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发(作者:汽车装饰用品大全)
统计:2003年国内主要轿车厂家产销计划
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今年汽车总需求将达到385万辆左右,比2002年增长15%,其中轿车需求将达到145万辆左右,比2002年增长23%。且看各大企业如何动作:
上海大众2002年的产销量分别为27.82万辆和30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20.96%和23.92%,市场占有率30%。今年将向40万辆销售目标挺进,到2007年实现年产能75万辆、年生产60万辆的目标。
一汽大众去年销售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66.4%,市场占有率达到18.2%。今年产销目标为26万辆,将向实现20%的市场份额目标迈进。同时,奥迪和大众两个品牌都将在年内推出新品。
上海通用2002年的产销量分别为11.11万辆和11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89.91%和88.68%,销量和市场份额均跻身中国轿车业前三甲。今年产销目标为14.5万辆,市场增长率将超过20%这个国内平均水平。继君威之后,今年将推出一款中档轿车,出口10万台V6发动机将成为上海通用今年重点扶持的项目。
一汽轿车2002年,红旗轿车实现销售26629辆,同比增长65%。2003年,红旗轿车的销售目标是两万辆,争取达到2.5万辆。同时,马自达M6预计产量是两万辆。
神龙汽车去年实现汽车生产84378辆、销售85088辆,同时实现了利润同比翻番。2003年目标是:销售规模达到10万辆,从今年开始到2006年,力争将年销售规模提升到25万辆。
广州本田2002年完成了5.9万辆的产销目标,今年计划产销汽车11万辆。还将在年中推出一款汇集H ond a最新技术的小型轿车。
天津丰田公司原定的2003年威驰产销量为3万辆,但由于市场火爆,这个数字已经被提升到5万辆。
长安福特到目前为止,没有明确表示今年的产销量将会是多少。
北京现代今年的销售目标是5万辆,并为2005年产销15万辆的目标打下基础。
北京吉普从2003年起,北京吉普公司将每年向市场推出一款新产品。
南京菲亚特去年生产汽车23968辆,销售量达23674辆,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2003年,将力争产销汽车5.5万辆。
风神公司2002年公司销售N ISSAN蓝鸟轿车41059辆。2003年产销汽车目标为6万辆,今年还将推出新车型NISSAN阳光。预计产量为2万辆到2.5万辆。
华晨中华去年金杯海狮全年共销售65138辆,中华轿车上市4个月,售出8816辆。2003年,推出6种不同配置的新产品。全年预计产销4万辆。
上汽奇瑞2002年完成了产销5万辆轿车的预订目标。今年目标:产销汽车10万辆,将陆续推出三款新车。
东风悦达起亚去年实现全年产销超过2万辆。今年全年产销目标定在5万辆。
海南马自达2002年产销1.21万辆,同比增长38.15%,2003年计划将产能扩大到5万辆。
西安秦川2003年,力争全年福莱尔轿车销售突破4万辆大关,出口2000辆以上,公司将在福莱尔轿车平台上开发出多种满足用户需求的新车。
昌河汽车2002年产销量达15万辆。2003年产销量会有所增加,三季度将推出一种全新的两厢家用轿车。
吉利汽车今年全年产销目标定在10万辆,市场占有率翻番。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国家统计局:2003年我国将进口轿车约10万辆
国家统计局透露,2003年我国汽车进口配额将比2002年增加15%,达91.25亿美元;按2002年24%的配额用于进口整车、到岸价平均每辆2万美元计算,今年我国轿车进口量约为10万辆。受许可证的限制,经销商偏爱进口高排量轿车。从2002年的统计数据看,进口车中排量在2.5升以上的占了25%,1.5升以上的则占了98%。进口轿车平均单价为2.19万美元,加上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四项合计近4万美元,与普通消费者的购买力相差较远。来源:北京日报
2003年1月份国内主要轿车品牌销量排行
排行
1
2
3
4
5
6
品牌
捷达
桑塔纳2000
普桑
夏利
帕萨特
宝来
销量(台)
13557
13504
10955
10223
10061
7575
7
8
9
10
赛欧
奥迪
POLO
别克
5203
4734
4368
3865
注:其他主要轿车品牌2003年1月份的销售数据待核实后随即发布,敬请关注。
统计:2月份国内主要轿车品牌市场销量排行
排行 品牌 销量
1 捷达 8823
2 普通桑塔纳 8330
3 桑塔纳2000 8183
4 帕萨特 6131
5 宝来 5249
6 夏利 5081
7 赛欧 3695
8 爱丽舍 3283
9 富康 3038
10 别克 3000
11 奥迪 2900
12 POLO 2604
13 红旗 1897
14 高尔 780
