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东风风行景逸13年能卖多少钱)

中国摩托车工业的发展状况

一、概述

我国的摩托车工业从上个世纪50年月的第一辆井冈山牌摩托车算

起,已经经受了5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它真正进展壮大的历史只有

改革开发以来的20多年。从那时至今,中国的摩托车工业得到了迅

猛的进展,由1980年年产4.9万辆进展到1997年的千万辆,17年

增长200多倍。1993年我国摩托车产量为335万辆,首次超过日本

当年产量(302万辆),跃居世界第一。此后的1993~1999年,我

国摩托车产量每年平均以29.2%的速度递增。1995年产量为783万辆,

超过日本历史上1981年的最高产量(741万辆)。1997年我国摩托

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1003万辆),约占当年世界摩托车总产

量(2300万辆)的43%。这样强劲的增长态势,对我国的经济进展,

满意人们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对摩托车日益增长的需求,转变落后的交

通运输结构和方式,都起到乐观的推动作用。

我国摩托车工业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主要依靠企业自我积累、

滚动进展,较快地由小到大,由弱渐强,形成了当今较大的产量和生

产规模,较完善的生产配套体系,已成为世界摩托车生产大国。截至

2022年,整车企业固定资产净值达175.62亿元,年综合生产力量约

1300万辆,工业总产值(现价)538.44亿元,利税36.53亿元,产品

出口343.76万辆,创汇64974.46万美元。年综合生产力量达20万

1

辆以上的企业有18家,其中达百万辆的企业有3家,这18家企业年

综合生产力量占全行业80%;形成了嘉陵、钱江、江门、力帆、隆鑫、

新大洲本田、宗申、洛北方、金城、轻骑、建设等十几家骨干生产企

业。与此同时,产品结构也由1980年的3、4个排量的产品扩增至

10多个排量。但是我国摩托车企业与世界闻名的摩托车企业相比,

在产品开发力量、企业管理水平、产品水平、售后服务等方面还存在

较大差距。

二、摩托车工业这些年来的几个显著变化1.摩托车产品排量结构

变化

1)在1986年前产量排量以50mL为主,其次是老250mL(幸福250)、

750mL。50mL占总量比例最高达70%。而80年月中期后,50mL比例

逐步下降至50%以下;70、80mL比例快速上升至各占10%以上;250mL

亦相应下降。

2)20世纪90年月初开头90、100、125mL为主的产品所占比例开

头增长,至中期基本形成50、70、80、90、100、125mL为主的产品

结构。至此,伴随着90~125mL产品比例的快速增长,70、80、250

以及50mL所占比例逐年下滑。

3)上世纪90年月中期后,90、100、125mL产品所占比例快速增

长,除50mL尚占肯定比例外,70、80、250mL等所占比例下降到次

要地位,形成了以50、90、100、125mL4种排量为主体的基本格局。

其中仅125、100mL所占比重最大。

生产集中度变化我国摩托车工业随着总产量的快速增长,产品生

2

更多推荐

产品,生产,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