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二手丰田霸道车报价)
第25卷 第3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5 No.3
2016年3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Mar. 2016
文章编号:1008-8717(2016)03-0114-03
DOI:10.15907/.23-1450.2016.03.039
后现代语境下美剧《超市特工》的人物性格与
语言特色
李艳飞 林 娜
(河池学院外国语学院, 广西 宜州 546300)
摘 要:《超市特工》是美剧中比较成功的作品之一。该剧根植于后现代语境下,通过极具张力的故
事情节和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后现代人们的心理状态。文章在剧情介绍的基础
上,揭示了后现代语境的特点,分析了剧中三个主要男演员的语言特色,并结合现实生活,揭示了后现
代社会中相应的三类人物的特点。
关键词:超市特工;美剧;后现代语境;语言特色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A
《超市特工》是由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于2007年推出的一部特工类电视喜剧,一经播出
便受到了许多好评。该剧于2008年获得“艾美奖”
的“最佳特技奖”,2011年获得“TV Guide Reward”
的“最受欢迎女主角”和“最佳荧幕情侣”等奖项。
该剧的主角是一名被斯坦福大学开除的计算
机“天才”—Chuck Bartowski(Zachary Levi饰)。
他性情柔弱,胸无大志,但天资聪颖,钟情而专一。
他意外成为了美国中情局(CIA)和国家安全局
(NSA)唯一的数据库植入者,被招募为特工,并
且受CIA和NSA两名特工的保护,共同完成一些
紧急的任务。(Wikipedia,维基百科)
在后现代语境下,这样的精心安排,为剧情的
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张力。该剧与以往特工类影视剧
不同之处在于,被选为特工的男主角的非专业性、
配角们的无厘头、电脑技术的无处不在、以及男女
主角之间含蓄的爱。这些精心的设计,都是在特定
的语境——后现代语境——中进行的,而富有人物
性格特征的个性化语言,是该剧取得成功的重要原
因之一。
一、后现代语境
后现代世界似乎是个虚无迷惘的世界,以颠
覆、解构、离心、移位、差异等为特征,同时伴有
伦理丧失、信仰失落,真理和价值的缥缈不定。
[2]
在后现代语境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两种倾向。
一种为极度的“脆弱性”,表现为对生活、对爱等
失去信心,不相信会被爱,即使被爱也终究要受到
伤害的悲观主义。另一种为“相对乐观主义”,表
现为尽管世界毫无秩序,付出未必有回报,无论事
情会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人们可以选择做“好人”
的“后结构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一般学者认为始
于二战后,当时人们沉浸在战争带来的巨大创伤
中,美国社会出现了迷惘的一代。各种社会运动风
起云涌,如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战等等。加之
冷战的影响,导致间谍片盛行,两大阵营间的较量
“往往被彼时颇为流行的间谍类型片所吸收,纳入
到美苏对抗的结构之中,英国的詹姆斯?邦德—007
系列电影……就是这一叙事脉络的代表作”
[3]
。
冷战结束后,美国突然失去了一个强大的敌
人。谍战片中的反面,从某一个国家转为世界上多
种不稳定因素,如恐怖主义、分裂势力、邪恶组织、
不法商人等等,甚至敌人就在核心力量的内部。如
《007:大破天幕杀机》(2012)中讲述了英国军情
收稿日期:2015-10-25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语境视角下的美剧语言特色研究”(项目编号:
KY2015LX348)
作者简介:李艳飞(1982—),女,辽宁抚顺人,河池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
化,翻译,大学英语教学。
114
六处内部的恩怨与背叛;《双面女间谍》中女主人
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邪恶集团的特工;《超
市特工》更是延续了这一主题,在开篇的时候,特
工Bryce(Matt Bomer饰演)背叛了组织,偷走了
国家机密,并发送给了Chuck,奠定了整部剧的基础。
二、后现代语境下的语言特色
《超市特工》抓住了后现代语境中的一个特别
现象,即IT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导致了一批
专注于电子产品的“Nerd”(书呆子)的出现。他
们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对技术产品和网络游戏等
无所不知,互相依赖互相欣赏,偶尔会探出头来,
或“仰慕一下美女”,或试图“接近美女”,接触一
下真实的社会,然后又回到自己的世界中。大部分
人可能就这样自得其乐的平庸下去,但时不时的会
冒出一些天才,从不同方面改变着这个世界。最著
名的,要数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微软的比尔?
