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12万左右的车排行榜前十名)

汽车文化与中国汽车工业

汽车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从1886年发明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

我国的汽车生产量和销售量都迅速增大,全国汽车拥有量大幅度上升,世界知名汽车企业进

入国际汽车市场,促进国内汽车技术的进步。

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第一大的发展中国家,2009年,中国汽车产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

大关,并预计在年底超越美日之后世界第一位的汽车生产国,而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

中国汽车销售量的稳步增长超过1100万辆,把中国汽车产量和销售量推到了世界第一的高

度。而面对如此的成就,我们是该喜该忧?我们应该如何去勾画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蓝图

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逐渐的走进了千家万户的日产生活,人们对汽车的

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设计出更加有市场竞争力的汽车,已经成为当今每一个汽车生产厂商

所重视的问题。这也是中国汽车生产者所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中国汽车工业却还有更大的问

题去面对——中国汽车如何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在2009年1-8月,中国汽车销售总量8640000辆,而出口汽车只有217400辆,不足汽

车生产总量的2.6%。中国人口基数庞大,而国民生活水平再近些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所

以汽车国内销售量的大幅增长以致成为世界第一并不难预料。

汽车工业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杆了一个国家的重工业水平,而汽车设计制造的又从另

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重工业制造工艺水平。而正如我们所了解的,重工业制造工艺水

平取决于技术实力。而这也正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瓶颈。

不管在什么时候,性价比越高的汽车,约会抢占市场的先机。这不管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所以,中国汽车工业要想长足发展并真正强大,还有很长一段里要走。

1. 突破技术瓶颈

正如我们科教兴国的战略一样,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汽车未来的走向。曾

有专家对中国的发展刻薄的指出:“中国在成为世界的大工厂的同时,也在成为世界的

垃圾场。”这句话虽然不是针对我们的汽车工业,但是却深刻的倒车了中国汽车工业发

展的现状,生产数量巨大,但到多却是低端产品,技术附加值不高,这也就解释了为什

么中国汽车制造厂商在付出巨大劳力的同时,利润却依旧不高。

未来的市场形式应该是线用技术换取市场的青睐,在用价格来获取市场占有率。我

想这点中国汽车生产者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且这也不仅三十中国汽车工业所

单单存在的问题,而是大多数中国产业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看到这种有点类似泡沫

式繁荣背后的危机。在市场竞争中取的更多的主动权,不能过分的依靠市场,市场形式

一旦低迷,那么整个产业就将崩溃。

由此可见,与其以为的追求高产量,不如加大科研上的投入。

2.走自己的科技创新之路

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中国汽车的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虽然在目前的状况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利用合资手段是缩小中国汽车技术上与外国

的差距的最快途径,但倘若没有足有的自主能力,中国汽车行业就永远无法稳定取得市

场的优势。虽然中国目前汽车产销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

这是建立在外国技术上的产量优势,只能证明我国现在的重工业生产能力已经位居世界

前列,并不代表我们的汽车工业真正强大了。

当然,我们不能只看到那些专利费用,这种对技术的持有,确立了在这方面市场竞

争的优势和在此领域的开发主动权。

不得不提的是,当前中国有不少汽车生产厂商也在开发自主品牌,虽然技术上相比

合资技术和国外技术有些劣势。但这无疑是中国未来汽车工业的希望。像吉利,红旗,

奇瑞,中华,东风风神,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都将在中国乃至国际汽车市场中取得一

席之地。

3.创新发展合作理念

这不仅是中过汽车产业所应该思索的问题,也是中国广大产业的通病。有时候,我们说

中国汽车行业的科研力度不足,但是,事实确实限制我们拿出更多的钱去投入科研。这

个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利用其他的途径来完成这些任务呢?

