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奔驰s600落地价)
广西柳州景点导游词(通用7篇)
广西柳州景点 篇1
我的家乡在柳州,那里山清水秀,地干净,夜晚的美景可漂亮了,
下面我来介绍柳州几个景点。
第一个是柳候公园。柳侯公园位于柳州市中心的柳侯公园是为纪
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所建的公园,占地15.52公顷。
始建于1906年。公园内有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罗池、柑香亭等与
柳宗元有关的古迹。公园中有近7公顷的人工湖,碧水曲桥,相映成
趣,湖边林木葱茏,凉亭假山,景色怡人。园中还有盆景园、动物园
和儿童乐园等多姿多彩的游玩场所和设施。是广西旅游主要名胜之一。
柳侯公园犹如闹市中的一块绿洲,是人们公休假日和茶余饭后散步游
玩的好场所。下面我为大家重点介绍大龙谭公园。大龙潭风景区林木
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
态各异,耸立于一湖(镜湖)二潭(龙潭、雷潭)周围。雷龙二潭水温如恒,
每逢隆冬,水汽蒸腾,烟雾缭绕,故称“双潭烟雨”。唐代著名文学
家、柳州刺史柳宗元曾为民祷雨于此,著有《雷塘祷雨文》传世。大
龙潭风景区别具匠心地以广西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建
筑、风物民俗为主要建园内容,融少数民族风情特色与秀美的自然景
色为一体。民族风情游览线已初具规模,以“鼓楼”、“龙潭风雨
桥”、“木楼民居”和“轻松山房”等建筑组成的侗寨蔚为壮观。静
卧镜湖上的“龙潭风雨桥”系仿古钢筋混凝土廊桥式筑,以三江程阳
风雨桥为基本设计、建造而成。整座桥亭飞檐,极具特色。傍水而建
的九层瓒尖式鼓楼为正四边形塔楼结构,飞檐重阁、琉璃瓦饰、葫芦
顶、端庄肃穆;内设景廊,盘旋而上,上悬“款鼓”。既体现侗人击鼓
示警聚众之意,又应合游人登高望远之心。龙潭风雨桥游客到此可以
了解到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人情风貌、文化传统,欣赏到风格各异的
少数民族民间建筑艺术,品尝到油茶、竹筒饭、酸鱼等民族风味小吃
和民族菜肴,还可以参加和观赏到壮、侗、苗、瑶等少数民族的山歌
对唱,抛绣球、芦笙踩堂、抢花炮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歌舞表演。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心动了呢,那就来柳州来玩玩吧!
广西柳州景点导游词 篇2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可以注意看,侗寨下方一般都有一座木楼桥,
这是侗家的福桥也叫风雨桥,她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雄伟壮观,
是侗族的一种招福建筑。福桥的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下部是青石垒
砌的墩台;中部是木质桥面,采用密布式悬梁托架简支梁体系;上部是亭
廊,采用榫铆衔接的梁柱体系,旁边设有栏杆和长凳。亭子坐在墩台
之上,有几墩几台,就有几个亭子,亭子的造型主要有歇山式、钻尖
式、和挺颐式三种。侗族风雨桥一般架设在村寨下方的溪河这之上,
既作交通之用,又供村民遮风避雨,另外还有民俗功用方面的实际意
义。侗族传统观念认为,在村寨下方修筑这种木质桥梁,可以阻挡邪
气,留住福气,确保村寨风调雨顺,故谓拦福桥和风雨桥。
高友侗寨的拦福桥建于清代初期,与所有侗族福桥一个模式,建
造在高友寨子下方的左右山梁臂膀的连接处。把高友侗寨围拢得严严
实实,赋予了很好侗寨风水寓意。听老人说,过去这座桥上有四座雕
塑得栩栩如生的信仰神,中间塔亭供奉关公、左右为魁星、文昌,桥
头为土地爷爷。可惜__时期被毁坏,如今寨民只好恢复用牌匾代替神
灵雕塑。
高 友 鼓 楼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活动中心,是村民议事、典礼、迎宾和歌舞娱
乐的公共场所。鼓楼内设长形皮鼓,遇事则鸣鼓聚众,故称鼓楼。诗
云:“阳春收罢邀同伴,吹彻芦笙坐鼓楼。”在侗族地区,鼓楼几乎
每寨都有,大的村寨分氏族而建,形成鼓楼群。鼓楼底部多为四方形,
上部为塔阁式结构,楼顶分歇山式、钻尖式、挺颐式三种类型。鼓楼
中央矗立四根巨柱,并依相对高度等距分层挑出屋檐,形成层檐,檐
层均为单数,有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层不等。整座建筑
