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2022款丰田普拉多价格)
龙源期刊网
欧曼,尽享科技之美
作者:李思蕾
来源:《汽车科技》2013年第05期
龙源期刊网
龙源期刊网
立足北京,始于中国,意在世界,福田汽车和戴姆勒强强联手,合资成立的北京福田戴姆
勒汽车有限公司剑指全球经济型中重卡市场。这种底气从何而来?
8月28日傍晚,飞驰的汽车从北京东直门出发,沿着京承高速公路一路向北,约1个小时
后,记者抵达了素有“京郊明珠”之称的怀柔区。这是一座美丽的卫星城,青山远卧,绿水绕
城,植被茂盛,资源丰富,安静但不失生机,繁华却不嘈杂。
崛起于燕山脚下、红螺河畔的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被赋予了和这个环境一样的
特质:活力、生命力、创造力。就像这场历时九年具有颠覆意义的合资合作——2012年2月
18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戴姆勒股份公司“喜结连理”,在北京成立北京福田戴姆勒
汽车有限公司。此次合资开创了中外合作双方以中国为运营中心,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中
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的先河。
这才仅仅是个开始。根据规划,福田戴姆勒汽车将以福田汽车现有的欧曼中重卡产品,剑
指全球经济型中重卡市场。这种进军海外市场的底气是多方面的,其中产品自身的实力最不容
易被忽视。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红松在接受《汽车科技》记者采访时说:
“中重卡开发的技术难度远高于轿车。合资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到戴姆勒提供的技术和专家
支持,而‘欧曼’品牌多年来积淀的品牌影响力和良好美誉度,更是福田戴姆勒汽车开拓全球市
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砝码。”
科技,已经深深融入福田戴姆勒汽车的血液中,引领着这家企业推动中国自主品牌走向全
球。这让记者想到了由福田戴姆勒汽车打造的高品质重卡GTL(Global Technology Leader的
缩写)的中文含义——“世界技术的领导者”。它是否代表了福田戴姆勒汽车在产品研发方面的
一个极致追求?
从非主流到主流
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呈现给人们一个清晰的认知,中国中重卡行业也是如此。中国
卡车的技术路线来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来自于前苏联和东欧联盟。七十年代开始引进
日本五十铃等日系轻卡技术。进入八十年代至今,几乎全球主要的卡车整车、发动机、变速器
和车桥等制造企业都以技术引进、合作或合资的形式先后进入中国市场,并与国内车企先后建
立了合作或合资公司。
竞争开始升级,格局悄然转变。采用何种方式进入市场,考验着国内商用车企业的智慧和
勇气。张红松说,在中国重卡行业开始飞速增长的2000年,遍地跑的是仿制前苏联卡车的长
头车,后来又仿制日本车,一些关键的零部件技术都来自日本。日本的地域狭长,回旋余地很
小,重卡不是其主要发展方向。而欧洲地理环境更符合中国实际路况,卡车技术的市场接受度
会更高。
龙源期刊网
“把欧洲技术作为学习和研究的主流技术”——这在现在并不觉得稀奇但当时却有些非主流
的论断,印证了福田汽车在战略把握上一贯的独到。欧洲的重卡市场巨头企业是MAN,“欧
曼”品牌的命名灵感就来源于此, 被赋予了“来源于欧洲的中高档重卡”的寓意。
战略对路,战术方能取胜。2002年,第一辆欧曼重卡下线;2003年,欧曼实现产销1.6万
辆;2004年,欧曼以10倍于行业销量增长的速度排在一汽、东风、中国重汽之后,进入重卡
行业第一方阵;随后,欧曼以7年累计产销33万辆的销售业绩,创造中国重卡行业奇迹;
2009年,欧曼依靠调整产品结构、高品质的升级换代产品和全程无忧服务取得了市场佳绩,
全年产销重卡8.5万辆,在重卡行业排名第三;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欧曼销量突破10
