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2日发(作者:cla200奔驰)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

一、新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C )。

A、规模报酬不变

C、资本报酬的外部性

B、资本边际收益递减

D、以上说法都对

2. 高通货膨胀率会产生更高的鞋底成本,原因是 D

A、人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寻找便宜货

C、人们倾向于持有更多钱

3. 乘数理论发挥作用的条件是( B )。

A、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C、经济社会处于市场均衡状态

B、经济社会存在闲置资源

D、以上说法都不对

B、人们花费更少时间寻找便宜货

D、人们倾向于持有更少钱

4. 货币政策的初始作用发生在( C ),财政政策的初始作用发生在( )。

A、产品市场,资产市场

C、资产市场,产品市场

B、产品市场,产品市场

D、资产市场,资产市场

5. 如果提供的可贷资金数量少于需求数量,则 B

A、可贷资金短缺,利率将下降

C、可贷资金过剩,利率将下降

B、可贷资金短缺,利率将上升

D、可贷资金过剩,利率将上升

6. 以下哪项会使得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 C

A、实际价格上涨

C、资本存量增加

7. GDP不包含以下哪项(D )

A、消费 B、投资 C、净出口 D、要素收入

B、预期价格水平上升

D、以上没一个是正确的

8. 以下属于货币政策的工具是 A

A、调整再贴现率

C、采取累计税制度

B、对农产品采用维持价格的政策

D、转移支付

9.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 B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

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10. 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判定错误的是( B )。

A、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灵敏度越大,挤出效应越小

B、财政政策执行效果越显著,挤出效应则越不显著

C、在衰退经济条件下,不会存在完全挤出

D、在适应性货币政策配合下,财政扩张可以实现无挤出

11. 下列哪一项将不计入当年的GDP? C

A、当年整修过的古董汽车所增加的价值

C、一辆二手汽车按其价值销售的价格

12. 当银行对外贷款1000元时,货币供给(C )

A、不变

C、增加

B、减少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B、一辆新汽车的价值

D、一台磨损的高尔夫球清洁机器的替换品

13. 假设Tom是加拿大国籍,但一直在中国工作,Tom工作的收入应计入(C)

A、中国和加拿大的GDP

C、中国的GDP和加拿大的GNP

B、中国的GDP和中国的GNP

D、中国的GNP和加拿大的GDP

14.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凯恩斯提出的“流动性陷阱”的基本特征( C )。

A、公众准备在给定的利率水平上持有所供给任何数量的货币

B、利率水平通常较低,接近于零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灵敏度通常非常小

D、货币政策无法影响利率和产出

15. 在1980年代,美国政府的预算赤字上升了。 同时,美国贸易赤字增加,美元的实际汇率升值,美国净资本流出减少。 这些事件中的哪一个与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模型关于预算赤字增加的影响所预测的相反 D

A、美国贸易逆差增加 B、美元的实际汇率升值了

C、美国净资本流出减少 D、以上都不与模型的预测相反

二、是非题(正确的填写“T”,错误的填写“F”。每题2分,共40分。)

1.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储蓄率的高低与一国稳态的经济增长率无关。

T

2. 在充分就业经济条件下,财政扩张会通过各种机制导致完全的挤出。

T

3. 四部门与两部门市场均衡条件揭示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

T

4. 对外国投资增加会降低一个国家的实际汇率。

T

5. 在每个经济体中,国民储蓄等于国内投资加上资本净流出。

T

6. 乘数作用具有双向性,它既可以乘数倍地收入增加,也可以乘数倍地收入缩减。

T

7. 内生增长理论适合解释20-30年的经济增长现象,而新古典增长理论则更适合解释上百年的经济增长现实。

T

8. 人力资本的提高使长期的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T

9. “双松”或“双紧”政策配合在一些特定历史时期,还是有可能会采用的。

T

10. 政府开办职业介绍所和公共培训计划是为了减少摩擦性失业。

T

11. 小明将自己的工资存入银行未来消费体现了货币的交换价值。F

12. 当最低工资法强制工资保持在供求平衡水平之上时,与均衡水平相比,它减少了劳动力供给并增加了劳动力需求。F

13. 如果不是所有价格都能立即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那么价格水平的意外下降就会使一些公司的价格高于期望的价格,而这些高于期望的价格会抑制销售并诱使公司减少他们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数量。

