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日发(作者:宝马官方商城)

初一下课外文言文练习

(一)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王嘉《拾遗记》)

【注】①任末:人名,东汉经学家。②笈:书箱。③庵:圆形小草屋。④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负笈从师( ) ②每言人若不学( )

..③题其衣裳( ) ④常以净衣易之( )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以记其事

.A.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B.静以修身 (《诫子书》)

..C.公亦以此自矜 (《卖油翁》) D.以刀劈狼首 (《狼》)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2)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4.请从学习态度的角度,谈谈你从任末的成功中获得的启示。

....

(二)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③①②④①②③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及守荆南回( ) ②以此自矜( )

..③日有宴集 ( ) ④孰若孤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我酌油知之 / 以弓矢为乐 B.但手熟耳 / 但当涉猎

....C.辞以军中多务 / 旦辞爷娘去 D.一夫之伎 / 两狼之并驱如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2)杖之,碎其金鱼。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上文中陈尧咨母亲的形象。

(三)赵广拒画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②①④⑤ 1

【注释】①李伯时:宋代名画家。小史:书童。②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贼:这里指金兵。

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②贼闻其善画

..③几能乱真 ④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

..2.选出下列“而”字用法与例句“而广平生实用左手”相同的一项( )

A.康肃笑而遣之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C.而钱不湿 D.学而时习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

(2)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

(四)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尼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劝之:“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

【注释】①尼:劝阻。 ②趣:催促。③置:停。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钱金玉官松江千总________ ②钱方假归省亲________

..③及东炮台陷________ ④弹丸咸集于西炮台________

..2.选出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A.其/戚友尼之 B.其戚友尼/之

C.其戚/友尼之 D.其戚友/尼之

3.选出与“其近卒泣陈劝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夫君子之行

C.友人惭,下车引之 D.久之,目似瞑

4.翻译句子。

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

(五)赈 灾

(清)嘉庆十有九年,江南大旱,地势视无锡为高,被灾尤剧。邑侯齐彦槐尝以事赴乡,窃见赤地数千里,民间炊无米,爨无薪,汲无水,恻然忧之。夫官发常平仓谷。平粜于民,便矣。然远在数千里之外者,不能为升斗之米来也。故官平粜,但能惠近民,不能惠远民。殷富之家,以其余米平粜于其乡,远近咸便矣。然无升斗之资者,不能籴也。故民平粜,但能惠次贫,不能惠极贫。以此,定图赈之法。至今岁三月,计捐钱十有二万四千余缗矣。而殷富之家,好行其德,复于其间为粥以赈,城乡设厂十余处,计所捐又不下万数千缗,饥民赖以全活者无算。呜呼,孰谓人心之淳,风俗之厚,今不若古哉!

【注释】①爨(cuàn):灶 。②粜(tiào):卖粮食。③籴(dí):买粮食。 ④缗(mín):古代计量单位。

1.下列句中的“于”与“复于其间为粥以赈”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徐以杓酌油沥之 B.蒙辞以军中多务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以刀劈狼首

..2.下面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嘉庆十九年,江南大旱,无锡因地势较高受灾最严重。邑侯齐彦槐考查发现后,根据当地受灾百姓的④③①②③①② 2

远近,制定了安排赈灾的办法。

B.为了赈济灾民,官府平价出售粮食,殷富人家也把他们的粮食于乡间平价出售,惠及了那些较为贫穷的人家。

C.对于那些非常贫穷的灾民,官府为他们募捐,还为他们设粥厂十几处,救活了很多人。

D.本文通过赈济灾民的事,表现了齐彦槐能关心百姓疾苦,全面、深刻地考虑民生问题。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窃见赤地数千里 窃: ②爨无薪 薪:

...③但能惠近民 但: ④嘉庆十有九年。 有: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孰谓人心之淳,风俗之厚,今不若古哉!