由梁枋横穿直套,联成一体,封檐板白底彩绘,画凤雕龙,檐角或翘
飞如翅,或曲卷如花,楼顶贯铁锅瓦罐抹灰形成的葫芦串,或塑以鸟
兽花卉图案,古色古香,风格奇特,既得古建筑之遗风,又有因地制
宜之异趣。鼓楼被视为民族、村寨的灵魂和团结、幸福、兴旺发达的
象征。
高友侗寨的五座鼓楼中,有四座建于清代,历史渊源,其中有一
座坐落在寨中山腰上,四清运动干部写着“一定要解放中国台湾”的
粉刷标语字样,四十多年的沧桑如今还清晰可见。新建造于广场的这
座“福星楼”竣工于____年10月,攒尖式,楼高为13层檐瓴,是高
友鼓楼的新代表,既具宝塔的壮观,又有亭子的清雅,屹立寨中,层层
叠叠,重檐翘角,招福韵味很浓。鼓楼前面的这个小广场,我们叫做
鼓楼坪,是侗族群众唱歌跳舞、赛芦笙和吃百家宴的活动场所。如今
现代生活鼓楼坪有的还充当篮球场,其乐无穷。鼓楼另边是戏台。侗
族村寨都有自己的戏台,逢年过年过节,寨民们就自排自演,在这里
唱侗戏、大戏,热闹非凡,若与寨民联欢,您要多想出节目,在这侗
乡舞台上大显身手哦!好请大家随我来。
石板路和凉亭
各位游客,当您踏上这清凉的寨子巷道时,当您漫步在鼓楼边的
路上,您一定有种清新的感觉,这就是独具特色的侗乡的石板路。侗
族村寨之中和村寨之间到处都有石板路,这些石板路不是一朝一夕铺
成的,而是热心的侗家人东一块西一块,你铺一段我铺一段,积少成
多,最后连成整体的,石板路是侗族同胞古道热肠、乐善好施的人文
见证。
侗族群众的这种修路架桥,热心公益事业的良好风尚,我们今天
称谓公德心。过去人们为了解决坡高路窄,逢雨难行的困难,侗族村
寨间的通道大都铺上青石板,虽耗资巨大,工程艰难,但世代修建,
愚公移山。
石板路有的是本地工匠就地取材,开山取石凿成石块,全寨人投
工投劳共同铺就的。有的当地没有石头材料,要到几十公里甚至百里
路外取材。侗族寨民都能团结齐心,发扬公德心的作用,修建好每一
条要道。过去从林溪到高友十多公里的翻山越岭山路上,全部铺上青
石板,犹如条长龙。像这样的石板路,侗乡到处可见,充分体现了侗
家人有无穷的创造力。
广西柳州景点导游词 篇3
柳州大龙潭公园位于广西柳州市,距市中心仅三公里,总规划面
积约1084公顷,融喀斯特地貌、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
景观于一体。代表性自然景观有“一湖”“二潭”“二十四峰”;代表
性民族风情文化景观为“鼓楼”、“龙潭风雨桥”、“木楼民居”和
“轻松山房”等建筑组成的侗寨等。
大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
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态各异,耸立于一湖 ( 镜湖 ) 二潭 ( 龙潭,雷潭 )
周围。雷山绝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之间汇成“龙潭”,古
称“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经地下河与之相潜通,清澈的潭水
经“八龙喷雪坝”泻入镜沏后蜿蜒如游龙,穿园而过,注入园外莲花
山下的溶洞,消失得无影无踪。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州刺史柳宗元曾为民祷雨于此,著有《雷塘
祷雨文》传世,现建有”祷雨文碑亭”、“祭台”及”雷塘庙”等纪
念性建筑。此外尚有明代兵部右侍郎,柳州八贤之一“张(羽中)钓鱼
台”、明代名士罗之鼎书斋“侧山楼”等名胜古迹及龙山鲤鱼嘴岩厦
贝丘古人类遗址。雷龙二山之外,园内诸峰均具胜名,或擅以形似,
或长于传说:维妙维肖、神形毕至,形成卧虎山“龙潭虎跃”、牧童
山“牧童横笛”,仰狮山“青狮戏珠”、美女峰“美女照镜”等绝妙
佳景。
广西柳州景点导游词 篇4
三江侗乡位于湖南、贵州、广西三省毗邻地带,临河沿溪一带,
会有许多极富民族特色的民舍木楼,这就是保留完整的侗乡民居,它
们带有浓郁的传统民间文化和神秘色彩,令人向往。
以低山和丘陵地貌为主的三江县,属云贵高原的雪峰山、越城岭
和苗岭山脉的延伸地带,县境内山岭叠翠,蜿蜒起伏;在这里生活的主
体民族是侗族,占全县人口的53.6%。由于侗族同胞的衣、吃、住、
行都具有十分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再加上侗乡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
以及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使三江成为桂中地区民族风情与风光旅游
的一个热点。