统计:3月份国内主要轿车品牌市场销量排行
排行 品牌 销量
1 捷达 12246
2 普通桑塔纳 10911
3 夏利 9083
4 桑塔纳2000 8957
5 广本雅阁 7700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排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君威
宝来
帕萨特
风神蓝鸟
赛欧
POLO
奥迪
福莱尔
别克GL8
高尔
品 牌
捷达
普桑
夏利
帕萨特
广本雅阁
君威
桑塔纳2000
宝来
NISSAN新蓝鸟
奇瑞
赛欧
奥迪A6
悦达
POLO
派力奥
别克GL8
广本奥德赛
7100
5972
5196
5000
4500
4255
4109
2075
1500
1071
销 量
12619
10337
9895
9789
8456
8209
8024
5696
5497
5272
4473
4381
3615
3567
3452
2120
1238
统计:4月份国内主要轿车品牌市场销量排行
18
19
奥迪A4
GOL
922
416
统计:2003年1—3月份国内主要轿车品牌销量
排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品牌
捷达
桑塔纳2000
普通桑塔纳
夏利
帕萨特
宝来
广本雅阁
销量(台)
34642
30644
30196
26780
21988
18976
17600
大别克(含君威) 17020
风神蓝鸟
赛欧
奥迪
POLO
14025
13818
11734
11227
2003年一季度国内客车市场统计分析及展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客车市场,进入2003年以来,客车市场总体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在今年3月举办的世界客车博览会亚洲展览会上,人们就可以明显感受到蒸蒸日上、如火如荼的市场氛围。尽管一些名牌客车企业仍然稳固扎根已有阵地,但客车市场上还不断出现新的加入者,因此,不同车型的市场份额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截至2003年3月底,我国客车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除中客市场稍显脆弱外,大客、轻客、微客的产销量均为持续增长趋势。一季度末113家客车生产企业共生产客车295434辆,较同期增长27.87%;销售总量为304312辆,较同期增长40.48%。
大客持续增长中客需求减少
一季度大型客车企业(22家)共销售客车3595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56%。但是本季度的客车生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76%,共生产客车3577辆。产销量都体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常州长江本季度累计销售701辆,同比增长22.55%,依旧稳居大型客车的龙头位置。郑州宇通、安徽安凯紧随
其后。
相比之下,本季度的中型客车需求有明显的趋缓现象。从统计数字来看,中型客车的26家生产厂家销售总量为12815辆,与去年相比减少5.08%;生产总量为13329辆,与同期相比减少0.38%。本季度中型客车的前三家生产厂家是安徽江淮、东风、一汽。在相对平缓的中客市场中,安徽江淮、苏州金龙、四川丰田、郑州宇通保持了较去年同期稳步增长的态势,其中安徽江淮本季度销售3645辆,同比增长30.77%,占据中客市场销量的28.45%,位居首位。
针对中客市场需求减少的情况,专业人士认为有两个因素值得关注:第一是客运业在去年的运营市场中没有如期收到回报,而且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刺激促使购买;第就是由于伊拉克战事和目前非典型性肺炎的影响使游客数量锐减,无力拉动市场。
据了解,大中客车的主要市场集中在了客运业,尤其是城间客运。另外,旅游客运也占据了一部分市场。专业人士认同这种观点,认为今年大中型客车市场的主要增长点会是在公交、团体客车市场。因为去年交通部的资质等级评定对客运车辆已经普遍进行了更换,其能量已经释放;今年大中型客车的增长点是城市公交车辆,特别是低地板、发动机后置、外形美观的车型需求增加。
轻型客车增幅最大
轻型客车产销量在本季度客车市场中显露出最强劲的发展态势。56家轻型客车的生产量为98938辆,同比增长67.39%;销售量为97560辆,同比增长66.57%。
本季度居产销总量前三位的是金杯汽车、福建东南、北京汽车。其中金杯在轻客市场仍然拥有绝对优势,本季度生产量为16656辆,同比增长63.97%;销售量为17693辆,同比增长56.81%。虽然有专家曾经预言,轻客市场将由垄断性市场发展为竞争性市场,金杯也将在过去独占轻客市场份额三分之二的局面中有所降低。从目前来看,新产品对这位连续7年稳居第一的轻客老大来说,产生了冲击波但并未撼动其稳固的市场根底。金杯认为,自己在产品改进方面下足了气力———刚刚推出五大系列17种车型,同时加强价格档次的竞争力,为金杯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据了解,金杯的主要市场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受到私营企业、中小公司的普遍欢迎。
