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配件官网-新一代奥迪a4
2023年11月18日发(作者:青岛个人二手车直卖网)
河南省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1.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了一些骨干企业
目前河南省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已有50多家,分布在郑州、洛阳、
鹤壁、漯河、新乡、南阳等地。河南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主要是纯电动车和
混合动力车。1980年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辆电动汽车。1987年,成立了河南
省电动车辆工程协会。1999年在北京举办第十六届国际电动车年会上中国电动
车展厅里,河南有一辆公交车、一辆轿车和一辆皮卡车。
郑州宇通在新能源客车领域起步较早。1999年宇通就完成了第一辆纯电动
客车的研发;2005年推出了第一辆混合动力客车;2009年在整车控制、系统
集成等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推出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系统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
内水平。研发了中国首辆14m混合动力客车。共开发出了10款混合动力城市
客车,1款纯电动客车,其中7款获得国家产品公告。目前,郑州宇通客车研发
的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公交车覆盖了10~12m数种车型。宇通的混合动力客车并
相继在北京、广州、郑州等地公交示范运营。
郑州日产目前已改装了一批帕拉丁汽车作为国家电网的服务车,搭载336V、
1OOAh锂离子蓄电池。近期有意将锐骐、奥丁两款车改装成为电动出租车型。
郑州日产已有锐骐、奥丁等4种纯电动车型列入国家产品公告。
中航工业集团郑飞电动汽车公司现拥有电机和控制器两项核心技术,目前所
产的1O0余辆微轿已进行了多月的路试。另外,郑州海马开发了纯电动轿车、
郑州少林客车开发了混合动公交车。河南环宇电源的磷酸铁锂锂离子动力蓄电池
已被奇瑞、郑飞、海马、中大汽车等20多家企业装车应用。
2.具有一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
20多年来,河南省围绕纯电动汽车的世界难题“蓄电池瓶颈”。在对电动汽
车工况和零部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进行了改进,形成
了2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车技术,锤炼了一批掌握电动汽车核心技
术的专家。
3.具有动力蓄电池原料资源和蓄电池产业优势,产业链也比较完整
电动汽车被业界公认为新能源车的发展方向,而在核心的动力蓄电池上,锂
离子蓄电池被认为是电动汽车最合适的动力。锂是生产锂离子蓄电池的重要原材
料,中国的锂资源占全球含量的30%以上,而河南省锂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五位。
蓄电池产业是河南省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河南是蓄电池大省,蓄电
池产业发展已经有5O多年的历史,蓄电池企业广泛分布在新乡、洛阳、郑州、
安阳、濮阳等地。新乡产业基础扎实、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强,拥有国家蓄电池
检测中心、河南省二次蓄电池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蓄电池进出口商品检验中心,
并且拥有国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区和两家全国蓄电池百强企业(华鑫和环
宇),蓄电池及其相关材料、配件生产企业近30家,企业问关联度大、品种齐全、
配套完整。形成了以环宇、太行、金龙精密、新飞电器、科隆电器等企业为龙头,
从矿石冶炼、原材料到蓄电池成品及其延伸产品较完整的产业链以及众多中小企
业迅猛发展的蓄电池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超过40亿元。新乡市锂电产业产能
居国内第二位。今后3~5年,河南省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二次蓄电池生产基地。
4.政府出台了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河南省“十一·五”汽车及
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到2010年,汽车及零部件要成为支柱产业之一。郑
州宇通的“节能与新能源城市客车研发及产业化”和郑州日产的“节能环保新能
源电动汽车开发”项目2009年已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并各获得省科技资金
600万元的支持。成立了河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加快
河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河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近期行动计
划》。计划到2015年在全省将推广新能源汽车。省政府要求,县级以上政府要
按照国家要求,制订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规划,逐步在城市公交、出租、公务、
环卫、邮政、机场等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省内新
能源汽车。力争郑州、洛阳、新乡等市尽快列入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试点城市并
先后启动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2015年,全省所有中心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城推
广使用新能源汽车。不仅如此,还要研究出台政策措施,以接近传统车的价格由
政府补贴车辆差价和运营补贴等,支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启动充电维护场和
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充电设施建设,建立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示范带动全省新
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为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河南省政府已为新能源汽车产
业发展下拨了5000万元的资金,再加上各地近1亿元的配套资金,河南省新能
源汽车产业发展近期行动计划的前期投入资金将达到1.5亿元。
5.新能源汽车已在郑州、新乡市等地示范运营
郑州市新能源汽车研发起步比较早,宇通客车、郑州日产、郑州海马、少林
客车等整车生产企业和中航电动汽车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有一定基础,已
经有一批获得国家公告资质的产品在国内多个城市投入使用。新乡市的强项则是
蓄电池产业,其中以科隆、环宇这两家企业为代表。
2009~2010年,河南省在电动汽车产业方面实施十项计划。在郑州市区再
开辟2条混合动力汽车公交车示范线路,投入30辆混合动力公交车运营;在新
乡市推出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和民用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以郑州为中心,以郑
开、郑新城际公交新能源化为重点,推出中原城市群城际新能源公交车示范线路;
在省内焦作云台山、新乡万仙山、洛阳龙门石窟、少林几家5A级景区开展新能