盖茨、脸谱的马克?扎克伯格等等。而他们三个的
共同点,都是大学时期辍学。盖茨和扎克伯格更是
因为事业辍学于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
正是在这样的后现代背景下,出现了Chuck。
Chuck非常智慧但缺乏雄心,因为室友的陷害,被
斯坦福大学开除。之后,在一家电子产品超市做着
毫无出路的电脑售后服务工作。围绕在他身边的
人,除了他的姐姐Elle、姐夫Captain Awesome从
事着高尚的医生职业,其余的人,包括Chuck的好
友Morgan,几乎都是在电子产品超市“Buy More”
工作,每天从事着不咸不淡的差事,经常做出一些
幼稚而古怪的事情,并乐此不疲。两位CIA(中情
局)和NSA(国安局)探员的加入,为该剧增添了
严肃的色彩。
剧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是该剧最大的亮点,在
塑造其形象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体现了
后现代社会的特点。几乎每个人,都游走于两级之
间,充满着对自我身份的肯定与否定,安于现状的
同时,从未停止过试图改变自身的命运。最突出的
要数三位主要男演员极具特色的语言,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后现代社会相应的三类人物的性格特点。
1. Chuck:言辞闪烁,充满不确定性
身份认定是生活在后现代语境下面临的一个
重要的问题。如何认定自己的身份,如何摆正自己
在社会中的位置,如何在这一基础上确立自己的人
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困惑很多后现代人的问题。
《天龙八部》中的大侠乔峰意气风发,作为宋
朝子民英勇抗辽,但发现自己是契丹人而改名为萧
峰后,却意志消沉,在两种身份间游走不定,最后
不得不自杀以结束内心的挣扎。《雪山飞狐》中的
袁紫衣,为母报仇杀掉自己的亲生父亲凤南天,殊
不知没有这个恶霸父亲,也不会有自己。紫衣面对
凤南天,在父亲与仇人之间经受着煎熬,杀父之后,
不得不选择抛弃恋人出家来结束内心的挣扎。艾布
拉姆斯在导演《双面女间谍》时,塑造了一个自我
身份与角色之间出现巨大反差的人物形象,其目的
就在于反映和揭示现代社会中自我身份认同的困
惑与危机。
[4]
Chuck和Sara(Yvonne Strahovski饰)男女主
角在后现代的语境中,都表现出身份认同的危机。
Sara已经适应了目前的身份,她的语言果断、坚毅,
表现出自信,偶尔会沉浸在过去的阴影中。而
Chuck一直饱受身份的煎熬,他从没有跳出被好友
出卖的痛苦,总是回忆在斯坦福的生活,不甘于目
前的状况,又没有勇气改变。按照著名中医师主徐
文兵老师讲授《黄帝内经》的说法,他的“心”与
“意”在做激烈的斗争,不知所从。所以他的语言,
充满了闪烁其词,断断续续的不确定。尤其是面对
Sara、姐姐和陌生女性时,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帮
助CIA和NSA做情报工作的时候,更具有了双重
身份,那么他又穿梭于平民身份和特工身份间。这
使得他的语言,总是莫衷一是,在肯定与否定中徘
徊不断。自我肯定后,随即自我否定;自我否定后,
又随即自我肯定。
这充分暴露了生活在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特
点,经济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欲望的空前膨胀,拜
金主义甚嚣尘上,“修身、齐家”的古训早已抛之
脑后,更不用说“治国、平天下”。但现实社会的
冷酷无情,却给大多数人泼了多盆冷水,导致人们
内心的挣扎与煎熬,用莎士比亚的一句话“To be or
not to be, is a question”来形容,最恰当不过。
2. Morgan自顾自说,总是在积极争取
Morgan(Joshua Gomes饰)的角色类似于《怪
物史莱克》中的Donkey(小驴),总是在说个不停,
不管旁边的人怎么看。他缺乏与人的交流,沉浸在
自己的逻辑中。他面对自己心仪的人时,更是夸夸
其谈,不知所云,总是尽最大的努力,想要用语言
来打动对方。他越不自信,越要用语言来增添自信,
最终只能适得其反。
Morgan在该剧当中,应该算是最具语言天赋
的。他个头矮小、相貌平平,学历不高,社交圈子
狭小。唯一表现在外的亮点,就是滔滔不绝的语言。
后现代社会,是一个“颜值”至上、“香车美女”
的世界,大多数人看中的是外在的东西,追求的是
名牌与高档,男人必须“高富帅”,女人不得不“白
富美”。这些都不是Morgan的优势,他只有通过自
己的语言,来取悦别人、打动别人、实现自身的价
值,但却事与愿违。他越是极力地想用语言来弥补
自身的不足,越是显示自身的空虚与无助。理想与
现实的落差,导致Morgan屡战屡败。只不过他不
是一个容易向生活低头、被现实打败的人,因此屡
败屡战。
3. John言辞简略,意志坚定
John(Adam Baldwin饰)是NSA的探员,被
115
派来保护Chuck,同时牵制NSA的探员Sara。他意
志坚定、不善言辞,是剧中的硬汉。他的角色与
