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发(作者:标致508质量怎样可靠耐用吗)
吉利集团对沃尔沃并购行为财务评价
一、收购方--吉利集团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为主要产业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始建于1986年,经过十八年的建设和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汽车零部件、高等教育、装潢材料制造、旅游和房地产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业绩,资产总额已经超过50亿元;特别是1997年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不断的观念创新,快速成长为中国经济型轿车的主力品牌,2003年企业经营规模列全国500强第331位,列“浙江省百强企业”第25位,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之一,跻身中国国内汽车制造企业“3+6”主流格局。
二、被收购方--沃尔沃
沃尔沃, 瑞典著名汽车品牌,该品牌汽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沃尔沃汽车以质量和性能优异在北欧享有很高声誉,特别是安全系统方面,沃尔沃汽车公司更有其独到之处。美国公路损失资料研究所曾评比过十种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荣登榜首。到1937年,公司汽车年产 量已达1万辆。随后,它的业务逐渐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能源产品等多领域发展,一跃成为北欧最大的公司。
三、收购历程
吉利的汽车制造业发展仅10年有余,而沃尔沃,作为一个成立近80年的汽车企业,两者之间无论是技术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网络及企业管理等均有一定差距。在资金结构和融资途径等重大考虑后,经过种种困难,吉利还是成功并购沃尔沃。
四、收购前双方经营情况简介
吉利:2009年吉利集团实现销售33万辆,同比增长48%;实现销售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46%;实现利税近24亿元,同比增长35%,生产总值达到230亿元,同比增长64%。
沃尔沃:2009年,沃尔沃全球销量约33.5万辆,同比下降0.6%,其中最畅销的XC60轿车销量约为6.2万辆,与07年45.8万辆的销售记录相比还差的很远。2008年沃尔沃轿车销量同比下降18.3%,并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的裁员。据统计,到2009第三季度沃尔沃轿车仍持续亏损,亏损额约6.21亿美元。
五、吉利集团收购前后财务状况分析
吉利集团08-09年资产负债表(万元)
流动资产
2009
1,352,233.60
2008
594,895.48
非流动资产
资产总计
941,462.97
2,293,696.57
744,542.48
1,339,437.96
流动负债
1,176,588.86 742,918.92
非流动负债
428,685.92 118,384.16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
1,605,274.78
688,421.79
861,303.08
478,134.88
利润表:
营业收入
2009
1,415,928.62
2008
971,949.30
营业成本
1,091,792.97 733,200.27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
净利润
86,249.57
146,790.84
125,198.33
27,017.56
48,356.23
43,235.49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入小计
2009
1,512,023.63
2008
1,139,138.98
现金流出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13,739.47
198,284.17
1,031,026.56
108,112.42
现金流入小计 97,665.16 54,212.84
现金流出小计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82,766.65
-185,101.49
164,352.54
-110,139.71
现金流入小计 805,816.80 228,923.17
现金流出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357,998.72
447,818.08
460,926.10
248,093.92
-19,170.75
-22,350.86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
报表分析:
资产负债方面:
675,610.23 214,684.13
2009年吉利集团报表显示,资产负债率为69.9%,资产和负债增长迅猛,09年资产比08年资产增长71%,负债增长86.4%,所有者权益增长44%,可以看出吉利明显处在扩张期,发展迅速。流动比率为1.149,其短期偿债能力尚可。
盈利能力方面:
2009年营业收入达141亿元,比2008年增长46%,净利润12.5亿元,比2008年增长2.9倍,吉利的盈利能力较强,公司处于高速成长的阶段。
现金流方面:
2009年经营现金流比2008年经营现金流增加9亿元,投资方面支付的现金比2008年减少7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加45亿元左右,公司筹资能力强。2009年公司现金整体比2008年增加约45亿元。