T

14. 商品货币指的是本身具有内在价值的货币。

T

15. 小明将钱存入银行帐户, 一年后他发现自己的钱增加了5%,而他的钱可以多购买6%的商品,则名义利率为5%,通货膨胀率为-1%。

T

16. 如果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短期内价格水平会更高。F

17. 在三部门条件下,当私人储蓄与税收之和等于私人投资与公共投资之和时,经济将处于均衡状态。F

18. 假设名义汇率为1.5欧元/英镑,在德国冰箱的价格为1200欧元,而在英国同样的冰箱价格为1000英镑,则实际汇率是1.8。F

19. 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利率下降,本币在外币兑换中贬值。

T

20. 政府发放的津贴会使得该国的GDP增加F

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请说明本国对国内投资需求的增加如何影响本国汇率变化。

(1)购买资产需求的增加就是投资需求的增加。 随着投资需求的增加,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向右移动。 这种变化导致实际利率上升。 (7分)

(2)利率的提高减少了资本净流出。 资本净流出的减少将外汇市场中货币的供给向左移动,从而提高了实际汇率。(8分)

2. 请推导三部门市场均衡条件并对均衡条件的经济含义给予说明。

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推导如下:产品市场均衡须满足:Y=AD,根据三部门条件下总需求的定义有:AD=C+I+G,其中,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采购。根据国民收入核算学到的各产出收入口径的流转关系有:Y-TA+TR=Yd=C+S,经整理得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G+TR=S+TA (9分)三部门均衡条件的经济含义是:当(私人)储蓄与税收(公共储蓄)之和等于(私人)投资与政府支出(公共投资加转移支付)之和时,经济将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的国民收入就是均衡国民收入。

一、新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 阻碍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 D )。

A、无力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 B、对外资持敌对态度

C、经济和法律政策变幻不定 D、以上说法都对

2. 高通货膨胀率会产生更高的鞋底成本,原因是 D

A、人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寻找便宜货

C、人们倾向于持有更多钱

3. 乘数理论研究的是( D )。

A、政府动用政策,使得经济从失衡向一般均衡调整

B、政府动用政策,使得经济从一般均衡向非充分就业均衡调整

C、政府动用政策,使得经济从一般均衡向理想的充分就业均衡调整

D、政府动用政策,使得经济从非充分就业均衡向理想的充分就业均衡调整

4. 货币政策的初始作用发生在(C ),财政政策的初始作用发生在( C )。

A、产品市场,资产市场

C、资产市场,产品市场

B、产品市场,产品市场

D、资产市场,资产市场

B、人们花费更少时间寻找便宜货

D、人们倾向于持有更少钱

5. 如果提供的可贷资金数量少于需求数量,则 B

A、可贷资金短缺,利率将下降

C、可贷资金过剩,利率将下降

B、可贷资金短缺,利率将上升

D、可贷资金过剩,利率将上升

6. 以下哪项会使得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 C

A、实际价格上涨

C、资本存量增加

7. 以下哪项不属于政府购买的范畴 C

A、公务员工资

8. 再贴现率指的是 A

A、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

C、商业银行需要留存在中央银行的比率

B、商业银行之间借款的利率

D、以上均不正确

B、修建铁路 C、发放慰问金 D、以上均不属于

B、预期价格水平上升

D、以上没一个是正确的

9. 在货币政策冲击下,每一轮调整过程中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特点是(B )。

A、产品市场不均衡,货币市场也不均衡

B、产品市场不均衡,货币市场始终保持均衡

C、产品市场始终保持均衡,货币市场不均衡

D、产品市场始终保持均衡,货币市场也始终保持均衡

10. 为了降低货币供给,央行可以进行如下(B )操作。

A、买入政府债券 B、卖出政府债券 C、购买公司股票 D、卖出公司股票

A 11. 如果一个国家取消了棉花的进口配额,那么整体上,该国

A、净出口不变

C、出口将减少而进口将增加

B、出口将上升而进口将下降

D、净出口将下降

12. 假设Tom是加拿大国籍,但一直在中国工作,Tom工作的收入应计入(C)

