄重( ),逻jí( )修辞之学使人善辩____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密 lún zhòng
辑
C.蜜 lún chóng
揖
B.密 lùn chóng
揖
D.蜜 lún zhòng
辑
(2)填入横线中的标点符号,最合乎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
)
A.,
逗号 B.?
问号 C.、
顿号 D.:
冒号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纪录片《大国重器》中的工匠们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令观众深受感动。
....B.她各方面都很优秀,为人和蔼可亲,处事锋芒毕露,大家都喜欢跟她相处。
....C.柳州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呆萌有趣,一举一动都让游客忍俊不禁地哈哈大笑。
....D.我花了半天工夫才给妈妈做的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文物专家主编的《故宫营建六百年》,面世数月就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学术界的好评。
B.全国多地陆续开通的中欧班列,在新冠疫情期间为欧洲多国送去宝贵的医用和生活物资。
C.通过开展党史宣讲进课堂等,我们学校广大师生的思想觉悟很快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D.4月下旬国内旅游价格大幅上升,此前一直居高不下的出境游价格却下降了将近1倍。
4.下面是九(2)班佳佳同学做的读书卡片,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选作品名称
项
《海底两万A.
里》
B. 《骆驼祥读
圈点批民主义的战士。
祥子:起初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芳;最后麻木潦试卷第1页,共9页
法
快速阅尼摩船长: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反对一切压迫和殖读书方形象特点
子》
《钢铁是怎C.
样炼成的》
《傅雷家D.
书》
A.A
注
摘抄与做笔记
选择性阅读
倒,好占便宜,自甘堕落。
谢廖沙:做事认真负责,很有主见,沉着冷静,善交朋友,对保尔的思想成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傅雷:人生阅历丰富,慈祥仁爱,教子有方,有很深的艺术造诣与文化底蕴。
B.B C.C D.D
二、现代文阅读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脱贫攻坚伟大奇迹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樊良树
①脱贫攻坚是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里程碑式的指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不断刷新减贫的历史记录。到2012年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9000多万。经过8年奋斗,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于2020年如期完成,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这个人类减贫史上这个的伟大奇迹,根本在于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②脱贫攻坚伟大奇迹彰显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脱贫攻坚是一项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需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正是因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由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统一决策、部署和指挥,才能最广泛地凝聚全党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推动脱贫攻坚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和良好态势,最终实现脱贫攻坚宏伟目标。
③脱贫攻坚伟大奇迹彰显社会主义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优势。我们党始终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我们的国家制度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价值取向。面对去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响鼓重锤、尽锐出战,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克服重重困难,夺取了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的双胜利。
④脱贫攻坚伟大奇迹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万试卷第2页,共9页
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脱贫攻坚的系统工程中,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中西部地区落实主体责任,东部地区落实帮扶责任,主管部门落实行业责任,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落实定点扶贫责任,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履行社会责任,形成了积聚力量实现脱贫目标的制度合力。各地对症下药,使脱贫攻坚做到了“脱真贫”“真脱贫”。
⑤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消除绝对贫困之后,相对贫困还将存在。我们要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成果,使之更广泛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2月19日,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能够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
A.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首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任务。
B.脱贫攻坚奇迹的创造,根本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C.脱贫攻坚的伟大奇迹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优势。