(六)文天祥三过无锡

宝祐四年,文天祥二十而举进士,文天祥游于江南,过惠山,寓梁溪居。沿溯轻驶,四顾溪山邑屋之.美,慨然曰:“君子进而在朝则行其道退而在野则乐其志。”是年,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

德祐初年,元将伯颜举兵二十万南下,朝廷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泣涕,发郡中豪杰。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其友止之曰:“今贼兵势大,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麾军至锡, 比④②③①旦皆没。

德祐二年,北兵困临安,天祥自分一死矣,与元将伯颜慷慨抗论。伯颜怒拘之,欲北解大都。及无锡,⑤恐南人劫夺,幽于黄埠墩。锡人闻文丞相过,持香跪送,哭声震天,鞭之莫散。北兵恐锡人势大,平明即.悄然北遁。未几,行至京口,有骁勇之士慕义而阴从之,果取文丞相,夜亡入真州。

..【注释】①宝祐:南宋理宗年号。德祐为宋恭帝年号。②乌合:临时凑合。③麾军:指挥军队。④比:到、等到。⑤分:料想。

1.文中划线句句读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进而在/朝则行其道/退而在/野则乐其志。

B.君子进而在朝/则行其道/退而在野/则乐其志。

C.君子进而/在朝则行/其道退而在野/则乐其志。

D.君子进而在朝则/行其道/退而在野则/乐其志。

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

..A.文天祥年少成名,在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

B.文天祥二过无锡时,正值元军大举南侵之际,他响应朝廷的号召,指挥军队,驰援无锡,但是惨遭失败。

C.文天祥三过无锡时,无锡百姓不顾元军阻挠为其送行。

D.元朝人惟恐无锡百姓救文天祥,表面上押着他离开无锡,而暗中派勇士在京口尾随追杀文天祥。

3.下列句中“之”和“四顾溪山邑屋之美”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睨之久而不去

..C.水陆草木之花 D.当求之..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沿溯轻驶 ②鞭之莫散

.. ③有骁勇之士慕义而阴从 ④夜亡入真州

..5.翻译下列句子。

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七)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③④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 3

①②于上流

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奢:即赵奢,赵括之父,赵国名将。②难:驳倒。③赵:赵国。④即已:罢了。⑤约束:规章法令。⑥白起:秦国将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括母问奢其故( ) ②悉更约束( )

..③秦将白起闻之( ) ④秦悉坑之( )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括易言之 笑而遣之 (《卖油翁》)

.. B. 若必将之 何陋之有 (《陋室铭》)

.. C.分断其军为二 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

.. D.数十万之众遂降秦 肃遂拜蒙母 (《孙权劝学》)

..3.翻译句子。(6分)

(1)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

(2)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卖油翁》)

(3)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4.赵奢不说赵括“善”,理由是 。

这篇小短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 。

(八)张千载高谊

千载字毅甫,庐陵人,文山友也。文山贵显,屡以官辟,皆不就。文山自广还,至吉州城下。千载来见曰:“丞相赴北,某亦往。”遂寓于文山囚所侧近,日以美食奉之。凡留燕(这里的“燕”的意思基本同上文的“北”)三年,潜造一椟,文山受刑后,即藏其首。后,火其尸,拾骨置囊。南归,付其家葬之。千载高谊,亦千载而下所不多见也!

【注释】①文山:文天祥自号。②辟:征召做官。③丞相赴北:文天祥抗击蒙元,兵败被俘后,被押解一路北上到大都(今北京)。④某:自称,我。⑤潜:偷偷地。⑥椟:匣子。⑦高谊:崇高的道义或德行。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文山自广还 ( ) ②拾骨置囊 ( )

..③遂寓于文山囚所侧近 ( ) ④火其尸 (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屡以官辟,皆不就。

.A.公亦以此自矜。 B.可以调素琴。

..C.以我酌油知之。 D.蒙辞以军中多务。

..2.用“/”分别标出下面两句话的第一处朗读停顿。

.....(1)遂 寓 于 文 山 囚 所 侧 近 (2)是 非 木 杮 (《河中石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日以美食奉之。

译文:

(2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河中石兽》)

译文:

4.请结合上文,用自己的话分点概括张千载“高谊”的具体表现。(2分,不少于两点)

⑦⑤⑥③④①②⑤⑥ 4

答案

(一)

1.①背;②每每,常常;③写;④换。

2.B

3.(1)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便是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2)曾经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立,斜着眼看这情形,(很)久不离去。

4.①要不怕困难;②要勤奋刻苦;③要喜欢热爱学习。(以上三点,任意2点即3分)

(二)

1.①等到;②夸耀;③每天;④比得上(像)。

2.B

3.(1)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2)母亲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4.心怀家国或深明大义(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教子有方(杖之,碎其金鱼)(必须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分)。

(三)

1.①打发;②擅长(善于);③几乎、差不多;④推辞、拒绝。

2.C

3.(1)李伯时作画时,总是让赵广在身边伺候,时间久了,赵广就擅长绘画了。 (2)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让他画抢来的妇女。

(四)

1.①做官;②正;③等到;④都。

2.D

3.C

4.哪里有拿着国家的俸禄,却在国家有难时就逃避的道理呢?

