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发(作者:沃尔沃s90现在的价格)

广东省肇庆市开平金山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球A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B. 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C. 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

D. 球A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

参考答案:

C

2. 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和7m,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 )

A.20 m B.24 m C.25 m D.75 m

参考答案:

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和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汽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判断物体到停止的时间,从而根据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后6s内的位移.

【解答】解:设汽车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得:

x2﹣x1=aT2 得 a===﹣2m/s2.

,代入数据得,9=v0×1+,解得根据第1s内的位移:v0=10m/s.

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t0==s=5s.

则汽车刹车后6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为 x=A、B、D错误.

故选:C.

=m=25m.故C正确,3. (单选)在同一平台上的O点水平抛出三个物体,作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则三个物体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A、vB、vC的关系和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A、tB、tC的关系分别是

> vB >vC,tA > tB > tC < vB tB> tC

C. vA = vB = vC,tA = tB= tC D. vA> vB>vC,tA < tB < tC

参考答案:

B

4. (单选)质量为m的物块与转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与转轴相距R,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直至物块与转台之间产生相对滑动这一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A.0 B.2πmgR C.2μmgR D. μmgR/2

参考答案:

D

5. (多选)最近,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

A.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

B.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

C.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

D.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

参考答案:

AD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如图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正方形小方格每边长L=1.09 cm,闪光的快慢是每秒30次,则可以计算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_________m/s,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m/s2(两个答案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0.654 m/s 9.81 m/s2

7. 在太阳系中有九大行星绕太阳运动,按照距太阳的距离排列,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如果把距离太阳较近的六颗行星的运动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那么这六颗行星绕太阳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最长的是 ,运动的线速度最大的是 ,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最小的是 。

参考答案:

土星 水星 土星

8.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纸条, A、B、C、D为四个计数点,且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赫兹,纸带上各点对应尺上的刻度如图所示,则VB= m/s .a= m/s2.

参考答案:

0.15 (2分) ; 0.2

9. 如图所示,有些地区的铁路由于弯多、弯急、路况复杂,依靠现有车型提速的难度较大,铁路部门通过引进摆式列车来解决转弯半径过小造成的离心问题,摆式列车是集电脑、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新型高速列车。当列车转弯时,在电脑控制下,车厢会自动倾斜,当列车行走在直线上时,车厢又恢复原状,就像玩具“不倒翁”一样。它的优点是能够在现有线路上运行,无需对线路等设施进行较大的改造。运行实践表明:摆式列车通过弯道的速度可提高,最高可达,摆式列车不愧为“曲线冲刺能手”。的速度转弯,转弯半径为,假设有一超高速摆式列车在水平面内行驶,以则质量为的乘客在拐弯过程中所受到的火车给他的作用力约为 N.

参考答案:

10. 将两根自然长度相同、劲度系数不同、粗细也不同的弹簧套在一起,看做一根新弹簧,设原粗弹簧(记为A)的劲度系数为k1,原细弹簧(记为B)的劲度系数为k2,套成的新弹簧(记为C)的劲度系数为k3.关于k1、k2、k3的大小关系,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

乙同学:可能是k3=k1+k2;

丙同学:可能是k3=;

为了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甲图甲).

(1)简要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应的填空.

a.将弹簧A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A的自然长度L0;

b.在弹簧A的下端挂上钩码,记下钩码的个数N、每个钩码的质量m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并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L1;

c.由F=________计算弹簧的弹力,由x=L1-L0计算弹簧的伸长量,由k=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d.改变钩码个数,重复实验步骤b、c,并求出弹簧A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k1;

e.仅将弹簧分别换为B、C,重复上述操作步骤,求出弹簧B、C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k2、k3.比较k1、k2、k3并得出结论.

(2)图乙是实验得到的图线,由此可以判断______同学的猜想正确. 参考答案:

(1). (1)Nmg (2). (2)乙

(1)c.根据共点力平衡可知:F=Nmg

(2)有图可知:

故满足k3=k1+k2,故乙正确.

11. (5分)以v0的初速竖直上抛的排球,落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减为,设排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排球在运动过程中,上升时间与下落时间之比为t1 : t2=_____,上升时的加速度与下落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 : a2=______。

参考答案:

3 : 4,16 : 9

212. 一辆汽车初速度是10 m/s,现在以2 m/s的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在第2

s末的速度是________m/s,经过6 s以后,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

参考答案:

13. 我国列车第四次提速后,出现了“星级列车”。T14次列车从上海始发,途经蚌埠、济南等城市,最后到达北京。T14次列车时刻表如下,由其时刻表可知,列车在蚌埠至济南区间段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km/h

T14次列车时刻表ks5u 参考答案: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如图甲所示,把纸带固定在质量为50g的钩码上,让纸带穿过正确安装的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然后松开纸带,让钩码自由下落,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起始点O(钩码刚要下落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到各点的距离,并知道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根据上述数据,在此实验中可以做到

A.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精确值

B.计算出计时器在纸带上打D点时钩码的动能

C.计算出钩码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大小

D.较准确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 AD

15.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s.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_m/s2.

参考答案:

(1). 0.1 (2). 0.25 (3). 0.4

试题分析:(因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C===0.25m/s;运动的加速度为a==0.40m/s。

2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名师点睛】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有关纸带处理的基本知识,平时要加强基础实验的实际操作,提高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质量m=30 kg的物体,在180 N的水平向右的牵引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从静止开

始运动,运动后5 s末撤去牵引力。已知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

求:(1)有水平牵引力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

(3)从开始运动到最后停止物体通过的位移。 参考答案:

17. 在海滨游乐场有一种滑沙的娱乐活动.如图所示,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坡底部B点后沿水平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斜坡滑道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滑板与两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斜坡倾角θ=37°.(sin37°=0.6,cos37°=0.8)

(1)若人和滑板的总质量为m=60kg,求人在斜坡上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若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A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为S=50m,为确保人身安全,假如你是设计师,你认为在设计斜坡滑道时,对高度h应有怎样的要求?

参考答案:

解析:(1)在斜坡上下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Ff=ma①

FN-mgcosθ=0②

Ff=μFN③

解①②③得:a=gsinθ-μgcosθ=2m/s2

18. 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摆长为l,最大偏角为θ。

求:(1)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忽略空气阻力)(2)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细绳的拉力多大?

参考答案:

(1)

(2)

F=mg(3-2cosθ)

更多推荐

列车,运动,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