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日发(作者:三菱帕杰罗)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Ti 48 Fe 56 Cu 64 Sr 88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影银幕用水玻璃浸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火
B.用加酶洗衣粉除去羊绒衫上的血渍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用工业盐作融雪剂不会加快桥梁的腐蚀
2.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电解MgCl2水溶液:2Cl+2H2O???2OH+H2↑+Cl2↑
B.向NH4HSO4溶液中滴加少量苛性钾溶液:NH4+OH=NH3·H2O
C向0.1 mol·L1 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AlO2+CO2+2H2O=Al(OH)3↓+HCO3
D.向K2SO3溶液中通入少量Cl2:3SO32+Cl2+H2O=2HSO3+2Cl+SO42
3.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E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与F同主族,E与F电子层数相同。已知常温下单质A与E的状态不同,D的核电荷数是B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化合物FB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F与D形成的化合物性质很不活泼,不与任何酸反应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E>F>C>D
D.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C>F>B
4.用NCl3和NaClO2溶液制备绿色消毒剂Cl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NCl3+6ClO2+3H2O=6ClO2↑+3Cl+3OH+NH3↑。已知NCl3易发生非氧化还原的水解反应:NCl3(l)+3H2O(l)=NH3(aq)+3HClO(aq)。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电解-
3的电子式为
B.制备ClO2的离子反应中NCl3被还原为NH3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和面粉的漂白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图①所示装置测定生成氢气的速率 B.用图②所示装置收集SO2气体
C.用图③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D.用图④所示装置制取收集氨气
6.2019年,化学家第一次合成了具有特别光电特性的最长、最扭曲的十二苯取代并四苯,它是一个并四苯分子中的所有氢原子全部被苯环取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并四苯是苯的同系物 B.一溴并四苯有4种
C.官能团均为碳碳双键 D.十二苯取代并四苯的分子式为C90H60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11 g硫化钾和过氧化钾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0.3NA
B.常温常压时,4 g甲烷和8 g甲醇含有的氢原子数均为NA
C.-定条件下,32 g SO2与足量O2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NA
D.标准状况下,1 L pH=10的纯碱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OH数目为10--4
NA
8.某矿石的成分为:CoS、CuFeS2、CaS、SiO2,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设计的回收其中钴和铜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Co的金属性大于Cu、小于F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浸出”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可以提高浸出率
B.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上
C.分液时,应将上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至另一烧杯中
D.用KSCN溶液和新制氯水可以检验“水相”中的Fe2
9.蛇纹石主要成分为Mg6Si4O10(OH)8(含少量NiO、Fe3O4等杂质),利用蛇纹石制备阻燃剂氢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H2SiO3
B.反应I中有置换反应和化合反应
C.滤渣3溶于足量稀盐酸得到澄清溶液
(OH)2分解吸热生成高熔点MgO和水蒸气是其阻燃的主要原因
10.镓的化学性质与铝相似,电解精炼法提纯镓(Ga)的原理如图所示。已知:金属活动顺序Zn>Ga>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阳极泥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铜
B.阴极反应为Ga3+3e=Ga
C.若电压过高,阴极可能会产生H2导致电解效率下降
D.电流流向为:N极→粗Ga→NaOH(aq)→高纯Ga→M极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得0分)
11.下列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12.一种Pt单原子负载型TiO2(PtSA-TiO2)光催化剂可以最有效地对丙酮直接协同生产高附加值的HDN和氢气,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酮与氢气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丙醇 的化学名称是2,5-己二酮
C.丙酮分子中最多有8个原子共平面 D.丙酮的同分异构体不能使溴水褪色
13.我国科学家构造了一种在纳米多孔聚丙烯膜上负载纳米多层级孔Ag的一体化薄膜电极(npm-Ag)和镍铁基电极,与商业化的太阳能电池相匹配,首次创造性地开发出了全程平均能量转换效率超过20%的二氧化碳(CO2)还原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量转化方式:太阳能→电能→化学能 B.Y是太阳能电池的正极
C.工作一段时间后c(KOH)减小 D.总反应为:2CO2???O2+2CO
电解
14.“一锅法”用三氯化钌(RuCl3)催化硝基苯(PhNO2,Ph-表示苯基)与醇(RCH2OH)反应为仲胺(RCH2NHPh),反应过程如图所示,[Ru]表示催化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既是反应中间体又是反应产物
B.存在反应PhNH2+RCHO→RCH=NPh+H2O
C.反应过程中Ru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
D.还原反应的氢均来自于RCH2OH
15.向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Ca(NO3)2,测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b>a
B.b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2c(Ca2)+c(Na)+c(H)=3c(CO32)+c(OH)+c(NO3)