东南汽车在本季度也表现不俗,共生产16252辆,同比增长143.84%;销售量为14567辆,同比增长107.06%。近5年来,东南汽车的销量在全国轻客生产企业中的排名迅速窜升至第2位,并在全国110多家汽车企业集团中排名上升到第16位江铃汽车的全顺轻客,凭借多个系列、多功能配置和个性化订单生产的强大优势,全顺轻客大幅增长75.28%。由此显露出其“优质中价”的定位将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满意。
专家分析,轻型客车市场的增长主要是与10万元左右车型市场的扩容较快有关。轻型产品可以分为三大块:一是真正意义上的轻客和M PV,是轻客类产品中的主要部分;二是SU V(含越野车);三是准轿车。第一类轻客中,以金杯海狮10万元左右为代表的车型市场的高速增长。这类车型价格低廉,在有的地区还拥有政策优势(有的城市限制微型车和轻卡进城),可以客货两用,使用成本低,迎合了用户的需要;而高价位的轻客受M PV的挤压较大,发展较慢。保定长城、河北中兴和郑州日产等SU V生产企业的增长高于轻客整体水平。准轿车类轻客增长较慢只是表面现象,因为此类产品经国家审定后,已逐步进入轿车管理。
微型客车产销稳增
微型客车行业在近年来成为一个发展迅速的行业。一季度,微型客车的9家生产企业共生产客车179690辆,占客车生产总量的60.82%,同比增长15.41%;销售量为190842辆,占客车销售总量的62.55%,同比增长34.60%。一季度产销量的前五位生产企业主要是长安、哈飞、上汽通用五菱、昌河、一汽,行业集中度非常高,已经超过94%。
不断推出新产品一直是带动销售的重要因素。上汽通用五菱自去年年末推出微型客车新概念五菱之光后,今年一季度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8.65%,销售客车36571辆,占行业微型客车总量19.21%,较行业微型客车一季度增长比例34.60%来说,相当可观。有专家指出,在最近5年内,我国微型车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销售数量都将超过小轿车,成为国产汽车发展的重要支柱。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微型客车,微客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它作为一种生产型而非享受型的汽车,在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的特殊国情下发挥出独特的优势,主要市场集中在县、乡、镇消费地区。目前东部沿海的山东、江苏、福建、浙江、广东等省份,不少正在发展中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都在使用微型车。今年预计销往以上地区的比例将会更大。
外界环境因素对客车市场的影响
首先,公路运营压力在未来几年中将会有所缓解。新一届国务院政府组阁后,交通部部长张春贤曾表示,目前我国年人均出行里程为556公里,仅占美国的2.3%,日本的7.4%。他曾许诺,到2010年,我国公路、水路交通紧张状况全面缓解;到2020年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适应人民群众出行的需求提供更畅通、更安全、更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因此可以预见,今后我国公路旅客运输的增量、各种客车的增量将是持续而明显的。
其次,各大城市更加重视公共交通,将带动客车需求。过去,公共汽车不太受重视,但是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的烦恼往往是由私人小轿车造成的,在行路高峰期影响更甚。近年来,一些城市中心相继出台了限制使用小轿车的各种措施。在很多经济发达的城市,一些主要街道已经成为步
行街,可利用的道路空间也有所减少,使车辆行驶的时间延长,因此,对客车的需求也会相应增长。
第三,旅游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对中高档客车提出新要求。近年来,旅游客运业发展速度很快,同时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这个巨大商机吸引着众多国内外运营商和制造商的目光,但是客车市场将进一步细分化,高档豪华型客车将受到青睐,而柴油化、低底盘、环保化和高档化将是客车的普遍发展趋势。
增长幅度历史罕见:3月汽车产销统计市场分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部朱一平主任说,一季度汽车业取得了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突破:全国汽车总产量突破100万辆———相当于2002年半年的产量,增长率突破50%;销售97万多辆,如果加上进口车的四五万辆的销售,也突破100万辆。