A、中国和加拿大的GDP

C、中国的GDP和加拿大的GNP

B、中国的GDP和中国的GNP

D、中国的GNP和加拿大的GDP

13. 中央银行提高了准备金率,同时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D )增加货币供给

A、两项均不能

C、只有提高准备金率

B、两项都可以

D、只有公开市场买入债券

14. 财政扩张的“挤出效应”的传导机制包括( D)。

A、财政扩张-利率上升-挤出私人投资

B、财政扩张-本币(实际)升值-挤出净出口

C、财政扩张-总需求扩张-物价上涨-实际货币余额下降-利率上升-挤出私人投资

D、以上说法都对

15. 在哪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确定总需求曲线整体向左移 A

A、人们想为退休储蓄更多,政府提高税收

C、人们想为退休储蓄更少,政府提高税收

B、人们想为退休储蓄更多,政府削减税收

D、人们想为退休储蓄更少,政府削减税收

二、是非题(正确的填写“T”,错误的填写“F”。每题2分,共40分。)

1. 小明将自己的工资存入银行未来消费体现了货币的交换价值。F

2. 四部门与两部门市场均衡条件揭示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

T

3. 净出口为出口减去进口的差值

T

4.

F

5. 本国居民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购买外国证券投资都增加了本国的净资本流出。

T

6.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的主要关注点是GDP和价格水平的确定。F

7. 在每个经济体中,国民储蓄等于国内投资加上资本净流出。

T

8. 技术进步使长期的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T

9. “双松”或“双紧”政策配合在一些特定历史时期,还是有可能会采用的。

T

10. 货币的出现有助于交易的快速完成

T

11. 当资本净流出为正时,这意味着外国人购买的国内资产的净值超过国内居民购买的外国资产的值。F

12. 如果工资由于某种原因保持在均衡工资之上,那么结果就是结构性失业。

T

13. 当一个国家实行进口贸易限制时,该国货币的实际汇率升值。

T

14. 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会导致收入上升,利率下降。F

15. 财政扩张产生的挤出效应是一种针对私人投资的“挤出”。F

16. 库存投资不属于GDP的组成部分F

17. 某公司生产的电脑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F

18.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问题为价格的决定F

19. 当央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货币供给会增加。

T

20. 不论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定为多少,均不会影响货币供给量F

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为什么净出口和资本净流出总是相等的

净出口和资本净流出总是相等的,因为每笔国际交易都是交换。4分 当卖方国家将商品或服务转让给买方国家时,买方国家放弃一些资产以支付该商品或服务。4分 该资产的价值等于所售商品和服务的价值。4分 因此,一个国家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净值(NX)必须等于所收购资产的净值(NCO)

2. 请推导三部门市场均衡条件并对均衡条件的经济含义给予说明。

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推导如下:产品市场均衡须满足:Y=AD,根据三部门条件下总需求的定义有:AD=C+I+G,其中,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采购。根据国民收入核算学到的各产出收入口径的流转关系有:Y-TA+TR=Yd=C+S,经整理得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G+TR=S+TA (9分)三部门均衡条件的经济含义是:当(私人)储蓄与税收(公共储蓄)之和等于(私人)投资与政府支出(公共投资加转移支

付)之和时,经济将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的国民收入就是均衡国民收入

一、新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一般来说,生产函数满足“规模报酬不变”性质意味着(D )。

A、当资本和劳动等各种投入增加一倍时,产出也增加一倍

B、经济规模足够大,以至于来自专业化分工的收益已不存在

C、体现“复制经济”特征

D、以上说法都对

2. 高通货膨胀率会产生更高的鞋底成本,原因是 D

A、人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寻找便宜货

C、人们倾向于持有更多钱

3. 乘数理论研究的是( D )。

A、政府动用政策,使得经济从失衡向一般均衡调整

B、政府动用政策,使得经济从一般均衡向非充分就业均衡调整

C、政府动用政策,使得经济从一般均衡向理想的充分就业均衡调整

D、政府动用政策,使得经济从非充分就业均衡向理想的充分就业均衡调整

4. 货币政策的初始作用发生在(C ),财政政策的初始作用发生在( C)。

A、产品市场,资产市场

C、资产市场,产品市场

B、产品市场,产品市场

D、资产市场,资产市场

B、人们花费更少时间寻找便宜货

D、人们倾向于持有更少钱

5. 如果提供的可贷资金数量少于需求数量,则 B

A、可贷资金短缺,利率将下降

C、可贷资金过剩,利率将下降

B、可贷资金短缺,利率将上升

D、可贷资金过剩,利率将上升

6. 为了了解经济在短期内的波动,我们需要 B

A、研究古典模型

C、明白“货币是面纱”