走进柳州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不仅使人感受到浓郁奇的侗族风情,
更以独特的侗族建筑艺术令人称赞。只要走进侗乡,不论向哪个寨子望
去最先进入眼帘的就是风格独特、结构精巧、雄伟壮观的侗族风雨桥
和鼓楼,其中,程阳风雨桥和马胖鼓楼最大,最具有代表表性,这些独特的
建筑与周围秀丽的自然田园园风光相交织,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广西柳州景点导游词 篇5
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欢迎来到三江风雨桥。
侗历史悠久,文化古朴灿烂,民族风情浓郁。侗的寨子,别具一
格,与众不同。大多数的侗寨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因此,凡侗
人聚居中地区,有河必有桥,桥上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
故称风雨桥。
位于广西北部与湘黔两相接的三江,是以侗寨族为主体的民族自
治县。侗占全县人口54%以上。三江县城,本身非常普通,无甚特殊
之处,绝妙的景致是在县城附近的侗寨;而最负盛名,使得三江县闻名
中外的,是坐落在三江县城古宜镇北面20公里砟林溪马安寨林溪河上
的程阳桥。程阳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建于1916年,是侗寨风雨桥
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
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这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有5个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
铺木板,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桥的两旁镶着栏杆,好
似一条长廊;桥中有5个多角塔形亭子,飞檐高翘,犹如羽翼舒展;桥的
壁柱、瓦檐、雕花刻画,富丽堂皇。整座桥雄伟壮观,气象浑厚,仿
佛一道灿烂的彩虹。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
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
却一丝不差。桥上两旁还设有长凳供人憩息。游人坐在凳上向远处放
眼,只见林溪河蜿蜒而来,桥的两边,茶林满坡,翠木簇拥;田园耕地,
农夫劳作;河边水库,缓转灌溉。1965年诗人郭沫若到些一游,兴奋之
余,不但为程阳桥题名,而且还赋诗盛赞:“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
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
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诗和桥名均
刻成碑立于桥头。
奇特精巧的风雨桥,高大雄伟的鼓楼,别具风格的民居,映着青
山绿水,组成了一幅幅秀丽的风俗画卷。程阳不仅以风雨桥而闻名中
外,程阳八寨的风景是浓缩了侗文化的精华。在程阳桥旁的山坡上可
以看到,一架架巨大的水车的慢慢转动,车水之声不绝于耳;不远处的
侗家吊脚楼依山傍水,鳞次栉比,连成一片,层层而上,难怪懂得人
文旅游真谛的老外来到程阳,往往一住就是三五几天,甚至十天个把
月,慢慢观察体会侗家人的生活习俗,探究侗民间文化的存在。
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欢迎下次再来。
位于广西中部的柳州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
从考古发掘到的文物来看,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生活着“柳
江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地始建都城,取名潭中。
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称柳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在此设龙城郡。
柳江绕着柳州市区回流,北岸城中心三面环水,形成一个巨大的
“U”字,古籍称其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故又有“壶城”之称,