吉利集团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尚处于较为理想水平,各项财务指标良好,盈利能力较强,现金流充裕,具备较强的短期和中长期偿债能力,以上数据均说明吉利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对于大手笔收购沃尔沃打下了基础。
收购后2010年吉利集团财务简报 单位:人民币 万元
资产负债
表
流动资产
3,988,669.47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营业收入
6,897,471.4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930,835.87
金流量净额
非流动资5,684,223.50
产
资产总计
9,672,892.97
营业成本
5,553,878.0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1,069,201.24
金流量净额
营业利润
188,740.82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914,365.70
金流量净额
流动负债
4,797,211.59
利润总额
1,472,872.88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807,283.78
净增加额
负债合计
7,107,147.00
净利润
1,388,593.87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期末余额
1,482,894.00
所有者权2,565,745.97
益
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后合并报表财务分析:
(一)财务概况分析:
吉利集团 2010 年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显著提高,主要原因在于2010
年吉利集团成功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截至2010 年12 月31 日,吉利集团资产总计9,672,892.97 万元,负债合计7,107,147.00 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2,565,745.97 万元。 2010 年度,吉利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897,471.49 万元,净利润1,388,593.87 万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83,838.72 万元;2010 年度,吉利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0,835.87万元,实现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807,283.78万元,2010 年12 月31 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1,482,894.00万元。上述基本财务数据显示吉利集团资产规模大、盈利能力较强、现金流量充足。
(二)财务构成分析
总体来看,吉利集团资产负债结构良好。截至2010 年12 月31 日,吉利
集团流动资产为3,988,669.47 万元,非流动资产为5,684,223.50 万元,分别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为41.24%和58.76%;流动负债为4,797,211.59万元,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309,935.41 万元,分别占负债总额的比重为67.50%和32.50%。从资产结构来看,吉利集团流动资产占比较高,从负债结构来看,公司负债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
(三)营运能力分析
吉利集团 2008 年、2009 年和2010 年的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1 次/年、0.78 次/年、1.15 次/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0.88 次/年、37.12次/年、27.21 次/年,存货周转率分别为3.98 次/年、11.18 次/年、8.98次/年。总资产周转率逐年提高,说明吉利集团整体资产营运管理能力持续增强。2010 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略有降低,主要因为该年度内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在壮大公司经营规模、提升公司经营实力的同时,也增加较多的应收账款及存货。但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说明吉利集团不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快而且获取现金能力强,在满足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同时,还为企业按时还本付息提供基本保障。存货周转率较高,说明吉利集团能够减少存货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总体看来,吉利集团资产运营效率较高,营运能力较强。
(四)盈利能力分析
项 目 2010 年度 2009 年度 2008 年度
净资产收益率(%) 85.34 21.46 9.56
销售净利率(%) 20.13 8.84 4.45
净利润(万元) 1,388,593.87 125,198.33 43,235.49