D.消除绝对贫困并不是脱贫攻坚的终点,而是进步解决相对贫困的起点。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包括: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社会主义人民当家做主,集中力量办大事。
B.第①段中“人类减贫史上这个伟大奇迹”指的是我国于2020年历史性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绝对贫困的问题。
C.去年我国把疫情防控纳入脱贫攻坚工作,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响鼓重锤,尽锐出战,终于取得抗疫与脱贫的双胜利。
D.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样才能使脱贫成果得到巩固,更广泛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3)下列对本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采用“总—分一总”结构,层次清楚,可划分为“①①①①①①①”三个部分。
B.第①段中“钉钉子精神”运用比喻修辞,形象表明脱贫攻坚需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
C.第①段中画线句子引用名言作为道理论据,有效论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D.第①段文字以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总结全文,并展望我国消除相对贫困的美好前景。
三、对比阅读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试卷第3页,共9页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静以修身
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
..B.非志无以成学
处处志之
(《桃花源记》)
..C.蒙辞以军
(中多务
至霸上及棘门军《周亚夫军细柳》)
..D.非复
(吴下阿蒙
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A.本在冀州之南
(《愚公移山》)
.B.学而时习之
(《<论语>十二章》)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D.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3)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B.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甲】文以“夫”字发起议论,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B.【乙】文中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起初推脱,后听从劝说学习,终有所获。
C.【甲】文讲道理透彻深刻。【乙】文以对话表现人物,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D.【甲】文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要求。【乙】文用吕蒙言行侧面表现鲁肃学识进步。
(5)把【甲】【乙】两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试卷第4页,共9页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四、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晓镜但愁云鬓改”中“晓”的意思是①_________,“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原指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这里是①________的代称。
(2)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句子默写
8.按原文默写。
①将所要求默写的内容用正楷字书写。
___________,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①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①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① _____________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①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①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守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
①____________,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六、现代文阅读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镶有11块宝石的项圈
毕淑敏
试卷第5页,共9页
①在美国的一次家庭宴会上,我看到一位老人戴着一个非常美丽别致的项圈,那上面有11块宝石,颜色形状各不相同,但看得出,每块都很名贵,在灯光下发出彩色的光芒。
②你在看到她的那一刹那,必会注意到她的项圈。因为她的表情和所有体态,都像指针一样指向了她的项圈。如果你注意不到她的项圈,你简直就是一个瞎子;如果你注意到了她的项圈,而不过问这件事,那你简直就是对她的大不敬了。
③在这种压力之下,每个人在寒暄之后,都要夸奖她的项圈。她就如愿以偿了,情绪高昂地说着什么。轮到我与她见面,我的谈话也从项圈开始:“这是我看到过的最美丽、最别致的项圈之一。”
④这可并不全都是客套。那项圈的确是独一无二的,晶莹璀璨。
⑤“谢谢!它的确是独一无二的。是我把毕生积攒的名贵宝石都拿了出来,我自己设计了这个样式交给工匠制作,无论从价值还是款式来说,它都极为名贵别致。而且,对我来说,它的价值更是难以估量的,因为这个项圈有很大的象征意义。”老奶奶说。她说话的时候,鹤发鸡皮的脑袋摇个不停,脖子上的项圈宝石相撞,精光四射,仿佛一串电焊的火花。
⑥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脖子晃成了这个样子,出于礼貌,你就是再没兴趣,也得问老人家这个项圈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⑦就像一个好猎人下了套子,看到你的爪子果不其然地被她绊住了,老奶奶兴奋得溢于言表。她说:“我这11块宝石,代表我的11个孙子和孙女。蓝色和绿色的宝石,代表的是男孩;粉红色和橙黄色的宝石,代表的是女孩。现在,你已知道了这个秘密,你仔细地数一数,我有几个孙女几个孙子?”
⑧我很仔细地数过了,但老奶奶究竟有几个孙女几个孙子,又忘记了。记住的只是她那张充满期待的脸和筋络缠绕的脖子。项圈是美丽的,但如此近距离地观看,这苍老的面庞,在晶莹剔透的宝石的映照下,有一种残酷的枯萎。
⑨也许是太想让老奶奶高兴了,这时,我千不该万不该,问了一句话:“您的这11位孙子孙女常常来看您吧?”
⑩老奶奶的脸色暗淡下来,喃喃地说:“是啊,他们来过,可是,已经很久不来了……”
?整个晚上,我都为自己的贸然发问后悔不已。
?不,直到今天,我都为自己的贸然发问后悔不已。我为什么要自作聪明地捅破一位老人期待和自豪的泡沫?