辆大关,稳定在行业前四名的位置。欧曼用10年时间走到不少重卡品牌几十年都没有达到的
高度,被业界和专家称为“欧曼速度”。
源于世纪之交的战略构想,使福田汽车以更睿智、更卓越的战略眼光思考企业的可持续性
发展,成立之初便积极探索国际化合作,选择与全球商用车第一品牌“戴姆勒”进行尝试性地合
资、合作洽谈,并在2003年与戴姆勒成功签署了《合资合作备忘录》。2012年,北京福田戴
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成立,这标志着欧曼将在文化、管理、制作、产品、服务等全方位与欧洲标
准接轨,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参与全球中重卡的竞争。
1999年就参与欧曼项目筹备的张红松,对“欧曼”品牌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在他看来,与
戴姆勒的合资为欧曼插上了第二次腾飞的翅膀。作为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戴姆勒是经营
风格始终如一的厂家。从1926年至今,这家公司不追求汽车产量的扩大,而只致力于生产高
质量、高性能的汽车产品。张红松认为,以低产量赚取高利润,并跻身于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中
的戴姆勒公司有着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
这些潜藏的经营之道正是需要去用心挖掘的。合资后,福田戴姆勒汽车成立了CVDS(商
用车研发系统)部门,从研发到生产、物流、订单、质量控制,全面学习戴姆勒的管理体系和
运营经验,使福田汽车以最佳状态迎接全球竞争。
欧曼“汽车人”帝国
2011年,《变形金刚》电影在全球大银幕卷土重来,电影中具有首领气质的汽车人擎天
柱一生都在保卫着种族,勇敢无畏地与敌人进行战斗。彼时,胸口印有福田标志的变形金刚正
随着欧曼重卡满中国地奔跑。仅仅一个图案,气场已经足够强大,何况还是在重卡这个“大块
头”的身上。一时间,欧曼的“变形金刚”形象声名鹊起。GTL、ETX、VT三大品系支撑起的欧
曼“汽车人”帝国随之展现在人们面前。
作为中国首款欧洲标准高品质重卡,欧曼GTL可以说是欧曼产品体系中的领袖型产品。
张红松分别从安全性、可靠性、节油性、舒适性等方面对欧曼GTL的亮点作出阐释。
龙源期刊网
在安全性方面,德国TUV莱茵集团依照欧洲EC指令和ECE法规标准,对欧曼GTL进行
了欧洲安全标准测试认证试验。测试项目涵盖了主动安全,如制动系统、转向系统,以及被动
安全,如驾驶室强度、座椅、安全带及头枕约束系统等32个项目。欧曼GTL顺利通过了试验
测试,获得世界重卡最高安全标准的“莱茵认证”证书。
可靠性是确保车辆高“出勤率”的重要因素。80万公里无大修,这个承诺的分量是很重的,
很多中国重卡的可靠性还做不到这一点,欧曼GTL却有这个实力。欧曼GTL轻微故障间隔里
程达到欧洲标准,耐久性按欧洲B10重卡寿命设计标准,实现80万公里无大修,明显超越国
内30万—50万公里的行业水平;平均首次故障里程、平均故障间隔里程可达10000公里,均
超过行业平均水平20%以上。除此之外,欧曼GTL还要经过6轮共100多辆样车试制试验,
累计试验里程500多万公里,严格的开发流程与充分的实物验证,保证了欧曼GTL的高品
质。
节油性是用户最关心的性能。张红松说,“对车主来说,燃油经济性甚至比价格还要敏
感。从节油技术方面来讲,油肯定是发动机‘吃’下去的,优化发动机的动力总成最为关键。”欧
曼GTL通过发动机特性曲线优化、油门特性曲线优化,配置双顶置凸轮轴四气门、多态开
关、节油开关,比同类型产品省油3%—5%;采用低阻力大流量进排气系统匹配、预热油水分
离器、高效冷却模块,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另一方面是整车匹配的优化,车身通过
CFD流场分析优化、风洞试验等,使欧曼GTL在各种工况下呈现出最佳的燃油经济性和作业
状态。张红松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牵引车一天跑1000多公里,如果100公里省两吨油,
一天可以节约200元,一年就是六、七万元,这对车主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