去年的车市曾经让许多预测家大跌眼镜,目前看来,今年的车市走向又会让不少预测大打折扣。日前,在由北京亚运村车市主办的一季度汽车信息发布会上,所宣布的车市火爆情况让记者惊讶不已,而曾经作出预测的一些业内人士也开始修正自己的看法。车市一再偏离人们的预期轨迹,火得有些“离谱”。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部朱一平主任说,一季度汽车业取得了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突破:全国汽车总产量突破100万辆———相当于2002年半年的产量,增长率突破50%;销售97万多辆,如果加上进口车的四五万辆的销售,也突破100万辆。轿车方面也是形势大好,一季度全国共生产41万多辆,销售38万多辆,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均有大幅增长,与去年一季度相比,轿车销售量甚至翻了一番。虽然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稍有出入,但也同样显示车市的火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3月份全国共生产轿车15.67万辆,比上年同月增长1.1倍,一季度全国累计生产轿车39.8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2倍。
记得去年同样由北京亚运村车市主办的一季度汽车信息发布会上,同样是朱一平发布信息的时候,她首次用了“爆发性增长”来形容年初火爆的车市。但是当天,朱却说,汽车业的高速增幅与“上年一季度的基数较低”有关系。一年之间,曾经的“爆发性增长”成了“较低基数”,车市变化确乎太快了。
不仅车市增长快,连其他东西也看不懂了。北京亚运村车市一直扮演中国汽车市场的“晴雨表”角色,但是,根据会议当天透露出来的信息,这种角色似乎也不太灵了。
在全国车市一片看涨的情况下,3月份,北亚车市的销量虽然比前两月高,却不到5000辆,甚至稍低于去年同期销量。对于一季度北亚车市的表现,北亚车市商务信息中心且小钢的看法是“一般”。北亚的相对冷清跟全国车市的一片火热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仅北亚相对冷清,且小钢估计全北京车市跟北亚也相差不大,北京的车市“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好”。
在解释这种现象时,且小钢认为,这跟中国入世,积聚了二三十个月的“持币待购”在去年得到较为集中的释放有关,而今年,在特大型城市比如北京,这种因素已经基本没有了。此外,消费者知道今年有诸多新车会面市,同时也知道国产车价格会再降,因此,不少北京的消费者仍然在观望等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认为,新的持币待购现象已经有所表现,不过没有以前严重。
且小钢重申了他以前的一个看法:中国的汽车消费趋势将发生一定变化,以前主要由特大型城市消费的现象将逐渐过渡到大中甚至小型城市成为消费的重要地区。从目前来看,今年一季度车市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种看法。比如,云南等地区的车市就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
除了且小钢分析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恐怕也不能忽视。尽管北亚还是北京的汽车市场老大,但不再是一枝独秀,越来越多的汽车市场和专卖店的出现分流了消费者,北亚的代表性也自然难以跟往日相比。反映到销售上,没有往日的火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对于后三季度的车市情况,有关专家和业界人士均表示了普遍的乐观。
朱一平预测,二季度是往年车市的旺季,今年也不应例外。她估计,上半年汽车总产量会达到230万辆的规模,而轿车产销也会达到115万的数量。
且小钢也认为,综合信息分析,北亚车市后三季度的情况也将比一季度要好,“我更看好今后的三个季度”。且说,到年底,也许实际情况又要超出大家的预期了。
而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徐长明副主任则估计,如果非典型肺炎不对中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今年全年的汽车总需求超过400万辆几成定局。两年之内,我国将有望跃升到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李爱明)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更多推荐
市场,客车,汽车
发布评论