C.向b点溶液中通入CO2可使b点溶液向c点溶液转化
+++---c(H2CO3)c(HCO3-)D.该溶液中存在:
>--c(HCO3)c(CO3)第II卷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6~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3小题,共45分。
16.(15分)研究氨的合成和分解对工业生产和防治污染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氨分解反应[NH3(g)[13-N2(g)+H2(g)]的活化能Ea1=300kJ·mol1,由此计算合成氨反应22NH3(g)]的活化能Ea2= kJ·mol1。
-
13N2(g)+H2(g)22(2)在Fe催化剂作用下由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的反应历程为(*表示吸附态):
化学吸附:N2(g)→2N*;H2(g)→2H*;表面反应:N*+H*=NH*;NH*+H*H*NH3*;脱附:NH3*NH2*;NH2*+NH3(g);其中,N2的吸附分解反应活化能高、速率慢,决定了合成氨的整体反应速率。实际生产中,原料气中N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8。从速率和转化率角度说明原料气中N2适度过量的理由:
①速率角度: ;
②转化率角度: 。
pNH313(3)已知反应:N2(g)+H2(g)22NH3(g)标准平衡常数Kθ=p?(pN2p?)?(0.5pH2p?,其中pθ为)1.5标准压强(1×105
Pa),pNH3、pN2和pH2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如:pNH3=xNH3·p,p为平衡总压,xNH3为平衡系统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若N2和H2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反应在恒定温度和标准压强下进行,N2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Kθ= (用含α的最简式表示)。
(4)氨催化分解既可防治氨气污染,又能得到氢能源。在Co-Al催化剂体系中,压强p0下氨气以一定流速通过反应器,得到不同催化剂下相同时间内NH3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使活化能最小的催化剂为 ;温度一定时,如果增大气体流速,则b点对应的点可能是 (填“a”“c”“d”“e”或“f”)。
17.(15分)利用软锰矿和方铅矿(主要成分为PbS,含有FeS2等杂质)制备PbSO4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PbCl2(s)+2Cl(aq)×105;PbCl2易溶于热水。
(1)“滤渣1”的成分是S(硫),“浸取”时被氧化的元素是 ,“浸取”反应的条件是 。
(2)“滤渣2”的成分是 。
(3)加入冰水“沉降”的离子方程式为 ,“酸性溶液”中的主要金属阳离子是 。
(4)20℃时,PbCl2(s)在不同浓度的盐酸中的最大溶解量(g·L1)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PbCl42(aq) △H>0;Ksp(PbSO4)=1.08×108,Ksp(PbCl2)=1.6--
A.z→y,发生了沉淀溶解反应 B.x、y两点对应的溶液中c(Pb2)相等
C.x→z,c(Cl)增大使PbCl2溶解平衡逆向移动 D.盐酸浓度越小,Ksp(PbCl2)越小
(5)“滤液a”经过处理后可以返回到 工序循环使用;PbCl2经“沉淀转化”后得到PbSO4当c(Cl)=0.1 mol·L--1-+时,c(SO42)= mol·L1。
--18.(15分)Na2CO3·1.5H2O2(过碳酸钠)可用于食品保鲜消毒,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以工业纯碱和双氧水为原料,采用湿法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操作如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是 ,支管的作用是 。
(2)控制反应温度在5℃以下的原因是 。
(3)30%的H2O2溶液中必须加入稳定剂,目的是与工业纯碱中含有的Fe3生成稳定的配合物,不加稳定剂的后果是 。
(4)“用无水乙醇洗涤”过碳酸钠晶体的目的是 和 。
(5)产品中H2O2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产品0.1000 g于碘量瓶中,加入50 mL蒸馏水,并立即加入6 mL 2 mol·L1 H3PO4溶液,再加入1 g KI固体(过量),摇匀后于暗处放置10 min,加入2滴淀粉溶液,用0.1000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16.80 mL。(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
①确定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②加入1 g KI固体摇匀后于暗处放置10 min的目的是 。
③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产品中H2O2的质量分数为 。
(二)选考题:共15分。从下列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9.[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亚微米级Cu0/Fe3O4复合物多相催化过一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过程如图所示:
--+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铜原子的M层电子排布式为 ,其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区。
(2)C、S、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SO32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其空间构型为 。
(4)冰的结构如图1所示,则1 mol冰中含有 mol氢键。
-
(5)Cu0/Fe3O4复合物也是有机反应中的催化剂,如
NF3的键角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NH3的键角;理由是 。
(6)铜的晶胞结构如图2,铜原子的配位数为 ,若铜原子的半径为a pm,则铜晶胞的密度为 g·cm3”。
20.[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化合物J是合成医药的中间体,其合成方法如下。
-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 。
(2)反应B→C还需要的反应物是 。
(3)G中的官能团名称为 。
(4)E→G的反应类型为 。
(5)写出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6)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写出其中一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的结构简式 。
①是芳香化合物
②与化合物E具有相同种类和数目的官能团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
(7)请设计由间硝基苯乙酮()制备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更多推荐
反应,下列,溶液,制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