相比十年前,重卡用户对噪声、人机操作系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张红松对舒适性有
着他自己的理解,“舒适度的贡献体现在安全性上。驾驶者感觉舒服,才能更集中精力开车,
从而作出准确地判断。”欧曼GTL重卡悬挂系统和驾驶室悬挂具有良好的路面激励隔离性能,
使行驶中的车辆非常平稳,减少了疲劳感。车门开启角度增大,四级踏步的合理分布,驾驶员
座椅前后长距离的可调,副驾驶员座椅坐垫的可折叠,中间鼓包的取消,极大提升了驾驶室内
空间和驾驶的舒适性。
科技铸就实力。还没正式上市时,欧曼GTL就通过了环塔拉力赛、首届环京赛、国际卡
车节油大赛的全部考验。“卡车组冠军”、“最佳重卡赛车奖”、“节油冠军”……欧曼GTL用一张
张精彩的成绩单诠释了何为最严苛的“欧洲标准”。
十年来,“欧曼”品牌家族不断发展壮大,日益充实和完善。欧曼GTL与有着八年生命周
期、融合欧洲领先科技的中高端重卡欧曼ETX,以及性价比更高、定位于国内中低端市场的
欧曼VT所形成的产品梯队,同时涵盖了高中低端中重卡市场,共同丰富着产品内涵,使“欧
曼”品牌历久弥新,光芒绽放。
海外上市的前奏
龙源期刊网
2012年9月17日,在全球第一商用车展——德国汉诺威车展期间,欧曼GTL参加了“戴
姆勒全球卡车之夜”的活动。注意,这一天的主场是在德国,主角却是欧曼GTL。
戴姆勒集团携手福田戴姆勒汽车,以家族式的豪华阵容入驻“戴姆勒全球卡车之夜”,现场
一片欢乐。搭载梅赛德斯奔驰OM系列发动机的欧曼GTL,已经贴上“Produced by福田戴姆勒
汽车”、“梅赛德斯奔驰动力”等标识,在此次莱纳河畔的首秀中赚足了眼球,拉开了福田戴姆
勒汽车开拓全球市场的序幕。
这不能不让人想到福田汽车2011年启动的“2020规划”,核心内容是“5+3+1”战略。其中,
“5”是要在印度、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和印尼五个国家分别建立海外工厂;“3”即通过生产高
端整车和发动机,突破北美、欧盟和日韩三个全球最高端汽车市场;“1”即指中国是福田全球
总部,未来将建设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业务管理与运营中心。到2015年,规划中的印度、俄
罗斯、巴西、墨西哥和印尼等五大海外工厂将全部建成。海外业务中,福田的目标是在2015
年使海外市场年销量达到50万辆。成立的福田戴姆勒汽车以福田自主品牌欧曼为产品主导,
借助戴姆勒全球销售体系,先由新兴市场国家进而走向全球,使福田汽车的“2020规划”有了更
为坚实的载体和土壤。
对于未来的战略目标,张红松口气笃定,言辞中流露出福田戴姆勒汽车“始于北京,意在
世界”的雄心,“基于‘2020规划’,我们的目标是在2016年做到中国重卡第一位,2023年达到
世界中端重卡第一位。”
单纯扩张与提速,并不是其实现“两个第一”的全部手段。福田戴姆勒汽车正在打造“欧曼”
品牌的可持续竞争力。包括正在构建的德国斯图加特技术中心、总投入达12亿元的验证中
心、拥有20万生产能力的两个欧曼工厂,还有明年年初开工建设的发动机厂,该厂将投产最
大马力为490马力的奔驰OM457发动机,这款实现本土化生产的发动机由德国人主导,完全
符合戴姆勒标准,用以匹配欧曼车型。
在张红松看来,“人”也是福田戴姆勒汽车达到更高段位的重要助力。一个奔跑的企业需要
有一支作风扎实、执行力强的团队。事实上,在福田汽车顶着风险接受为2009年国庆阅兵提
供彩车底盘的任务后,技术人员用两个月的时间圆满完成了彩车底盘的设计、装配、测试、服
务等所有环节,团队的力量就已经在那段被张红松称为“压力最大的日子里”得到了惊人的发
挥。而像这样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福田戴姆勒汽车到2021年将会扩充到869人。
尽展科技之美,创造无限可能。如福田戴姆勒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越俊在公司揭牌仪
式上发布的福田戴姆勒的品牌理念:“远见 卓识 引领未来”,带着合资企业高度自主的光环,
北京福田戴姆勒正享受着迎接挑战、释放能量的过程。它会创造一个怎样的未来?我们拭目以
待。
更多推荐
汽车,福田,欧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