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8日发(作者:mkc林肯价格)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中学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1.
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不可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来不存在的物质,只能实现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B.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只能通过化学变化实现
C.物质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自身的性质,外界环境因素也影响着变化的进行
D.物理变化过程中改变的只是微粒间的排列方式,不会导致能量的变化
2.
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对划线部分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花气袭人知骤暖
,喜鹊穿树喜新晴——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B.何意
百炼钢
,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变成钢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 ”——发生化学变化
D.美人首饰侯王印,
尽是沙中浪底来 ——金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3.
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①原子中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关键
②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分子的种类
③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
④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随之发生了改变
⑤汤姆森之前,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是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⑥卢瑟福等科学家在汤姆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⑦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A.全部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⑥⑦ D.①②④⑤⑥
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75%的酒精溶液对皮肤消毒
C.加热煮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B.用烧碱做干燥剂
D.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5.
化学是创造物质的科学,要创造新物质,其核心是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规律。下列关于物质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变成离子或者相互结合成分子,与核外电子排布无关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为所有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不发生任何变化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的种类改变了
D.在任何变化中,分子、原子、离子都不能再分
6.
下列关于化学史方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汤姆森通过粒子轰击金箔实验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
B.侯德榜是研发出利用食盐制取纯碱的科学家
C.拉瓦锡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D.门捷列夫发现元素之间存在联系排列出元素周期表
7.
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所具有的能量、间隔、排列方式与普通水相同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所以在人体内储存时间较长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8.
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成果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条件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氨气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原料气N
2
,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
C.参加反应的N
2
与生成的O
2
质量比为7:12
D.参加反应的N
2
与H
2 O的分子个数比为2:3
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等微粒,已知9.
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
是一种单质
B.1个N
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C.1个N
共含有35个质子
D.1个N
共含有35个电子
10.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
C.单质一定由一种元素组成,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是同种元素
11.
关注化学中的“变”与“不变”。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物质观、微粒观和能量观。
(1)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起改变的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元素种类 ②化学性质 ③相对原子质量 ④粒子的电性 ⑤原子核 ⑥电子层数 ⑦最外层电子数
(2)在化学变化中,构成原子的微粒_______不变,_______可变。
(3)下列情形中,一定改变的是_______ (填数字序号,下同),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可能改变的是_______。
①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
②生石灰放入水中反应过程中,液体的温度
③铜和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
④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
12. 下列几个变化: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干冰升华
c.二氧化与水反应
d.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炼铁
e.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混合
f.高温煅烧石灰石
g.铝在盐酸中溶解
(1)上述变化中,其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有看本质区别,请从微观角度对该变化进行解释:__________。
(2)在另外的6个变化中,从分类的角度看,不属于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的,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在e中,实际参加化学反应的粒子是_______ (用符号表示)。
(4)写出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该反应是______反应。这个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
(5)在反应a和c中,反应物相同,而生成物不同,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条件不同导致__________。
13. 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及类别。请按要求将相关符号填入下列表格内
物质名称
物质组成(化学式)
构成微粒(符号表示)
______
物质各元素质量比
物质类别
纯碱
______
mNa:mC:mO=23:6:24
______
______
酒精
石灰水
氨气
氩气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4.
“青花瓷”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瓷器。绘制青花瓷纹饰的原料中主要含有氧化钠(CoO)。钴[读音:gǔ]元素符号为Co,在元素周期中与铁元素同位于第4周期、第Ⅷ族。
(1)认识钴的结构
①铁元素与钴元素是不同种元素,原因是:____________;两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原子的________;一个钴原子比一个铁原子多一个_________(填序号).
A.中子 B.电子 C.质子 D.电子层
②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___(“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③钴的化合物钴酸锂(化学式为LiCoO2,锂元素化合价为+1)常用作手机电池的正极材料,其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认识钴的变化
金属钴和铁一样,能与稀盐酸反应,其生成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和铁一样,钴也能与氧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要比较金属钴与金属铝的活动
性强弱,某同学认为用金属钴和一种化合物的溶液就能比较,他选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15. 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A~E表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请你结合下列图示,根据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和区别,将其填入适当位置。
A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16. 神奇的转化——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2021年9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表示其研究团队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淀粉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重要物质。在此之前,人类通过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获取淀粉,即农作物借助光合作用先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再经过复杂的变化转化为淀粉[(C6H10O5)n]。
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再经过较复杂的变化将甲醇转化为淀粉。经检测,人工合成淀粉与光合作用生成的淀粉一模一样。
(1)植物合成淀粉
光合作用中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从能量转化角度看,绿色植物固定了太阳能,将其转化为 _____。
(2)人工合成淀粉
①从宏观角度看,人工合成淀粉的组成元素是 _____(填名称),其质量比为 _____。
②检验合成的物质是淀粉的实验方案是 _____。
③该过程中生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④你认为该成果实现工业化生产后的现实意义是 _____、_____(写两条即可)。
⑤淀粉的合成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有人认为化学变化无所不能,还能将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请结合你对化学变化实质和元素概念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_____。
17.
2020年1月25日总建筑面积为3.39万平方米的火神山医院正式开工,火神山医院在建造过程中用到了HDPE膜,HDPE膜具有极好的抗冲击性和防潮性,听完老师的描述后,同学们对HDPE膜的组成元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HOPE膜由什么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固体。
【实验探究】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组装仪器(如下图所示),先通入干燥氮气
②再将4.2g的HDPE膜样品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点燃,并将燃烧产物(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依次通过装置A、B、C、D(装置中每步反应均进行完全)。
【收集证据】
①
实验前
实验后
②装置B中无明显现象
【实验分析】
(1)通过实验记录A中的质量变化,能够得出此HDPE膜样品中含有_______元素.
(2)将气体通过装置B的目的_______。
(3)实验前,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
(4)依据装置B中的现象和装置C中质量的变化,可以获得关于混合气体成分的结论是________,从而说明此HDPE膜样品中含有______元素。HOPE膜样品中与C装置中吸收的物质中所含此元素的质量是否相等?为什么______。
【实验结论】
(5)经过数据处理,确定此HDPE膜样品中含_______元素,理由是______ (通过计算说明)。
18. 有些不法分子会用黄铜充黄金骗取钱财,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黄铜是锌和的合金,他取一定量的某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分4次加入等质量的同一稀硫酸,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有关物质的用量及质量测定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10
4.35
3
10
3.7
4
10
3.6
装置A的总质量
121.08
126.48
装置C的总质量
104.08
117.28
稀硫酸的用量/g
10
剩余固体的质
5
量/g
(1)所取黄铜样品的质量为_____。
(2)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_____7(填“>”、“=”成“<”
(3)所用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更多推荐
反应,物质,元素,原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