也有人将它形容为一个“巨大的天然盆景”。柳州市区内外由石灰岩
构成的奇山峻峰拔地而起,千姿百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自然景
观,而且柳州气候温和,四季长青,任何时候都很适合旅游。
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全市现有工业企业2100余家,有4家企业进入国家500强,有11家
进入国家大型企业行列。全市现已形成了三大支柱产业:即以微型汽
车和中吨汽车为主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以工程机械和通用机械为
主的机械制造业,以钢铁和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为主的冶金为业。以这
三大支柱产业和轻工、化工、造纸、建材等主导产业为龙头,柳州已
经初步建立起涵盖30多个行业、4000多个品种的现代工业体系,拥
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桂柳工”、“解放”柳特、
“金嗓子”、“两面针”、“花红药业”、OVM预应力锚具等一批知
名企业和名牌产品。
柳州国民经济整体上呈现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20__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7.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2%,
名列全区第一。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79亿元,增长14.5%;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9.36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52.52%;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70亿元,同比增长6.0%。
柳州,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是全国唯一拥有
大区铁路局总部的非省会城市。铁路网络直接联通湘、渝、黔、滇、
粤五省市,是沟通大西南与华东、中南、华南地区的铁路枢纽。
柳州,是中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桂海高速和梧州至贵州
高速公路在柳州交汇,209、322及323国道在这里会合,柳州已经
被高速公路网络所围合,向南4个小时可以直达海岸港口,向北可以
贯通中、西部腹地。
柳州白莲机场达到国家4D级标准,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等
航线。柳州拥有国家一级口岸,五级航道,全年可无障碍通航300吨
级船只,上溯可至贵州,下航可达香港、澳门。
柳州交通便利、区位优良、物产丰富,素有“桂中商埠”之美誉,
历来是中南和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经济区位上,柳州东临粤、
港、台等经济发达地区,南接北部湾、东南亚等高速发展地区,西靠
云、贵、川,北抵长江中下游,由此形成背靠中南、西南,面向东南
亚和东部沿海的有利区位。柳州商贸活动频繁,各类商品批发市场健
全,供需两旺,物流通畅。具备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
通,构建区域现代物流中心的良好地理和区位优势。
柳州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先后与
45多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柳州正在
成为一片充满希望、充满商机的投资开发热土。
广西柳州景点导游词 篇6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是高友侗寨导游,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欢迎大家到风
情柳州招福圣地的三江侗乡来游览观光!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一个位于
湘、桂两省交界处的“世外桃源”;一处侗族纯民俗文化的体验地;一个