源汽车示范运营;在郑州、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开展新
能源汽车封闭运营等。依照该计划,201O年郑州市区将有30辆新能源公交车
上路,其中29路公交车为混合动力客车示范线路,今年1月底已经开始正式运
营,配备混合动力公交车10辆;85路为纯电动客车示范线路,今年6月底前
开始正式运营,先期配备纯电动客车20辆。新乡将购买40辆纯电动公交车,
投入到3条公交线路上,新乡另有1O0辆电动轿车进入出租车行业。
6.启动了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河南电力公司组织开展的电动汽车充、放电相关测试试验已顺利完成。2010
年,郑州计划建设两个大型充电站,一东一西,有快(充)有慢(充)。由;.--7南
省电力公司负责建设,计划今年内建成。郑飞公司已率先在郑飞小区内建了40
个汽车充电桩,用户可刷卡充电。河南省还初步规划,到2015年拟建150座充
电站,到2020年拟建348座充电站。
河南省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1.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组织协调力度还不够。
2.复合型专业人才缺乏、技术团队老化。
3.产业水平和能力偏低。
4.配套设施不到位。纯电动汽车的发展需要有相关的配套设施,如充电站
或更换蓄电池的换电站等基础设施。而目前河南省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展缓
慢。
加快河南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建议
河南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大而不强,但具备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和条件,
我们有动力蓄电池优势、一定的人才储备和纯电动汽车技术领先的优势。为实现
河南省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建议河南省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应做好以下几
点:
1.制定河南省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和规划
研究制定河南省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河南省应选择发展纯电动汽车为主、
兼顾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为辅的技术路线,并开始着手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制定
河南省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到2012年,动力蓄电池产业率先实现突破,纯电
动、混合动力整车实现规模化生产。到2015年,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系
统、管理系统、专用底盘等方面形成核心技术,所有整车企业具备新能源汽车制
造能力,并在全省推广新能源汽车。到2020年。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新能源汽
车生产基地。
2.在新乡、郑州试点建立有关新能源汽车创新产业集聚区
3.构建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借鉴江苏、山东、北京、重庆、湖北、安徽、吉林、深圳等
地以本地汽车企业为主体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和产业基地的经验,
创建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便整合研发力量。改变省内电
动汽车及蓄电池生产企业单打独斗的做法。可由宇通、郑州日产等有基础、有实
力的整车企业牵头,吸收省内有关整车、蓄电池、电机和其他有关汽车零部件企
业和河南省电动车辆工程协会等参加。联合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
郑州轻工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省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建立河南省新
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官用结
合的道路。发挥联盟各方的优势和特长,集中攻关,合力解决“瓶颈”问题。通
过对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提升整体开发水平;通过关键零部件攻关,延伸产业
链,促进产品升级;通过先进技术的扩散和转移,促进企业和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河南省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测试公共平台建设
5.通过省重大科技专项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支持力度
加大对科技中长期规划中“低能耗和新能源汽车”优先主题的支持力度。在
“十一·五”立项基础上,省财政应继续加大对字通“节能与新能源城市客车研
发及产业化”和郑州日产“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动汽车开发”等省重大科技专项的
支持。以形成若干重要公用技术平台。大力发展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控制系
统及车载充电器等动力模块系统。支持天空能源、环宇集团、新乡中科等一批优
势企业加快发展。建立上下游企业产业联盟,集中配置要素资源,规模化发展蓄
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材料、专用铜箔等,抢占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制造技术制高
点,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构建汽车动力蓄电池产业链。鼓励动力蓄电池行业与驱
动电机、控制系统、管理系统等行业领域的合作研发和战略合作。
6.注重新能源汽车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高层次汽车专业人才的引进和
培养
7.在全省范围内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展充电站、换电站的建设工作
8.利用政府采购支持本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河南省应研究制定鼓励和引导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优先采购新能源汽车的
政策措施,逐步提高新增公务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重。完善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
项目。可选择一些大中城市,在政府采购、集团采购(出租车)等领域推广新能源
汽车的应用。国务院已决定。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目前的
13个扩大到20个。力争郑州、洛阳、新乡等市尽快列入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试
点城市并先后启动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
河南新能源汽车路漫漫
自去年11月以来,定位于河南省“战略先导产业”的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力,
一度引发空前关注。但示范运营半年多来,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河南电动汽
车的整体推进计划,却数度延迟。
新能源光环笼罩下的电动汽车,究竟面临怎样的真实处境?