7. 下列哪一项将不计入当年的GDP? C

A、当年整修过的古董汽车所增加的价值 B、一辆新汽车的价值

B、研究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

D、了解短期内货币是中立的

C、一辆二手汽车按其价值销售的价格 D、一台磨损的高尔夫球清洁机器的替换品

8. 为了降低货币供给,央行可以进行如下(B )操作。

A、买入政府债券 B、卖出政府债券 C、购买公司股票 D、卖出公司股票

9. 假设美国对木材施加进口配额。这使得美元的实际汇率 A

A、升值,但不会改变美国的实际利率

C、贬值,美国的实际利率下降

B、升值,美国的实际利率上升

D、贬值,但不会改变美国的实际利率

10. “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这一性质意味着( D)。

A、与“规模报酬不变”性质存在一定的矛盾

B、发展中国家新增加一单位资本所带来的产出收益比发达国家更低

C、富国和穷国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

D、资本积累的长期趋势是收敛的,而不是发散的

11. 再贴现率指的是 A

A、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

C、商业银行需要留存在中央银行的比率

B、商业银行之间借款的利率

D、以上均不正确

12. 在1980年代,美国政府的预算赤字上升了。 同时,美国贸易赤字增加,美元的实际汇率升值,美国净资本流出减少。 这些事件中的哪一个与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模型关于预算赤字增加的影响所预测的相反 D

A、美国贸易逆差增加

C、美国净资本流出减少

B、美元的实际汇率升值了

D、以上都不与模型的预测相反

13. 关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面理解有误的是(C )。

A、I=S

C、I+G+TR=S+TA+NX

14. 以下关于银行业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贷款属于银行的资产

C、贷款属于银行的负债

B、存款属于银行的资产

D、以上均不正确

B、I+G=S+TA-TR

D、I+G+NX=S+TA-TR

15. 如果银行采取100%的准备金制度,此时银行的职能包括 D

A、向企业提供贷款

C、买卖黄金

B、改变货币供应量

D、给储蓄者一个安全的地方保存财产

二、是非题(正确的填写“T”,错误的填写“F”。每题2分,共40分。)

1. 巴罗认为,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都各有其理论的适用性。

T

2. 四部门与两部门市场均衡条件揭示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

T

3. 法定货币具有内在价值F

4. “双松”或“双紧”政策配合在一些特定历史时期,还是有可能会采用的。

T

5. 政府采购的乘数作用比转移支付的乘数作用小。F

6. 自然失业率不受经济政策的影响。F

7. 内生增长理论产生于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其核心思想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

T

8. 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会导致收入上升,利率下降。F

9.

F

10. 人力资本的提高使长期的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T

11. 追赶效应是内生增长理论体系下衍生的一个重要概念。F

12. 当一个国家实行进口贸易限制时,该国货币的实际汇率升值。T

13. 应对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当时采取的是“一松一紧”宏观政策配对。F

14. 技术进步使长期的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T

15. 对于给定的实际利率水平,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会降低税后的实际利率。T

16. 凯恩斯主义的收入决定模型假定价格不变,表明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侧重于长期分析。F

17.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理论为国民收入决定论T

18. 工会提高了经济中某一部门的工资,相应地在经济中其他部门的劳动力供应会增加,这会导致未加入工会的部门工资下降。T

19. 在市场均衡分析中,“投资”指的是厂商的意愿投资。T

20. 政府发放的津贴会使得该国的GDP增加

F

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请分析乘数作用的衍生机制,并说明乘数理论的适用条件。

2. 在GDP账户中,以下情况之间有什么不同:

(1)雇佣你的配偶做家务,而不是无偿地要求他/她担任此工作;

(2)当你决定购买一辆中国国产汽车,而不是购买德国车。

(1)(7分)配偶做无报酬的工作,虽然提供了劳务,但没有通过市场交换,所以不会计入GDP;而如果雇佣配偶收拾房子,该工资收入将计入GDP,使得GDP增加。

(2)(8分)个人购买了中国国产汽车,应计入消费C,从而使GDP增加;买德国车会使净出口下降,对我国GDP没有影响,贡献的为德国的GDP

更多推荐

经济,市场,利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