(五)

1.C 2.C

3.①暗中,私下;②柴;③只;④同“又”。

4.谁说人心、风俗的淳厚,现在不如古代呢!(得分点:“孰”,句式。)

参考译文:

清朝嘉庆十九年,江南大旱,无锡地势较高,受到的旱灾尤其严重。邑侯齐彦槐曾经有事去乡下,看见几千里大地空无所有,民间没有粮食用来做饭,锅下面没有薪柴,没有水可取用,为此感到悲痛担忧。官府像平日一样发放粮食。平价卖给百姓,比较方便。然而,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地方,不可能因为一点粮食来到城里。所以官府平价出售粮食,仅仅能够惠及住在近处的百姓,不能惠及住在远处的百姓。殷富人家,把他们的粮食在乡下平价出售,那么远近都方便了。然而没有一定钱财的人,不能买进粮食。所以有人平价出售粮食,仅仅只能惠及比较贫穷的人,不能惠及非常贫穷的人。因为这,制定了安排赈灾的办法。到了今年三月,共计捐钱十二万四千多缗了。然而殷富人家,喜欢做善事,又在受灾的期间用粥来赈济,城里乡下设粥厂十多处,共计所捐的又不少于几万千缗,饥民靠此活命的人不计其数。哎呀,谁说人心的淳朴,风俗的淳厚,现在不如古代呢!

(六)

1.B 2.D 3.C

4.①逆流;②鞭打;③暗中、私下、偷偷地;④逃跑。

5.您凭借着临时拼凑的一万多人赶赴前线,这同驱赶一群羊与凶猛的老虎搏斗有什么区别?(得分点:“以”“赴”“是”,反问句式,语句通顺)

(七)

1.①原因,缘故;②更改,改变;③听说,听;④挖坑埋,坑杀。

2. D(A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B代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成为/给、替)

3.(1)(白起或秦军)截断了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为两部分。 (2)(卖油翁)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3)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河水带走呢?

4.①: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1分,用自己的话也可)

②: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不能纸上谈兵。(2分,只答“不能纸上谈兵”得1分)

参考译文:

5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认为天下没人能抵得过他。他曾经与父亲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也难不倒他,但是并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事,然而他却把这事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一定让他为将,(那么)使赵军失败的一定就是他呀。”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把原有的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把原来的军吏也撤换了。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部分。赵军士卒离心,过了四十多天,士卒饥饿,赵括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于是投降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八)

1.(1)①从;②放,放置;③于是,就;④用火烧,烧。(2)D

2.(1)遂∕寓于文山囚所侧近 (2)是∕非木杮

3.(1)(张千载)每天拿(用)精美的饭菜来侍奉(献给)他(文天祥)。(说明:学生未补主语“张千载”,本次暂不扣分)

(2)(人们)依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开外找到了(石兽)。

4.①在朋友贵显时保持距离(屡辞不仕);②在朋友落难时患难与共(侍奉三年并料理后事)。(其它答案,符合文意,也应给分)

参考译文:

庐陵人张千载,字毅甫,别号一鹗,文山的朋友啊。文山富贵时,多次请他出山不出。直到文山从广东衰败(被贬)回来,到吉州城下,千载暗地出来与之相见,说:“丞相去燕地,我张千载也去。”到了就住在文山牢房的附近,三年来给他送饭从无间断。又秘密打造一个匣子,待文山接受斩首命令之日,就用来收藏他的首级,查访得知其夫人欧阳氏被俘虏了,让她火化了尸首,这样之后收起白骨放入囊中,带着装头的匣子一同回到南方,交给他的家人安葬。生死之交,千年才出的一位高洁之士。

6

更多推荐

文山,无锡,不能,粮食,下列,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