?有时,我看到大街上的女孩戴着灿烂的宝石项圈,会不由自主地想,天底下,无试卷第6页,共9页
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有没有这样一个女孩,在盛大的宴会上,骄傲地指着自己项圈上的宝石对来宾说:这块蓝色的宝石,是纪念我的祖父;这块红色的宝石,是纪念我的祖母。
?他们永远在我心中。
《意林》2021年第6期,有删改
(1)下面的表格分别从“我”和老人的角度梳理情节,请在甲,乙两处补写相关内容。
“我”问老人孙子甲:
“我”看项圈
“我”问宝石象征孙女是否常来看意义
望
老人戴着美丽别致的项圈
(2)老人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说明。
(3)赏析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
脖子上的项圈宝石相撞,精光四射,仿佛一串电焊的火花。
(4)有人认为,最后一段并入第?段,文意会更连贯。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把这句话独立成段?
(5)文中的孙子孙女很久不来看望老人,使她黯然神伤。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全文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老人介绍项圈的由来
老人述说宝石的老人黯然神伤
象征意义
乙:
发问后悔
“我”为贸然
七、综合性学习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工业名城、旅游名城。近年来,柳州市提出“四个一”口号,将“一花、一粉、一车、一江”作为打造城市形象的四张新名片。
一朵紫荆花,妆饰一座城
每年三四月,柳州城市景观进入颜值巅峰,28万株洋紫荆绚烂绽放,将龙城妆扮成粉色的花海,城在花中,人在画中。醉美柳州,惊艳世界!
一碗螺蛳粉,网红一座城
柳州的味道,由一碗螺蛳粉开启——酸、辣、鲜、香,划过味蕾,令人欲罢不能。试卷第7页,共9页
柳州人用工业化思维打造网红经济,乘着“互联网+”东风,创造出“小米粉大产业”的奇迹。
一台柳产车,灵动一座城
在柳州街头,随处可见柳产汽车:五菱宏光、风行菱智、乘龙商用、霸龙重卡……上得高速,下得烂路,坐得孩子,拉得货物。尤其是近年推出的宝骏小E、宏光MINI等新能源汽车,生态环保,让整座城市变得欢快而灵动。
一湾柳江水,滋润一座城
城因水而生,柳州人以水为荣。一江碧水,水质排名全国居首,为柳州赚足了脸面。穿城而过的柳江,水清、山秀、瀑美、桥异、灯炫,真是“百里柳江,百里画廊”。
材料二:
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节日的龙城,紫荆绽放,山歌唱响。柳州“四张新名片”产生了网红效应,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为之“打卡”。
材料三:
前来柳州参加第八届“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的选手杨平英,是江西瑞金客家山歌传承发展会会长。她对报社记者表示:“柳州之行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四张新名片’的巨大魅力,听说柳州还有声名远扬的‘风情四绝’,分别是壮族山歌、瑶族舞蹈、苗族坡会和侗族桥楼,我也很想去领略一下。”
(1)【播消息】请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以“柳州打造新名片”为内容写一则新闻,字数不超出45字(含标点)。
(2)【写山歌】有柳州网友利用“四个一”元素,想写一首柳州山歌,为外地游客提供“旅游参考”。请你把这首山歌补写完整。要求每句一言,偶句押韵。
街边嗍碗螺蛳粉,驾起小E逛龙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邀请】假如你想邀请杨平英前去欣赏“风情四绝”中的“一绝”,你这样对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11.按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了不起!”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为广大人民点赞。确实,我们及我们身边有许多了不起的人和事,这些都可圈可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为之感动、骄傲和自豪。
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______,真的了不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试卷第8页,共9页
要求:(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4)不得抄袭,不得泄露考生个人信息,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试卷第9页,共9页
更多推荐
脱贫,柳州,攻坚,项圈,内容,老人,山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