世人寻梦的心灵家园;一个闻名遐迩的避暑山寨;一个被文人墨客誉描绘
为“诗境的家园”的新兴的休闲地;这就是三江侗族自治县十大生态文
化侗寨之一的林溪高友侗寨。
高友侗寨位于柳州市三江县境内的东北部,唯一属于长江洞庭湖
水系最源头的小山谷里的寨子,距离著名的世界名桥程阳桥和程阳八
寨景区22公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溪八江风景名胜区中最重要的民
族生态休闲摄影旅游景点,已经列入广西和谐乡村旅游项目。
在过来的一路上,您已经饱览了侗寨民居的诗一样的美景,看过
了林溪河上侗家福桥的壮观气势,还欣赏到了林溪河水边古风古匀的
水车群,如诗如画,梦幻之地,这是寻梦家园、艺术的源泉地。每年
有成千上万的中外国游客到这里实现他们的梦想,一批又一批的美术
创作者在这里激发了灵感,创作出闻名于世的艺术作品。
现在到了高友侗寨,您将会领略到另一翻侗寨韵味,这里的和谐
之美会令您折服。高友侗族寨民世世代代居住在具有侗族特色风水宝
坻山谷建造的木质吊脚楼里,女人们穿着绣花的土布百褶裙,戴着厚
重的银项链,男人们用传统的方式灌溉农田,以吹芦笙、多耶为乐,
怡然自乐,有自己的信仰,与世无争。这里寨寨石板路相连,与邻寨
间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这个和谐的山寨,有5座各式各样的侗
族鼓楼、有一座侗族福桥(也叫风雨桥),侗家特色的吊脚楼鳞次栉比,
古井古亭繁多。侗寨着落在青翠竹林环绕之中,获得茂盛松杉护卫,
鼓楼和民居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山泉水清爽、甘甜,是三江
县水井和井亭最多的寨子。高友侗寨民风淳朴,民俗神秘,寨民和谐
的气氛和很传统的公德吸引了许多休闲游客,美丽的高友侗寨风貌和
和谐好客的寨民吸引了很多摄影爱好者和民俗考察专家。
高友侗寨的名字来源于一个和谐美丽的故事,寨子名字的侗语直
接翻译成汉语的寓意是“高山的朋友”。高友侗寨现在居住着400多
户人家,1820多侗族同胞。据考证,高友建寨史于明代天顺年间
(1458年)中国国内苗乱迭起时期,距今已有540多年的历史。高友大
部分原始居民是从江西吉安因苗乱逃难到湖南迁徙到林溪上游小溪山
谷中屯聚的。寨子有传说,高友侗寨原本本是一块荒芜之地,山谷中
古树参天,泉眼无数,猛兽云集。原居住在山谷中叫“山低”地方的
寨民,有“杨” 姓和“潘”姓的两名男子,他们是很好的朋友。他们
在一次上山打猎时发现这块宝地,赞叹这一处好山好水,便相邀携家
眷至此,架屋定居,开荒种田,生息繁衍;由于深山老林,猛兽很多,
他们在开荒造地劳动中,形影不离。如今很多地名带着双字,如“双
两”“双虎”“双团”“双深”“双安”等等。再后来,吴、李、罗、
陆、韦、石、黄、陈其他八个姓氏的人又先后迁来,与杨、潘两姓共
同开发这片古老的家园。大伙都向杨、潘二氏一样团结成双成对,在
这块土地上勤奋耕耘,逐渐形成自然教大规模的村落后,建造了风雨
桥、鼓楼,他们将寨子命名为“高友”,意思就是高山上的永久朋友,
表达了他们团结友爱的情怀。长期以来,纯正的友爱情感使寨民充满
着公德心,团结互助,乐好施善,形成了如今远近闻名寨民有凝聚力
的寨子。
广西柳州景点导游词 篇7
亲爱的旅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柳州,柳州是一
座美丽的山水城市,获得了“中国园林城市”、“中国宜居城市”等
称号,柳州还因赏石气氛浓厚而获得中国石都的荣誉。现在我就带领
大家参观柳州的美景。
现在你们眼前的就是柳州的母亲河——柳江。它哺育着世世代代
的柳州人,使柳州人茁壮成长。它虽然没有西湖的浓妆淡抹,没有大
海的波澜壮阔,却又母亲的情怀。柳宗元说过:“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毫不夸张,柳江有着数不清的弯。
在柳州,到处都有奇石爱好者。有一句话说地没错:柳州奇石甲
天山。的确,柳州的奇石不仅品种多、品质高,历史还十分悠久。柳
州奇石大体分为十多种,细分竟有数百种。它们形状奇美独特,色彩
斑斓,石质坚硬光滑,纹路雅致曼妙。现在,柳州已经汇集了全国各
地的奇石,奇石爱好者达10万人。大到商场、宾馆、公园,小到道路
两旁、家庭,随处可见奇石装点。
说起柳州奇石,还有一段故事。一次,柳宗元来到柳州,十分喜
爱江边的龙壁砚石,便采集了一块送给刘禹锡,刘禹锡回赠了一首诗
答谢到:当年同砚席,寄此感离群。清越敲寒玉,参差叠翠云……。
游客们,游览了美丽的柳江,欣赏了精美的石头,听过了动听的
山歌,如果您还舍不得离开,好客、开放的柳州随时欢迎您。
更多推荐
柳州,鼓楼,广西,高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