Chuck的犹豫不决和Morgan的滔滔不绝形成了鲜
明对比。John少言寡语,言简意赅。十分易怒,而
又常常强忍着,咬牙切齿发出长长的“嗯”。他的
“嗯”,含义丰富。有时是对Chuck这种优柔寡断
的人的不满,有时是对Morgan这种不务正业人的
不屑,有时是对Sara判断的否定,有时就是一种
无奈的发泄。
John代表了后现代社会中这样一类人,他们目
标明确,心无旁骛,言辞简略而精准,不善交流。
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自己的空间里,对工作认真负
责,兢兢业业,鄙视向Morgan这样沉浸在一些“幼
稚”的想法与活动中的人。经常对别人的夸夸其谈
难以忍受,总是争取用最简练的语言达到目的。不
善于联络感情,有自己的空间。
三、结语
电视剧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剧以其创意
性的构思、强大的编剧团队、精良的制作、以季为
播放周期等特点,在世界电视剧舞台上独领风骚。
由于美国的历史较短,因此他的故事情节主要集中
在现代、后现代、当代与未来。后现代语境下,各
种类型的美剧语言都各有特点,《超市特工》中三
个主要男演员的语言更是各具特色。他们的各自不
同的语言风格反映了后现代语境下各种不同类型
的人,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参考文献:
[1]/wiki/Chuck_(TV_series)#
cite_note-special-48.
[2]刘英.回归抑或转向:后现代语境下的美国文学
伦理学批判[J].南开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5):90.
[3]李松睿.斯诺登事件与后冷战时代间谍片的文化
逻辑[J].世界知识,2013,(8):58.
[4]范志忠,顾晓燕.多元文化语境中身份的危机与
认同[J].当代电影,2014,(2):152.
(上接第110页)他便踏上寻找大海的征途。大
海与女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海虽未能解决
“男人”与儿子的困境,但却承载“男人”一路
走来的求生希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男人”
的寻找大海的旅途不仅隐射而且证明女性一直
与他共存。
科马克?麦卡锡一生结过3次婚。1961年,他
和大学同学李?霍尔曼结婚,生有一子,他们的婚
姻仅仅维持了短暂的一段时间。1965年夏天,借
着从美国艺术文学院获得的游学奖金,麦卡锡乘船
出海游历了爱尔兰。在海上他遇到船上的歌手安妮?
戴丽丝。他们于1966年在英国结婚,并在洛克菲
勒基金会的资助下,得以继续环南欧旅游,直到登
陆伊比沙岛并在那里安家。麦卡锡的第三任妻子杰
尼弗?温克利是位学者,目前他们和他们的儿子居
住在新墨西哥州圣达菲北部。三次婚姻进一步体现
麦卡锡矛盾的女性观,渴望女性的温柔漂亮却又希
望她们能承担生存空间的重责。“很多次,在梦中,
他看见他苍白的新娘朝自己走来”
[7]
,就连梦中女
人都是“苍白”的,麦卡锡无法构建出一个十全十
美的女性形象,更不可能找到一个完美无缺的女
性,正如他自己所说女人是复杂的,所以他一直都
感受到这一缺失,小说中海洋成为这一缺失的载
体。因此,说麦卡锡无关女性是片面的,对完美女
性的渴望变成麦卡锡的另一个缺失。
三、结语
麦卡锡无意识欲望所体现的缺失在《路》中得
116
到极好的体现。他的欲望是无法停止和企及的,是
无法回归真正所指的欲望,这种欲望体现在他的无
意识中,指向主题有一基本的存在缺失。借助小说
中的各种能指,例如梦境、大海等,麦卡锡把自己
的无意识欲望所体现的缺失通过隐喻和转喻坚持
所指链。只有解读其中能指的多种元素,才能不断
接近其不断滑动的无意识所指,从而解读人类内心
深处的无意识欲望和缺失。
参考文献:
[1]Hage, McCarthy: A Literary
Companion[M]. Jefferson N.C.:McFarland &
Company,hers,2010:11.
[2]Bloom,Harold. Dumbing down American
readers[M].Boston Globe,2003:4.
[3]Snyder,ality in Cormac McCarthy’s
The Road[J].The Cormac McCarthy Journal,
2008,(6):69-86.
[4]方凡.绝望与希望:麦卡锡小说《路》中的末日世
界[J].外国文学,2012 ,(2):69-75.
[5]Sarup, Madan. Jacques Lacan[M].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1992:15.
[6]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D].暨南大学博
士学位论文,2004.
[7]科马克?麦卡锡.路[M].重庆:重庆出版
社,2011,(1).
更多推荐
后现代,语言,语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