这个我觉得我们可以参考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我们知道,美国政府支持的

科研机构其实很少,大多数都是依靠大学的研究机构,美国军方的第四代战机设计也完

全依靠招标的模式完成。

试想,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何不能依托广大高校的科研能力进行自己的技术开发

与创新,这样既可以利用高校丰富的科研资源。另一方面,促进了基础学科的发展,为

新的创新的出现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充分调动各个部分的创新科研热情,使我国汽车行

业进入一个新纪元。

当然,合作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不管怎么样,我们的汽车工业只有脱离依托国外

的模式,拥有自己的创新,才有可能真正发达。

4.迎接世界挑战

中国产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国产品牌宣传不足;

2. 中国汽车制造水平处于世界的中游水平,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

3. 产品的可靠程度遭受质疑;

4. 缺乏具体的出口国外的措施,外国人买了国产车后售后保障麻烦;

5. 价格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不强。

要真正解决以上问题,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我想这需要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通

力合作。像宝马,奔驰,法拉利这样的品牌在中国不管是老一辈还是年轻一代的心中都

有非常的地位,甚至有不少中国人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那样的车。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情况出现,我们自己的品牌每天在电视上做广告,却没有人追随,而我们从来没有在

我们的电视上看到上述品牌的广告,它却吸引了那么多的人呢?这就是品牌效应的作用。

中国汽车生产厂商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品牌价值。

甚至可以说像法拉利,本田,丰田那样,投身赛车事业,让自己的品牌被更多人所知

道。

国汽车工业要想的到真正的发展,就必须敢于迎接世界的挑战。

在新中国成立60年周年之际,回顾我国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这其实也是

一部自主创业的工业史。从早期的自主只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到现在参与国际化进程,自

主开发已然是关乎发展的关键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汽车工业经历了产品结构调整、兼并重组和资本多元化改造等过程并更

是取得长足进步,但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上差距很

大,尤其是在关键技术上的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创建能力十分薄弱,以致我国虽已跻身于汽

车生产大国,但远不能称之为汽车强国。

目前,仅在汽车制造领域,我们在发动机、变速箱、车身设计等汽车关键独立总成方面

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而在与汽车产业相关的技术领域,我国从“八五”期间开始的电动汽车研

究开发,现在已经取得了一批成果并正在推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而以国家863电动汽车重

大专项课题为代表,汽车、机械、材料、电池、控制等方面的自主开发都取得了历史性的跨

越。

同时我们也不要过高地估计研发能力在后起国家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来自国家发改

委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虽然不断有新技术的引入,但汽车工业总体上属于技术成熟的工业,

对后起国家来说,技术并非首要的瓶颈。跨国公司之所以表现出强的竞争力,技术领先固然

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则是其综合素质。

中国目前还不是汽车强国,但中国已经可以算作一个汽车大国了。汽车工业对经济增长

的作用在中国同样重要,而且正处于快速上升时期。在此,需要格外强调的是,除了以上所述

及的各方面作用外,汽车工业更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一个最有希望的“增长亮点”。

倘若我们把眼光放开,放眼世界,放眼自己的未来,那么重的汽车行业只不过是刚起步

的孩子。我们要做的要学的还有很多,今年的世界第一只是一个开始。

也许这些正提示中国部分汽车行业要从大规模生产向精工生产转向,以满足不同人群的

需求,也才能从根本改变中国高级车市场被国外品牌包揽的局面,中国汽车工业要发展就必

须做自己的高端品牌,树立起自己的黄金招牌。

当然,这些东西光说没有用,还是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只有强大的技术作为后盾,中

国的汽车工业的崛起才指日可待。

日过把今年看作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又一个元年,那么我们的下一步路线已经很清晰的摆

在我们的面前。

走技术强车之路是不会错的选择。

不要向中国的山寨手机那样,把中国的汽车做成世界的山寨汽车,我们的车应该是有文

化的车,有个性的车,有内涵的车。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汽车工业一定也会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浓

重一笔。

总之,中国的汽车市场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国家可以通过关税的手段保护中国的

民族企业,发展钢铁业来支持汽车业的发展,发展服务业增大中国汽车市场。企业可以通过

引进技术,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通过好的设计和技术的开发来打开潜在的汽车市场,通过

好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刘陈超 汽电102

更多推荐

汽车,中国,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