作为河南省推进新能源汽车急行军的“先头部队”,郑州、新乡两地的示范
运营,似乎阻力重重。
“目前纯电动公交运营还没有明确消息。”7月29日,郑州市公交总公司一
位人士透露,“我们尚未从政府有关部门接到最新的安排。”
此刻,距离原定的上路运营最后时间,已延期整整一月。而作为河南省的另
一个示范城市,新乡市面临同样的境况。不仅电动公交尚未实质运营,作为小车
示范运营项目的电动出租车,同样未能落地。
新能源汽车前景如何越发引人关注。
发力示范运营
进入2010年,在政府的推动和市场主体的参与下,河南电动汽车发展得以
迅速推进,郑州、新乡分别进行了电动汽车示范运营。
河南电动汽车的“开春”,始于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消退之时。
2009年11月2日,河南省政府下发豫政88号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
快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官方层面,正式拉开了河
南省发展电动汽车的大幕。
《意见》明确提出,把电动汽车产业作为战略先导产业优先发展,并确定了
发展策略——以动力电池为核心,以纯电动汽车为方向,以产业能力建设为重
点,以示范运营为手段。
作为河南电动汽车实施和突破口的示范运营,自此进入人们视线。按照河南
省的示范运营计划,将率先在城市公交客车、经济型电动轿车、行业专用车等方
面取得突破。
一周后,河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近期行动计划出炉。这份计划,对河南省
电动汽车示范运营进行了进一步细化,提出扩大郑州公交混合动力示范线路、支
持新乡商业示范运营、推出中原城市群城际公交示范线路、推动公共区域示范运
营等。
至此,郑州和新乡两个城市,被明确敲定为河南省电动汽车的两个示范运营
城市。紧接着,郑州市提出,在市内公交、公共区域、行业专用汽车和城际公交
四大领域内开展示范运营。尤为令人关注的是,郑州市将85路列为纯电动客车
示范线路,计划2010年6月底前开始正式运营,先期配备纯电动客车20台。
而河南省在新乡市推行的商业示范运营,则提出将在城市公交、电动出租车
等几个方面推动示范运营。这一时间表,同样定在了今年上半年。
进入2010年,在政府的推动和市场主体的参与下,河南电动汽车发展得以
迅速推进。1月24日,在政府引导下,由相关产业链上的48家单位联合,成
立了河南省电动汽车产业联盟,抱团发展。
当月底,配备10台车的郑州市29路混合动力公交正式运营。2月5日,
新乡市举行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启动仪式,由郑州宇通和新乡科隆联合研发的一款
纯电动客车在16路上投入试运营,作为省内首辆10米以上纯电动客车,一时
引起轰动。
6月25日,10台宇通混合电动客车正式投入郑开城际线路示范运营,在行
业内首次把混合动力客车投入城际公交线路运营。
日前有消息称,占地10亩、位于郑东新区的河南首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已经
建成,正在进行最后的验收工作,正式投运后,该充电站可同时为30辆电动汽
车充电。
推进一波三折
从表面上看,示范运营似乎颇为顺利。实际上,尽管混合动力取得突破,但
作为新能源汽车主流和核心的纯电动汽车的推进却阻力重重
表象而言,示范运营似乎颇为顺利。但本报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在今年上
半年的示范运营中,尽管混合动力取得突破,作为新能源汽车主流和核心的纯电
动汽车推进,却阻力重重,未能如期完成。
7月15日,在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第三次会议上,河南省工信厅牵头召开了
由河南省、新乡市电力公司,日产、海马、金龙铜管等相关整车、电池等生产企
业参与的新乡小车商业示范运营的协调会。
这场协调会,系针对新乡市出租车的示范运营滞后而召开。按照原计划,6
月底前由海马提供100台小轿车,参与新乡市的电动出租车示范运营,但海马
公司却迟迟未将该车交付使用。为了保证新乡市的示范运营工作的推进,河南省
有关方面决定,由郑州日产将帅克改装为电动轿车后,作为公务车先行示范运营。
“相对出租车的特殊属性,公务车每天的运营里程等标准要相对低一些,我
们希望新乡的小车示范运营先跑起来。这样也可以减轻海马的时间压力,等其符
