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8日发(作者:上汽荣威app下载)
龙源期刊网
纷享逍客:20个月融资2亿美元的真相
作者:史亚娟
来源:《中外管理》2016年第06期
2015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一片萧瑟,投资机构纷纷收紧钱袋子,但企业级服务的创业公司渐成资本新宠,融资消息不断。
易观智库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企业级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市场规模达199.3亿元,增长率近70%。2016年,SaaS将成创业者与各路风投的掘金重地。
企业级SaaS软件公司纷享逍客正是其中的“佼佼者”。2016年3月,纷享逍客完成了成立五年来的第五次融资。中信产业基金领投,高瓴资本、DCM、北极光及IDG资本跟投。而距其2015年7月D轮融资1亿美元,还不到10个月。
从2011年类Yammer(企业微博)模式的“纷享”企业内部交流平台,到2013年销售管理工具“纷享销客”,再到此次战略调整为一站式移动办公平台——“纷享逍客”,这家企业级软件公司几乎每隔一年就要做一次战略调整,其中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一年内迅速拿下了B、C、D三轮融资,而从B轮到E轮用时仅20个月,融资金额达2亿美元。
纷享逍客B轮投资人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张朋认为,成立五年,五次融资,三次改名,二次调整产品策略,纷享逍客就像在“玩”一场“危险”的资本游戏。而纷享逍客也是To B领域第一家敢于这样冒险的公司。但也只有把这道坎迈过去,才能真正成为一家伟大公司。
多次改变战略,E轮融资后更是提出推出免费基础办公版平台,深耕销售领域并推出CRM全新版。纷享逍客——这家频繁更迭路线的公司,为何屡屡成为资本“宠儿”?其背后又折射出当下资本火热的企业级SaaS中怎样的现实?
战略频变,是“顺势而为”
Yammer是2011年纷享逍客成立之初的对标公司,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做企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公司,其2013年A轮融资与当时大热的To C应用市场相比,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很多VC都不看好。在轮番闭门羹后,纷享逍客创始人兼CEO罗旭找到了IDG。作为最负盛名的投资公司之一,IDG早在SaaS于美国企业级应用市场升温时,就已在中国本土成立了企业创新小组,提前布局To B企业投资计划。
问及A轮融资的情景,罗旭告诉《中外管理》,基于对企业级市场的共同期待和对未来To B模式应用趋势的一致看法,成就了纷享与IDG的默契合作。在IDG的支持下,2013年7月正式将 “纷享平台”更名为“纷享销客”,开发专注于为销售人员服务的“类Salesforce(美国知名在线CRM软件服务供应商的简称)”办公协同软件,彼时的Salesforce市值已高达360亿美元。
更多推荐
纷享,公司,逍客,企业级,融资,企业,资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