吉利集团在2008 年度、2009 年度和2010 年度分别实现净利润43,235.49 万元、125,198.33 万元、1,388,593.87 万元。以上数据显示吉利集团净利润逐年提高,获利能力不断增强,具备足够能力偿还本期债券的利息。其中,吉利集团2010 年度净利润较2009 年度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2010 年度吉利集团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大幅增加以及因低价收购沃尔沃轿车产生大额营业外收入所致。同时,吉利集团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及销售净利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且维持在较高水平。随着吉利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的
不断增加,利润总额将呈逐年上升态势。
注:本文采用的报表数据来源于吉利集团公告的财务报表
根据2010年年度审计报告,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不含沃尔沃轿车)的银行存款和银行汇票等货币资产为人民币115亿元;合并沃尔沃轿车后,2010年集团合并报表货币资产为人民币210多亿元;2011年上半年吉利集团总货币资产持续增加,吉利集团具备良好的偿付能力。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截止2010年底的资产负债率为62%,在合并吉利汽车和沃尔沃轿车报表后的2010年底的资产负债率为73%,沃尔沃收购后并没有严重影响集团的资产负债结构及偿债能力。
六、收购成功主要原因
从以上吉利集团2010年经营财务数据分析,吉利集团在并购沃尔沃后集团整体经营较前期有所提升,财务指标良好,而2010年,沃尔沃全年销售37.4万辆,同比增幅达到了11.7%,沃尔沃汽车公司在2010年实现全球赢利3.2亿美元,结束了连年亏损的局面,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沃尔沃其2011年一季度实现盈利6.4亿瑞典克朗(约合1亿多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连续五个季度持续盈利。集团公告表示,预计吉利控股集团2011年合并吉利汽车和沃尔沃轿车报表后,销售收入将达到人民币1400亿~1500亿元,总资产将突破人民币1100亿元,有望跻身世界500强。
因此本次并购行为可以定性为一次成功的并购行为,总结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
1、政府支持
国家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汽车企业兼并重组。”这一大好政策支持我国企业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并购海外的汽车企业。
吉利并购沃尔沃,一是可以帮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尽快走向国际市场。二是可以嫁接国际知名品牌为我所用。三是可以彰显中国汽车产业的实力。因而得到我国政府政策和财力的支持。
2、经济危机,金融风暴
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导致欧美汽车市场的销售额急剧下滑,许多的企业更是连连的亏损,沃尔沃也不例外,同样亏损严重。与此同时,其母公司福特汽车在全球范围的销量也下滑厉害,国际汽车市场可谓风雨飘摇,世界汽车巨头纷纷变卖资产换取现金。因而许多外国企业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相比之下中国市场虽然也受金融风暴影响,但销售额仍缓慢增长,这正是中国企业出手的好时候。于此时通过海外并购,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取到梦寐以求的汽车国际品牌、核心技术和国际营销渠道,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技术跨越的一个捷径。
所以金融危机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机会,收购国际品牌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机会。
3、福特基于战略选择出售沃尔沃
福特在2006年做了战略调整计划,即走“一个福特,一个团队”的自有品牌发展之路。接着相继以低价出售旗下企业。这次选中的是沃尔沃,这就为所有中意沃尔沃的企业提供了竞购平台,吉利得以拥有牵手沃尔沃的机会。
4、中国汽车产品的海外需求不断增长
中国汽车的海外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轻型载货汽车,而本土生产的高端车型正在逐渐取代某些进口。另外,一向被认为缺乏竞争力的自主品牌轿车已经批量地进入国际市场,雄心勃勃的中国汽车企业正在积极尝试海外扩张,出口产品到欧美主流汽车市场。
5、吉利有两次国际并购案的经验
在沃尔沃之前,吉利已经成功操作了两起跨国并购案:2006年10月控股英国锰铜,2009年3月全资收购全球第二大的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
这两起并购案里面不乏供应商体系、技术知识产权 的谈判和对吉利在资本运作、文化冲突方面的考量,为吉利提供了宝贵的并购经验。尤其是资本运作手法堪称经典,这两个项目并购都是直接用海外资金,用并购的资产做抵押向海外银行贷款,或者在海外资本市场发债、发股。
这次和福特的博弈,吉利获得了沃尔沃9个系列产品,3个最新车型平台,2000多个全球网络,人才和品牌,以及重要的供应商体系,斩获颇丰,而付出的代价却不大,之前的国际并购经验功不可没。
5、吉利拥有职业的收购运营团队
以李书福为首,包括顾问公司的团队,吉利为并购案组织了200多人的全职运作团队,骨干人员中不乏业界巨擘:原华泰汽车总裁,曾主持过JEEP大切诺基、三菱欧兰德、帕杰罗、奔驰E级和C级豪华轿车等七款车型的引进和国产化工作的童志远;原世界500强三甲之一英国BP的财务与内控高级顾问张芃;原菲亚特集团动力科技中国区总裁沈晖;国际并购专家,长期在英国BP伦敦总部负责重大并购项目的袁小林。如此多重量级的专家为吉利出谋划策,扫除了并购路上一个又一个障碍,获得最终成功。
更多推荐
吉利,集团,汽车,企业,资产,收购,公司,并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