合要求的车辆出来后,再开启出租车的示范运营。”河南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
示。
不过,这一更改,令电力公司压力陡增。新乡市电力公司一位人士称,由于
前期充电站的设计均参照海马的标准,如今车型改过后,一切需要推倒重来,难
度加大。“省里希望我们在充电站里,设计出能满足海马和日产两种车型的两套
充电设施,并及早动工。”该人士说。
事实上,不仅新乡市出租车示范运营被延迟,在新乡和郑州两地的电动公交
示范运营上,亦呈“虎头蛇尾”之势。
本报获悉,上述提及的新乡示范运营电动公交,不足两个月后,便停止运行。
而后,同一辆车赶赴郑州,在85路线路上试运行约一个月,便返厂至今,并未
再次恢复运营。
对此,宇通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车回到宇通后直接去试验厂进行可
靠性试验,这是每款宇通新产品都要经过的验证过程,目前试验已经接近尾声,
该车状态良好,并已经接到用户的订单。
但是,在今年6月底的原定“到期时间”,郑州和新乡公交分别配备20台
和15台纯电动客车的示范运营计划,显然落空。而一个月后的今天,其时间表
依然不明。
微妙的企业心态
厂家对电动汽车产业的谨慎,更多是因为目前国内电动汽车行业尚不明朗的
商业化前景
对于郑州市纯电动公交未能如期上马的原因,郑州市公交总公司一位人士表
示,电动公交示范运营主要是政府主导、企业参与。
“车辆成本太高,没有政府补贴,企业肯定用不起。”这位人士告诉记者,
“公交公司主要是在车辆到位后组织示范运营,我们原计划投入200万元,分
别由政府财政和企业分担,车辆何时上马要看政府补贴资金是否到位。”
而在没有定金以及示范运营工作滞后的情形下,整车生产企业或难贸然批量
改装生产,毕竟,这是一笔投资和风险太大的买卖。
“今年年初,新乡市称将购买40辆纯电动公交车投入到3条公交线路上,
郑州市也计划上马20辆纯电动公交车,均计划从宇通和少林采购。”一位知情
人士表示,“但以目前示范运营的进展,用车时间已经推迟。而厂家若贸然生产,
风险很大。毕竟,以每辆车最低100万元计,这60辆汽车的成本将达6000万。”
事实上,厂家对电动汽车的谨慎,更为关键的原因,是对目前国内电动汽车
行业尚不明朗的商业化前景。
“汽车电动化确实是未来发展方向,因为它可以解决中国在局部没有污染的
问题,但是否作为一个工业化的跨越问题,取决于我们对技术的把握程度,但这
并不乐观。”中国一汽技术中心主任李俊日前公开表示,“即使有补贴,政府也是
补不起的。”
省内企业心态同样如此。河南省一位参与电动汽车示范运营的官员告诉记
者,尽管大家都在搞新能源汽车,但相对主业,电动汽车更多是战略方向,短期
内投入精力、财力不会太大。因为电动汽车的经济效益在几年内肯定难以见效,
但是作为一个产业趋势又不能缺席,否则等时机成熟后自己会丧失这一块市场。
以省内汽车龙头企业宇通为例。早在1999年,宇通就已经开发出纯电动客
车;2005年推出了第一代混合动力客车;2007年推出了第二代产品,组建新
能源客车项目组,制定了宇通新能源的战略;2009年组建新能源产品部,整合
内外部资源,为新能源车产业化做准备。
“宇通已经研发多款纯电动客车,包括国内首台纯电动观光客车,首台铝制
电动客车等;多款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包括国内首台13.7米混合动力客车、首
台18米混合动力客车等,宇通的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产品已在杭州、郑州、昆明
等城市进行示范运营并赢得了批量订单。”宇通集团一位人士说。
但即便如此,宇通集团有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很多东西还
没有达到产业化的程度,比如充电站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整车成本较高,用户没
有合理的盈利模式,产业链处于孕育期和成长期,不成熟。
“目前电动汽车的各种技术路线离成熟市场化运营还有距离。”在去年9月
份的一次论坛上,宇通集团一位副总经理曾如此表示。
整车企业如此,作为产业链上的电池企业同样如此。河南科隆集团一位人士
曾私下对记者说,新能源汽车可能五年内都难以形成产业化,技术不成熟和价格
太高是主要原因。
商业化瓶颈
电动汽车商业化的困扰,不仅是因为其成本过高,最关键的制约因素还是电
池以及各部件之间的配套
雷克萨斯300价格及图片-wey vv7多少钱
更多推荐
东风日产锐骐6皮卡报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